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辰點點頭,跟著小沙彌入寺 ,捻著佛心念珠,問道:“這佛心念珠,是什么特殊的法器嗎?”
那小沙彌道:“正是 ,佛心念珠,可以測度人心的善惡,如果施主對我祖佛寺有惡意 ,念珠便有黑氣涌起,但如今念珠彌漫金光,便說明施主道心持正 ,并無謀害我祖佛寺之心。”
葉辰道:“原來如此 。 ”
那小沙彌帶著葉辰,來到祖佛寺的廣場上,道:“施主請 ,小僧先告退了。”便轉身離開。
只見廣場上,足有數百個僧人盤膝席地而坐,圍繞著一座經壇高臺,高臺上有一老僧 ,身穿袈裟,頭戴五方佛帽,正在講經釋佛 ,只見他講經之時,天花亂墜,地涌金蓮 ,氣象浩瀚萬千 。
高臺下的數百僧人,都在靜心聆聽,或露出妙悟的喜悅 ,或是抓耳撓腮苦悶不懂,或是若有所悟皺眉思索,神情不一而足。
葉辰也盤膝坐下 ,目光看向高臺上的老僧,見那老僧渾身金光儼然,氣度不凡,想來他就是祖佛寺的主持方丈 ,慈照大師了。
慈照大師似乎并沒留意葉辰的到來,繼續講經闡理,天花亂墜 ,佛法越說越深入,但漸漸的,他神情變得悲涼下來 ,目光滄桑而黯淡,長嘆道:
“我佛門一法,最初源自釋迦佛祖 ,但釋迦佛祖,并非佛法源頭 。”
“釋迦佛祖之上,乃是高天上圣執符無量普照金闕曼殊大美神 ,美神大天尊乃是佛祖的師父,執掌慈悲、仁愛、憐憫 、大美、圓滿、完美之道,佛法中的慈悲仁愛 、普度眾生之念,皆源自美神大天尊的完美之道。 ”
“但美神大天尊 ,也非佛法源頭,她是源天帝的女兒,是源天帝對光明、慈悲、美好的憧憬 ,將她創生出來。”
“然而,即便是源天帝,都不是佛法的源頭 ,他乃是天道六命之中,生生道的化身,生生道是天外柱神 ,水龍王李清塵的法則,也就是說,佛法的源頭 ,在天外,在天外柱神,水龍王身上 。”
臺下諸多僧人,聽著慈照大師的話 ,皆是點頭。
有僧人說道:“慈照方丈,水龍王是佛法源頭,眾師兄弟早有所知 ,畢竟咱們供奉的神明,正是水龍王李清塵,就是不知方丈大人 ,為何忽然流露出傷感黯然之意? ”
又有僧人道:“是啊,當初我祖佛寺遵循凌霄淵的規矩,奉天祖為神 ,可惜咱們得不到天祖的絲毫賜福,便又繼續供奉水龍王,這些年雖也沒得到賜福 ,但偶爾聆聽到天外福音,于我祖佛寺而言,也是天大的造化,方丈大人為何感傷?”
葉辰聽到慈照大師與眾僧論道 ,心中一震,想起剛剛在寺廟之外,看到的那尊盤龍儒生雕像 ,心想:“原來那雕像,是水龍王的雕像,水龍王 ,竟然是天外柱神么?是生生道背后的神明!”
無無時空最負盛名的兩位天帝之一,源天帝,他就是生生道的化身 ,照應天外柱神。
直到這個時候,葉辰才知道,原來源天帝照應的柱神 ,叫水龍王,真名叫李清塵!
只聽慈照大師嘆道:
“老衲悲嘆,是嘆大道無窮,佛法無盡 ,而天道有盡頭,在天道的框架之下,咱們窮盡萬萬世 ,都不能破天超脫,不能去往世界之外,便不能印證至高的佛法 。 ”
“而別說世界之外 ,便是星空彼岸,也是我等不能抵達的存在,當年釋迦佛祖想要人人成佛 ,如此便可舉世飛升彼岸,但即便如此,也去不了天外 ,于天外柱神而言,咱們不過一群螻蟻,螻蟻掙扎攀登,直至時間盡頭 ,世界歸墟,也不可能攀登到柱神之巔,大道無窮而我有窮啊!”
臺下眾僧人 ,聽到慈照大師這番話語,皆是震動,又被他強烈的情緒所感染 ,頓時人人神傷,相顧垂淚。
“是啊,大道無窮而我有窮。”
“方丈大人真知灼見 ,咱們不過是一群螻蟻,修煉又有何用? ”
“咱們都是被天道束縛的蟲子,一切修煉皆是徒勞之掙扎。”
“天外柱神永恒不滅 ,人之在世卻如夢幻與泡影,虛無,虛無 。”
……
慈照大師也是落下淚來,不勝悲傷。
葉辰見狀 ,不禁大皺眉頭,忍不住站起身來,大聲道:“怕什么大道無窮 ,修煉之道,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這番話如驚雷般,響徹全場 ,頓時全場僧人,都有點懵了,紛紛回過頭來 ,目光集注在葉辰身上,見到他雖只是九鼎境三層天,但說話擲地有聲 ,氣勢不凡,不由得暗暗驚奇。
高臺之上,慈照大師見到葉辰,也是吃了一驚 ,全場人就只有葉辰有頭發,所以顯得特別搶眼,只不過他剛剛只顧著講經論道 ,卻沒留意到葉辰的到來 。
“這位施主是…… ”
“佛門散修塵夜,見過諸位高僧,見過慈照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