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太孫
萬歷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
皇宮
不久前才被立為皇太孫的朱由校此時正在乾清宮外等候,他征征的看著乾清宮的大門 ,皇長子朱常洛與內閣六部進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乾清宮內那位統治了大明四十八年的萬歷皇帝已經奄奄一息了,而他正在等待著屬于他的歷史舞臺。
此時的朱由校是從后世穿越而來 ,穿越而來的朱由校在后世是一位本科的大學生,從初中開始就非常喜歡歷史,關于明末的歷史,他也稍微了解過幾分 ,他大概的了解到大明是怎么自己把自己挖坑活埋的。
乾清宮大門緩緩打開,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站在門口,帶著哭聲大喊到 ,皇帝陛下大行了,聽到王安的這聲大喊,乾清宮內外的太監宮女聽到齊刷刷的跪下 ,朱由校也不例外,因為他是大行皇帝的長孫,更是被立為不久的皇太孫 ,這個帝國未來的最高統治者的繼承人 。
歷史對這位大明統治時間最久的萬歷皇帝并不友好,幾乎全部是貶低和謾罵的詞匯,甚至有人說出了一句大明實亡于萬歷 ,評心而論,明朝的滅亡和萬歷皇帝的關系真的不大,說萬歷皇帝懶惰、怠政 、和大臣賭氣不上朝的那些人,有時候真的覺得他們有沒有了解過這段歷史 ,萬歷皇帝是實實在在的殘疾人,他的腿一長一短,年紀越大越嚴重 ,而且因為他的腿疾造成了他的肥胖,甚至連他的起居生活都很困難,一個連走路都很不方便的人 ,他怎么天天去上朝,晚年的萬歷皇帝基本上連乾清宮都不出,就是因為他的腿疾實在太嚴重了。
而乾清宮此時的太監宮女開始忙碌起來了 ,皇帝大行,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而接下來朱由校只需要等一個月 ,他就能登上屬于他的歷史舞臺,而他就是那個男一號,他不會再讓甲申國變再發生一次了。
乾清宮內,三位內閣大學士和六位尚書正在與皇長子朱常洛商談大行皇帝的后事以及登基的問題 ,眾人一致同意下月初一可登基,而在這之前他需要為萬歷皇帝守孝。
八月初一
皇長子朱常洛在奉天殿正式登基為帝,年號泰昌 ,罷免礦稅并收回各地太監,發內帑白銀兩百萬兩犒賞九邊以及遼東的將士,并把萬歷年間朝中與各地空缺的的官員全部補滿 ,此旨一出,可謂是朝野感動,眾人大呼圣天子在位 ,中興大明有望 。
登基大典事畢后,朱由校回到了自己宮中,并拿起太祖皇帝留下的《皇明祖訓》看了起來 ,朱由校這段時間足不出戶,從為萬歷皇帝守完孝以后到現在,就今天的登基大典去了奉天殿,其他時間一直躺在床上研究《皇明祖訓》 ,深知這個時代文官尿性的朱由校覺得只有用太祖皇帝留下的祖制才能全面整頓吏治。
亥時
朱由校起身站在窗口朝著乾清宮的方向看去,并詢問一邊的小太監:“今日宮中可有趣事發生。 ”
“回殿下,今日宮中并無事情 ,只是聽說鄭皇貴妃特意精選了十名絕色美女送往乾清宮了 。”
一旁的小太監恭身回到
……
朱由校閉上眼睛開始了思考,他的這個便宜老爹之所以短命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十個美女,夜夜笙歌不知節制 ,萬歷皇帝在的時候還不敢過分,每天裝老實本分,剛剛登基就原形畢露 ,簡單來說,就是當了皇帝就飄了,結果飄了二十八天把自己飄沒了。
而他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安排自己即將登基后打事情。
“你們下去吧 。”朱由校吩咐一邊的兩個太監。
待關門后 ,朱由校拿出一個自己制作的木箱,打開箱蓋后里面放著一本小冊,這本小冊是他憑借后世知識自己寫的未來中興大明的忠臣良將名單,里面的名字 ,排在第一個的名字是在后世大名鼎鼎的遼東經略熊廷弼。
在朱由校看來,大明首先就是要整頓京師的牛鬼蛇神,要先邁出改革的第一步 ,首先就是要扶持自己的勢力,掌握忠心自己的強軍,不殺個血流成河 ,不足以震攝天下 。
而熊廷弼,就是他要實現這些目標的支柱點,必須要保證遼東不能像后世一樣被努爾哈赤摧古拉朽般打的局勢崩壞 ,必須要全力支持熊廷弼。
朱由校緊緊握住手中的名單。
八月十一
朱由校已經得知他的父皇泰昌皇帝現在已經病倒了,連起床都起不了,自他登基以來 ,乾清宮可謂是大明近幾十年來最熱鬧的的幾天了,他那個便宜老爹沉迷女色,每天和鄭貴妃送他的那十個侍女玩到凌晨,不行了就吃藥 ,現在他的身體已經完全被掏空,神仙都救不回來了 。
“殿下,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來了。 ”
王安疾步走到朱由校身邊道:“殿下 ,皇爺詔您去乾清宮。”
朱由校進入了乾清宮后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泰昌皇帝。
“兒臣拜見父皇圣躬安 。”
朱由校下跪叩首道。
“朕安。”
“皇兒平身 。 ”
“謝父皇。”
朱由校起身道。
“皇兒近日可有安心讀書啊 。”泰昌皇帝躺床上看著朱由校。
“回父皇,兒臣近日在宮中研讀大學及尚書。 ”
其實朱由校一直在讀《皇明祖訓》和研究太祖皇帝當年怎么治天下的方略,但是他不可能告訴別人 。
“朕近日忽染惡疾 ,太醫亦無甚辦法,自感時日無多啊,這千斤的擔子恐怕要交給你了。”朱常洛沉聲道。
“請父皇莫要多想 ,父皇正值壯年,小病小疾過幾日自然就好了 。”朱由校低頭道。
父子倆在乾清宮足足聊了一個多時辰,朱常洛雖然知道自己為何會一病不起 ,但是他還是不會去改的,因為歷史已經用事實證明了。
朱由校回宮后打開了那本小冊,就這樣看著上面的名字征征的發呆,快了 ,改變歷史的時候就要到了。
八月二十八日
今天是被歷史銘記的一天,是大明末年三大案之一紅丸案的發生時間點,泰昌帝因為不信任太醫 ,認為他們無能轉而相信內侍崔文升,這個崔文升不知道從哪里搗鼓一個藥方出來,結果泰昌皇帝服用以后上吐下瀉 ,一個晚上居然跑了三四十趟廁所,讓他本就岌岌可危的身體一下子拉到了奄奄一息的情況,結果病急亂投醫 ,相信了李可灼那所謂的仙丹,本來吃了一顆還沒事,而且過了兩天身體慢慢好起來了 ,一副大病初愈的樣子,結果急不可耐的又吃了一顆,然后就一命嗚呼了 。
而此時的朱由校現在正在寫小紙條,一張是給英國公張維賢的 ,兩張是給錦衣衛千戶許顯純和另一個千戶田爾耕的。
寫完后朱由校將紙條收好放在身上,他現在只等著泰昌地大行的消息,而他寫紙條的原因就是因為后世同樣鼎鼎大名的“移宮案 , ”他絕對不能再讓這事發生一次。
九月初一
朱由校早早的就起床了,此時他正坐在床上沉思著,而他的面前跪了三個太監 ,這三個太監是朱由校宮中的,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朱由校覺得他們還堪堪能用,以后他們的前途如何就看今天的表現如何了 。
“殿下 ,王安來了。”
“這三張紙條,你們一人持一張,待我走后立刻出宮去 ,這上面我已經寫好了名字,記住,一定要送給其本人,且不能讓旁人知曉其中內容 ,否則小心你們的腦袋。”朱由校盯著面前三個太監狠厲的說道 。
“是。 ”三個太監齊聲回道!
“殿下,皇爺病重,詔您速入乾清宮。”在外等候的王安一見到朱由校出來就急切的說道 。
“本宮知道了 ,王伴伴快走吧!”朱由校心急如焚的快步走道。
乾清宮
“皇兒來了沒有。 ”朱常洛躺在床上死氣沉沉的問道 。
他已經感覺他要去見先帝了,所以他急切的想要見到他的兒子,他還有重要的事情沒有囑咐呢。
門口的小太監進來恭身道:“皇爺 ,殿下到了。”
“速讓皇兒進來,你們都退下吧!”
朱常洛吩咐宮中的太監。
待朱由校進來后,乾清宮內已經只剩下朱常洛父子二人和兩個宮女了 。
朱由校正欲下跪叩首時 ,便聽到朱常洛說:“皇兒免禮,近前來。”
“皇兒,父皇要去見祖宗了 ,中興大明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
一旁的朱由校道:“父皇萬望保重身體,不要去多想不祥的事情!”
朱常洛自顧自的說道:“你年紀尚輕,朝中大事如有不決之處還需多多倚仗東林重臣 。”
朱由校眉頭一皺,沒想到到了這種時候 ,他的父皇依然如此相信那些個文官。
“兒臣知道了! ”
正待朱常洛還要說話的時候突然一口氣上不來了,他由于太過心急,導致缺氧暴斃了。
朱由校沉痛大喊道:“父皇!”
而在外面等待的李選侍知道后 ,立刻氣呼呼的沖了進去,她看著死去的朱常洛氣不打一處來,她還沒有被封為皇貴妃呢 ,你怎么能死了呢 。
而這時候他注意到了旁邊痛哭的朱由校,她知道,以后她在宮中的地位全都要倚仗這個十六歲打皇長子了。
李選侍對著宮女和太監吩咐道:“沒我的吩咐不準皇長子出乾清宮!”
“王安 ,陛下殯天的事情不能透露出去! ”
“娘娘放心。”
王安奸笑道 。
而朱由校聽到了依然在痛哭,因為他在等英國公和錦衣衛。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 萬歷四十八年
內閣
此時三位內閣輔臣都是心事重重,皇帝登基不過一月時間而已,可是如今卻一病不起,遼事又迫在眉睫 ,近日遼東奏疏不斷,老奴在遼東攻城掠地,大規模屠殺遼東漢人 ,唉,真是多事之秋啊。
“二位,熊廷弼請奏朝庭希望將往年積欠之糧響補發一部分 ,依老夫看戶部可酌情補發 。”內閣元輔方從哲說道。
韓爌卻說:“陛下上次才發內帑銀兩百萬兩以補欠響,怎么剛過一月又要響了,元輔莫非忘了此事不成。 ”
劉一燝也在旁邊贊同道:“輔臣言之有理 ,這熊廷弼自經略遼東以來不是要響就是要軍械,可他至今卻畏敵如虎,只會空耗國庫錢糧 ,可有何作為?”
而方從哲聽到兩人如此反駁,一時也沒有理由與他們爭辯,可這熊廷弼終究是楚黨之人,他身為齊浙楚三黨之首 ,在朝中卻奈何不了東林黨之人。
“依老夫看,還是上奏陛下定奪吧!”方從哲無奈說道 。
京營
英國公張維賢自收到朱由校紙條后,心急如焚的親自來到京營挑選精兵。
朱由校在紙條上寫道:“父皇重病 ,鄭貴妃與李選侍聯合外臣相互勾結,現已軟禁本宮和父皇,欲迎福王入京 ,還請國公助我。 ”
張維賢見信后就知道自己家的恩寵又來了,當即親帶家丁挑選精兵,待軍隊集結完畢后 ,張維賢當即帶兵入宮勤王 。
北鎮撫司
許顯純見信后看到了同樣的內容,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立刻召集自己的親信準備入宮。
田爾耕此時卻還在沉思著 ,他在想自己能不能去勤王。
而許顯純已經帶著自己的親信出發了 。
而田爾耕在想清楚以后也決定入宮,只是他比許顯純晚了一刻鐘。
皇宮
朱由校身邊足有十幾個太監和宮女,李選侍則在旁邊一門心思的給朱由校洗腦,說讓自己聽她的 ,保證自己能坐穩皇位,并讓朱由校登基以后奉自己為太后,奉鄭貴妃為太皇太后。
而朱由校心里冷笑 ,這鄭貴妃果然和李選侍勾結在一起了,不然憑她一個小小的選侍哪里來的這么大膽子,旁邊這些宮女和太監也應該都是鄭貴妃的人了 。
“娘娘 ,司禮監一個小太監詢問陛下身體如何了,說內閣有要事要奏。”
門外的宮女道。
“你就說陛下身體很差,需要安心靜養 ,暫時不能商談政事!”李選侍冷聲道 。
過了一會,宮女又來報
“娘娘,三位輔臣一起來了 ,說是非要見陛下不可。”
“你就說,沒有陛下令旨,誰也不能進乾清宮。 ”李選侍大聲嚇道。
“我有皇長子殿下的親筆書信,你們膽敢攔我 ,要是陛下和殿下出了事,你們這些太監可擔待的起?”
許顯純在皇宮門口被攔住了 。
“擔不擔待的起是他們這些外臣說了算嗎?沒有陛下令旨,任何人不準出入乾清宮 ,莫非他們還要闖宮不成!”
李選侍此時也有一點怕了,說到底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選侍,要不是鄭貴妃給了她支持和保證 ,她哪里敢這么大膽。
“老夫今天還非要闖宮不可! ”
騎馬而來的英國公張維賢在后面大聲喊道。
“見過老國公 。”
眾人齊聲道!
朱由校此時心靜如水,相比李選侍的緊張擔憂,朱由校可謂是悠哉樂哉。
錦衣衛或許不會來 ,但是英國公是肯定會來的,這一點他絲毫不擔心,因為英國公一家世代忠心大明 ,忠心大明皇帝,沒有二心,簡直是勛貴里面的一股清流。
至于他為什么會傳紙條給許顯純和田爾耕,是希望在他們兩個之中選出一個能擔任錦衣衛指揮使 。
到了這個時候的錦衣衛 ,一點也沒有洪武時期的錦衣衛這么強悍,簡直提鞋都不配,所以朱由校需要一個狠人來好好整頓一下錦衣衛。
皇宮也是四處漏風 ,用篩子來形容都是高估這個時候的紫禁城,皇帝剛剛干了什么事,只需要一頓飯的功夫外面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住著都不放心。
至于他要傳紙條給英國公,完全是不想“移宮案的發生 。”
歷史上的“移宮案 ”是李選侍帶走了朱由校,過了沒多久就被大臣知道了 ,大臣們空前的團結一致,一齊入宮見駕。
搞的是人盡皆知,更是讓皇家一點威嚴都沒留下 ,文官們從此更加得寸進尺,因為他們有擁立朱由校登基的從龍之功,個個都覺得自己功勞齊天。
關鍵是歷史上的朱由校只能認,文官們的這波操作簡直無懈可擊 ,導致剛剛登基的朱由校只能和他們妥協,實屬無奈 。
而現在的朱由校就是要把那些文官踢的遠遠的,以后自己收拾他們也輕松一點。
乾清宮外
“國公何以帶兵闖宮 ,莫非要造反乎?”
劉一燝大聲對著英國公嚇道。
“輔臣誤會了,本國公乃是奉皇長子殿下令旨來的!”
英國公緩緩說道!
并把朱由校給他的紙條打開給了三位輔臣看。
許顯純也出示了他的那一張 。
“豈有此理,一個小小的選侍竟敢如此喪心病狂! ”
韓爌暴躁的說道。
“難怪陛下遲遲不肯見我們 ,原來是有這李選侍從中作亂!”
劉一燝很憤怒!
英國公抱拳說道:“還請三位輔臣與本國公一起闖宮見駕,否則陛下和殿下恐有危險!”
“自當如此! ”
三位輔臣齊聲道。
“娘娘,不好了 ,外面好多的軍隊朝乾清宮來了 。”
小太監匆匆跑進來。
“你說什么,哪里來的軍隊?怎么可能?”
李選侍害怕的問道。
“奴婢也不知道啊,不過我看到三位輔臣和英國公了 ,錦衣衛也有人來了!”
朱由校聽到以后嘴角一彎,終于來了 。
而李選侍剛好朝朱由校看過來
“是你? ”
李選侍痛恨的說道!
“你說的沒錯,本宮不是太子,可惜你忘了 ,本宮雖然不是太子,但本宮是皇祖父親立之皇太孫,本宮能不能做皇帝 ,難道還需要看你一婦人臉色?”
起身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李選侍,并向門口走去。
“開門!”朱由校冷聲道!
“臣張維賢奉旨見駕,參見皇長子殿下! ”
“臣等參見皇長子殿下!”
“諸位平身!”朱由校溫聲道。
“三位師傅 ,父皇已經大行了! ”
“什么?陛下前兩天不是還能出乾清宮嘛,怎么會?”
韓爌痛聲道!
“李選侍和鄭皇貴妃狼狽為奸,將父皇害死 ,遂以父皇令旨詔本宮入宮,沒想到父皇已經離我而去,后更是將本宮軟禁 ,欲迎福王入京為帝!”
“想不到這么多年過去了,這鄭皇貴妃居然還不死心! ”
劉一燝說道!
“三位師傅還是速去通知百官父皇大行之消息吧!有英國公和錦衣衛在此本宮無事 。”
“臣等告退!”
待內閣三位輔臣走遠后,朱由校看向英國公。
“國公此次帶了多少兵馬入宮! ”
張維賢低頭回道:“臣帶了京營三千四百人,臣家中家丁一百人!”
“錦衣衛呢?”
朱由校又看向許顯純和田爾耕。
“回殿下 ,臣此次與田千戶帶了兩百四十多人!”
這就是以后要重整錦衣衛和京營兵馬的基本盤 。
朱由校內心想到。
“那就勞煩老國公速帶軍隊控制皇宮所有出入口,不準任何人進出! ”
朱由校正欲吩咐錦衣衛時~
“殿下、殿下,奴婢鬼迷心竅啊 ,求殿下看在大行皇帝份上饒了奴婢啊殿下!”
王安突然跑過來抱住朱由校大腿痛哭哀聲求饒。
朱由校一腳踢開他,許顯純連忙擒住王安,朱由校沉聲道:“父皇待你不薄 ,你就是如此報答父皇恩寵的嗎?”
“迅速帶人控制翊坤宮,并把現在乾清宮所有人都帶過去看管起來! ”
朱由校憤怒了!
“是!”
兩人迅速帶人去了。
……
而此時的朱由校,卻征征的看著天空 。
皇宮一片肅殺氣息。
乾清宮
這座兩百多年的建筑 ,就要迎來它新的主人!
而朱由校,也即將成為這個古老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大明,會因為他的到來 ,重新充滿生機!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 登基
九月初一
戌時
內閣三輔臣與六部尚書正在文華殿內等待皇長子朱由校 。
皇帝突然暴斃,一個月內崩了兩個皇帝 ,這可是千年難得一遇的怪事,現在他們急切的想要見到朱由校。
剛剛三個輔臣突然召集百官,說皇帝大行、皇長子又被李選侍軟禁 ,把所有大臣都嚇的不輕,大臣們空前的團結一致,第一次統一意見 ,認為應盡早讓皇長子登基即位,否則天知道還會不會有其他的突發事件。
“皇長子殿下到!”
在門口值夜的小太監大聲喊道 。
九位大臣立時站好,朱由校疾步走上前。
大臣們躬身道:“參見皇長子殿下! ”
朱由校居高臨下的看著下面這幾個站著給自己行禮的大臣 ,只見內閣元輔方從哲站在左側靠中的位置。而他的后面則是:
“內閣次輔韓爌,吏部尚書周嘉謨 、禮部尚書孫慎行、刑部尚書黃克贊!”
右邊則是:
“內閣輔臣劉一燝、戶部尚書汪應蛟、兵部尚書張鶴鳴 、工部尚書王佐以!”
“諸位師傅平身吧 。 ”
“諸位師傅這么急著見本宮,可是有什么要緊的事情嗎?”
內閣元輔方以哲上前回道“殿下 ,臣等此時所來只為殿下早日登基克繼大統之事!”
吏部尚書周嘉謨也上前道:“殿下,臣等一致決定殿下應早日登基,否則難免奸賊小人從中作亂。 ”
朱由校知道是今天的事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堂堂大明的皇長子居然差點就被操控于李選侍這種婦人之手。
禮部尚書孫慎行也道:
“殿下三日后可登基即位!”
三日后朱由校剛好為大行皇帝守完三天孝 ,如今局勢不穩,所有的大臣都希望朱由校越早登基越好,如果不是禮法尚在 ,這些大臣恨不得現在就上奏朱由校做皇帝 。
“年號呢?”
“臣等議定年號為天啟,不知陛下何意?”
“既然諸位師傅已經選好日子,定好了年號 ,時不我待,本宮也不搞三辭三讓這一套了,諸位師傅現在就去安排吧! ”
朱由校當然也希望越早越好 ,他已經不想再等下去了,多過一天,遼東局勢都有可能崩壞。
“臣等告退!”
內閣和六部已經走了 ,而朱由校坐在椅子上沉思著。
如今錦衣衛指揮使他已經有人選了,許顯純是一把不錯的刀子,而田爾耕也堪堪能用,就先讓他去南京給自己打個前站吧。
魏忠賢也可以讓他出場了 ,畢竟錦衣衛和東廠之間總要有個競爭對手,相互之間也有個制約 。
現在首要任務就是要先把皇宮那些和外臣暗通款曲的太監宮女都清理了,還有鄭貴妃和李選侍這些人也要好好的想個辦法處理他們 ,畢竟鄭貴妃是神宗爺爺最喜歡的妃子,而李選侍也是自己名義上的母親。
登基以后還要集權,將朝中那些所謂的東林清流和只顧黨爭的文官好好的殺一殺才行。
帝國目前就如后世某些癌癥一樣 ,不下點猛藥怎么救的回來呢?
嚴刑峻法是必須的!
朱由校這一個多月時間專門研讀的《皇明祖訓》就是給這些人準備的 。
畢竟自己也學了老祖宗朱元璋兩分整頓吏治的本事嘛,他相信,對付明末這些目光短淺、只顧小利的文官完全足夠了。
畢竟滿清已經證明了 ,只要把刀架到他的脖子上,有什么事是解決不了的呢?如果不行就再加一把嘛!
軍權啊!
滿清能肆無忌憚的大肆屠殺,并讓上億漢人跪伏在腳下自稱奴才 ,不就是因為手里有兵嘛?
槍桿子里出政權!
這句話真乃千古真理!
“王朝輔。”
朱由校朝門外喊了一聲
“奴婢在 ”
王朝輔一路低頭小跑進來 。
“告訴許顯純,本宮交給他的人讓他好好看著,不要出差錯!”
朱由校怕許顯純想過于表現自己,在那邊動刑。
那些人可是自己特意留著等自己登基后來立威的。
在這之前 ,不允許出任何事情!
……
九月初四
奉天殿
數百名官員從左右兩側一路小跑進宮,左邊是以內閣元輔為首的文官,右邊是以英國公為首的武官 。
而朱由校正在大殿中翹首以待。
今天是他的登基大典。
從今天開始 ,他就是大明的最高統治者,是萬人之上的皇帝 。
待百官全部進入以后,奉天殿內外所有人立時跪伏在地上大呼道: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激動的看著這只屬于他這個皇帝的儀式,萬人跪拜。
是真的很舒服!
朱由校淡淡的說了句:
“平身! ”
接下來就是群臣的舞臺了 ,祝福之語就沒有停過,光是這個儀式前后各種流程就足足花了整個上午的時間,朱由校坐在龍椅上屁股都坐痛了。
朱由校回到暖閣中 ,只覺得是這么美好,現在已經快要入冬了,加之明末的小冰河時期越來越嚴重,此時的京師已經很冷了。
朱由校感覺只有在這暖閣中才感覺到一點溫暖 。
“王朝輔 ,去把積欠的奏疏拿過來。”
朱由校覺得現在雖然累的不行,但是還是工作第一,先看看大明如今的局勢如何了。
過了一會 ,王朝輔就帶著兩個小太監一人抱著一箱奏疏進來了,朱由校定晴一看,好家伙 ,三個都是滿滿的 。
待王朝輔把奏疏放在了龍案上,朱由校當即打開一看。
內容居然一眼看不過來,待他仔細看了以后連表情都扭曲了。
奏疏中滿滿一篇的之乎者也、圣人云之類的 ,起碼有一萬多字,只有最后幾局話才是真內容 。
“臣都察院御史馮三元彈劾遼東經略熊廷弼,空耗國庫糧響 ,于遼東節節敗退,畏敵如虎各種云云~!”
又打開一本奏疏:
“臣都察院御史錢春彈劾熊廷弼…… ”
“臣都察院御史……”
“臣……彈劾徐光啟”
朱由校一連打開五本奏疏,四本彈劾熊廷弼。
朱由校看了以后感覺簡直是在浪費生命。
憤怒道:
“這些所謂的朝中重臣難道一整天就是在想怎么彈劾別人嘛? ”
“王朝輔,你帶著這幾個太監給朕把所有彈劾的奏疏全部挑出來 。”
朱由校轉而對客巴巴溫聲道:“客奶媽 ,去熬碗姜湯給朕吧。”
“奴婢遵旨!”
客巴巴對著微微一笑。
后世對這位天啟皇帝的奶媽完全是各種貶低,說什么就是因為她害得天啟皇帝的張皇后流產,導致天啟皇帝只有一個兒子 ,而那個唯一的兒子也在三歲時因為王恭廠大爆炸而夭折了 。
而朱由校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并沒有發現這個客巴巴是那種心如毒蝎的女人。
畢竟她只是天啟皇帝奶媽而已,以前她也不過是這皇宮中幾千名宮女其中一個,她的一切都是皇帝給的 ,沒有皇帝的恩寵她何來的權勢?
反而歷史上自客巴巴出宮以后,天啟皇帝沒多久就意外落水染病身亡。
這其中究竟有沒有貓膩朱由校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他只知道,按照他內心的想法去走。
“宣許顯純和田爾耕來見朕! ”
朱由校知道,他與文官的戰斗開始了 ,這個時空的文官沒有所謂的從龍之功,自己想要收拾他們可是方便多了 。
……
“陛下,許顯純和田爾耕來了!”
朱由校由于暖閣中溫暖的環境,竟躺在椅子上睡著了 ,還是剛剛客巴巴給他蓋被子鬧出的動靜將他吵醒了。
而下邊的許顯純和田爾耕見皇帝醒了立刻跪聲道:
“臣許顯純 、田爾耕恭請圣安!”
“朕安! ”
“平身吧!”
兩人齊聲道:
“謝陛下!”
朱由校現在感覺頭都有一點暈暈的,這覺睡的有點太沉了。
“朕睡了多久! ”
一旁的王朝輔回道:“皇爺剛剛可是足足睡了一個時辰呢!”
“兩位愛卿等了有一會兒了吧,翊坤宮那邊可有什么事嗎?”
一旁的許顯純回道:“回陛下 ,翊坤宮那邊自殺了幾個宮女和太監! ”
“哦,是誰的人啊!”
朱由校問的是李選侍還是鄭貴妃 。
“回陛下,是鄭貴妃的宮女 ,其中有一個還是跟了近十年的老宮女了!”
朱由校冷笑道:“看來還是舍得下本錢的嘛! ”
朱由校沉思片刻道:
“朕意升任你二人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僉事,可能勝任?”
下面的許顯純和田爾耕聽了欣喜若狂,回答道:
“謹遵陛下旨意!”
朱由校又吩咐道:
“上次見你二人帶了兩百多個錦衣衛入宮 ,這些人可能信任?”
“陛下放心,那些人都是臣等親信好友,絕對沒問題! ”
朱由校吩咐道:“那你二人回去后立刻對錦衣衛進行整頓 ,那些貪生怕死、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的人全部給朕踢出錦衣衛,就以你二人的親信為班底,給朕挑選忠誠可靠、武藝高強之人重建錦衣衛,如有困難 ,速報于朕!”
“是!”二人沒想到今天皇帝找他們來竟然是為了這事,不過兩個人更多的想法是想更好的表現自己,以求再進一步。
“退下吧! ”
朱由校起身伸了懶腰 ,看著前方道:“王朝輔,奏疏可挑好了?”
“皇爺,奏疏已經挑好了!”
朱由校看著龍案上不過二十幾本的奏疏嘴角一絲冷笑。
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 中興
皇宮
朱由校此時正盯著一顆樹發呆,他正在思考 。
“王伴伴 ,你說這樹要從一顆樹苗到參天大木,需要多少時間呢? ”
朱由校突然發聲問到。
“皇爺,這恐怕需要上百年時間!”
朱由校又發問:
“同樣是百年時間 ,這樹已經可以遮風避雨了,樹根會越來越長,愈發粗大,會枝繁葉茂 ,為何我大明今天卻千瘡百孔呢?”
王輔臣正欲回答,卻聽見朱由校說:
“就是因為我大明的根已經壞了,被那些蟲子啃完了 ,他們啃完這棵樹,就會跑到其它樹下面繼續啃! ”
朱由校又憤怒道:
“樹給他們遮風擋雨,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 ,他們不但不好好愛惜,反而得寸進尺的去將這棵給他們提供保護的樹啃完!”
“宣內閣來暖閣見朕!”
朱由校沉聲說完便向暖閣走去!
“臣等恭請圣安! ”
內閣三位輔臣齊聲道。
“三位師傅平身吧,王伴伴 ,給三位師傅賜座!”
朱由校平聲說道 。
“謝陛下!”
朱由校將手中的奏疏掂了掂說道:“朕手里這一份奏疏是遼東經略熊廷弼的,奏報遼軍糧響積欠甚多,希望內閣和戶部能夠酌情補發一部分!”
“三位師傅應該已經看過了吧 ,那就再看一遍吧! ”
朱由校將奏疏交給王朝輔遞給三位輔臣。
他們三人自然早就看過了,就是因為方從哲和劉一燝 、韓爌的意見不同才會呈報御前的,否則這奏疏他們早就已經打回去了,皇帝根本看不到。
“一個月前先帝才發內帑銀兩百萬兩犒賞九邊和遼東軍士 ,就算糧響積年所欠甚多,上次發的銀子應該也夠軍士兩個月吃飽飯了,怎么現在又開始要響了呢?三位師傅能不能給朕解答一下呢?”
朱由校看著下面三個輔臣冷冷的說道 。
“陛下 ,依臣看自然是下面的官員上下其手,貪污了軍響,臣彈劾遼東經略熊廷弼!”
韓爌上前回答道。
朱由校冷冷的看了韓爌兩眼并說道:
“哦 ,韓師傅覺得是熊廷弼自己賊喊捉賊? ”
韓爌又躬身道:
“陛下圣明,熊廷弼自上任遼東經略以來,毫無作為 ,可謂是畏敵如虎,現在更是貪污軍響,請陛下下旨罷免熊廷弼 ,否則遼東恐有兵變之危!”
朱由校眉頭一皺,又溫聲道:
“罷免熊廷弼,那愛卿可有經略人選?”
劉一燝知道機會來了,上前道:
“陛下 ,遼東巡撫袁應泰定能勝任! ”
韓爌又得寸進尺的道:“臣亦舉薦廣寧參議王化貞接替遼東巡撫一職,如此可保遼東無危矣!”
朱由校暗道果然沒錯,朝中大部分大臣的目標就是要把熊廷弼趕出遼東 ,然后讓他們所謂的東林重臣上位。
歷史上天啟皇帝就是這么被他們忽悠的,結果導致努爾哈赤一飛沖天。
袁應泰上任僅僅五個月就連丟遼陽、沈陽,遼東的兩大軍事重鎮被努爾哈赤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 ,為后來皇太極五次入關、多爾袞入主中原提供了條件和基本盤 。
但是現在的朱由校可是不會再被這些文官忽悠了。
并且從今天這簡單的奏報來看,劉一燝和韓爌明顯是有備而來,而身為齊 、楚、浙黨領袖的方從哲很明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內閣 ,也需要大換血了!
“朕知道了,三位師傅回去吧!”
而劉一燝和韓爌顯然不死心,齊上前道:
“陛下 ,應盡早替換熊廷弼,否則沈陽危矣! ”
朱由校臉色很不好的回道:
“朕知道了,回去吧!”
二人一見皇帝就要發火了,只能告退!
朱由校淡淡的說道!
“宣英國公來見朕!”
……
遼東
沈陽
經略府中將官如云 ,而坐在上首的熊廷弼正在沉思,下面的將領各個有說有笑,而熊廷弼的日子不好過啊 。
自從上次努爾哈赤大規模進攻 ,熊廷弼親自領軍前來救援沈陽后就一直留在在這里。
先帝發的兩百萬兩內帑銀到他手里的連十萬兩都不夠,遼東十幾萬軍隊,這些銀子連一人發一兩都不夠 ,而且遼東自萬歷年間就開始欠響了。
熊廷弼要防著努爾哈赤,又要防著朝中大臣對他下黑手,還要安撫和軍隊的情緒和士氣 ,他的壓力真的很大 。
“臺臺,糧響之事可有消息? ”沈陽總兵官賀世賢抱拳道。
奏報糧響的奏疏熊廷弼上月十號就呈報京師了,如今都快一個月了 ,看來是沒什么希望了。
但是熊廷弼不能告訴他們實話,只道:
“奏疏只怕現在還在內閣,畢竟上次才發銀子,不過元輔已經書信于我 ,他會幫我們盡量爭取的!”
“依我看,這什的銀子是沒什么希望了,朝庭是沒得發了!”
下面一個游擊將軍恨恨的說道 。
而其他將官其實也心知肚明 ,不過他們都不好點破。
而熊廷弼只盯著那名游擊將軍,那名游擊將軍被盯的心里發毛,縮了縮腦袋便退到旁人后面了。
“各位放心 ,陛下不會置我遼東不顧,還請耐心等待!”
熊廷弼起身道 。
遼陽
遼東巡撫府衙,袁應泰正在與幾個東林黨人正在商議。
“此次必然要將熊廷弼趕出遼東 ,朝中大臣大部支持袁巡撫,只待兩位輔臣書信了。 ”
一名參議說道。
“那熊廷弼畏敵如虎,只會空耗國庫錢糧 ,如是袁巡撫主持,那努爾哈赤早就被趕回建州老家了!”
另一名官員也附和道 。
“這天下還得我東林清流來治理,如熊廷弼這樣的人根本不配主持遼東軍政大事!”
遼東巡撫袁應泰終于發聲了。
“待本官掃平建奴,就可回京師向陛下復命了! ”
“下官靜待這一天到來 ,袁巡撫前途無量啊。”
官員們奉承的本事真可謂當世一流!
……
暖閣
“臣恭請圣安!”
英國公張維賢跪聲道 。
“朕安,老國公免禮吧,老國公年老 ,以后便免了這跪禮吧! ”
朱由校親自將英國公扶起來。
“謝陛下!”
張維賢躬身道:
“不知陛下詔臣所來何事?”
朱由校看著兩邊的太監和宮女。
“你們都退下,沒有朕的令旨任何人不準進來,王伴伴 ,給朕守好大門! ”
王朝輔知道是有大事要商議了,很快就退了出去 。
待暖閣中只剩下朱由校和張維賢,朱由校說道:
“朕意組建一皇宮禁軍 ,想讓老國公從京營為朕挑選忠誠可靠的精兵,老國公可有問題?”
張維賢聽了后心中一緊,陛下是要干什么?
“回陛下 ,老臣自當遵從!”
朱由校笑道:
“老國公不愧為國之重臣,朕看那天老國公帶的那些兵就可以為禁軍班底,老國公可愿忍痛割愛? ”
張維賢趕忙說道:“京營乃陛下之軍,自當為陛下馬首是瞻 ,臣不過為陛下一管家而已!”
“老國公何出此言,聽說老國公有一長孫年紀已二十出頭了?可舍得入宮為禁軍一員?”
張維賢心頭一喜:“臣孫自當謹遵圣意!”
“好,老國公記住 ,務必忠誠可靠、身世清白 、勇敢善戰,名額就定為七千人吧,如果京營不夠就從民間募兵 ,朕三天后親自檢閱! ”
朱由校又回身道:
“另外給朕挑兩匹好馬進宮!”
……
待張維賢走了以后,朱由校打開那本小冊,上面名字不多 ,都是都是他以后能倚仗忠心能臣:
“文官有熊廷弼、孫傳庭、洪承疇、王在晉 、袁可立、徐光啟、崔呈秀 、田吉、魏廣微、倪文煥 、吳淳夫、宋應星、畢懋康!”
內臣為:“魏忠賢 、王體乾、王承恩、許顯純 、田爾耕、崔應元、楊寰、孫云鶴! ”
至于武將人選,雖然自己也知道那些人堪用,不過這種領兵將領以后還是由自己慢慢發掘培養吧。
英國公之孫張世澤可為禁軍統領。
然后又親自寫好兩道令旨 ,并朝門外吩咐道:“宣王體乾來見朕!”
……
“奴婢參見皇爺!”
王體乾跪伏在地上!
朱由校仔細觀察了一番說道:
“朕這里有兩道令旨,你先去北鎮撫司傳旨田爾耕,然后你與他速去南京,將旨意傳到 ,此事辦好了,你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 ”
“另外再傳朕的口諭給他,京師交給了許顯純 ,南京就交給他了,不要讓朕失望,看好了南京的那些牛鬼蛇神!”
……
北鎮撫司
“速傳田爾耕來見咱家!”
王體乾站在門口拿著令旨吩咐道 。
等了近一刻鐘 ,王體乾才見到滿頭是汗的田爾耕。
“公公有何貴干? ”
田爾耕是一路跑過來的。
王體乾將令旨交給交給田爾耕,田爾耕看了后要意識又看了面前的這個太監一眼,王體乾便把朱由校的口諭吩咐道 。
田爾耕聽后立馬懂了皇帝的意思 ,對著身邊人道:
“速去召集本官所屬緹騎!”
當晚,數百名錦衣衛緹騎和一名太監騎馬飛速出城,往南邊而去!
而英國公張維賢也將今天入宮面圣的事情告訴了兒子張之極和孫子張世澤 ,他們張家重鑄輝煌的希望有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 羽林軍
乾清宮
“王伴伴,你看朕穿的這身盔甲任何啊?”
朱由校看著銅鏡中一身銀甲的自己問到。
“皇爺乃真龍天子 ,自然是威武不凡,奴婢看著皇爺就是這天下最英武的人。 ”
一旁的王朝輔笑嘻嘻的回到 。
“皇爺,時辰到了!”
這身盔甲是朱由校前幾天特意讓兵仗局量身定制的。
一旁的小太監提醒到。
“嗯 ,那就出發吧!”
朱由校右手提盔左手提劍就朝外走去 。
“恭請圣安!”
門外許顯純和二十幾個錦衣衛齊跪身道。
“朕安,出發吧! ”
朱由校朝龍輦走去,在場的錦衣衛和太監立刻隨駕而去。
今天要去檢閱英國公新組建的禁軍 ,所以朱由校特意穿著一身盔甲去,畢竟這樣能和那些將士拉點親近感 。
內閣
一名小太監匆匆忙忙跑到里面報信:
“輔臣,陛下剛剛穿的盔甲出宮去了!”
“什么?陛下出宮去了何處?”
韓爌緊張問道。
“奴婢也不知道啊 ,奴婢只是剛剛在宮中看著陛下帶著錦衣衛和幾個太監出宮了! ”
這個小太監是剛剛在乾清宮外值守的,剛好被他看見,立馬就跑出來跟外臣通風報信了。
而劉一燝根據這個小太監說的推斷:
“陛下莫不是去了京營?”
而韓爌也想到了這一點 ,陛下穿著盔甲帶著錦衣衛出宮,只能是去京營了 。
“速去通知百官,去京營迎陛下回宮。”
劉一燝立刻說道。
而韓爌卻問方從哲:
“元輔可與我們同去? ”
方從哲這個內閣元輔是很無奈的,他心里恨透了先帝 ,因為是先帝的一道圣旨讓他本就岌岌可危的地位更加雪上加霜 。
現在朝中一多半的官員都是東林黨人,還有一部分中立官員,而他身為齊 、楚、浙黨的領袖和東林黨人自然是水火不容的。
甚至這些人敢擅自決定去迎已經致仕的葉向高回京準備替代自己這個內閣元輔。
雖然他和東林黨人一樣不希望陛下染指軍權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他更想去支持陛下。
“本輔就不去了,內閣奏疏甚多,不能無人處理政事 。”
見方從哲這么說 ,韓爌又道:
“此時正是我文臣團結一致之時,元輔何以見小利而忘大義?”
而方從哲已經不搭理他了,見情況如此 ,劉一燝只道:
“既然元輔心憂國事,那我等就先去了。 ”
隨后便和韓爌走了。
方從哲只能坐在椅子上唉聲嘆氣 。
“各位,陛下出宮往京營去了 ,還望各位同僚速與本輔和輔臣去京營迎回圣駕。”
劉一燝一出內閣就召集百官在此宣布陛下出宮一事。
而文官們聽了各個急不可耐,皇帝想染指軍權是他們最不愿意的,現在甚至親自出宮往軍營去了,他們怎么可能不去阻止?
陛下啊 ,你就安安靜靜的在宮中享受生活不就行了?非要出宮干什么?
現在還想染指軍隊,這豈不是觸了天下士大夫的底線?
吏部尚書周嘉謨當即說道:
“各位同僚,時不我待 ,我等速去京營迎回圣駕!”
一眾文官立時附和,便一起往京營去了 。
……
南海子
這里是皇家狩獵之地,不過近百年來除了朱由校的皇祖父神宗皇帝年輕時候來過一次外 ,朱由校是第二個來這里的皇帝。
而這里就是他特意為今天檢閱禁軍選的場地,因為他知道他今天出宮的事情是瞞不住那些天天想和皇帝爭權的文官的,不過他們絕對想不到自己是來這里。
皇宮自己目前還沒有清理 ,所以這種事情他都是直接讓王朝輔親自辦的,等朱由校將屬于自己的軍隊整合完畢后,下一步就是要把皇宮好好清理一下 。
這些文官不想著好好治理國事 ,整天想著從皇帝手中搶權,這算怎么回事?
待朱由校到了南海子外圍,一眼看過去,雖然不至于破敗不堪 ,但是也看得出來沒落了,不過從此以后,這里就是他的禁軍操練之地了。
英國公張維賢已經等候多時了 ,見到皇帝圣駕來了便立刻上去迎駕。
“臣張維賢、張之極恭請吾皇圣安! ”
朱由校自龍輦出來,看著跪迎的英國公和他的兒子張之極 。
“朕安,兩位愛卿請起。”
便又對著旁邊的王朝輔吩咐道:
“王伴伴 ,把朕的馬牽過來!”
自從上次張維賢將挑選的好馬送進宮以后,朱由校每天都在宮中練習騎馬,現在已經能單獨騎了 ,不需要有人抓住韁繩。
待朱由校上馬后,便立刻吩咐道:
“都隨朕進去吧。”
此時南海子中央七千軍士正整齊的列隊站好了 。
待朱由校縱馬觀察一圈后,基本滿意 ,隨后便下馬站在軍士正前方的小高臺上看著屬于他朱由校的軍隊。
英國公之孫張世澤站在第一排,便帶頭跪聲道:
“叩見吾皇圣安! ”
七千軍士見狀便有樣學樣一齊跪聲大呼道:
“叩見吾皇圣安!”
朱由校站在高臺上看著這一幕,很開心。
從今天開始 。
大明,要變天了!
……
京營
劉一燝和韓爌帶著百官來到京營后 ,百官居然沒發現皇帝,而守門的軍士也說皇帝沒有來。
這令一眾文官傻了,皇帝穿甲帶盔的不是來了京營那能去哪?
而兵部尚書張鶴鳴聰明的問道:
“京營可有兵馬調動?”
“前兩天國公爺倒是來了一趟京營 ,還挑選了好幾千個弟兄帶走了,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
士兵緊張的說道 。
這他不緊張不行啊,這站他面前的個個比他尊貴 ,都是有功名的官老爺,這起碼有三四十個人吧。
張鶴鳴見他這么說,大呼上當了 ,而這些文官也反應過來了,他們都被陛下瞞天過海了。
于是只能垂頭喪氣的回去了,京城這么大 ,他們怎么知道皇帝到底去哪了,只能先回去再說了 。
……
南海子
文官們一無所獲的回去了,可是咱們的朱皇帝現在正開心著呢。
朱皇帝正在給觀摩自己的軍隊,對著一邊的張維賢問道:
“老國公 ,有多少是自京營挑選的新兵?招募了多少新兵?”
張維賢躬身道:
“陛下,臣自京營挑選了五千兵,招募了兩千新兵。”
“好 ,果然不錯,老國公果然公忠體國啊! ”
朱由校開心的說道 。
這不能不讓他開心啊,終于有了自己的軍隊 ,可以開始改革了。
“王伴伴,把東西抬上來!”
只見王朝輔吩咐后面的小太監將一個個大箱子抬了上來,打開一看 ,足足十五個大箱子。
都是銀子,這可給下面的軍士看呆了,他們一輩子也沒見過這么多銀子啊。
而只見朱由校說道:
“你們從今以后 ,就是朕的軍隊了,朕給你們賜名為羽林近衛軍,朕的羽林軍,你們只需要聽朕的令旨行事 ,你們的子孫后代,會以你們今天加入羽林軍而自豪,朕要你們成為這個天下最強的軍隊 ,有沒有信心?”
眾軍士大呼道:“有! ”
“王伴伴,發銀吧!”
王朝輔上前大喊道:
“陛下有旨,凡羽林軍衛士各發銀十兩!”
這下可把下面這些大頭兵樂壞了 ,不管是京營來的還是新招募打,他們從來沒有拿過這么多銀子在手上,沒想到陛下這么大方 ,這第一天就每人發銀十兩,只要在這羽林軍當兵,這以后都不用愁了 。
發銀是錦衣衛發的 ,一個一個發到本人手里,而且每一個都要問他們是誰給他們發銀,所有軍士都回答都是陛下。
下面在發銀,而朱由校在高臺上正吩咐英國公:
“這南海子就暫時為羽林軍駐地吧 ,每天都要操練,一天都不能停,就按照戚少保的《練兵實冊》和《紀效新書》來練! ”
“臣遵旨!”
張維賢躬身道。
“朕會經常來的 ,希望老國公不要讓朕失望,還望老國公盡快給朕練出一支強軍來!”
剩下的時間朱由校就一直南海子溜達,至于軍制和將官的安排朱由校認為還沒有必要 ,先練一段時間再安排吧 。
朱由校將后世的知識結合到這個時代來,一直在完善羽林軍的訓練之事。
還留下了一句口號,畢竟這樣能加強軍隊士氣和團結軍士。
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去 。
乾清宮
脫下盔甲的朱由校向面前的許顯純問道:
“錦衣衛整頓的如何了 ,現在能用否?”
許顯純躬身道:
“回陛下,錦衣衛如今已經煥然一新,陛下隨時可用! ”
“好 ,今天那些大臣們可有動靜?”
他今天特意讓錦衣衛盯著那些文官,看看都有那些人想去阻止自己,這些人就是自己要清理的第一批人。
“回陛下,今天有內閣次輔劉一燝了 、輔臣韓爌、兵部尚書張鶴鳴、刑部尚書黃克贊 、御史馮三元等三十余名大臣去了京營!”
朱由校真沒想到自己就出個宮居然有這么多官員來管 ,看來是太閑了啊。
朱由校吩咐道:
“待會把他們名單呈上來,你先下去吧 。 ”
“臣告退!”許顯純退聲道!
待朱由校咪了一會兒,睜開眼睛自言自語的說道:
“為什么總有人覺得人間不值得呢?”
一旁的王朝輔不敢出聲!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 孝陵衛
乾清宮
朱由校穿好自己的盔甲正準備去南海子遛馬,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跑進來跪聲道:
“皇爺 ,內閣和六部都來了,說有急事要和皇爺商談! ”
朱由校知道他們為什么而來,如果自己染指了軍權而他們無動于衷的話那才是出了鬼了。
朱由校無奈只能放棄了去南海子遛馬的樂趣 ,不過他并沒有換常服,而是直接穿著盔甲就出去了。
“宣他們來西暖閣見朕!”
西暖閣
內閣和六部大臣看到坐在龍椅上一身銀甲的朱由校都傻了,還是內閣元輔方從哲先反應過來 。
“臣恭請圣安!”
“臣等恭請圣安! ”
朱由校嘴角一彎溫聲說道:
“朕安 ,平身!”
“諸位愛卿這么急著見朕,可有什么要緊之事拿不定主意啊?”
內閣大學士韓爌先道:
“陛下是否昨日出宮? ”
朱由校卻反問道:
“劉師傅消息這么靈通?不知是哪位老祖宗通風報信啊?”
還順便看了一圈暖閣的太監,看的直叫他們心里發毛。
下面的大臣不說話了,因為陛下已經承認了出宮之事。
內閣大學士韓爌先上前說道:
“陛下何以這身打扮?莫非又要出宮?”
他們實在不知道為什么陛下又穿了盔甲 ,難道又要出宮?
而韓爌又道:
“陛下,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怎能天天穿盔帶甲?這成何體統?自古以來可有天子穿戴盔甲治國乎?”
“朕不過是出了一趟宮 ,各位愛卿這么緊張干什么,朕意三日后舉行大朝會,要宣布一件事 ,正是朕昨日出宮所辦之事。 ”
朱由校不動聲色的說道 。
現在還不能和他們翻臉,自己的刀子還沒磨好,背鍋的人也還沒找到呢。
“那陛下今日意欲又出宮?”
吏部尚書周嘉謨又上前問道。
朱由校眉頭一皺 ,這年頭還真有不怕死的,等大朝會那天就先拿你這個吏部開刀 。
自己昨天才從內帑出了一次血,要想個辦法賺回來才行。
“愛卿三日后就知道了。”
說完頭也不回的就出去了 。
他是真的不想和這些尸位素餐的人掰扯了 ,說了半天也沒說出個花來。
朱由校此舉卻把這些文官搞傻了,沒辦法,皇帝都走了,而且還承諾三日后就宣布此事 ,只能回值房了。
朱由校回到乾清宮后立刻宣許顯純進宮 。
“你手下可有什么得力干將? ”
朱由校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許顯純問道。
“回陛下,臣手下有兩名總旗,俱是膽大心細、忠誠可靠之人 ,名為楊寰、孫云鶴。”
朱由校沉思了一會,這兩人倒是可用,是自己想要的 。
“王伴伴 ,擬旨,著升此二人為錦衣衛千戶,并讓楊寰帶著所部入宮。”
“你給朕盯住了那些文官 ,尤其是東林之人,把他們的罪狀都查清楚,呈給朕!退下吧。 ”
朱由校吩咐完了以后便縱馬出宮往南海子去了。
天啟朝的第一滴血就要開始了 。
值房
這里眾多文官這種焦急的等待 ,心里都在想,當今皇帝不似先帝也不似神宗皇帝,真是難辦啊。
待內閣和六部從宮中回來,左都御史張問達迫不及待的問道:
“陛下昨日出宮之事可弄清楚了?”
這時所有文官的底線 ,皇帝干什么都行,要是想挖他們的根染指軍權是犯了所有士大夫的忌諱。
“陛下說三日后召開大朝會,到時會宣布此事的 。”
內閣元輔方從哲淡淡的說道。
“陛下昨日出宮必然和軍隊有關 ,否則不會隱瞞。 ”
御史馮三元說道 。
中書舍讓汪文言也附和道:
“不錯,恐怕等到了大朝會那一天,一切都已經晚了 ,我們必須趕在陛下前面先下手為強才是上策。”
一眾文官聽了都附和道應當如此。
吏科都給事中魏大中恨恨的說道:
“如此下去,豈不又是一個武宗皇帝?”
一眾文官經此提醒更加擔心,要再來一個武宗皇帝 ,這誰頂得住啊!
內閣次輔劉一燝說道:
“眼下大家還是先去回去辦公吧,畢竟三天以后陛下就召開大朝會了,到時各位同僚再一起奏報 ,先耐心等待三天! ”
“劉公說的是,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到時吾必然率先發言 。”
御史楊漣說道。
值房的大臣很快就散去了,都在等著三天以后的大朝會向皇帝放難。
……
南京
明孝陵
一路風塵的的王體乾趕到了這里 ,卻被守陵士卒攔住了 。
“你是什么人,這里是太祖皇帝陵寢,再往前一步便當場斬殺。”
軍士惡狠狠的說道。
王體乾也被他激怒了 ,憤怒道:
“瞎了你的狗眼,咱家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敢跟咱家這么說話 ,不想活了不成?”
守門的士卒聽了更怒了,直接拔刀說道:“什么狗屁太監,咱知道你是個什么東西 ,這里是孝陵,再到這里嘰嘰歪歪,別怪咱的刀利! ”
這下王體乾怕了 ,沒想到碰到一個傻子,罷了,自己只身一人在這千里之外,還是留著有用之身回去伺候皇爺吧 ,以后再收拾他。
“咱家是來傳圣旨的,速叫你們管事的人來聽旨 。”
而這兩個軍士剛聽到圣旨便直接跪下了,然后飛速朝里面跑去。
而王體乾沒想到這些人一見到圣旨居然這么好說話 ,只知道剛才就不擺架子了。
很快,里面便跑出一大隊人,個個都是壯實的高漢子 ,只見為首的那人看著面前這個太監捧著的圣旨,加快了速度,在王體乾面前直接就跪下了 。
王體乾見狀便打開了圣旨:
“孝陵衛指揮使聽旨!”
為首那高漢子大聲喊道:
“臣聽旨 ”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今國事艱難、遼東軍備不堪 ,九邊重鎮亦武備松弛,韃子數次入寇,朝中亦有大亂之像 ,特旨孝陵衛指揮使速速北上,以衛京師!”
“臣領旨!”
起身對著左邊一名將官吩咐道:
“李松平,速去召集軍隊! ”
然后又轉身對著后面大聲道:
“留經歷司駐守孝陵,其余所有人速去收拾行裝 ,前往京師!”
眾人齊身道:
“是!”
眾人很快散去了,就留下王體乾一人目瞪口呆,趕情人家直接無視他了 ,連一句公公辛苦了都沒說,把王體乾氣的不行。
“你們這些丘八,待到了京師看咱家怎么整死你們! ”
王體乾大罵道。
其實這些人真的沒把一個太監放在眼里 ,就算是內閣大臣來了孝陵衛都可能不會鳥他 。
孝陵衛是建文皇帝遵從太祖朱元璋之命為守衛孝陵而專門從老家鳳陽挑選最信任的李姓和周姓兩大姓氏而編練設置的。
當年更是從各地挑選了五百名久經沙場、勇敢善戰的精兵編入孝陵衛并兼職教官。
這只軍隊不歸五軍都督府管,不歸兵部管,他們只會聽皇帝的令旨 ,沒有皇帝的令旨他們也不會出孝陵一步,鳳陽李姓和周姓世代在這里為太祖皇帝守陵,已經兩百多年了 ,孝陵衛和經歷司共五千六百軍士 。
孝陵衛是和錦衣衛一樣的皇帝親軍,雖然過去了兩百多年,大明各地衛所全部已經崩壞了,唯獨孝陵衛仿佛置身事外一般 ,是因為他們天然的地位,沒有人敢把手伸向守衛孝陵的親軍。
孝陵衛很快便集結完畢了,只留下了經歷司兩百人和四百軍士繼續在此留守 ,其余五千軍士即刻啟程奔赴京師。
……
南海子
天已經快黑了,朱由校滿頭大汗的回到自己的軍帳開始卸甲,他今天一天都在南海子練習馬術 ,還特意跟著一些打過仗的軍士練習一番武藝,著實累的不輕 。
一起進來的英國公張維賢看到皇帝滿頭大汗的卸甲欣喜若狂,陛下尚武 ,這對他們這些武官勛貴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陛下馬術又精進不少,都能縱馬飛馳了!”
張維賢恭維的說道。
卸完甲的朱由校哈哈大笑。
“老國公莫要取笑朕,朕不過練了幾天 ,騎術如今不過堪堪而已 。”
朱由校想了想又說道:
“老國公去挑選五百忠誠可靠的精銳,后天由世澤帶入宮。 ”
“謹遵圣命”
張維賢躬身道。
朱由校非常喜歡英國公的一點就是,自己吩咐下去的事情從來不問為什么,也不打折扣 。
難怪歷代先皇都這么重視英國公一家 ,不是沒理由的。
“陛下今晚莫非要在南海子就寢?”
張維賢看著正在鋪床的太監詢問道。
“不了,朕在這里沐浴一番休息片刻就要回宮了,今天可是費了不少力氣 。”
張維賢見狀就知道自己該走了:
“那臣就先告退了! ”
待張維賢走了以后朱由校坐在椅子上問道:
“今日京師可有什么消息?”
王朝輔便把今天值房文官們一起商議之事告訴了朱由校。
朱由校挑了挑眉毛說道:
“可知他們商議的內容?”
王朝輔低頭回道:
“奴婢不知! ”
“告訴許顯純 ,叫他手下的緹騎這兩天辛苦一下,把朕交代的事情辦妥了”
朱由校說完便起身向大帳后面走去了,他今天是真的很累了 ,一大早起來就到南海子訓練,他還從來沒這么累過呢,現在只想好好的洗個澡然后睡個覺。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七章 魏忠賢
皇宮
乾清宮角落里傳出一陣細細碎語 。
“你急什么,陛下這兩天不在宮里 ,你叫我怎么給你安排?”
只聽見其中一人說道,聲音竟是一個女人。
“咱能不急嘛?連那個王體乾都在皇爺身邊伺候了,在過一陣子我豈不是一點機會都沒了? ”
原來是客巴巴和她的對食李進忠在爭吵。
客巴巴又說道:
“待明天陛下回來了,我會找機會讓你露臉的 ,你先耐心等待 。”
“唉,你可得抓點緊,皇爺身邊現在都有兩個信任的太監了 ,在拖下去豈不是被別人占了先機?”
李進忠擔憂的說道。
正待客巴巴再說時,乾清宮大門緩緩打開了,二人聽到動靜悄悄的探出頭去 ,只見朱由校已經進來了。
這可把二人嚇壞了,現在已經很晚了,客巴巴以為皇帝今晚不回來了才趁皇帝不在偷偷進乾清宮密談的 ,這要是被抓住了,自己可能沒啥事,但是自己男人可能就沒命了呀。
李進忠也害怕的想到 ,眼小得想個什么法子才行,不然今晚怕是小命不保啊 。
而朱由校自然是連夜回宮的,在南海子洗了個澡睡了一覺,差不多睡了兩個時辰 ,稍微緩解了一下疲勞。
“王伴伴,你也去休息吧,你今天也累的不輕。 ”
王朝輔也是真的累了 ,今天跟著皇帝屁股后面東奔西跑的,他現在感覺他的一雙腿酸痛酸痛的,不過他還是回道:
“皇爺 ,奴婢不累,奴婢就伺候著皇爺就行了!”
朱由校笑著道:
“去吧,莫非你還要抗旨?”
王朝輔一聽趕忙回到:
“奴婢不敢 ,那奴婢先退下了! ”
朱由校拿起奏疏看了起來,這幾本都是遼東的,熊廷弼上了好幾份奏疏了 ,除了要糧響就是解釋現在遼事艱難,只能守城,還望朝廷能夠理解他 。
朱由校嘆了一口氣,自己鞭長莫及 ,縱然想幫他也是有心無力,不先把朝野整頓一番,自己發的銀恐怕剛出京城就只剩下六成了。
看來自己只能以皇帝的名義支持他了 ,就看熊廷弼能不能頂住這三方壓力,堅持到現在騰出手來。
站在后面的小太監見朱由校正專心思考,便抬頭伸了個懶腰 ,卻見前面簾子后面有一個大屁股,小太監大呼道:
“有刺客,快保護皇爺!”
其他三個小太監聽到后立馬圍在朱由校前面 ,把皇帝擋在后面 。
外面值守的錦衣衛隱隱聽到里面的聲響,突然聽到皇帝大喊錦衣衛,立馬沖了進去把簾子后面客巴巴和李進忠抓住了。
客氏驚恐的說道:
“陛下 ,是奴婢啊!”
朱由校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然后仔細看了一眼果然是客巴巴,于是無語的說道:
“放開客奶媽!”
“客奶媽深夜在這乾清宮干什么?這個人又是誰? ”
朱由校打量著客巴巴旁邊的這個小太監,自己從來沒見過這個太監 ,應該不是乾清宮的太監。
“陛下,他是奴婢的對食,求陛下饒恕他吧!”
客巴巴跪聲道 。
對食?那這個估計就是魏忠賢了吧 ,朱由校上前仔細的打量著這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大太監,魏忠賢與正統朝的王振 、正德朝的劉瑾被后世并稱為明朝三大太監。
因為皇帝的支持和放縱,這三個大太監在當時都是只手遮天、權勢滔天的存在 ,自己倒是需要這樣一個背鍋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啊?”
朱由校淡淡的問道 。
“回皇爺,奴婢叫李進忠,是御馬監的人。 ”
這個時候的魏忠賢還不叫魏忠賢 ,他本姓魏,入宮以后改姓李,并給自己取名為進忠。
“你可知道私闖乾清宮的后果?”
朱由校看著他說道。
“奴婢知錯了 ,求皇爺能饒了奴婢這一次 。”
李進忠連忙跪在地上重重的磕頭求饒道。
一旁的客氏也連忙求情。
“陛下,是奴婢帶他來乾清宮的,陛下要罰就罰奴婢吧 。 ”
朱由校故作沉思,他也是不想就這么殺了魏忠賢的 ,畢竟這可是一條咬人的好狗,也是一個最佳背鍋俠。
“既然客奶媽都求情了,朕不能不給奶媽這個面子 ,不過死罪免了,活罪還是要受的,拉出去仗二十。”
朱由校又給王朝輔使了一個眼色 ,王朝輔立馬懂了,這是讓自己不要把人打廢了 。
“奶媽平身吧,給朕按按肩。”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想著怎么用好魏忠賢這把刀。
……
“咻 ”
“皇爺好箭法!”
王朝輔在一旁恭維的道 。
只見朱由校左手拿弓目視前方 ,嘴角帶著一絲笑容,顯然很滿意自己的箭法。
只見前面有一箭正中耙心,自從他登基以來 ,不僅練習馬術,還會練習弓箭和劍法。
自己是在為騎射打基礎,想要在馬上射箭,首先一點就是站著射箭要穩要準 ,十箭起碼要中八箭才行,臂力也要加強 。
每天都會拿出兩到三個時辰的時間來練習,然后就回宮處理奏疏 ,晚上還會研究兵法,并把自戰國時期到萬歷年間所有名震天下的千古名將的資料調出來學習,他最近正在研究漢朝大將軍衛青和大司馬霍去病的騎兵戰法。
想要御駕親征 ,領兵打仗,至少要先下兩年苦功才行,武宗皇帝當年之所以能在應州之戰中大敗達延汗 ,正是他從小就將達延汗當做強敵來研究,數年苦功沒有白費心思,應州之戰打的韃靼部十年不敢犯邊。
“今天就到這里吧 ,回宮。”
朱由校說完便向乾清宮走去 。
回到乾清宮,客氏照例端上一碗姜湯,朱由校每天練習完后都要喝一碗,已經習慣了。
“奶媽的湯熬的越來越好了。 ”
朱由校打趣道 。
客氏自然很開心 ,皇帝喜歡喝她熬的湯當然是好事。
“那個李進忠怎么樣了?”
朱由校若無其事的問道。
“陛下,他已經無事了,謝陛下手下留情 。”
客氏當然知道昨天晚上是朱由校手下留情了 ,仗二十可不是開玩笑的,打重一點能把人打的十天半個月下不了床,現在至少能正常走路。
“宣他來見朕!”
“奶媽給朕按按肩吧。 ”
射箭真是一個苦活啊 ,手臂肩膀酸痛的不行,自己還不過只是拉最小的40斤弓而已(明會典記載),他的理想狀態可是要能在馬上拉開60斤弓、地上拉開80斤弓 。
只有這樣才能在五十步內破開建奴的重甲兵 ,建奴的精銳部隊一般穿三層甲,最里面一層皮甲、中間套一層鎖子甲 、最外面是一層鐵甲,真正的武裝到牙齒。
后世的一些人天天吹所謂的大清騎射打天下 ,完全表現出了這些人與眾不同的智慧。
建奴是漁獵民族,并不是蒙古這樣的游牧民族,你真要比騎射難道還比的過蒙古人?蒙古人可是天生活在馬背上的人,在這個時代 ,蒙古人就代表了騎射的最高標準,冠絕天下 。
建奴真正的中流砥柱就是這些穿三層甲的重甲兵,這些重甲兵人人配馬 ,平時由騾馬運送幾十斤的盔甲,騎馬行軍,打仗便穿甲騎馬沖陣 ,建奴的騎射雖然比不過蒙古,但是打當時的明軍是沒問題的,因為明軍太爛了。
后皇太極征服蒙古各部 ,孔有德帶著火炮投降,滿清的軍隊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最強。
因為他有蒙八旗的騎兵,漢軍旗的烏真超哈營 ,在加上自己無敵的重甲兵,可謂是盛極一時。
這個時代的火器除了火炮能炸死建奴的重甲兵,其他的什么火銃、火槍都破不開,除非在二十步之內 。
所以弓箭就更不用說了 ,這也是為什么蒙古各部被建奴吊打而征服的原因。
“李進忠,聽說你本姓魏?”
朱由校享受著客氏的按摩說道。
“回皇爺,奴婢確實是本姓魏 。”
李進忠跪聲道。
“從今天開始你改回本姓吧 ,朕給你賜名,從此以后你就叫魏忠賢! ”
李進忠一聽皇帝親自給他賜名欣喜若狂,感動道:
“奴婢謝皇爺恩典!”
朱由校似笑非笑的又吩咐道:
“王伴伴 ,擬旨,著升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
這下不止魏忠賢聽傻了,客氏也傻了 ,沒想到自己男人因禍得福居然被陛下重用了 。
而王朝輔更是目瞪口呆,自己是唯一能天天跟著皇爺后面伺候的人,怎么這提督東廠差事沒自己什么事啊?
“怎么 ,沒聽清楚嘛? ”
朱由校沉聲道。
魏忠賢連忙謝恩。
王朝輔縱然在怎么不愿意,也只能無奈的去擬旨了 。
“你拿著令旨即刻去東廠,給朕把那些和外臣有聯系的,認不清自己主子是誰的人都給朕好好清理一番 ,要是缺人就去北鎮撫司找許顯純,讓他調人給你。”
“朕給你三天時間,大朝會之前把這事辦好了 ,聽清楚了沒有?”
朱由校盯著他道。
“奴婢清楚了,奴婢一定把這事辦妥 。 ”
魏忠賢跪聲道。
“你也給朕記住了,自己的主子是誰 ,朕最恨腳踏兩只船的人。”
這是朱由校特意提醒他的,怕他突然從一個小太監變成權勢滔天的東廠廠公認不清自己了。
自己以后還是需要提點一下他,畢竟魏忠賢只要好好的給朕背鍋 、當狗就行了 。
“去吧!”
朱由校盯著退出去的魏忠賢 ,又開始了思考,現在自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