第一章漱口水又苦又腥
“啪、啪…… ”
有蚊子不停地在耳邊嗡嗡叫,李元景就不停地拍打 。
“明天要制作一些蚊香 ,把蚊子都熏死,否則這覺還怎么睡?
還要制作一些花露水,涂抹被蚊子叮咬的地方。”
李元景在無比疑惑 、無比震驚了很大一會兒之后,自言自語地說道。
李元景之所以如此疑惑和震驚 ,是因為他遇上了最神奇、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穿越了,穿越到了大唐貞觀二年,李淵六皇子、十四歲的趙王李元景的身上!
李元景李老師今年三十歲 ,在一所鄉鎮中學教了十年書,業余時間寫寫網絡小說,掙點外快。
這一天 ,放學后,李老師耗心費神地坐在電腦前寫了幾個鐘頭小說 。
夜深了,李老師站起來 ,頭一暈,眼睛一黑,一頭撞在了電腦上 ,昏了過去。
大唐李淵六皇子李元景帶著一群侍衛去山上打獵,因為馬失前蹄,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頭撞在了一塊石頭上 ,一下子就撞暈了過去。
隨行的侍衛們全都非常驚恐地大聲呼喊,把李元景喊醒了過來 。
李元景頭昏腦脹地回來,睡在床上睡到半夜突然死了 ,而好巧不巧地,李元景李老師也在此時撞在了電腦上,然后 ,李老師的靈魂就穿越到了六皇子李元景的身上。
不甘、害怕 、擔憂、沮喪……
一番思想斗爭,李老師想通了:
既然穿越來了大唐,再想回去是不可能的了。
那就只能在這兒生活了 。
李老師李元景搜索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 ,然后心情好了起來:
運氣還不錯,穿越到的時代是貞觀盛世,整個中國封建時代最繁盛、政治最清明 、人民生活最幸福的時代 ,自己穿越的還是李淵六皇子李元景,而不是一個饑寒交迫、缺衣少食的貧民、或者奴隸!
而自己做為一名教師 、一個網絡小說家,對現代的天文地理、詩詞歌賦、商貿制造 、軍事戰爭等知識可是知道不少的。
那么就讓自己在這個輝煌的大時代,點石成金 ,大展宏圖,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吧!
以后我就不再是那個卑微、窩縮、貧窮 、寒酸的李老師李元景,而是大唐六皇子李元景趙王殿下!
李元景心情激蕩、豪情萬丈 ,可他突然想起自己前世是李老師的時候,天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網絡小說 ,剛剛三十歲就忙死 、累死了,如果自己在這貞觀時代不自量力地妄想大展宏圖、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恐怕還沒有等自己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就再次把自己忙死、累死了。
算了,我還是不想著怎樣大展宏圖 、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了,這個時代 ,不用自己大展宏圖,人家皇帝李世民自己就干出了一個千古盛世,哪用得著自己幫忙、瞎操心?
那自己就做一個閑散王爺,不做官、不參與朝政 ,沒事了喝喝小酒 、觀賞觀賞大唐風景,閑散自在地做一個逍遙王爺,多好!
那就這么計劃了!
李元景靈魂涅槃重生 ,在蚊子的叮咬和哼哼聲中,沉沉地睡去了 。
天亮了,李元景醒來 ,從床上坐起來,候在門外的幾名侍女立刻推開門走進來,由一名叫春綺的侍女指揮著 ,兩名侍女服侍李元景穿衣服,一名侍女捧著一個銅杯,遞給李元景 ,一個侍女端著一個銅盆子,擺在李元景面前。
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名教師,李元景很不習慣幾個女孩子這樣服侍,但他突然穿越到六皇子李元景的身上 ,如果他拒絕、不讓這幾名侍女服侍,那就會顯得很另類,讓別人懷疑六皇子換了人 ,所以他只能入鄉隨俗,任由這幾名侍女服侍。
李元景知道侍女所捧的銅杯中的水是用來漱口的,就含了一口漱嘴 。
李元景把水喝到口里之后 ,立刻感覺到這水有苦腥味兒,他“噗”地一口把水吐在侍女端著的盆子里,然后問端漱口水的侍女:
“這水怎么又苦又腥啊?”
這名侍女名叫秋菊 ,她看李元景把水吐在盆子里,問她水怎么又苦又腥,這名侍女非常驚恐 ,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著回答說:
“王爺恕罪,今天這漱口水中放的是二等鹽,王府現在用度緊張 ,買不起多少一等精鹽,現在王府中所有的一等精鹽要留著給王爺做膳,所以今天漱口水中放的是二等鹽!
奴婢馬上去換一等精鹽給王爺漱口。 ”
李元景看他隨口一問 ,就把這侍女嚇得如此膽戰心驚,他趕緊安慰這侍女說:
“沒關系,不用換了 ,秋菊,你不用害怕,我只是隨口說說 ,我知道王府用度緊張,我們就節儉著用,以后我會想辦法掙錢 ,不讓王府沒錢作難。”
春綺、秋菊等侍女們看李元景嫌棄漱口水中的鹽又苦又腥,卻沒有發火,反而還安慰秋菊,說他會想辦法掙錢 ,都感覺今天的王爺和往常大不一樣,都很驚奇:
這要是以前,王爺有什么不滿的 ,早就生氣 、發火、甚至懲罰她們了。
而李元景根據自己所知和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知道趙王府經濟為什么這么拮據:
大唐自開國以來,一直戰亂不斷 ,再加上旱災、蝗蟲等自然災害,使大唐極為貧困,國庫極為緊張 。
國庫緊張 ,唐太宗李世民又不愿意增加賦稅,便對皇室成員的用度一減再減。
李元景的母妃貴嬪莫麗芳在李元景八歲的時候去世了,唐高祖李淵對李元景又從來不管不問 ,所以李元景便養成了專橫跋扈 、奢侈浪費的紈绔習性。
現在李世民把他的用度一減再減,李元景又非常奢侈,日子就顯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了 。
李元景甚至讓王府管事把府中的金器、銀器賣掉,供他揮霍 ,所以現在他趙王府中的杯子、盆子都換成了銅器 、陶器了。
六皇子對錢不夠花非常憤怒、惆悵、沮喪,以前他沒錢了還能找他的父皇討要,但自從兩年前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事變 ,逼李淵退位,李淵自己花錢還要給長孫皇后要,而因為大唐經濟困難 ,長孫皇后把宮里的用度也一減再減,這樣李淵自己的錢都不夠花了,哪里還有錢給李元景?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 茶難喝
看到王府中經濟拮據得連精鹽都要買不起了,李老師心想:
看樣子 ,要想在這大唐沒事了喝喝小酒 、觀賞觀賞大唐風景,閑散自在地做一個逍遙王爺,要有錢啊。
不過,穿越到了大唐 ,錢對李老師就不是什么問題了:
李老師所看過的那些穿越網絡小說中所寫的、自己了解的,在大唐,能掙錢的門路太多了 ,隨便拿出三五十樣這個時代還沒有的燒瓷器、燒水泥 、造紙、印刷、制鹽 、煉鐵,還不是都能賺得盆滿缽滿、富甲天下?
等有時間了,就在這長安城中調查、了解一番 ,看弄點什么東西能賺錢,先賺點錢,讓日子不這么拮據才好啊 。
李元景洗罷臉 ,一名侍女拿過來一面鏡子,李元景一看這鏡子是銅的,雖然鏡面磨得非常光 ,能照出人影,但這照出的人影非常模糊,看不清楚自己臉上的情況。
大唐還不會制作玻璃鏡子,可以想辦法燒制玻璃 ,制造鏡子,這樣,就能掙不少錢啊。
不管是從網絡小說還是自己所知道的 ,玻璃和鏡子最初從西方傳入華夏宮廷之后,可是無比昂貴 、曾引起巨大轟動、令人無比震驚的 。
李元景梳洗罷,一名侍女遞過來一杯茶水 ,李元景接過來喝了一口。
但他才把這茶喝到嘴里,一股濃烈的蔥、蒜、棗 、薄荷等的味道,就直沖他的味覺、嗅覺 ,還有咸味,李元景再次“噗”地一口把這茶吐了出去。
這、這 、這算什么茶?
哦,想起來了 ,唐朝時的茶,可不是后世炒出來的茶葉泡的,而是放入蔥、姜、蒜 、棗、薄荷、陳皮 、鹽等煮出來的 。
春綺、秋菊等侍女看李元景又把嘴里的水吐出來了,全都又嚇了一跳:
王爺又怎么了?
以前 ,每天早晨,王爺起床后都要喝一杯茶的,他沒說茶不好喝啊?
今天的茶有什么不對勁的嗎?
幾人全都嚇得趕緊跪下來 ,嘴里驚恐地說著“王爺恕罪 ”。
李元景擺擺手:
“沒事、沒事,我剛才嘴有點不舒服,這茶刺激到了。”
李元景想說“我再喝就沒事了” ,但這茶他實在咽不下去,所以,他就說:
“好了 ,茶我不喝了,早飯做好了嗎?
我……本王爺餓了! ”
春綺聽了,趕緊說:
“稟王爺 ,早膳已經準備好了,請王爺前去用膳。”
一群侍女簇擁著李元景先去吃飯 。
到了用膳廳,李元景來到桌邊,一看桌子上的飯菜 ,他有點驚奇,就見桌子上擺著六樣菜,一小碗小米稀飯 ,幾個餅。
在唐代小米稱為粟米,這碗兒稀飯沒有什么令人驚奇的,驚奇的是這六樣菜 ,每一樣里邊只有一點點。
為什么這么少呢?
他問春綺,春綺則有點驚慌地告訴李元景,王府用度緊張 ,而李元景每頓飯,菜品的數量不能少,而這些菜每一盤做多了 ,李元景根本吃不完 。
當然如果李元景吃不完,可以給王府下人們吃,但王府用度緊張,給李元景做的飯菜 、所用的油料、食鹽都是最好的 ,如果做多了,剩下給下人們吃就浪費了。
李元景從六皇子的記憶中已經知道現在大唐經濟困難,但一則六皇子紈绔奢侈 ,沒有錢了就寅吃卯糧、克扣王府侍衛、管事 、侍女們的用度、月例,并不知道王府中的用度拮據到這種地步,再則李元景也沒有想到、沒有真切感受到此時的大唐經濟居然困難到如此地步:
堂堂王府 ,經濟居然拮據 、捉襟見肘到這種地步,那大唐一般百姓、貧窮困難戶的日子又會怎樣呢?
想象前世,即使是最普通的人家 ,一般也都衣食無憂,差一點的也不過是掙錢少、手里沒錢,不能像別人那樣好吃 、好喝、好穿戴 ,光鮮氣派。
而被吹捧為封建社會最繁盛、富裕的大唐,即使貴為王爺的王府,生活還如此拮據,古代人的生活是真的悲慘啊 。
李元景認為古代所有人的生活都很拮據 、悲慘 ,也是他剛穿越過來,對古人的生活方式沒有全面、詳細地了解:
六皇子李元景的王府如此緊張、拮據,一則是因為現在是貞觀二年 ,大唐經過長期戰亂,還沒有恢復過來,國家經濟都很困難。
再則是因為六皇子這年春天才剛剛開府 ,從皇宮中出來,剛開府自然有許多東西要添置。
李世民賜給他開府的莊田,需要到秋天秋收之后才能交給他 。
他的母妃莫貴嬪妃在他八歲的時候就死了 ,父親李淵又對他放養,不管不問,六皇子剛剛從宮中開府出來 ,像一只出籠的鳥兒,在長安城奢侈無度地胡亂花費,把他王爺的恩祿寅吃卯糧地揮霍掉了。
而中國古代貧富分化一直很嚴重,在唐朝初年 ,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五姓七望等大士族 、大商人的手中,大士族、大商人們可不是這么窮困。
李元景喝了一口小米稀飯,覺得這小米稀飯和后世的也沒有什么區別 ,然后他拿起餅咬了一口:
“唉呀!”
李元景叫了一聲,他沒有思想準備,漫不經心地咬了一下 ,不但沒有把餅咬下來,牙還被咯了一下:
這餅太硬、太結實了!
這不是后世的那種發面做的,而是沒有經過發酵的面團直接做的 ,這怎么能吃?
李元景“哎呀 ”一聲,自然驚到了周圍服侍他的這一群侍女們 。
春綺趕緊問:
“怎么了王爺?
是餅不好吃嗎?”
李元景搖搖頭說:
“不是,我剛才不小心硌著牙了。”
原本侍女們聽到李元景“哎呀 ”一聲 ,都擔心哪里不對勁了,會被李元景懲罰。
如果是以前,像這樣的情況李元景對他們可是非打即罵的,今天的王爺怎么和以前很不一樣了呢?
李元景看了看這六盤菜 ,有一盤是葷菜,其余的都是素菜。
春綺看李元景看菜,就趕緊告訴李元景:
“王爺 ,這盤肉是昨天王爺去山上打獵,打到的一只兔子做的 。
這夏天,街上賣羊肉的少 ,不好買到。”
李元景聽了,知道春綺所說的是假話:
堂堂長安城,即使夏天也不可能沒有羊肉賣啊 ,說沒有羊肉買是假,王府沒錢買是真!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 飯難吃
在唐代,官府嚴禁屠殺耕牛吃肉,而當時人們養豬,還不知道要把豬在小時候閹割了 ,長大肉才好吃,并且大唐用豬肉做菜都是用水煮的,因此豬肉又腥又騷 ,味道很差,非常難吃。
又因為豬不管什么骯臟的東西都吃,人們看了就覺得惡心 ,都認為豬肉是賤肉,所以稍微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都不吃豬肉 。
因此這個時代,人們吃的最多的就是羊肉。
春綺之所以說在長安城買不到羊肉 ,還是因為王府沒有錢。
當然李元景也不說破,看春綺這一群侍女圍在自己周圍誠惶誠恐的樣子,如果自己說春綺說謊 ,那就又會嚇到這些侍女 。
李元景拿起筷子,夾了一塊兔子肉,用嘴一咬,他差點又“噗”地吐出來:
這兔子肉做得太難吃了!
這兔子肉不是炒的 ,而是用水煮的,并且里邊沒有油水,也沒有辣椒 ,吃起來一股腥怪味兒。
李元景特別喜歡吃辣椒,每一頓飯都要吃辣椒,幾乎稱得上是無辣不歡 ,這白水煮兔子肉,實在難以下咽。
但李元景怕再驚到這幾個侍女,就竭力忍住兔子肉的腥怪味兒 ,閉著眼睛把這兔子肉咽了下去 。
李元景又夾了一筷頭芹菜,吃到嘴里品了一下味兒,依然是水煮的 ,寡淡無味得很。
這時候李元景想起來了,在唐朝,沒有平底鐵鍋,人們做飯用的是陶制、或者銅制的鼎 、釜、鍋 ,做的飯菜都是用這鼎、釜 、鍋煮的,根本沒有炒的方法。
這時也還沒有榨油技術,并且油料很少 ,人們做飯時就把芝麻等搗碎,放入鍋中充當油品 。
就這飯食、茶水,日子可怎么過?
李元景稍微吃了一點 ,就放下了筷子。
要想辦法把飯菜做得好吃一點、炒些茶葉泡茶喝呀。
李元景做了十年老師,嗓子每天干澀沙啞的,需要不停地喝茶 ,因此養成了喝茶的習慣,特別喜歡喝茶。
但唐朝的這用蔥 、姜、蒜、鹽煮出來的茶,實在難以下咽 。
現在是六月 ,正是一年里最熱的天,李元景昨天晚上穿越過來之后,他費了好長時間清理 、消化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信息,弄清楚他現在的處境 ,自然睡不著覺。
天熱得很,床如果用圍帳遮起來,里邊悶熱得很 ,把圍帳撤掉,又有成群的蚊子哼哼、叮咬,因此 ,一晚上李元景就沒睡多少覺。
六皇子李元景是今年春天才開府的,沒有機會窖藏一些冰,原本宮里給他分了一些 ,但分的數量太少,從宮里拉到他的趙王府,就化了不少 ,再放到他的臥室中,還沒有兩個時辰就化完了 。
并且冰到了夏季就是特別珍貴、稀罕的物品,不說六皇子李元景,即使太上皇李淵和皇帝李世民 ,也不舍得大量使用,只是在熱得最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拿出一小塊兒降降溫 ,所以也不會給李元景分多少,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給一點算賞賜。
這唐朝沒有空調和電扇,這么熱的天日子真難過啊!
要想辦法制點冰降溫!
李元景心中默念道。
李元景在鄉下中學當老師的時候 ,總是抱怨工資低 、鄉下偏僻、生活條件差,但來了這唐朝之后才發現,前世的那日子 ,和這古人比起來,那簡直就是神仙生活啊!
即使前世一個中學老師,或者一個普通人 ,拿個唐朝的王爺也不換呀!
天太熱,大清早,吃了一點點飯,旁邊還有侍女給扇扇子 ,李元景依然熱了一身汗 。
天如此熱,李元景自然不想出門,但他今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首先要去街上轉轉、看看 ,熟悉一下長安城的風土人情、商貿坊市,看看這長安城周圍都有些什么東西,可以利用起來掙點錢 ,更重要的是,他要出去尋找制作蚊香和花露水的原料。
李元景告訴侍衛長丁俊豪,讓他帶著一些人和自己一塊兒出去。
丁俊豪聽了 ,就選了七八名侍衛,讓車夫套好馬車,可眾人還沒有走出門 ,看門的侍衛過來稟報:
“稟殿下,王有德王公公前來看望殿下!”
李元景聽了,趕緊把命令大開府門迎接 。
王有德是李世民身邊的一名管事太監,李元景把王有德迎進王府正殿中 ,王有德詢問了李元景昨天摔傷的情形,然后傳達了皇帝李世民對他的問候,拿出李世民送給他的一株人參。
李元景看李世民親自派王有德前來問候他 ,心中很是激動:
李世民,那可是千古明君,現在自己穿越來了大唐 ,成了他的皇弟,哪天就有可能親眼看到他了!
李元景請王有德坐下喝茶,王府仆人獻上那用蔥 、姜、蒜、鹽煮的茶水 ,李元景捏著鼻子陪王有德喝了一碗茶。
王有德坐了一會兒,起身準備回去復命,這時候王府總管李世忠來到李元景身邊 ,伸手拉了拉李元景,把一二十個銅錢塞到李元景手里 。
李元景明白,這銅錢是要打點給王有德的。
雖然王有德只是宮里的一名太監,并且在李世民的時代 ,宮里的太監只是服侍皇帝 、皇后、各宮妃子、年幼的皇子 、公主的,不管是在宮里還是朝庭,都沒有什么權利 ,但王有德畢竟是李世民身邊的管事太監,李元景作為李世民的六弟、趙王,還是要和王有德拉好關系的。
但現在王府經濟實在拮據 ,總管只能拿出來這二十文銅錢。
李元景知道,在大唐貞觀初年,一兩黃金等十兩白銀 ,一兩白銀可以兌換一貫銅錢,一貫銅錢是一千枚,一文錢就是一枚銅錢 。
這個時候大唐的米價是十一二文銅錢一斗 ,一斗大約是十二斤。
所以后世有人計算唐朝的一文錢等于現在的三塊錢,但也有人算只等于三角錢,其實這兩種算法都對。
說唐朝的一文錢等于現在的三塊錢,是因為唐朝時候一文錢可以買到一斤米 ,現在一斤米大約也就是三塊錢 。
而說唐朝一文錢等于現在三角錢,是因為唐朝的物價很低,不像現在一斤米要三塊錢這么高 ,反倒像改革開放前,一斤米三角錢的物價。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 賞賜二十文錢
而對于現在的李元景來說,堂堂趙王,皇帝親自命令管事太監來問候他 ,他卻只能拿出二十文銅錢打點或者說是賞賜,不管這二十文錢值現在的六塊錢或者六十塊錢,都實在拿不出手。
如果是別的豪門世家、朝中大臣 ,皇帝李世民親自派太監前去問候,那對太監的打點,再少也要幾十兩銀子 、幾十貫錢 。
原本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制定有嚴厲的宮規,宮里太監宮女出去辦事 ,嚴格禁止收受、索要打點或者賞賜,所以當李元景拿出二十枚銅錢遞給王有德,說讓王有德回去路上買杯茶喝時 ,王有德先是拒絕,但看了看李元景拿出的是二十枚銅錢,他趕緊接了過來:
這二十枚銅錢 ,幾乎就和打發要飯的差不多,王有德知道宮規,原本不敢收受打點、賞賜 ,但他一看李元景拿出的是二十枚銅錢,他反倒不敢 、不好意思不要了:
這二十枚銅錢,如果他不接著 ,那就成了恥笑李元景窮、太看不起李元景了。
自己只是一名地位低下的太監,雖然趙王李元景很窮,但人家畢竟是堂堂的王爺,自己可不敢讓趙王殿下太過丟臉。
李元景自己的神魂對這用二十枚銅錢打點、賞賜王有德感觸不是很深 ,但在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中,賞賜堂堂一等太監、李世民貼身管事,二十枚銅錢實在是太過丟人 、拿不出手 。
李元景有些尷尬地對王有德抱歉說 ,現在王府用度拮據,二十文錢賞賜王有德實在是寒酸,拿不出手 ,但李元景告訴王有德,等幾天,他會送王有德一些東西 ,彌補今天的寒酸賞賜。
王有德心說,你從皇宮中開府出來之后,極度紈绔奢侈、揮霍浪費 ,王府中就這么三四十個人,還搞得用度拮據,能怪誰?
說等幾天送我一些東西,彌補今天的寒酸賞賜 ,我權當聽了一個笑話,可不敢真的等著你的東西彌補賞賜。
當然王有德這樣想也只是在心里自己腹誹一下,絕不敢說出來 。
王有德對李元景說 ,他知道李元景才剛剛開府,府里需要添置的東西多,并且陛下賞賜給李元景的莊田還沒有交接給李元景 ,李元景現在用度不夠寬松,是很正常的。
王有德這次代表李世民前來問候李元景一共帶了二十個宮里的小太監,出去王府 ,走了一段距離之后,王有德把這二十個銅錢給二十個小太監每人分了一個,小太監們笑嘻嘻地各自拿著一枚銅錢 ,扔著玩兒。
送走了王有德,李元景正準備出去到街上轉轉、看看,看門的侍衛過來稟報:
正五品諫議大夫莫正平大人 、從七品左補闕莫清明大人來訪。
李元景一聽趕緊到門外迎接,這莫正平是六皇子李元景的外公 ,莫清明是他的舅舅,這兩個人,是這個世界上最關心他、對他最親的人 ,比他的父親太上皇李淵、二哥皇帝李世民都親 。
雖然六皇子李元景的靈魂已經死了,只剩下了空殼,現在這具身體中的靈魂是二十一世紀的李元景李老師 ,但李元景看見莫正平和莫清明之后,感覺二人特別親切 、親近,他幾乎是非常自然地喊出了外公、舅舅的稱謂。
喊聲一出口 ,李元景自己都覺得很奇怪,自己怎么一點也不尷尬、拗口,喊得如此自然?
也許是六皇子李元景對莫正平 、莫清明深入到骨子里、身體本能中的親切吧.
畢竟六皇子李元景八歲就死了母妃 ,父皇李淵對他不聞不問,哥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又一直在明爭暗斗地爭奪太子之位,自然無瑕關心、照顧他。
所以從小,尤其是李元景母妃死了之后 ,也只有外公和舅舅一直都非常關心 、照顧他 。
莫正平和莫清平向李元景行了臣子之禮,李元景把二人請進王府正殿,坐下來 ,二人詢問了李元景被摔傷的情況,自然李元景告訴二人他的傷沒有什么妨礙,莫正平就絮絮叨叨地告誡李元景 ,以后騎馬要小心,要注意身體。
二人喝了兩杯茶之后,莫正平拿出一貫錢 ,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對李元景說,他和李元景舅舅二人官職低微 ,并且二人做官一直都是兩袖清風,家中也沒有多少田產、生意,所以家中用度也不是很寬裕,這次來看李元景 ,只給他拿了一貫錢,讓李元景買點肉食補補身子。
原本看望一個堂堂王爺,一貫錢根本就拿不出手 ,但此時大唐才剛剛立國十年,不停地用兵平定各地的割據、叛亂勢力、再加上各種自然災害,整個國家經濟都非常困難 ,莫家經濟也確實很困難 。
而莫正平只給李元景送一貫錢的另一個原因是,李元景紈绔放蕩 、奢侈浪費,給他多少錢都不夠他揮霍的。
只給李元景一貫錢 ,李元景如果揮霍浪費,這一貫錢也干不了什么事,而如果用這一貫錢買糧食 ,可以買一千斤米,這一千斤米,再加上一些野菜、雜糧,夠李元景整個王府三四十人吃一個月。
這樣即使李元景沒有錢暫時也餓不著 。
莫正平二人告辭離去之后 ,李元景看看天已經半晌午、越來越熱了,他也就不打算再去街上轉了,而是準備讓李世忠派人去買制作蚊香的材料。
二十世紀的蚊香制作方法都是木屑 、淀粉加上化學殺蟲劑制成的 ,那蚊香制作成本低廉,但點燃起來有毒,而李元景此時一則沒有化學殺蟲劑 ,現在他也制造不出來化學殺蟲劑,再則,用化學殺蟲劑制作的蚊香有毒 ,他也不敢用。
李元景對有毒氣體過敏,他前世在那鄉下學校當老師的時候,就不敢買蚊香點 。
李元景要制作的蚊香 ,全都是用純中草藥制成的,沒有一點毒氣。
根據記憶李元景知道,制作這種純中藥蚊香的主要材料是艾葉,然后再加上一些薄荷、白芷、紫蘇 、石菖蒲、橘子皮、金銀花等。
原本這些中藥材中 ,大多數都有香味,但如果想味道更香 、更好聞一些,就再加入一些丁香、藿香、香草等香味濃郁的香料。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 做蚊香賺錢
李元景知道王府拿不出來多少錢去買制作蚊香的材料,他就把他外公給的一貫錢交給李世忠 。
原本李世忠一聽李元景讓他去買東西 ,李世忠就非常犯難:
他作為王府總管,剛剛搜羅了一遍,才找到了二十個銅錢 ,給了王友德,現在再讓他拿錢,他說什么也拿不出來了。
不過當李世忠聽了李元景讓他買的東西之后 ,他樂了:
買這些東西不需要多少錢!
因為李元景所說的這些材料中,需要量最大的是艾葉,其余的都是稍微一點就可以了。
而艾葉幾乎遍地都是,農人們都拿艾葉來漚糞 、當柴燒 ,根本不需要花錢買 。
現在才過去端午節不久,幾乎整個長安城、甚至整個大唐,各家各戶都放有許多曬干的艾草。
因為根據中國的傳統習慣 ,端午節需要在家中放艾草祭奠屈原、驅蟲辟邪,并且據說艾草放的年數越久、越陳舊,功效越強 ,所以有些家庭中有放許多年的艾草。
李元景聽李世忠這么一說,他突發奇想:
既然在大唐,制作蚊香的原料這么便宜 ,而夏天這么多蚊蟲,幾乎所有人都需要蚊香,如果做蚊香來賣 ,那多多少少都可以賺一些錢啊!
太好了!
昨天晚上自己被蚊子咬得無法忍受,所以就想制作一些蚊香,把蚊子熏死,能睡個安穩覺 ,沒有想到做蚊香賺錢 。
現在聽李世忠說做蚊香的這些材料便宜得很,尤其是艾葉,幾乎可以不用花錢買就能找來許多 ,李元景立刻想到做蚊香來賣賺錢。
既然想做蚊香來賣賺錢,那就要好好合計一下這件事。
首先就是做蚊香的技術要保密,不能被別人偷學了去 。
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在后世二十 、二十一世紀,有專利法保護發明創造的,但現在這里是大唐 ,可沒有什么專利法,技術、發明、創造被人偷去了,沒有任何可以說理的地方。
其次就是做蚊香的效率。
如果只做幾根 、幾盤蚊香供自己使用 ,那自己手工做就可以,而如果要賣、大批量地做,那就要考慮制作的速度,要盡可能地做得快 ,在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地做得多一些 。
那就制作做蚊香的模型,實現制作蚊香的規模化、程序化 、半機械化。
哈哈,好 ,自己來到這大唐,經濟捉襟見肘、窮困之極,想解除貧困、做一個閑散逍遙的王爺 ,那就從做蚊香賺錢開始!
還有做蚊香的材料,也不能讓別人知道了,因為做蚊香幾乎沒有什么難的技術 ,一看就會,稍微難一點的是做蚊香的材料,只要不讓別人知道這蚊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別人短時間就不容易做出來。
但李元景知道,這做蚊香的材料,即使別人不知道,但他們很快就能了解到 ,做蚊香的主材料是艾葉。
而只要知道了蚊香是用艾葉做的,別人很快就能仿制出來 。
仿制就仿制吧,李元景原本就沒有打算靠制蚊香賺錢 ,在李元景的記憶中,二十一世紀有 、而大唐沒有的能賺錢的項目多的是,靠制作蚊香應該也賺不了多少錢。
李元景突發奇想做蚊香賺錢 ,主要是因為李元景現在手頭太過拮據,根本拿不出多少錢投資什么項目掙錢,所以就只能先小打小鬧 ,掙一點起步資金,再做別的能掙大錢的項目掙錢。
為了不讓外人知道做蚊香的材料配方,李元景告訴李世忠 ,他讓李世忠買的這些材料,不要讓一個人去買,也不要在一個地方買,而是多派幾個人 ,多找幾個地方、盡可能稍微跑遠一點買,不能讓任何外人知道這些人買這些東西 。
李世忠不知道李元景讓買這些東西做什么的:
李元景紈绔放蕩、奢侈無度,常常干一些揮霍浪費 、不靠譜、沒有意義和用處的事。
李世忠原本也是隴西李家族人 ,和李世民、李元景同輩,李世民知道李元景紈绔放蕩,所以他給李元景開府 ,就選了忠誠謹慎的族人李世忠做王府總管,讓他以李元景族兄的身份,能經常勸誡、管束 、教導李元景 ,不讓他紈绔放蕩、在長安城做出什么欺男霸女、囂張跋扈之事。
但憑忠厚謹慎 、對皇室極其忠誠、恭敬的的李世忠,怎么可能管束得了紈绔放蕩的李元景?
在李元景剛開府、從皇宮中搬出時,李世忠也曾對李元景進行過勸導 ,但一則李世忠對貴為王爺的李元景極其恭敬順從,不敢怎樣管束,再則,李元景也根本不聽他的 ,他根本管不了李元景,所以幾次管束失敗之后,李世忠就不再奢望能怎樣教育 、管束好李元景 ,而只是盡可能地儉省節約,管理好趙王府 。
現在看李元景如此神秘、莫名其妙地讓他買這些以前六皇子不說買、甚至李世忠估計六皇子連認識都不一定能認識的這些東西,李世忠就好奇地問李元景 ,讓找和買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李元景很是神秘地對李世忠說:
“族兄,這些東西可有大用!
你不是天天發愁王府用度拮據 、錢不夠花嗎?
你把這些東西買回來,以后王府就再也不用發愁沒有錢花了。 ”
李元景紈绔放蕩 ,做事從來都不靠譜,李世忠自然不相信李元景的話:
就找一些當柴燒、漚糞的艾葉,以后王府就再也不用發愁沒有錢了?
這太不可能了!
但在李世忠的骨子里 ,他認定自己是王府管家,而李元景是王爺,自己必須服從他的命令,李元景讓干什么他就必須干什么 。
于是李世忠就找了一些侍衛、下人 ,讓他們分別秘密地去尋找 、購買李元景讓買的這些藥材。
打發走了這些侍衛、下人,李元景正想讓李世忠找木匠制作一些制造蚊香的模子,忽然門衛過來稟報:
魏國公宰相大人來訪!
“裴寂!
魏國公宰相裴寂!
這、這、這……
老丈人來了!”
李元景很是震驚。
根據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 ,裴寂是唐高祖李淵最信任的臣子,裴寂有一女裴淑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長相更是國色天香、美貌無比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 宰相大人是未來的老丈人
甚至有人評價,裴淑貞為長安第一才女、美女!
唐高祖李淵親自向裴寂提親 ,把裴淑貞指婚給六皇子李元景。
可憐李老師李元景作為鄉下中學的老師,工資極低,三十歲了還買不起房子 、談不上女朋友 ,現在穿越來了這大唐,立刻就有了女朋友,并且還是當朝宰相之女、長安第一才女、美女,真好!
但李元景搜索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 ,發現雖然李元景貴為皇子,這婚事也是皇帝李淵親自指定的,但因為李元景紈绔放蕩 、囂張跋扈 ,干了許多爭斗、打架等荒唐可惡之事,名聲很壞,裴淑貞很看不上六皇子李元景 ,只是這婚事是皇帝親自指定的,裴淑貞只好認命。
雖然裴淑貞認命了,但因為她心中不滿這門婚事 ,所以對李元景一直很冷淡,見了李元景能躲就躲,輕易也不和李元景說話。
嗯 ,要想辦法和裴淑貞搞好關系,好不容易撿了個女朋友,還是這么有才、長得這么好的女朋友,可不能讓這門親事黃了 。
啊 ,不好!
李元景回想歷史上裴寂的結局,裴寂將在貞觀三年,也就是明年 ,將會因為法雅和尚事件,被李世民罷官 、命令其返回蒲州故里。
后來更因為一個狂人胡言亂語,說裴寂將來能做皇帝 ,被一個家奴告發,李世民又把裴寂流放到靜州。
最終裴寂死在了靜州 。
這、這、這……
不能讓李世民把自己的便宜老丈人趕出長安啊,如果他被趕出長安了 ,那自己女朋友就也要跟著去蒲州啊。
李元景仔細回想這個法雅和尚事件,發現這件事對裴寂來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冤案。
法雅雖是和尚,但他非常喜歡和權貴們打交道 ,李淵在位的時候,他頗受李淵和太子李建成的賞識,所以可以自由出入宮中,給李淵講經說法 。
后來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 ,就不準法雅自由出入皇宮了,法雅心中怨恨,就把李世民登基做皇帝以來所發生的天災 、人禍 ,全都造謠說成是因為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逼迫李淵退位、自己登基做皇帝名不正言不順、惹怒了上天造成的。
法雅說這些話原本和裴寂沒有什么關系,但那時已經是貞觀三年 ,李世民的皇位徹底穩固,抓牢了所有的權力,這時候 ,裴寂作為李淵皇朝的宰相,就成了阻擋李世民抓穩權力的障礙,李世民急需讓裴寂滾蛋 ,然后讓自己的人上位。
于是當法雅和尚說的這些話被人稟報給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命長孫無忌審訊法雅和尚 。
長孫無忌一番審訊,就得出了法雅和裴寂關系很好 、裴寂也聽說過法雅和尚造謠李世民的那些話,但裴寂作為宰相 ,卻既不處理法雅和尚,也不向李世民報告,失職失責 ,于是李世民就讓裴寂卷鋪蓋回老家了。
得想辦法不能讓裴寂卷鋪蓋回老家呀。
可是,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淵下臺了 ,李世民做皇帝了,李世民自然不可能讓裴寂一直坐在宰相的位置上 。
裴寂的宰相肯定是做不成了,但怎樣能讓裴寂不被卷入法雅和尚事件中 ,被李世民趕回老家,讓裴寂留在長安呢?
直接跑去裴寂家,告訴他讓他趕快辭官不做 ,否則將會有禍患,肯定是不行的。
嗯,想一首詩,隱晦地提醒裴寂 ,讓他激流勇退……
嗯,這是個辦法。
唐朝之人,特別喜歡詩歌 ,見到一首詩歌都要賞析一番,看看里邊蘊含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李元景在自己和六皇子李元景的記憶中搜索了一番,他驚奇地發現 ,擁有五千年輝煌燦爛文化的中國,自己居然找不到一首能貼切地表達出勸誡裴寂要激流勇退、辭去宰相職務的詩歌 。
這也許是因為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學而優則仕,人們汲汲于功名富貴 ,詩人們很少寫勸別人辭官不做的詩。
也或者是因為自己讀的詩少,沒有讀過多少這樣的詩。
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現在都不是尋找這樣的詩歌的時候 ,他的便宜老丈人宰相裴大人還在門外等著他迎接呢 。
李元景帶著管家李世忠、侍衛長丁俊豪等一群王府之人,來到大門外,和和裴寂一番見禮,李元景把裴寂恭恭敬敬地請進了屋子里。
裴寂就李元景騎馬跌傷一事 ,向李元景訊問 、慰問了一番,喝了兩杯茶,然后拿出來五貫錢送給李元景 ,告辭離去了。
對堂堂魏國公、大唐宰相裴寂來說,看望、慰問受傷的李元景,五貫錢也是拿不出手的 ,但裴寂所存的心和李元景外公是一樣的,李元景紈绔放蕩 、奢侈揮霍,給他再多的錢他很快也會揮霍出去 。
但他摔傷了 ,來看望他又不能空手,所以就少給他一點兒。
但裴寂不是李元景外公,李元景外公和舅舅可以只給他一貫錢 ,如果下個月李元景沒有飯吃了,就再給他一點飯錢。
而裴寂卻不能這么干,如果每月給李元景一點飯錢,那作為李元景的未來岳父 ,就太看不起李元景,會令李元景很沒有面子 。
所以裴寂給李元景的是五貫錢。
這一點錢李元景如果揮霍的話,干不了什么事 ,而如果他沒有飯吃,五貫錢夠他吃很長一段時間。
送走了裴寂,李元景讓李世忠去買一些木板 ,然后再雇傭幾個木匠 。
當然李元景告訴李世忠,所雇傭的木匠必須忠厚可靠,干了活之后 ,不能把所干的活的秘密泄露出去。
王府四位下人們很快就尋找、買回來了一些艾草等制作蚊香的材料。
李元景先在自己的院子里,把艾葉等材料碾碎,試著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再用水、米湯水 、面湯水、蜂蜜等把制作蚊香的混合料粉打濕,攪拌均勻后,放在石板上,捏成長條形 ,曬干。
六月的中午,驕陽似火,不大一會兒 ,李元景制作的幾十種樣品就曬干了 。
李元景挪動、觀察了這些樣品,他發現用水攪拌 、粘合的比較松散,而用稍微加一點米湯水、面湯水、蜂蜜粘合的比較牢固。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七章蚊香的神奇效果
李元景試驗、制作樣品的時候,把所有的侍衛 、下人 ,包括李世忠都趕出了他的院子,只留下春綺、秋菊等幾個侍女。
侍女們都不知道李元景在干什么,今天的李元景和以前大不相同 ,太奇怪了 。
李元景讓春綺、秋菊等人每人拿一個樣品,讓他們各自找一處陰暗 、藏蚊子的地方,把樣品點燃。
蚊香一點燃,侍女們全都大為震驚:
就見成群的蚊子從各個陰暗的角落里飛了出來 ,有些快速地飛跑了,有些跑了沒多遠就落在了地上,慢慢地死了。
這、這、這……
就這么用艾草 、薄荷、紫蘇、陳皮等平常 、特別不值錢的東西 ,碾碎、混合、粘合在一塊兒,點燃,冒出的煙居然能熏死蚊子 ,這太神奇了!
有這東西,晚上睡覺的時候,點上一根 ,把蚊子熏死或者趕跑,那晚上睡覺就沒有蚊子叮咬 、哼哼,打攪人睡覺了呀!
這真是寶貝、好東西呀!
侍女們有些驚奇 ,他們的王爺,怎么突然想出了這么好的東西,今天的王爺太奇怪了 。
李元景仔細觀察了這些樣品,他發現用水粘合的 ,燃燒得比較快,用蜂蜜粘合的燃燒得最慢,擠壓得越夯實 ,燒得越慢。
李元景也觀察了這些樣品熏殺蚊子的效果,他從這些樣品中選出了一種熏殺最好的,記下了這一種中艾葉、薄荷、陳皮等原料各自所占的比例。
然后李元景按照配料的比例 、每一種配料的價錢、一根蚊香用料的數量 ,計算出蚊香的造價:
一文錢可以造出二百根這樣的蚊香 。
而根據蚊香燃燒的時間,一根蚊香可以燃燒兩個鐘頭,那一晚上按七個鐘頭計算 ,需要三根多蚊香就夠了。
如果二十根蚊香賣一文錢,那利潤就是十倍,即使再加上一些人工成本 ,利潤也有七八倍。
而二十根蚊香可以使用五六天,這造價,大唐民眾一般收入家庭應該都能買得起 。
李元景知道,雖然六皇子李元景日子捉襟見肘、寅吃卯糧 ,但這是因為六皇子奢侈無度,把他王爺的恩祿揮霍 、浪費掉了。
李元景作為一個王爺,按照大唐規定 ,他王府的侍衛、侍女、管事 、下人四十人,皇家供應恩祿二十貫錢,李元景本人二十貫錢。
一貫錢一千文 ,二十貫就是兩萬文錢,如果李元景不揮霍浪費,他從這兩萬文中 ,拿出五文錢買夠一個月點的蚊香,根本就不算什么。
況且整個夏天,需要點蚊香的也不過三四個月 。
六皇子李元景的情況和別人的還不同 ,大唐皇室開府的皇子、公主們的恩祿,最主要的并不是給多少貫錢、多少祿米,而是食邑一千戶,莊田一萬畝。
但六皇子李元景才剛剛開府出來 ,食邑和莊田還沒有交割給他,所以他現在能花的就只有四十貫錢,或者說他自己的恩祿二十貫錢。
而李元景知道 ,大唐人民,即使在貞觀年間,普通民眾一個月也可以收入百十文錢 ,而至于那些大士族 、大地主、大商人、大將軍 、朝廷官員,有錢的多得是 。
所以他的這蚊香,賣一文錢二十根 ,很多人都能買得起。
于是李元景又想,既然那些大士族、大地主們非常有錢,何不制作一些高檔些的蚊香 ,價錢賣貴一些,就能掙得更多。
于是他就試著在蚊香中加入丁香、藿香、香草,在制作的時候,往水中加一點蜂蜜 ,這樣制作出來的蚊香,香氣馥郁,還夾雜著蜂蜜的甜味兒 ,非常好聞 。
嗯,還要給這高檔蚊香制作好的包裝,才能顯得更高檔 、豪華 ,在后世,包裝甚至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因為一個包裝 ,可以讓商品價格提升幾倍。
古代也曾經有買櫝還珠這樣的事情,盒子太精美了,買珠寶的人把珠寶還給了賣珠寶的 ,只要了包裝盒子。
可惜大唐沒有生產紙箱的,如果能生產紙箱,再塑好紙箱表面,那就是很便宜又顯得非常高大上的包裝盒了 。
沒有紙箱就只能用木箱 ,把木板解得薄薄的,雕花繪鳥地油漆、裝飾一番,會顯得更豪華。
唐朝的人工非常不值錢 ,木材也多的是,那就制作木箱裝高檔蚊香。
當然低檔蚊香就不用怎樣包裝了,至多拿黃草紙包裹一下 。
唐朝貞觀年間有兩種紙 ,一種是宣紙,造價非常昂貴,產量很低 ,生產制造宣紙根本不賺錢,貞觀年間,宣紙是朝廷賠錢制造、按級別 、需要分配給皇室、大臣們的。
第二種紙是蔡倫發明的這種黃草紙 ,非常粗糙,寫字漏墨,只能寫那種很大的字,并且 ,這種紙很快就會風化、存放不了多久。
“以后有時間了就研究紙板和普通白紙的制作方法,沒有紙無論干什么都非常不方便。”
李元景在心中計劃 。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的飯依然是白水煮的一點兔子肉 、芹菜、茄子、韭菜等六盤菜 ,以及面稀飯 、硬餅,這飯李元景實在咽不下去,天熱得很。
李元景被熱得實在受不了 ,他就把它便宜老丈人裴寂給的五貫錢,拿出四貫,交給李世忠 ,讓他派人到街上去買硝石。
大唐初年,人們還不知道硝石有多少用途,只拿來做藥品 ,用來解毒消腫,便宜得很 。
李世忠一看李元景居然拿四貫錢買硝石,他很驚奇:
四貫錢能買多少硝石啊!
那要用大車往府里拉了。
四貫錢,差不多就能把長安的硝石全都買過來了。
李世忠今天實在看不懂李元景這操作:
說他這是揮霍浪費、不靠譜吧 ,他今天是往府里買東西,不像以前那樣與人逞強斗氣、胡亂花錢,但李世忠實在不知道李元景買的這東西有什么用 。
王府用度捉襟見肘 ,今天好不容易李元景的外公給了一貫錢 、未來岳父給了五貫錢,可以讓王府的用度稍微輕松一些了,但李元景轉眼就把這六貫錢花出去了五貫。
并且剩下的這一貫 ,李元景很快就會花出去:
他可是請了人,今天下午來制作什么模子。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