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隨星而來 新書發布

李約瑟之問即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 ,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這是很多人都思考的問題。

現在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

當然了,這種問題,很多時候 ,也很難有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我也沒有這個水平回答。

只是我這是看歷史的時候,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也是帶著這個思考,來構思這一部小說的。

一個有現代科學思維的人 ,到了古代到底能不能發生催化劑一般的效果?將中國古代的發展推上快車道?

歷史不能假設。

但是小說可以 。

這就是歷史小說的樂趣所在。

我想請諸位聽聽我的假設。

而今它來了 。

新書《奮斗在大明》,請諸位多多支持 。

《奮斗在大明》第一卷 隨星而來 新書發布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

內容更新后 ,請重新刷新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一章 三年

第一章三年

沉重的鐘聲就在耳邊響起。

周夢臣從蒲團之上,緩緩的起身,看著香案之上三牲貢品之后 ,香火裊裊之中父親的牌位:“大明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九品陰陽官先考周公諱觀星之靈位。”在父親的牌位之后,就是一層高過一層的周家列祖列宗的牌位 。

最上面,就是周顛的牌位。

據說是與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有過交集的周大仙人。

至于是真是假 。他而今依舊不知道。

不過 ,這都不重要了。而今沒有人會在意這個真假 。

周夢臣追溯自己的記憶,在大概在十三年之前夏季。他明明獨自駕車,帶上天文望遠鏡 ,上山去看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只是不幸遇見了車禍 。那一年應該是2062年。在大部分車輛都實現自動駕駛,車禍率已經下降到極低的情況下。

他居然能遇見車禍,本來就是極小概率事件 。

更讓他不能理解的是 。他以為自己要死的時候 ,居然來到了這古代嘉靖十年。

這個時間也是他事后通過嘉靖十年的哈雷彗星說推算出來的。

也是在哈雷彗星之下 ,他進入這一具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身體之內,之后就一直是處于渾渾噩噩的感覺 。直到三年之前。

三年之前 ,嘉靖二十年,周觀星重疾不救,駕鶴西去。他昏倒在靈前 ,就好像一場十年的大夢初醒,又好像是傳說之中的胎中之謎被破解 。有一種今日方知我是我的感覺。

在為父親守孝這三年之內。周夢臣并沒有表現出一些特異之處,反而小心翼翼 ,似乎與之前并沒有什么變化 。

他用心的接納這個時代的知識,分析這個時代種種。

不過,這三年過后 ,周夢臣覺得自己要有一個新的開始了。

周夢臣看著父親的牌位,心中默道:“父親,雖然我不僅僅是您的兒子 ,但是這十年的記憶 ,我并沒有忘記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想要我將周家的祖業傳下去,想要我照顧好母親 ,想要我為周家傳宗接代。你放心,我都會做到的。 ”

周家的最重要的祖業,就是這個九品陰陽訓士 。

所謂陰陽官 ,因為品階的不同,有各種的稱謂,但是本質上掌管的事情 ,就是兩項,一是測天授時,就是掌管武昌城的晨鐘暮鼓 ,并白天撞鐘,晚上報更 。當然了,好歹是官 ,雖然是九品官 ,但也不用親自報更,而是整個城市更夫的上司。

二就是記錄各種天文數據與現象,上報給北京欽天監。甚至下面報災 ,確定下面災情級別的時候,也要參考陰陽官的記錄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各地陰陽官都是欽天監的下屬。

而陰陽官圈子是比較封閉的 ,雖然有蔭官或者別的來歷的官員進入這個群體之中,但是更有相當一部分官員,是世襲此職。成為陰陽官世家 。

周夢臣所在的周家 ,就是這樣的。

自打大明朝平了陳友諒,打進武昌府之后,周家的祖先就號稱與周顛有關系。成為了武昌府陰陽官 ,而今大明皇帝從太祖皇帝傳到了而今的嘉靖皇帝 。大明第九代皇帝。周家也傳承了十一代,到了周夢臣的手中。

而因為官職的原因,周家在鐘鼓樓附近置下不小的產業 。

而周家現在最大的產業也就是周家在鐘鼓樓一側 ,這個三進三出的大院落。

但也僅限于這個大院落了。

雖然鐘鼓樓歸江夏縣管 ,但顯然是一個三生不幸,附郭省城的主 。而武昌城卻與很多北方城池不一樣,因為城中有一座山 ,也就是大名鼎鼎黃鶴樓所在之蛇山 。而鐘鼓樓所在之處,就是在蛇山北麓。

這里也是朝廷所建的鐘鼓樓。算是整個武昌城畢竟中心的地帶 。與巡撫衙門,布政使衙門 ,按察使衙門,乃至總兵衙門等等衙門靠得非常近,特別是在弘治年間 ,地方官覺得蛇山橫隔城中,百姓南北來往不遍。

于是在蛇山之中打了一個山洞,從鐘鼓樓下面經過 ,形成一道五里長街。而開國之初,周家因為在鐘鼓樓工作,就在這里置了田產 ,這一條路打通之后 ,周家就在這長街之上,有好幾個鋪面 。

一時間也算大戶了。

只是不管多好的人家,都經不起一場大病。

周觀星一病數年 。家里就日益虧空 ,最后只剩下這個大宅院了。

甚至這個大宅院之所以保留下來,也是因為周家有官身,雖然是一個芝麻綠豆一般的小官 ,但是官還是官。

這個位置也算時候鬧中取靜,相距不遠處就是黃鶴樓,而黃鶴樓更是在黃鵠磯之上 。是長江之上繁華的碼頭。當然了 ,在后世這里都被武漢長江大橋說占據,連黃鶴樓也挪到蛇山主峰上了。

如果能傳到后世,更是一等一的繁華地帶 ,處于武漢市解放路與民主路交叉口附近 。

這分家業,周夢臣必須承擔起男子漢的責任 。必須保住。

而周母黃氏,也在父親的病中 ,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與心力。從父親去世之后 ,就一直病懨懨的,甚至還藏著不讓周夢臣知道,只是屋檐下的兩個人 ,又怎么能全部瞞住啊?

這些周夢臣都知道 。

更知道是,因為周母擔心家底已經空了,而且周夢臣要為父親收孝 ,不能繼承官職。這三年之內,家中都沒有進項,可以說是坐吃山空。

這樣的情況之下 ,人怎么能能生得起病?敢生得起病?

在周夢臣看來,都是自己的責任 。

至于傳宗接代,卻是每一個父親的想法。

“咚。”的一聲 。

鐘聲再次想起。

周夢臣這才從追憶之中驚醒。

這鐘聲就是從一邊的鐘鼓樓上敲響的 。

周夢臣的家 ,就在鐘鼓樓一側,還開了一個小門,從家里院子里面直接走到鐘鼓樓下面 ,就好像是周家的兩個院落一般。其實在大部分時候 ,鐘鼓樓以及鐘鼓樓附屬的院落,都是周家管得,與周家的另外一重院落 ,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周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管理鐘鼓樓 。白天一個半個時辰就要敲一下 。周夢臣不知不覺,已經在祠堂之中沉思了半個時辰了。就緩緩的退了出來。

周夢臣從祠堂之中出來 。

卻見母親已經在這里等著了。

倒不是周夢臣不讓母親進入祠堂之中,而是大明規矩 ,女人是不能進祠堂的。

周母就在外面等著 。

“娘。”周夢臣攙扶著母親。

周母頭發已經花白了,輕輕嘆息一聲,說道:“給你爸上柱香 ,也讓他保佑你,在縣尊面前,好好表現一二 。能安安分分的襲職了 ,也就不辜負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了。 ”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請母親放心。”

雖然明代有很多官職都是可以世襲的,但是在朝廷規定之中 ,襲職也是一道坎 ,在大明前期法度森嚴的時候,還刷下來不少,但是已經到了嘉靖年間 ,很多事情都是走一個過程 。周夢臣并不擔心。

母子相攜緩緩的踱步,周母有一搭沒一搭說道:“你父親留下的書,你都看嗎?”

周夢臣說道:“看過了。 ”

“好好看 ,好好學,這都是我們周家的家學 。是周家安身立命的本事 。”周母不知道多少次,重新說這個話題了。

周家有一個完整的書房 ,里面存放這大量的書籍,是從第一帶周家家主傳下來的,已經傳了十一代了 ,主要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歷代關于天文術數的著作 ,第二部分 ,就是周家十一代對于天象的記錄。第三部分,就是歷代周家家主的心得體會 。第四部分,就是四書五經 ,關于大明科舉內容。第五部分,就是一些雜書。

洋洋灑灑上千冊 。

這些書籍放在現代,也不過是一個硬盤的東西 ,卻是周家的所有底蘊了。

也是周家能夠世世代代當陰陽官的原因。

陰陽官需要專業的技術官僚才能管理 。

也不要小看著分底蘊,周家的藏書或許在很多方面大有不如,但是在天文歷算方面 ,卻是非常充沛的。很多算學著作,縣學府學,甚至藏書大家都沒有。

兩人正說的話 ,忽然聽見外面一陣沉重的聲音傳了過來 。卻見一個大高個走了過來。

周母見了,說道:“大壯。有什么事?”

這個高高大大的人,正是周家僅有的一個仆人 。周觀星的病重之中 ,家中的仆人都散去了 ,唯有周大熊乃至打更人收養的一個孤兒 。雖然長腿長腳,身軀高大,卻有幾分智遲 ,反應有些慢,離開周家之后,恐怕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吃飯。

這才留在周家。

大壯聽了周母的問題 ,似乎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卻解讀分析,才說道:“夫人,黃大人來了 。 ”

黃大人就是周母黃氏的弟弟 ,名叫黃秉甲。在縣衙當值,也算是胥吏之首,江夏縣主薄。

周母一聽 ,雙眼一亮,抓住周夢臣的手,微微一緊 。說道:“快去 ,你舅舅來了 ,肯定是為了你襲職而來的。莫要怠慢了。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二章 噩耗

第二章噩耗

周夢臣與周母來到前院 ,卻見黃主薄已經在了 。

黃主薄一身道袍,在中堂踱步,眉心緊鎖 ,似乎有難解之處,或有難以言說之處,卻不知道怎么開口。

黃主薄一身道袍 ,并不是說黃主薄就是一個道士,或者是信奉道教,這其實就是嘉靖皇帝帶起來的時尚風潮 ,這種道袍上大多有松鶴紋路,寬松大方,成為了整個大明上上下下一種休閑的衣服。特別是官員 ,再不當值的情況之下 ,多穿道袍 。

黃主薄見周夢臣攙扶著周母出來,連忙迎了上去,扶著周母坐好之后。

黃主薄就周夢臣的舅舅。

須知而今周家雖然困難 ,但是怎么說也是官身,而且黃主薄也是胥吏出身,而周家混的如同胥吏差不多 ,但本質上,還是官,不是吏 。比起讀書人算是差了不少 ,但也算是有頭有臉 。胥吏家族倒是有權力,但是被人看不起。

雙方層次相近,也算是門當戶對。

在周父去后 ,周母就指望他這個弟弟了 。

周母對這個弟弟很了解,一見黃主薄如此。知弟莫若姐,立即說道:“秉甲 ,出了什么事情?”

黃主薄沉沉的嘆息一聲 ,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按在太陽穴上,不敢與姐姐對視 ,說道:“大姐,我對不起你,也對不起姐夫 ,對不起外甥,我----沒用。”

周母聽了,越發擔心 ,說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

黃主薄說道:“飛熊的位置,被人擠了 。”

周夢臣名為夢臣,字飛熊 ,正是姜子牙飛熊入夢,應夢賢臣的典故。也是一個父親對于兒子深刻的期望。

周母聽了,頓時怒了 ,說道:“你在衙門當差 ,怎么任由你外甥被人欺負啊?”

黃主薄說道:“姐姐,不是我不出力,實在是他們直接找到了縣尊哪里 ,咱們這個縣尊,年過半百,又是舉人出身 ,早就升遷無望,一心一意只想撈錢,我也沒是沒有辦法啊?我就是再怎么辦 ,也不敢與縣尊鬧別扭啊 。 ”

周母一聽,就慌了,說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說清楚,對方到底是誰?出了多少錢。”周母臉色煞白,咬著牙說道:“他爹還留了一筆錢。”

黃主薄嘆息一聲 ,說道:“不單單是錢的事情 。咱們湖廣出了一位道君皇帝 ,整個湖廣的道士都平步青云了,這一次這個叫王道之生員,就是陶天師的弟子王永寧的侄兒 ,他想要給自己家里撈些好處。 ”

“他這個侄兒根本不是讀書的料,居然不知道走了多少門路,這才弄了一個功名。”

黃主薄微微一頓 ,言語之間頗有艷羨 。

這是大明的現實,不管是官是吏,第一等人都是讀書人 。

“但是弄到這個功名之后 ,王道之根本讀不下去了。王永寧這才想給他弄一個官。就看上了你家的陰陽官 。”

雖然說陰陽官地位并不高,甚至不能算是正班,但是的的確確是官 ,享受官員的待遇。即便是小官也是比幾乎全部的百姓過得好。如果沒有周父這一場大病 。周家家底厚實著的。

而且大明武將胥吏世襲的很多,但是文官之中,卻很少有的。

唯獨這陰陽官 ,雖然法無明令 ,但是一般在執行之中,都是允許父子兄弟相繼的,即便是當今這欽天監之中 ,皇甫家,楊家,吳家 ,朱家,都是世襲的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代。甚至有一些大官覺得子弟沒有出息,不能在官場上廝混 ,就專門尋一個大城給兒子找了陰陽官當當。甚至事情可以派門客處理,單單有這個官身就行了 。

這樣的案例并不多,但也不少。

甚至可以說周家之所以能保全這個官職一百多年 ,或許與這個官職太小的有關系。

前文說過各地都陰陽官,但是工作性質一樣,但是官職跟隨地方不同 ,也不同 。

比如南京的陰陽官是六品 。如果周家不歸縣里管 ,歸府里管,就是八品或者七品的,一般真有能耐的人 ,是看不上這區區九品官的。

“舅舅,王家給了縣尊多少錢? ”周夢臣直接問到關鍵點上了。

黃主薄說道:“我沒有打聽出來,但是最少十個元寶 。”

周母的臉色更白了 ,說道:“五百兩。”

一般來說,一個大元寶就是五十兩。

一時間氣氛凝固起來 。

周夢臣知道周母手中固然有一筆錢,但是絕對沒有五百兩之多。普通人家娶妻 ,彩禮與歡宴等成本,加起來不足百兩。而周觀星臨終都不用的錢,就是準備為周夢臣娶媳婦的錢 。

即便周家全盛的時候 ,也未必能一口氣拿出五百兩,更不要說而今了。

黃主薄雖然家里有些家底,也未必能拿出來這些錢。即便能拿出來 ,周夢臣也不能用 ,黃主薄也是有兒女家小的 。

黃主薄嘆息一聲,說道:“我想了想,要不我給飛熊補一個衙役 ,將來能當上正班,說不定將來,還能接我的班。 ”

“不行。 ”周母一口咬定 ,說道:“我不管怎么樣,也不會讓我兒子去當胥吏的 。”

黃主薄也明白這一點 。

這些胥吏雖然賺錢,但是在名聲上從來不好 ,在政治上也打入另冊,最多有一些金錢上的奔頭。只是他們是江夏縣的胥吏,正是三生不幸 ,附郭省城,不僅僅是官員不幸,連胥吏都不幸 ,想從偏門撈一些 ,說不定就碰到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即便有些灰色收入,也是省里分后,府里面分 。府里面分了之后 ,有沒有縣里的事情,還真不好說。

就如而今這位吳縣尊,被逼得兩袖清風 ,見了銀子什么都不顧了。只要上面有些好處下來,吳縣尊是決計不會讓下面的人分潤的 。

而附郭省城的名聲,誰不知道?

但凡有些能力 ,有些后臺的人都不會來到這里。能來到這里的人,大多都是如這位吳縣尊一般窮官,收刮的嘴臉大多一樣 ,只是這位吳縣尊,實在是吃相太過難看了。

周夢臣說道:“母親,舅舅 ,此事未必沒有轉機 。”周夢臣轉過頭來說道:“舅舅 ,有一件事情,你想過沒有,這位吳縣尊 ,如此貪得無厭。而江夏縣的情況,從來是事多,錢少 ,他今天能將我家的官職給賣了,將來難道不會將這些胥吏的名額給賣了。 ”

“這不是我一家的事情 。”

黃主薄聽了,先是一愣 ,隨即大喜,說道:“好,好 ,好。我怎么沒有想到。還是你的腦子轉得快 。”

大明地方上,地方官與當地胥吏之間從來是處于斗爭之中的 。

但是大部分時候,胥吏不會輕易得罪縣令。無他 ,縣令對胥吏有太多自由裁量權的。很多時候胥吏都是捧著縣令 ,只要縣令不耽擱他們撈錢 。

不過,胥吏的聯合起來的實力絕對不容小窺。

而且胥吏都是世襲的。

不要看周母不肯周夢臣做胥吏,但并不是說大明上上下下都沒有人想做胥吏的 ,恰恰相反,想要做胥吏的人從來不少 。

畢竟對很多吃不上飯的人,說別的都是毫無作用的。

周夢臣家里的官職可以拿出來賣 ,那么胥吏世代繼承的吏缺也是可以拿出來賣的。

一下子將周夢臣自己的問題,轉化為胥吏整個群體的問題 。

胥吏這個群體最為奸詐圓滑不過,怎么肯為別人的事情出死力 ,黃主薄想幫周夢臣,也只能是黃主薄自己想辦法,而今卻不一樣了。整個胥吏群體很多人都會幫周夢臣。

黃主薄笑聲一落 ,問道:“飛熊,雖然有這些人幫忙,但是咱們這位縣尊 ,卻不是好相與 ,吃到嘴里的東西,是決計不會吐出來的 。 ”

周夢臣說道:“外甥也沒有想讓縣尊吐出來,外甥所想 ,不過是保全祖業而已,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管我家的事情了。”

黃主薄說道:“如此說來 ,飛熊可有主意?”

周夢臣說道:“外甥哪里有什么主意,不過,以往襲職 ,從來是要考教天文算術。外甥在這一點,有自信一定能勝過王道之 。 ”

黃主薄起身踱步,忽然站定說道:“我知道了 ,我會讓你與王道之有一個公平比試的場合的 。只是剩下的事情,我就不能插手了。”

周夢臣說道:“只要舅舅幫外甥這一點,就足夠了。”

黃主薄說道:“事不宜遲 ,我就去幾家老兄弟府上拜訪一二 。聽我好消息便是了。 ”

周夢臣與周母這才起身送走了黃主薄。

黃主薄走后 ,周母有些擔心問道:“夢臣,你真的有把握嗎?”

周夢臣說道:“我周家家學淵源,我不會丟了列祖列宗的臉 。”

周夢臣不僅僅是家學淵源 ,更是有后世的學識,而今在家守孝三年,更是對古代的天文歷法數學等學問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放在這個時代之中,他不敢說是橫絕一時的算學大家,但是對于尋常人 ,比如這個不學無術的王道之。周夢臣還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他反而要擔心的是,黃主薄能不能做到找一個公平比試的場合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三章 黃主薄的努力

周夢臣的擔心,很快就成為現實。

數日之后,黃主薄再次登門了。

他依然是一身寬松的道袍 。臉色的憂色卻與幾日之前一般無二 ,在周家的木門之前徘徊不定了。卻聽木門一動 ,周夢臣推門而出,說道:“舅舅,你來了。 ”周夢臣看黃主薄的臉色不好 ,說道:“舅舅,咱不要在家里說了,去鐘鼓樓哪里吧 。 ”

黃主薄也知道姐姐身體不好 ,嘆息一聲,說道:“也好 。”

兩人一前一后,登上了鐘鼓樓三層 ,從此地往西北方向看過去,就是滾滾長江,從西南方向從這里向東流。而西偏北方向 ,就是漢陽門,還有漢陽門外的黃鶴樓。以及黃鶴樓外的黃鵠磯 。

黃主薄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看出來了情況不妙。”

周夢臣說道:“舅舅請講。 ”

黃主薄說道:“我按你的說法 ,就事情給幾個老兄弟說了 ,他們都愿意出力 。我也暗中與師爺談了談了。縣尊也不敢不給我們這些縣衙中老人面子。所以,這比試之事,已經確定下來了 。”

周夢臣聽了 ,暗中松了一口氣,說道:“多謝舅舅。”

周夢臣擔心的就是一切都是暗箱操作,他即便有再多的才能 ,連上臺展露的機會都沒有。只要有一個比試的平臺 。周夢臣有信心勝過當代大部分人。這已經是很謙虛的說法了。

如果不謙虛的說,周夢臣覺得最少在武昌城內,在天文數學之道上 。沒有人能勝過他 。

黃主薄嘆息一聲 ,說道:“可惜,我小看了縣尊,我不知道縣尊準備了什么手腳 ,但是一定有手腳的。在這一件事情上,我也無能為力。 ”

周夢臣說道:“請舅舅放心,公道自在人心 。”

黃主薄說道:“我走了好多關系 ,才將府學馮教授請來。馮立教授精通算學 ,在江漢之間也是很有名聲的。這一次,飛熊即便不能襲職,只要有馮教授賞識 ,今后在武昌城之中也薄有名聲了 。”

古代名聲是可以吃飯的。

即便周夢臣不襲職,只要能傳出精通算學的名聲。今后也未必沒有一碗吃 。畢竟數學之道,也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雖然在古代地位不高,但絕對不是沒有用的。

周夢臣心中感動,說道:“外甥知道了。 ”

黃主薄分明對周夢臣通過這一次襲職 ,不大報希望了 。

畢竟這一次比試從一開始就不公平。他固然知道周夢臣家學淵源。但是周夢臣能通過這一次不公平的比試,黃主薄這種老于世故的人,卻不抱什么希望了 。在權力場上廝混的人 ,都是迷信權力本身 。

如果讓黃主薄自己選擇,他寧可讓周夢臣讓上一步。通過其他辦法從縣尊那邊換一點別的利益,比如之前黃主薄說的 ,在縣衙里面安置一個位置。

只是到了這一步 ,已經不是黃主薄自己的事情了 。

周夢臣自己能不能襲職,很多人不在乎,但是這些胥吏群體一定要以周夢臣這件事情 ,向縣尊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胥吏吏缺,絕對不能輕易動。

黃主薄明白這些內情 ,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只是張張嘴,說道:“回去吧 ,今日這事情,就不要給你母親說了,莫要他擔心 ,放心吧,有我。我黃家在武昌城十幾輩子了,總會給你找一個出路的 。”

周夢臣請黃主薄出來說話 ,就是因為不想讓母親擔心 ,自然應允,又問道:“日子定下來嗎?”

黃主薄說道:“定下來了,是三日后。 ”

三日的時間轉瞬而過。

這一日 ,周夢臣穿著一件白衣 。收拾的整整齊齊的。跟隨舅舅黃主薄來進了縣衙,黃主薄令周夢臣稍等,他去里面問過之后 ,才知道縣尊還沒有起來。只能讓他在這里等候 。

片刻之后,有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一身朱子深衣 ,手中一個柄折扇。腰間還有一條玉帶,看相貌倒是有幾分風流。一搖三晃的走了過來 。周夢臣暗暗打量他,心中暗道:“恐怕這個人就是王道之了 。”

因為朱子深衣不是什么人都能穿著。必須是讀書人才能穿的 ,最少是一個童生,就好像“學生”這個后世普通的名詞,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來自稱的。

周夢臣雖然沒有見過王道之 ,卻也知道王道之是一個秀才 。

果不其然 ,這個秀才微微行禮,說道:“本公子王道之,你就是那個周夢臣嗎? ”

周夢臣也還禮 ,說道:“原來是王相公。 ”

王道之眼睛微微一縮,上前幾步,靠近周夢臣 ,小聲說道:“我要是你,就不會來這里自取其辱。”

周夢臣臉上微微帶笑,似乎很是真誠的問道:“王相公 ,何出此言?”

王道之壓低聲音,確定只有他們兩個人聽到,說道:“五百兩賣一個九品陰陽官 ,你說縣尊會不會答應?你就不要徒勞折騰了,反而惡了縣尊,須知滅門府尹 ,破家知縣 。 ”

周夢臣也學著王道之 ,壓低聲音,說道:“王相公,該擔心的是你才對?”

王道之眉頭一挑 ,正要反駁。卻聽周夢臣細細說道:“怎么這個縣尊的風評,你之前沒有聽過嗎?三生不幸,附郭省城 ,在別的地方,自然有滅門府尹,破家知縣 ,但是在這武昌城中,知府或許還可以破破家,但是縣尊敢嗎?”

“五百兩銀子 ,你就不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

王道之聽了 ,臉色頓時有些難看。

其實王道之對縣尊已經很不滿了 。

本來是說得好好的 ,五百兩賣一個九品官,卻不想縣尊變卦了,居然有了一個什么比試?

王道之如果在學習之上有天賦的話 ,何至于想辦法搞一個這個小官?如果能中一個舉人,所得好處,要遠遠超過這個九品官。而今讓他與傳說之中陰陽世家比試什么天文歷算 ,不用比,就勝負已分。

好在縣尊也不是只拿錢不辦事的 。

早已做了很多安排。

確保這五百兩是物有所值,確保這一次勝利的人 ,絕對是王道之。

這才讓王道之放下心來 。

不過,他依然有一點點的憂心,就好像是差等生遇見考試本能的發憷一樣 ,所以想在考試之前,給對手施加一些心理壓力,最好讓對手亂了陣腳 ,好讓自己更容易的獲得勝利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反過來被周夢臣擾亂了心神 。

他忽然想到,即便縣尊真說話不算數了。他有什么能制衡縣尊的嗎?

沒有。

這年頭官員肯拿錢辦事都是好官了 ,有很多人官員拿錢不辦事,小老百姓也沒有什么辦法,縱然王道之家中有叔父在陶天師門下 ,也算是有些背景 。甚至他的名字都與道教有關系。叫什么什么之,是很多天師教徒的特色。

但而今的陶文仲僅僅是皇帝身邊眾多道士之一 。即便有些權勢,也到不了恩澤徒子徒孫的地步。

王道之有些錢而已 ,對于一個朝廷命官,還真沒有辦法。而且而今這位縣尊早就名聲在外了,窮瘋了 ,拿到手里的錢,決計是要不回來的 。

王道之深吸一口氣,將心里的各種雜念給排除掉 ,說道:“五十兩 ,只要你在大殿之上認輸。怎么樣,不少了吧。”

周夢臣看王道之的表現,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氣 ,見王道之如此,這說明王道之對這一場考試,也不是太有把握的 。說明這一場考試即便是有作弊行為 ,應該不會太過分,最少讓王道之心里沒底。

周夢臣輕輕搖頭,說道:“王相公的心意 ,在下心領,還請大堂之上見分曉吧。”

王道之眼睛神光凝聚,冷冷的說道:“好 ,有你后悔的時候 。 ”

兩人等待片刻,卻見一個老者被劉師爺請了進去 。

周夢臣聽舅舅說過,這劉師爺就是縣尊的貼心人 ,乃是江南落地秀才出身 ,倒是有些能耐,縣尊很多事情都拜托他的。而這個老者,周夢臣不認識 ,卻一眼看出來,并不是縣衙中的人,一身青衫。面目之間有一股傲氣 ,而劉師爺有幾分卑躬屈膝 。

周夢臣立即有說猜測。

這個人應該是府學教授馮立。

馮立目光掃過兩人,也不停留,就與師爺進了大堂之中 。

其實馮立身上的教授官職 ,也是九品而已。與周家世代相承的陰陽訓士,是一樣的。奈何同官不同命,周家的陰陽訓士 ,幾乎是整個官場的邊緣人,要油水沒有油水,要地位沒有地位 ,有價值的也不過是一個官員身份 ,與能夠世襲罔顧而已 。甚至這世襲罔顧也不過是潛規則而已。

但是馮立卻是國子監出身,在府學任職,卻也是士林中人 ,看上去不顯山不漏水,誰知道人家的學生之中有何等人物。再加上他本身就有監生身份,很多事情上享受舉人待遇 。周家與之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周夢臣與王道之兩人在馮立兩側拱手侍立 ,唯恐給馮立留下什么壞印象。

周夢臣暗想:“馮教授已經到了,縣尊也該出來了吧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四章 見縣尊

正如周夢臣所料 。

片刻之后,劉師爺請了兩人進去。

一進大堂卻發現大堂之中,不僅僅是縣尊與馮教授 ,還有黃主薄,乃至于縣丞,等幾個縣衙里面的頭面人物。

周夢臣與王道之一并行禮 ,道:“拜見縣尊 。”

周夢臣偷偷的打量縣尊 ,卻見縣尊雖然一身官服,但并沒有太好的氣質,看上去不過是一個干瘦的老頭 ,一把山羊胡子,一對綠豆小眼,明滅不定。不知道是不是周夢臣的錯覺 ,他只覺得這縣尊眼睛之中,時刻在閃耀著光芒,而閃耀的不是別的光芒 ,就是金光。

眼中只有錢 。

縣尊咳嗽兩聲,說道:“人都到齊了,周訓士已經去了三年了。本縣的陰陽訓士乃是掌一縣之災異 ,授時,上干天和,下涉朝廷 ,事關重大 ,不可有缺,故而,要得賢人而用之 ,方能上不負朝廷,下不負百姓,也是本縣治平之道 ,孔子曰:------ ”

周夢臣之上低頭聽著,心中卻滿是腹誹。

陰陽官如果真的那么重要 。

就不會在父親死后空缺了三年,其實這三年之內 ,鐘鼓樓上如果出了什么技術問題,還是周夢臣過去解決的。也就是說,整個江夏的晨鐘暮鼓 ,與夜里更夫,等等大小事務,都是周夢臣處理的。

不過 ,沒有走襲職的程序而已 。

縣尊長篇大論 ,滔滔不絕,終于到了最后。說道:“今有秀才王道之,原九品訓士周觀星之子周夢臣 ,乃是本縣青年才俊,只是這位置只有一個,本縣也左右為難 ,唯恐誤了國家,今日請來了馮教授,與本縣一起 ,點評兩位青年才俊,也算是示天下以大公,宣平明于百姓。”

“諸位以為如何?”

一番話 ,洋洋灑灑數百字,說得陰陽頓挫,搖頭晃腦 。這里的大小官吏自然不會拂了縣尊的面子 ,齊聲叫好 。

縣尊微微捻胡 ,對周夢臣與王道之說道:“你們兩個可曾聽明白了? ”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說道:“聽明白了。 ”

縣尊說道:“好 ,既然如此,我就不廢話了。陰陽歷算之道,素來高深莫測 ,只是今日不過一較高下,即便有勝負上下,也不要傷了和氣 ,就不要搞得那么正式了,這樣吧,我口占三道題目 ,你們兩人誰先答出來,誰就勝,兩位以為如何?”

王道之與周夢臣自然不敢說不字 。

只是周夢臣心中一下子的變得緊張起來。

他之前的自信 ,從來是數學是不會騙人 ,與很多文章不一樣,即便一篇同樣的文章,在不同的人眼中 ,也會有不同的評價,如果這里面再摻雜了私心,會有太多 ,你明知道有問題,卻拿不出證據的辦法搞掉一個人。

但是這種比試,卻不是考試了 。

周夢臣都疑心王道之 ,已經先知道答案了。看王道之一點也不驚訝的表情,周夢臣更加確定這一點了。

“我不僅僅要答對,還要快 。”周夢臣心中暗想。

縣尊說道:“如此 ,我便出題了。 ”縣尊微微一頓 。說道:“今有積一十三萬六千一百六十一步,問為方幾何?”

王道之與周夢臣同一時間脫口而出,道:“三百六十九步。”

話音一落 ,縣尊與王道之還有劉師爺 ,都死死的看著周夢臣,特別是縣尊,綠豆大的眼睛似乎忽然睜大了不少。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 ,只覺得心臟有一些跳的厲害 。

這一道題本質上,其實就是開平方 。

乃至漢代九章算術之中的原題改變了一些數字而已。用現在的話說,有一塊正方形的土地 ,面積為136161步,那么他的邊長是多少?步,是古代的長度單位。用時候也做面積單位來用 。

開平方對周夢臣來說不難。

難的是口開平方。

這一刻 ,周夢臣確定了 。王道之事先知道答案的。

不是周夢臣小看王道之,實在這種高速反應能力,即便是現代人也未必有。更不要說王道之了 。周夢臣之所以能答出來 ,一方面是縣尊給的數太小了一點,不過是三位數而已,對于很多理科生來說 ,有些數據根本不用算 ,大腦里面就有。之前都做過的。而且周夢臣也經過一些速算訓練的 。二來,就是周夢臣兩世為人,似乎整個大腦開發程度 ,要高了不少。或許能與他當年見過的天才學霸同學能比一比了。

即便如此,周夢臣回答之后,也迅速在心中算了三遍 ,確定是沒有問題的 。他才有心看其他人的反應 。

王道之,劉師爺,縣尊都是知情人 ,所以他們滿眼不可思議,畢竟在他們看來,這樣題目 ,已經非常難了,幾乎是他們思維想象的極限了。在他們看來,這種題目 ,給他們一兩刻鐘 ,也未必能做出來。更不要說應聲而答了 。

黃主薄更是面露喜色,但是隨即又露出擔心的神色。這才一道題而已。

馮立看向周夢臣的眼睛之中多了一絲欣賞 。看向王道之的眼睛之中多了一絲疑惑。

馮立本來不想摻和這一件事情的。只是人在俗世之中,總是難免有很多牽絆 ,不是他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 。不過既然來了,他也事先做好功課 ,對于周夢臣的情況,他打聽過,算得上是家學淵源 ,具體情況不清楚,但是這個時代,有這種家學的人 ,就被人高看一眼,所以周夢臣口算開方,馮立并沒有多少懷疑 ,有的只是欣賞。

但是他也打聽了王道之 ,卻并沒有打聽出來,王道之在算學之上,有什么專才之處。

這一下子開竅了?

馮立在懷疑之中 ,不過他為人師表,即便是有說懷疑,卻也不好輕易下結論 。

縣尊輕輕咳嗽兩聲 ,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說道:“好,第一題平局 ,再來第二題。 ”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又是同樣的結果,王道之與周夢臣齊聲說道:“二十三 。”

周夢臣暗暗鄙夷王道之 ,作弊也不好好選幾道難題 。居然用《孫子算經》的原題。

這一套題其實古代數學的一個熱點,甚至在這一道題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來,方程式 ,也就是古人所謂之天元術。這也是為什么方程要叫 ,二元一次的原因,天元在古代就是指未知數 。

這一道題非常經典。解釋成現代語言,就是有一些物品 ,不知道有多少個,只知道將它們三個三個地數,會剩下2個;五個五個地數 ,會剩下3個;七個七個地數,也會剩下2個。這些物品的數量至少是多少個?

當然了,這一道題即便不是孫子算經的原題 ,周夢臣也能解,只是或許不能瞬息之間答出來了 。

王道之的臉色更加陰沉了。他不顧場合的問道:“你看過《孫子算經》? ”

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你不是也看過嗎?”

周夢臣從來不將家里的藏書當一回事 ,卻不知道整個明前期,都是中國數學史上少有的黑暗時代,甚至這個時期的數學水平遠遠比不上宋元時期 ,出現了大量數學典籍失傳 ,還有大量先人的著作,被當時人所質疑。

他們根本理解不了 。

王道之好容易不知道從哪里挖出來一道難題,卻被周夢臣輕易解開 ,而且是瞬息之間。

讓王道之心理非常不平衡。

縣尊冷哼一聲,此刻也有一些不悅 。

縣尊是不想周夢臣襲職的。畢竟他收了錢,是要辦事的。而且這些胥吏還一并出力 ,弄出而今的場面 。如果周夢臣襲職成功了,這些胥吏們,還不知道怎么蹬鼻子上臉的 。所以才設計出這個比試方式。

三道題目 ,乃是劉師爺與王道之商量出來的。

第一道題是提高計算量,中國古代并非沒有開方術,只是比較繁瑣 。他們都沒有聽過誰能口算 ,或者心算的。第二道題,就是一道難題,難到了什么程度?難到了劉師爺與王道之想要變更一下里面的數字都做不到。

不得已才用了原題 ,想來《孫子算經》早已失傳了 ,就是大內永樂大典上,在孫子算經下面也是寫著“闕” 。王道之也是好容易,不知道費了多大的功夫 ,才得以看上一眼,萬萬沒有想到,周夢臣居然看過。

讓他的種種努力 ,都做了無用之功。

縣尊臉色微微陰沉,說道:“好了,聽第三題 。 ”

“今有望松生山上 ,不知高下。立兩表齊,高二丈,前後相去五十步 ,令後表與前表參相直。從前表卻行七步四尺,薄地遙望松末,與表端參合 。又望松本 ,入表二尺八寸。復從後表卻行八步五尺 ,薄地遙望松末,亦與表端參合。問松高及山去表各幾何?”

王道之也不是笨蛋,終于在最后一道題上用了中國中古數學之中最難的一點的一點 ,就是勾股法 。

方程式,勾股法,天元術 ,都是中國古代數學給世界的貢獻 。不能說不輝煌,只是對周夢臣來說,還是差了太多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五章 王道之的發難

第五章王道之的發難

王道之立即說道:“松高一十二丈二尺八寸;山去表一里二十八步、七分步之四。”

周夢臣幾乎一并說出道:“松高一二丈二尺八,山去表 ,三百二十八點五七一四二八循環步 。 ”

王道之面露喜色,說道:“周兄,你錯了。 ”

周夢臣瞬息之間 ,卻已經明白他們兩人的分歧在什么地方了 ,輕輕一笑說道:“敢問馮教授,誰對誰錯?”

馮立皺眉,說道:“平局。”隨即訓斥周夢臣說道:“誰給你的臭毛病 ,明明可以用這分數說的,標新立異做些什么?什么亂七八糟的循環步! ”

幾乎在王道之脫口而出的時候,馮立就知道王道之的底子了 。

王道之與周夢臣之間的區別 ,關鍵在兩點,第一,周夢臣算的有些倉促 ,沒有將三百步換算成里,古代一里就是三百步,第二 ,就是將七分之四步,寫成了一個無限循環小數。馮立心中默默一算,就明白了。

但是王道之卻不明白 。

如果之前的題目都是王道之 ,在彈指之間算出來的 ,這種強大的計算力,根本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才是。

這一道題,是利用三角形勾股定理之中 ,兩條邊比例相同的特點,設定方程然后解出來的,當然古代有一種特別用來解這種題目的辦法 ,叫做重差術,這里就不追溯了。計算量一點也不少 。也就是周夢臣能做到這一點,再加他思路清晰 ,幾乎在縣尊陰陽頓挫的聲音還沒有落地,就已經將題目想明白,并開始計算。最后更是一邊說一邊算 ,才忘記了一點細節。

比如單位換算 。

比如古人計算不大喜歡用小數,比較喜歡用分數 。

周夢臣立即行禮說道:“謝過馮世叔教誨,弟子明白。”

王道之聽過馮立的名聲 ,聽了馮立的話 ,心中默算了好一陣子,才算弄明白,兩者相等。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

“咳咳 。”劉師爺說道:“諸位 ,兩位賢侄實在令人驚艷,只是這位置只有一個人,當如何選擇還請縣尊示下。 ”

縣尊咳嗽兩聲 ,正要說話。黃主薄出列說話道:“縣尊,我那姐夫在縣里操勞了一輩子,既然他的兒子有天分 ,還請縣尊照顧一下舊人 。”

“對,請縣尊照顧一下舊人之心。”

黃主薄一說話,旁邊的六房主事 ,捕快班頭一并出列說道。

縣尊捏著山羊胡子的手中頓時凝固了 。

他本想在師爺的配合之下。一口將這一件事情給定下來。卻不想,黃主薄把握的節奏很好,不前不后 ,一下打到了關鍵地方 。縣令固然是縣衙的主宰 ,但是真要將三班衙役,六房書手一并得罪了,縣令也不好過。

當然有能力超群的官員 ,一口氣將整個縣衙給開了。也能鎮得住場面 。卻絕對不是而今這位江夏知縣 。

江夏知縣正在猶豫的時候,王道之一咬牙說道:“縣尊,學生有一言。 ”

江夏縣尊心中暗道:“一百兩。”隨即說道:“講 。”

王道之說道:“啟稟縣尊 ,學生與周兄不打不相識,而今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周兄在術算之道上,高山仰止,只是我有一個小問題 ,只要周兄能答出來,我就告退,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不知道周兄敢答應嗎? ”

王道之說的好聽。

但是一個不公平的賭約。

王道之僅僅說了 ,他如果問不倒周夢臣,他要怎么做,卻沒有說 。如果周夢臣沒有說明白 ,將會怎么辦?

有縣尊的偏心,自然是什么都可能發生。

周夢臣與王道之的公平競爭,卻演變成為王道之作為考官 ,周夢臣作為考生的比試。周夢臣也知道不公平 。他也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而是向縣尊行禮說道:“全憑縣尊做主。”

縣尊捏著山羊胡子,沉吟片刻 ,心中再次想道:“一百兩。”縣尊辦事,,明碼標價 ,五百兩沒有給他弄到這個官,但也會讓他得到站在這里的機會,而這種有特別傾向性的話 ,一句一百兩 ,公平的狠,堪稱童叟無欺 。

什么辦事沒有成?

抱歉,縣尊從來是在乎自己出了多少力 ,而不是能不能做到。

縣尊哪里想到,這樣一件事情,居然有這么大的阻力。

縣尊此刻還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而感到暗暗感動 ,比起那些收了錢,什么也不做的人來說,要好上太多了 。縣尊悠悠的說道:“可以試一試 。 ”

王道之緊緊握拳 ,心中暗道:“這是最后的機會了。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敢問圓周率數值,當然了 ,前輩已經有說敘述了,請再一步推演之。”

馮立聽了,頓時大怒 ,他本來不想多說話 ,畢竟得罪人 。

只是王道之所言太過分了。

圓周率的數值一直是古人研究一個重點,從劉徽,祖沖之父子 ,相繼研究,已經到了小數點后七位數。從此之后,就沒有什么進展 。一方面是圓周率的計算是用割圓法 ,已經算到了三零七二邊形。計算難度越來越大。

另外一方面,中國古代數學從來有一個原則 。那就是務實的原則。就是解決現實問題。很少專門說什么原理,在數學的分類之上 ,也不是以數學原理來分類,而是以要解決的某些現實問題來劃分的 。

如果看大部分古代數學典籍,就會發現 ,就好像是一本本習題冊,將治國,工程 ,測算 ,天文。水利等方面的遇到的問題,單獨列出,并給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而古人發現 ,即便是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之后七位數了 。但是真要計算的話,用3.14就夠了 。

所以也很少有人繼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

這其實也是中國古代數學的停滯的一個原因,當中國古代數學發展到宋元時期之后 ,可以說大部分普通人能想到,能接觸到的問題。古代數學之中都有解決的辦法 。甚至有些高深的問題,對現實問題根本沒有什么用處。真正走向了無用之學。

就好像有些現代人說 ,高考考數學做什么?其實古人以及給出了答案,在宋元之后,古代數學進入一個長達數百年的低谷停滯期 ,然后才有西方科技超過中國 。

數學水平的高度,是科學水平的先兆,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

馮立正是明白這里面的難度 ,才勃然大怒 ,說道:“縣尊,這太過了吧,圓周率之算 ,非大家不能為之,知道的,知道今天不過是一個小小九品官襲職而已 ,不知道,還以為我大明欽天監正的考核,要江夏縣來進行了。”

縣尊咳嗽一聲 。

其實他們對數學都是一知半解。

特別是縣尊 ,他所知道的,也不過是下面報上來的題目與答案而已,至于為什么 ,他根本不清楚。至于王道之,倒是臨時報佛腳,做了一些功課 。但是數學不是其他東西 ,如果沒有基礎的話 ,突擊學習,能有什么用處?

王道之知道的,更多是一些數學歷史上的掌故而已。

所以他才提出這個問題 ,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難題。

縣尊心中暗道:“一百兩 。 ”

縣尊打著花槍說道:“馮教授,總要問問周賢侄才好嗎?是不是周賢侄?”

縣尊不敢對馮立怎么樣,但是看向周夢臣的眼神 ,卻有一絲陰沉 。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心中對這個職位,不再報什么希望了。這個九品官在周夢臣心中并不如母親心中那么重要 ,在母親心中大概是祖業。但是對周夢臣來說卻是一分工作而已,有這個工作自然好,但是沒有這個工作 ,周夢臣也不覺得自己會在古代吃不下飯 。

他此刻的重點放在馮立身上了。

暗道:“今日縣尊的態度已經很明顯,我即便勝過王道之不知道多少,這位置也未必是我的 ,倒是這位馮教授 ,在府學之中桃李滿天下,并且在數學之上有說專研,今日一看人品也不錯 ,如果得他看重,說不定正如舅舅所言,別有一番天地。”

周夢臣說道:“回縣尊 ,已經有了 。 ”

馮立頓時雙眉豎起來說道:“不可能。你說多少?”

他本來對周夢臣印象不錯,但是聽了這一句話,頓時變得不好了。

因為他知道圓周率的難度 ,用割圓法的話,不知道算到什么時候,根本沒有口算出來的可能 。

周夢臣行禮說道:“3.1415926535。”周夢臣本來只想多出一位 ,卻一個嘴滑,多說了兩位。其實他并不能將圓周率背到幾十位后面,但是十幾位還是可以的 。但是他擔心嚇著人 ,別人反而不相信了。

馮立立即說道:“拿算盤來。 ”

立即有人送上一個算盤 。馮立厲喝道:“不夠 ,再拿 。”

片刻之后,馮立將這四五個算盤拼接在一起,用毛筆在上面標好數位。然后活動一下手指 ,雙手一上算盤,只聽見清脆的算盤聲音連接在一起,噼里啪啦不絕于耳 ,馮立雙手算盤,快如雷電,卻目不斜視。似乎一切都了然于心 。

恍如疾風驟雨。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六章 上元積年

第六章上元積年

好一陣子,風雨一時具靜。

馮立并不是試著算圓周率 ,而是將周夢臣的數據代入公式之中,驗證一遍,卻發現沒有太大的問題 。或許有些出入 ,但是最少第八是確定的。這已經讓馮立吃驚無比了 ,即便答案正確。卻也不敢相信,說道:“這應該不是你算出來的吧 。”

周夢臣聽了,心中有些無奈 ,周夢臣能理解馮立的懷疑,更是明白解釋不清楚。只能順著馮立的話來說了,畢竟很難解釋圓周率的計算 ,因為這根本就是笨功夫,后世都是用計算機算的,也很難有是便捷的辦法。以這個時代的速度 ,好幾年甚至一個人大半輩子,都花在這一件事情上,或許能圓周率往后面推幾位 ,

這還是在不算錯的基礎上 。

周夢臣說道:“馮教授明鑒,這是家父算的。 ”他嘆息一聲,說道:“家父在時 ,常以割圓為樂 ,同時教授我家學。方才記下來的 。”

馮立嘆息一聲,說道:“不知道,這武昌城之中居然有如此一位大才 ,不能朝夕請教,已經是大憾了,卻不想斯人已去 ,唯有遺風 。更令我望而興嘆,恨不能做把臂之游。你今后就叫我馮叔叔吧。”

周夢臣立即行禮說道:“馮叔叔 。 ”

黃主薄在一旁幾乎要笑開了花了。

今日算是將縣尊得罪狠,不過與馮教授搭上關系 ,也算是另有出路,甚至黃主薄心中打起了,想辦法讓周夢臣走科舉這一條路 ,之前那是沒有關系。而且陰陽官子弟是不能參加科舉的,而今將這個官丟了,卻有了這個資格 ,未必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縣尊 ,周兄之父,固然是斑斑大才,只是今日考的是周兄 ,而不是周兄之父 。 ”王道之連忙說道。

縣尊看了一眼王道之,心中暗道:“一百兩。”說道:“王秀才所言極是,這一題就不算了 。王秀才 ,你再出一題。”

馮立此刻反而不說話了。他早就看明白縣尊的意思了 。今日反而想看看,這一位新認下來的賢侄有什么本事,也看看著這個王道之 ,能無恥到什么地步。又能想出什么樣的難題。

王道之,一時間額頭見汗,說道:“請周兄求上元積年 。 ”

周夢臣幾乎啞然失笑 ,說道:“王相公,你知道什么是上元積年嗎?上元積年,又稱歷元 ,乃是日月五星匯聚之時 ,總體上來說,必須是甲子日的夜半,冬至日 ,月朔日,五星匯聚 。但是這首先你要給我這天文數據。不然我怎么算?真來口算啊?”

一部數學史,半篇求上元。

這是對古代數學的概括 。

推動古代數學發展一個重大問題 ,就是天文問題。

甚至可以說是天文歷法與數學是不分家的。

而在歷法之中,求上元積年,是很長一段時間一個重大問題 。

上元積年又稱歷元 ,作為理想歷法的開始,它必須是一切的源頭。在歷代歷法家眼中,必須日月五星在同一點出發。才能將今后日月星辰一切運轉給算在其中 。上元積年可以說是在求一個日月五星匯聚的大周期。

其實這個問題 ,在周夢臣看來,與之前那個物不知數的問題差不多。就是求一個能符合日月五星等運行周期的最小整數解 。

這必須要用到,日月五星的測算數據。不然真讓周夢臣憑空算啊?

王道之一時間被噎住了 ,他對這些事情也是一知半解 ,他只想難住周夢臣。就將他心目之中難題,一個個拋出來,至于這難題為什么是難題 ,就不知道了 。

縣尊心中默念道:“一百兩 。這下五百兩已經夠了。”他輕輕一笑說道:“要不,你再出一題? ”

王道之,收腸刮肚一時間也想不明白 ,有什么難題了。

馮立輕輕一笑,問道:“我給你數據,你會算嗎?”

周夢臣說道:“自然是可以的 。”

“好。 ”馮立抽出一張紙。捏筆在上面落下幾十個字 ,說道:“這是宋代開禧歷的各項數據,那你就算一算吧 。”隨即馮立將自己的位置讓開,示意周夢臣用算盤。

只是周夢臣不能說不會用算盤 ,但是在馮立面前就是不會了,用算盤算簡單的加減還可以,驗算這種不定方程組 ,周夢臣更喜歡用紙筆。

周夢臣謝過 ,只是討要了一些紙筆,開始驗算 。

他思忖片刻,就下筆如神 ,不過片刻,就寫滿一張草稿,放在一邊。馮立眉頭緊鎖在一邊看著。一張還沒有看完 ,周夢臣另外一張稿紙就放上來,馮立立即將下面一張拿出來,與第二章稿紙鋪開

但是一會兒功夫 ,第三張稿紙也出來了 。

馮立隨手一指,說道:“你,將稿紙鋪開。”

馮立并沒有特別指誰?但是黃主薄卻上去 ,小心翼翼的將稿紙鋪開。片刻之間,就將整個桌子給鋪滿了 。

一來,這數字比較大 。

所謂天文數字。數字都是好幾位 ,計算量很大 ,說需要的空間也很大。

二來,就是毛筆了 。

周夢臣對毛筆不能說不會用,但是毛筆本身特征 ,讓他不可能將字寫得太小。如果看過古書就會發現,古人一頁紙不過兩三百字而已。

馮立陷入沉思之中,周夢臣的解法 ,馮立有些能看得懂,有些看不懂,但是能看出玄妙所在 。

周夢臣解了好一陣子 ,最后算出來606510日的大周期。

然后最后確定公元前二百四十八年冬至為上元。

周夢臣恍惚想起,秦始皇登基就是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而秦歷似乎是十月為歲首的 ,也就是說,在秦歷之中,乃是秦始皇登基那一日 ,就是上元年 。而下一個上元 ,乃是一九六二年。

這兩個年份,不得不讓周夢臣有一些別的聯想。

隨即周夢臣搖搖頭,將這些胡亂猜想從大腦之中甩出去 。

馮立此刻已經草草的看過一遍周夢臣的草稿。

周夢臣已經盡量將很多數學術語 ,都以這個時代的話語寫出來,比如說未知數,他設定的就是天元 ,地元,人元,神元 ,鬼元等等,如果不夠用,就隨便找一個字 ,在后面墜一個元,就代表了未知數。

不過,周夢臣用阿拉伯數字的寫法 ,卻是改變不了的 。

馮立說道:“你用的草碼 ,卻是很有意思 。 ”

其實中國古代數字體系之中,有一套自己的數碼。而且這個草碼也如同書法一樣,在不同的數學家上 ,也有或多或少的出入。在很多人印象之中,古代是有標準字體的,其實不然 ,只是約定成俗而已 。否則就不會有那么多異體字了。

馮立剛剛開始不認識這些數字,但是他本身精通數學,看一會就明白了。也沒有覺得什么大不了 ,只是當成周夢臣自己計算的時候,寫的一些草碼,就好像有人在解題過程之中 ,寫了一些自己才能懂的符號 。

不過,他也發現這個草碼好像比較好用。

周夢臣束手而立,說道:“謝過馮世叔夸獎。”

王道之也跟著馮立看了一會兒 ,但周夢臣所寫的對他來說 ,猶如天書,即便是看得頭昏腦漲,卻一點也看不明白 。只是過來問馮立說道:“馮教授 ,這------”

馮立翻了一個白眼給王道之,說道:“怎么,你看? ”

王道之連忙退后說道:“學生不敢 ,只是周兄算對了嗎? ”

馮立說道:“不知道。不過憑這一手本身,去欽天監搓搓有余了,這樣吧 ,你這個九品官,也不要了,我寫信向叔父推薦 ,讓你進欽天監。”

馮立這番話一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 。

王道之大喜過望,畢竟周夢臣如果去了欽天監 ,就沒有人與他搶這個位置了。

但是縣尊卻有另外的想法。

馮立之所以被重視 ,一方面是因為馮立乃是府縣教授,官職不高,卻是士林中人 ,交游廣闊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馮立的家世了,馮立的叔叔就是前湖廣提學使 。而今雖然不在位置上了,但是官場人脈還在。

不是一個舉人出身的縣令可以得罪的。

縣尊一聽這話 ,心中頓時打了個突突 。

縣尊雖然不懂數學,但是懂人心。懂人情。他對馮立還是比較了解的 。雖然馮立科舉不成,只能當一個教授 ,沒有什么實權,但是在數學之道上,卻是名聲在外的 ,一個很高傲的人。

今日來趟這一趟渾水,就讓縣尊有些吃驚了。

馮立對周夢臣的態度轉變,也是被縣尊看在眼里 ,從一開始的漠視 ,到最后的視如子侄 。乃至而今,要推薦欽天監的官職。

其中原因自然不是周夢臣有別的本事,就是周夢臣的數學上的造詣。

如果說周夢臣在算學上的造詣 ,得到了天下人的公認,那么這個否定周夢臣算學方面的人,就成為了什么人?豈不是跳梁小丑?

縣尊一瞬間 ,就有了決定,說道:“果然是家學淵源,而個陰陽官 ,本縣就托付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負祖上的名聲 。”

此刻,縣尊早已將王道之的事情拋之腦后了 ,畢竟王道之的五百兩已經花完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