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八百里加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北平 ,燕王府,晴 。

朱英看著面前的朱棣,一時間不由有些唏噓。

來到這大明初已然有十年之久 ,誰能想到他竟然可以坐在永樂大帝的面前侃侃而談。

“和本王合作了這么久 ,本王當然信得過你,其中的細節問題,你便和三寶商量著來吧 。”

朱棣看著朱英 ,面帶笑意的說道,神情上看上去比較溫和 。

“謝過燕王殿下,那我便先告退了。 ”朱英笑著說道 ,即使面對朱棣,他也依然不卑不亢。

朱英起身后,像朱棣 ,還有在朱棣旁邊道衍大師姚廣孝示意后離開 。

朱棣所說的三寶,便是后來的鄭和,現在還未被賜‘鄭’性 ,本名馬和。

三寶隨之跟上,向朱棣微微躬身后,便和朱英一同離開 ,商量交易的細節。

見兩人身影消失不見后 ,朱棣這才對著姚廣孝感嘆道:“便是見了多次,本王每次見著都感覺極為不可思議 。”

“這天底下竟是有如此般相象的二人。”

“若不是本王明知大哥未曾在外有任何風流事,都會認為這必然是我大哥在外的私生子。 ”

姚廣孝聞言 ,也有些感慨:“貧僧當時第一回見著,便是驚為天人,后來仔細查探 ,這才確定此子與太子殿下毫無半點干系 。 ”

朱棣聽到這話,有些沉默,片刻后才沉聲說道:“這件事情 ,必須得再三確認。”

“此子年歲,與我那早夭的侄兒相近,大師可要仔細清楚了。”

朱棣自然也派人仔細查探過 ,得到消息和姚廣孝一般無二 。

只是他心中總有一種不安,主要是朱英不僅是模樣上有七分相似,更為主要是 ,便是那儒雅的氣質 ,都和大哥朱標極為類似。

而朱英此人,不過一小小商賈,這讀書人的氣質可不是一個商人可以有的。

這任誰見了朱標和朱英 ,說這兩人毫無關系,自己都不可能相信 。

“殿下放心,此事雖比較久遠 ,但經過貧僧數月查探,足可確保此子底細清楚 。 ”

“此子洪武五年生,比之殿下侄兒要早上兩歲 ,其父母雖已過世多年,但村中老家對他人人皆知。”

“那些個鄉野村夫,還沒這個能力編造出如此謊言。”

姚廣孝說完后 ,又接著感嘆道:“卻是此子生不逢時,如此聰慧伶俐,卻投生于一商人之家 。 ”

“若非如此 ,想必中個舉人絕非難事 ,假若有幸能進殿試,被陛下瞧見,便是憑借著這臉蛋 ,狀元定是不在話下。”

“便是太子殿下,也會對此子喜愛有加。”

朱棣聽完后,并沒有直接回應 ,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

良久,這才開口說道:“想盡一切辦法,不能讓此子離開北平。 ”

“更是不能讓此子前往京師 ,若是京師來人,不能被其瞧見。”

朱棣的聲音極為平淡,但姚廣孝卻能感受到其中隱藏的信息 。

面對燕王這個態度 ,姚廣孝很是欣慰。

三月前,他于訪市中初見朱英,便是想方設法與之交好 ,而后聯絡燕王朱棣。

以貿易之名 ,和朱英進行大肆合作,將其拖延在北平地界 。

“此子日后,當有大用。”

姚廣孝平靜的說道。

朱棣輕輕點頭予以認可 。

............

“朱公子盡管放心 ,你這雪花鹽如此晶瑩,毫無澀味,現在又得殿下支持 ,在這北平必然暢通無阻 。 ”

馬三寶客氣的對朱英說道。

對于朱英,馬三寶也是很有好感,他只是一個閹人 ,少不得受到一些異樣的眼光。

而在朱英的眼里,他卻感受到了一種平等對待的尊重 。

那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表面上的奉承 ,是實實在在把他當個真正的男人看待。

“我只不過是個牽線搭橋的罷了,和那些番外商人打交道久了,也算是得其信任。”朱英笑著說道 。

鹽鐵都是官方專賣 ,朱英再強也是不可能把雪花鹽拿出來自己賣。

唯一的辦法便是通過進口的模式 ,以番商的名義賣給大明官府,獲取利益。

“倒是這量,委實有些少了 ,還請朱公子告知那些番商,看在份額上面,能不能多供給點 。”

“我北平如此多人 ,這點雪花鹽,殿下都不知如何分配。 ”

“如果朱公子能辦成此事,價格上面的事情 ,好商量。 ”

馬三寶說道,這雪花鹽一經出世,便是遭北平各勛貴瘋搶 ,而朱英每次帶來的量,不過區區百余斤 。

這百余斤雪花鹽,若是只供燕王府完全綽綽有余 ,但是供給真個北平的達官貴人 ,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這雪花鹽分配的事情,只能燕王府安排,而馬三寶便是主要負責人。

每次面對那些吵吵嚷嚷的貴人仆從 ,馬三寶就感覺自己頭疼不已 。

這其中的一些細節,可是關乎到燕王殿下的名聲 。

在不影響燕王府的供給后,剩下的哪家多 ,哪家少,其中的門道,可是大有講究。

“我盡量吧 ,只是這雪花鹽精貴,產量稀少,加之邊塞盜匪橫行 ,能有百余斤送達北平,已然是件不易之事了。”

朱英面帶唏噓感嘆,眼神中閃爍著回憶 ,似乎想起這其中的運鹽的艱辛往事 。

然后實際上 ,這雪花鹽本就是朱英根據后世之法制成,要多少有多少。

只是在工藝處理上的手法不同,把井鹽經過二次加工 ,便能得來這雪花鹽。

不過大明管制私鹽,朱英研究一番后,便是搞了一批番商作為手下 ,制鹽地區也搞在大明境外 。

這般一來,只能算是進口,哪怕大明官商再是眼紅 ,也拿他沒有辦法。

只不過這販鹽中的血雨腥風,卻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好吧,那就多多勞煩朱公子了 。”

馬三寶無奈的說道。

燕王當然派人去查探過這雪花鹽的源頭 ,只是那股番商行蹤十分隱秘,且似乎有一股極強的暗中勢力保護此事。

派去的多股探子,有不少都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 。

打聽不到來源 ,便是大軍出動都毫無辦法。

正是此事 ,街道盡頭傳來馬蹄奔騰聲。

只見遠處有一人騎馬狂奔于主道中央,同時口中暴喝:

“八百里加急,擋我者死!!!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姚廣孝狂喜

“朱公子,我先走了 。”馬三寶看這方向 ,正是朝燕王府而去,顯然是有什么大事發生 。

說完后,也不等朱英回應 ,直接大步離開。

“會是什么事情呢,不會是......”

朱英心中,隱約有一種猜測 ,洪武二十五年,原歷史能夠發生的大事,也就只有這件了。

“倒是有些可惜了 。 ”朱英感嘆道。

朱英往回走著沒多久 ,便有一位身材魁梧的老漢走了過來 ,老漢的面容有著飽經風霜的感覺。

咋一看有些老態,約莫五十多歲的年歲,實則朱英知道 ,只有四十多 。

“東家,雪花鹽那邊,已經全部交付了。”老漢沉聲說道 ,只是在語調上,和漢話有些差異。

“張伯你做事,我放心 ,待會去打聽一下,看能不能知道八百里加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

朱英點點頭,隨口說道。

猜測歸猜測 ,總歸還是確認比較好。

“是,東家 。 ”

張伯說完,便緊緊跟隨在朱英身后。

其一米八出頭的身高 ,加上這魁梧的身材 ,讓旁人見之,都有卻而避開。

張伯看似和大明人區別不大,實則卻是女真人 。

只是跟后世的滿清 ,目前來說并無太大的關系,算是金國遺民 。

蒙元統治中原的時候,女真人的日子可不好過 ,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無種族區分后,這才能夠勉強度日。

現如今的女真一族 ,主要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 、東海女真三大部。

張伯便是東海女真,俗稱野人女真 。

朱英穿越之初,附帶簽到系統。

第一次簽到便是一包衛生紙 ,這也不錯。

簽到十年,一些體質,力量 ,敏捷的加成還是不少 。

甚至還有瓜子花生這等零食解饞 ,真是貼心。

只是他最想要的火器圖紙,火藥配方這些,卻是一無所獲。

不過他能夠震懾手下這些殺才 ,便是因為有著強大的個人武力 。

在西域邊境及草原地帶行走,遇到的可沒有什么良善,能夠建立偌大基業。

掌控雪花鹽這等利益殺器 ,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定的。

張伯身后連帶著的一批女真部族,是朱英能夠行走各地的關鍵 。

當然朱英手下,也不僅僅是東海女真這一部分 ,還有蒙人,色目人,大明人 ,高麗人等等。

一些活不下去,或者被朱英征服的小型勢力,形成如今的大雜燴。

在朱英這里 ,不分種族 ,人人平等,只有一個身份,群英商會麾下成員 。

“我的路引 ,還沒有辦下來么 。”走了幾步,朱英皺眉問道。

他在這里已經一個月了,商會車隊所附帶的貨物 ,基本上都銷售完畢。

雪花鹽這塊,也在姚廣孝的介紹下,和燕王朱棣搭上線 ,日后銷路不愁 。

本來朱英早改離開,可是這北平府衙,卻是卡著他的路引不放 ,遲遲不給辦理。

詢問了數次,總是以各種理由搪塞,也就是他的 ,其他手下的都沒問題。

“東家 ,那府衙里官員最近連面都不露,真是該死,拿了咱們這么多好處 ,現在辦個這事都不能成 。”

張伯說完,微微遲疑下又說道:“東家,我感覺這件事情 ,定是有幕后之人操縱。 ”

朱英聞言,面無表情的說道:“行了,我知道了 ,此事你還需每天去那府衙跟上,我倒是看他能拖延多久。”

“是,東家 。”

朱英轉頭看了一眼燕王府方向 ,他當然能猜出能夠壓制北平府衙的人,除了燕王便無他人。

只是這燕王強行把他留在北平城里,到底有什么意義?

便是眼熱自己手中的雪花鹽 ,更應該放自己離開 ,而后派人跟蹤才是。

這讓朱英感覺到有些奇怪 。

“不管你有何目的,若是想動我,也不是這般簡單的。 ”

朱英可不懼怕燕王朱棣 ,以他的個人武力,沖出這城門不難,而后手下接應。

只需離了這北平城 ,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到了草原上,朱棣想要抓到他 ,可就沒這么簡單了 。

只是最近朱棣隔三差五就約他到府上吃宴,態度熱情。

從情感上來說,除了不讓他離開 ,卻是沒有其他的動作,這才讓朱英極為疑惑。

沒有強行離開,也是朱英不想背上沖擊城門 ,被通緝的罪名 。

雖說大明商人地位地下 ,但在這大明邊疆,天高皇帝遠的,可沒這么多講究 ,他還是活得很是滋潤。

與此同時,

燕王府內。

“什么!!!我大哥薨了?你安敢欺本王! ”

燕王朱棣,一把抓住之前報信驛卒胸襟 ,猶如一頭發怒的狂獅,厲聲喝問道 。

“小人不敢欺瞞燕王殿下,太子殿下于三日前病逝 ,陛下發八百里加急,召諸位殿下回京吊唁。”

那被抓住的驛卒,本來就氣喘吁吁 ,又被燕王朱棣這么一嚇,整個人都哆嗦了起來。

燕王朱棣確認后,松開驛卒 ,悲從中來 ,淚如泉涌,深色哀痛,不由嚎啕大哭:

“大哥啊!我的大哥 ,你怎么就拋下弟弟們,這般就去了呢 。”

聲色之悲切,旁人聽到都有一種極為傷感的情緒。

這倒不是朱棣在演戲 ,而是朱標的去世對朱棣的打擊確實很大。

朱棣的童年充滿陰影,因為早產的緣故導致身體特別虛弱,剛生下來的朱棣 ,也不受到朱元璋的待見 。

因為朱元璋忙于征戰,一直到七歲前,朱棣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朱元璋也幾乎從不見他,哪怕見到,也當其不存在。

他童年唯一的寄托 ,或許就是自己的大哥朱標了。

朱標仁慈寬厚 ,性格純良,對于弟弟們都疼愛有加,這也是朱棣童年唯一美好的記憶了 。

哪怕長大后 ,朱元璋訓斥諸王的時候,朱標也會幫襯著 。

或許最早的時候,朱棣對大哥朱標獨享父親的寵愛 ,還有一些怨言,到了后面,卻是真心實意的佩服大哥了。

在整個皇宮諸多兄弟見 ,唯有大哥朱標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最重,便是連一同長大的胞弟朱橚,也比不過。

一旁的姚廣孝 ,聽到這個消息,只是低著頭 。

看似悲傷,實則眼眸中閃過一絲明顯的狂喜。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朱棣暗子

朱棣想當皇帝,夢里。

他也是人,自然也渴望過那個位置 。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 ,大哥在,這絲妄想只能掩埋在心底里。

也就偶爾做個夢這樣子。

只是哪怕他隱藏得再深,也被有心人看了出來 ,此人便是現在的慶壽寺主持,姚廣孝 。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 ,朱元璋從民間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

當時,姚廣孝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 ,成功陪侍朱棣。

“你為何要特意找本王? ”朱棣當時有些好奇的問道 。

“貧僧有大禮相送。”姚廣孝平靜的回道。

“你一個僧人有什么能送給本王的 。”朱棣笑著說道,并未太過在意,金銀財寶他不缺 ,作為燕王 ,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

“殿下若選我,來日貧僧愿送一頂白帽子給殿下。 ”姚廣孝幽幽的說道。

朱棣聞言 ,心神驚駭,面色大變,就欲發怒 。

然而對上姚廣孝要深邃的眸子 ,所有的話似乎都卡在了喉嚨里。

最后只是低聲道:“隨我一同吧。”

朱棣雖然讀書少,但王上加白是什么個意思,還是很清楚的 。

哪怕知道姚廣孝能說出這等話來 ,絕對不是個正經和尚,朱棣依舊將他帶回了北平,封為慶壽寺的支持。

到底怎么想的 ,或許也只有朱棣自己才能知道了。

“通知世子,隨我去京師吊唁 。”

驛卒走后,朱棣過了許久才緩過來 ,而后就下令道。

太子薨這等大事 ,自然是耽擱不得,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大早 ,朱棣就要出發。

“是,殿下 。 ”馬三寶聞言,立即去尋找世子朱高熾。

待旁人走開后 ,姚廣孝見朱棣神色恢復,便走到朱棣面前附耳道:

“殿下,這是天賜良機啊。”

朱棣聞言 ,皺眉看向姚廣孝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

姚廣孝也不怕說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話來,直接挑明道:

“太子薨去,陛下自然要從諸多皇子皇孫中再挑選一人繼承大位 。 ”

“貧僧看來 ,以陛下的脾性,從皇孫中挑選的可能性最大。”

“以朱英此子的長相氣質,若是出現在京師城里 ,或是被陛下看見。定會被認為是早夭的長孫 。”

“如此一來 ,殿下就有了機會。 ”

姚廣孝的話,意思非常明確,便是想趁此機會 ,把朱英帶到京師里,甚至安排一場和朱元璋的偶遇。

一旦朱英被認定為曾經的皇長孫朱雄英,那么極有可能被定下繼承人 。

朱英的身份 ,朱棣和姚廣孝自然是知道的。

朱元璋的年歲也有六十多,在大明這個年代,都屬于高壽了。

用不了幾年 ,陛下去世后,朱英繼承皇位 。

朱棣再爆出朱英的真實身份,并非皇室血脈 ,自然這皇帝位置就空了出來。

到時候,一切皆有可能。

“為何你認為,父皇不會選我 。 ”

朱棣有些自傲的說道 ,同時眼底深處散發出一股兇戾氣息。

顯然皇帝位讓他有些暴躁了 ,畢竟這是他日思夜想的可能。

如今終于看到夢想成真的希望,姚廣孝卻來打破,朱棣忍不住就有股暴虐感 。

他為燕王 ,從小自戰亂軍營中長大,幼時就表現出了優異的軍事天賦 。

洪武三年,朱棣十歲 ,受封燕王。

洪武九年,朱棣迎娶大明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名將徐達之女徐氏為妻。

洪武十三年,虛歲二十一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 。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知院阿魯帖木兒等屢為邊患 ,命晉王朱棡 、燕王朱棣分兵兩路,再次對北元進攻作戰。

此次出征一潁國公傅友德為征虜前將軍,南雄侯趙庸 、懷遠侯曹興為左右副將軍 ,定遠侯王弼、全寧侯孫恪為左右參將 ,督兵從征。

敕王弼率山西兵聽晉王節制,其余均聽燕王朱棣節制 。

三十歲的朱棣,成為大軍主帥。

朱棣被封藩地北平 ,乃是前朝大都,朱棣作為朱元璋第四子,信任是不用說的。

十年北平 ,名將傅友德、馮勝 、藍玉都曾經以北平為出發點,征伐北元 。

對于朱棣來說,這些名將 ,就是他心中的崇拜者,每次的戰役,朱棣都向他們虛心學習 ,面對燕王的請教,諸多名將也是傾囊相授。

這次遠征,最難的不是擊潰敵人 ,而是找到敵人。

大明兵力雄厚 ,有碾壓之勢,可蒙古腹地氣候惡劣,又極為廣闊 ,若是貿然進去,久而久之,便有大危 。

朱棣咬牙冒險進入 ,他知道這次對他而言極為重要,只能放手一搏。

如同曾經的藍玉捕魚兒海般,朱棣經過一番磨難后 ,終于找到北元殘軍。

而后燕王朱棣不費一兵一卒,招降了乃兒不花 。

而晉王朱棡,打仗兇猛 ,卻怕損失過大,不敢深入蒙古腹地 。

如此一來,更加顯得朱棣的戰功卓越。

就現在的情況 ,在朱棣看來 ,只要父皇公平選擇,他的競爭力就是最強的。

朱允熥,朱允炆 ,不過是兩個乳臭未干小屁孩 。

朱棣縱觀所有兄弟,二哥朱樉荒淫無度,三哥晉王朱棡就更不用說了 ,前兩年才被自己被比下去,早就成了陪襯。

五弟周定王朱橚,是朱棣的胞弟 ,能力不說,按位置算也輪不到他。

如此看來,這皇帝位 ,舍我其誰!

姚廣孝看著朱棣極為自信的面容,也沒必要去潑上一盆冷水,自討不快 。

便說道:“殿下目前優勢極大 ,可陛下的心思 ,誰也猜不透,以貧僧看,不若將朱英置于京師 ,也算是一枚暗子。”

“一切順利自然極好,若有什么差池也不至于手忙腳亂。”

朱棣聞言,眼中的戾氣消散 ,閃過深思神色 。

對于姚廣孝此話,他覺得還是很有道理。

便如狡兔三窟,父皇怎么想的 ,他也不敢確定。

皇帝位太大了,留下一手暗子極為必要 。

想到這里,朱棣便喚來侍衛。

“傳本王令 ,著商人朱英備好行囊,于明日清晨隨本王一同出發,南下京師吊唁。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眼力

侍衛領命而去,姚廣孝卻露出深思的神色 。

“怎么,難道你認為他會拒絕?”燕王朱棣見此 ,不由問道 。

姚廣孝微微沉吟片刻后,說道:“此子看似溫和儒雅,實則能夠將如此之多的野人女真鎮壓得服服帖帖 ,可見并非柔弱書生。”

“在草原上討生活的,只有狼和雄鷹,綿羊只是他們的獵物。 ”

“朱英在貧僧看來 ,便是披著羊皮的狼 。”

姚廣孝沒有直接回答燕王朱棣的話,反而說的似乎和朱棣的問題有些不相干。

朱棣并沒有因此發怒,他聽懂了姚廣孝話中的意思。

以朱安的兇性 ,如若真的不肯一同去京師,非得逃跑的話,自然是得不償失的 。

想了下 ,朱棣說道:“這北平由本王大軍鎮壓 ,如若不知道也就罷了,現在知道,他已經沒有機會可以逃出去了。”

對于朱英手下那幾十人 ,朱棣當然清楚,大半都是野人女真,兇猛悍勇 ,毫無畏死之心。

如果半夜出逃的話,城門口的士兵,還真不見得能擋住他們 。

但是現在有了防備 ,那自然一切都不相同了。

“可是殿下,這只是下策,如若想要朱英為我們所用 ,強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以他的聰慧,如若產生惡意。 ”

“對于日后的布局 ,反而卻是不妙 。”姚廣孝分析說道 ,在看人這塊,他足可以說是大師級別,本就是靠這個本事吃飯。

像朱英這樣的人 ,他這輩子見過的不超過五個,不管身處何種身份地位,都是人中龍鳳 ,沙土不能掩蓋其閃耀的光輝。

“那你說如何做,才能讓他自愿跟我們去京師,早前本王拖延他的路引 ,想必已經被他察覺 。”

“現在又帶他去京師,我怕此子想法甚多 。這小子性格謹慎,簡直不像個二十歲的娃 ,一點貪婪之心都沒有,純粹的見好就收。 ”

“哪怕有一丁點不對,都是想著迅速遠離 ,本王之前只是派人試探 ,他竟是連帶來的雪花鹽都不想要了。”

說道這里,燕王朱棣都有些無奈,在朱英剛剛出現的時候 ,帶著幾十個手下,尤為惹眼,他便暗中派人試探過 。

想到朱英次日就去找北平府衙開路引 ,想要趁他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開溜。

如果不是自己恰好有事在北平府衙撞上了,恐怕這小子丟下百余斤雪花鹽,直接就消失 ,再也不過來了。

對于朱英,朱棣感覺就像個刺猬一樣不好下手,稍稍一些風吹草動 ,朱英都異常的敏覺 。

“我看不若讓大王子前去。”猶豫了一下,姚廣孝還是說道。

“他?為什么讓他去? ”

聽到這話,朱棣反問了一句 。

姚廣孝所說的大王子 ,自然就是朱高熾了 ,不過現在的朱高熾還只有十五歲,雖是嫡長子,但目前來說并不得朱棣寵愛。

首先是肥胖 ,年僅十四歲的朱高熾,現在已然是個大胖子了。整個人胖得都有些厲害 。

也不是因為懶或食量大,這些在朱棣面前沒有任何意義。

作為一個在軍營中長大的燕王 ,自然不可能讓兒子如此。

只不過朱棣也很無奈,他這個長子,真就是連喝水都胖 。

曾經有段時間 ,朱棣讓其控制飲食,一段時間后發現,并沒有任何用處 ,還是在緩慢的長胖 。

而且由于吃食過少,還導致身體異常的虛弱,哪怕京師太醫院對此也沒絲毫辦法 ,只能長期吃藥抑制。

所謂虎父犬子 ,自己是頭老虎,生出來的兒子卻是個病貓,這讓朱棣怎么喜歡。

相比較下 ,下了兩歲的嫡次子,此刻就已經有了勇武的體現,很是得朱棣的喜愛 。

“大王子喜靜不喜動 ,酷愛讀書,性格柔和。早前貧僧曾見朱英與大王子很是投機,想必大王子前去的話 ,可能更加容易說服朱英。 ”

姚廣孝說道,現在的朱高熾十五歲,沒有極冠 ,在朱元璋沒有賜封前,并不能被稱為世子 。

聽到喜靜不喜動這句,朱棣有些不愉 ,那意思很是明顯 ,他還能動咋樣?

不過現在能去的,也就只有老大了,老二的性格朱棣了解 ,少許有些莽撞,很容易辦壞事。

“那便讓老大去試試吧,本王另行安排人手對暗中嚴管 ,必不可讓其逃離。”

燕王的語氣有些無奈,不過到了后面說道朱英的時候,就有些凜然了 。

朱英的存在 ,可是關乎到皇位的爭奪,由不得半點意外。

........

“安排人手,收拾細軟 ,我等今日連夜出城。”某院屋子里,朱英對著數位手下吩咐道 。

“東家,這般以來 ,咱們非但沒得賺 ,甚至可能會虧呢。 ”有一名高麗手下對著朱英說道。

“我聽東家的,東家既然安排了,就說明肯定有事情 。”另一名蒙古族手下 ,馬上附和道 。

“這不是跟你們商量,是命令,現在立即回去 ,把人都通知好了,三更天的時候,聚眾強離。”

朱英沉聲說道 ,眼神微微瞇起看向眾人,聲音中帶著一股字森然。

早前說話的高麗人,嘴唇緊閉 ,再是不敢開口了 。

這個時候的東家,最是讓人害怕。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屋外門敲響。

朱英微微皺眉 ,道:“進來 。 ”

一名護衛進來后立即低聲說道:“東家 ,門外來了個自稱燕王府侍衛的人,說是有燕王口信帶給東家。”

朱英聞言后,卻是輕輕嘆息:“果然是瞞不過這姚廣孝。”

這才不到兩個時辰 ,朱棣的侍衛就過來了,朱英敢打賭,這人覺得是姚廣孝暗中攛掇 ,朱棣可沒這么快的反應速度 。

朱英走到院子里,一名身穿燕王府,侍衛服飾的人已經是在院中等候。

看到朱英過來 ,連忙走上來說道:“朱公子,殿下傳來口信,讓你早些收拾行囊 ,一同南下京師吊唁。 ”

聽到這話,朱英臉上帶著笑意說道:“感謝燕王殿下能給予我這等機會,便是請帶信回去 ,明日清晨我必準備到達 。”

那侍衛點點頭 ,便回去復命去了。

“東家,你這可真是神了,剛說完燕王就派人傳信來。”

“便是如此也無須糾結審美 ,召集小的們,直接破城而出便是 。 ”

“他們必然沒有防備 。我等以逸待勞,想要出城簡單至極。”

早前說話的蒙古漢子開口說道。

“不用多想 ,出不去了 。燕王都派人來傳信,便是現在我們已經被暗中監管了。”朱安肯定的說道。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京師之行

朱英知道,這等手段,必然是姚廣孝的安排 。

只是朱英實在是想不出 ,為何朱棣和姚廣孝要這么針對自己。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自己手中除了雪花鹽,能有什么?

怎么就一直死盯著自己不放呢。

又沒有感受到明顯的惡意 ,這就讓朱英有些看不透了 ,根本無法分析出其中的目的 。

“東家,是不是燕王看上你了。 ”早前的蒙古漢子,翁聲說道。

朱英一愣 ,隨即狠狠的瞪了一眼這蒙古漢子:“不會說話就少說,沒人拿你當啞巴 。 ”

他當然明白蒙古漢子話中的意思,這種可能也是朱英想過的一方面。

作為后世傳頌的永樂大帝 ,對于賢才這塊,肯定是比較重視的。

朱英從來不會妄自菲薄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或者說從旁人的角度來看,朱英此人,當是天縱其才 。

十歲的年紀 ,僅僅十年,就創下偌大規模的商會,哪怕朱英的底細只是被朱棣發現了冰山一角 ,那也是極為駭人了 。

這等人才 ,以朱棣的目光來看,自然是想收歸己用,況且朱英主要游蕩在西域和草原地帶。

熟悉各部族 ,還有其他小國的情況,這對朱棣來說,更為重要。

一旦收服朱英 ,朱棣對于征戰草原上的各部族,將會有難以想象的收貨 。

如果早幾年,哪怕早個三年遇到朱棣 ,朱英或許就會考慮跟隨了。

但是現在,完全不可能。

想到這里,朱英心中開始籌算 ,如何離開北平城 。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雖說難度比較大,但若是真想要走 ,還是有辦法的。

不過為了避免過大的損失 ,朱英必須仔細謀劃一下,且時間不等人,今夜必須行動。

就在朱英深思的片刻 ,有手下進來通報,燕王大王子朱高熾來了 。

“他來干什么?”

朱英有些疑惑,直接出去迎接。

院子里 ,一個年歲不大的胖子,正在等候。

現在的朱高熾雖然胖,但就目前看來 ,還是正常人的模樣,沒胖到以后那么夸張的程度 。

畢竟他才十五歲。

朱安看到朱高熾,感覺有些可惜。

這很明顯是一種病癥 ,這等病癥在后世都很難解決,更不用說現在的大明了 。

“英哥兒 。”朱高熾看到朱英很是開心,雖然和朱英接觸的時間不長 ,但他卻把朱英當做知心的朋友。

“大王子怎么來了 ,莫不是想我了。 ”朱英笑著調侃到,對于朱高熾這個小胖子,他還是很有好感的 。

朱高熾好讀儒書 ,但卻不像常人那般死讀書,對于其他學問,也有很大的興趣。

朱英作為后世人 ,可能專業深度沒有,但是侃大山這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朱高熾很快就發現朱英似乎天文地理 ,各家學問,好像都知道一些,雖說有些雜 ,但這極為廣泛的見識面,讓其心生向往 。

在朱英刻意的接觸下,兩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我當然想你啦 ,不過今天過來 ,主要還是父王的意思,明日你就要隨同我們一起去南京了。”

“父王讓我過來看看,你這邊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沒 。”朱高熾隨口說道 ,也不客氣,在堂屋里找了個椅子坐上。

主要站久了,他容易累。

朱英擺擺手讓仆從去準備茶水 ,坐到朱高熾的旁邊,像是不經意間問道:

“哦,燕王的安排 ,燕王有什么吩咐嘛 。 ”

“也沒說啥,可能是怕你有些不開心吧,所以讓我來安慰一下。”

朱高熾直接說道 ,話語中沒有任何的忌諱。

朱英無語,他心中已經決定要離開了,作為商人 ,他讓知道大明如今商人的地位 。

這要是到了大明京師南京城 ,隨便來個人都可以鄙夷他 。

他現在日子過得瀟灑,犯得著去京師干嘛。

“聽說京師很是熱鬧,這次便也有機會去看看了。”朱英敷衍著說道 。

朱高熾聽到這話 ,精神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說道:

“熱鬧哪里都熱鬧,關鍵是我大明火器的根源 ,就是在京師的兵仗局啊,到時候我跟父王說說。 ”

“看咱們能不能有機會去里面看看,想來京師那邊的火器 ,款式定然要多上很多。”

朱英聽到這話,眼中頓時一亮 。

對于大明火器,他可是垂涎已久了 ,現在就全世界來說,大明目前的火器便是第一。

后世記載,朱棣對于火器極為重視。

但是朱英接觸后 ,卻發現朱棣雖然也重視 ,卻沒有達到深入研究的地步,或者說重視程度和他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別 。

很大程度上,朱棣更在重視個人武力 ,或者兵法謀略。

火器在朱棣的眼中,只是比較好用的武器。

不過現在的火器,確實還沒達到很強的概念 。

大明火器 ,主要發展比較快的方向,還是以大炮為主。

畢竟現在的火藥還是粉末狀,沒有形成顆粒 ,在殺傷這塊,短支的殺傷力沒那般恐怖。

然而在和朱高熾交流后,朱英才發現 ,原來整個燕王府邸中,對火器最感興趣的,便是他了 。

兩人最大的共同話題 ,便是關于火器 。

聽到這話 ,朱英心中心思流轉,突然對去京師感覺不是那般抗拒了。

以朱安目前的情況,想要對火器進行高度的研發 ,太難了。

除了一硫二硝三木炭這個說法,朱英記得,至于其他的 ,就沒啥感覺了 。

至于這火藥的使用,唐宋時期就比較廣泛了,根本沒有意義。

再說了 ,后世大部分人,誰會去研究這個玩意啊。

除了知道一個大概的發展方向,朱英也就真的只是略懂而已 ,不過忽悠朱高熾,自是沒半點問題 。

心中琢磨一番,朱英認定 ,這趟京師之行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能去兵仗局觀摩一番 ,甚至拐上幾個火器工匠,那就更完美了。

和朱高熾閑聊一番將去送走后 。

張伯問道:“東家,今晚怎么安排。”

朱安思索了片刻說道:“張伯你帶上十來個漢話說得不錯的 ,明日隨我去京師,其他人便直接回西域。 ”

“是,東家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身世之謎

江南多富庶,就現在的大明江南 ,在全世界,也是最為繁華的地方。

可朱安并不喜歡。

三年前,朱安在西域草原這邊的基本盤穩定后 ,就曾經讓商隊過去 。

不過因為勛貴宗族太多,碰了一鼻子的灰回來 。

在朱英看來,還是大明邊疆這些地帶比較舒服 ,足可以肆意妄為。

天高皇帝遠的 ,除了不要招惹大明的大軍,其他方面,朱英可以囂張的說 ,這里就是我的地盤。

有雪花鹽這等利器開路,不管是大明邊疆的官員,還是諸多小國大臣 ,王室 。

包括草原上諸多部族,西域諸多勢力,都跟朱英有很深的往來。

對外宣稱雪花鹽的來源于海外番商 ,經過早期的原始積累,朱英以代理人制度,建立出一個龐大的利益體系。

當得到的越多 ,人便會越是貪婪,朱英當然不能免俗 。

就現在的大明,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 ,所以很早 ,他就有了海外開國的想法。

現在的朱英已經有一個小規模的火器研究基地了,只不過進度太讓人無語。

兩年還沒造出一個能用的,頂多算是煙花 。

畢竟火器工匠 ,幾乎全部掌控在大明官府手中。

那些研究人員的基礎太差,光是基礎培養,都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和時間。

即便有著后世的眼光 ,但朱英估計,想到達到目前大明火器的程度,至少都是十年打底了 。

兵仗局那邊要是能搞幾個老工匠來 ,隨便都能抵得上好幾年的研究了。

如此看來,京師便是非去不可了。

“通知商會的各個負責人,立即化整為零 ,向江南地區出發,不要怕花銀子,也不要怕虧損 。”

“安排數百人過去 ,隨時等候我的命令 。 ”

思索良久 ,朱英對張伯再次吩咐道。

現在不見得能拐到,但說不準真拐到了,后續的撤退 ,必須先計劃起來。

“是,東家,我這就去安排 。 ”

張伯對于東家的意思雖然不理解 ,但東家運籌帷幄,只需聽從命令就行。

安排好一切,吃過晚飯 ,天黑朱英便回房休息。

這年頭晚上可沒什么娛樂活動,或許江南有,但北平天黑后 ,街道上便是清清靜靜,除了少數一些青樓還亮著燈火 。

其他地方,早就是一片漆黑了。

對于女人 ,現在的朱安暫時興趣不大 ,刀口舔血,流浪的日子多了。

成家目前對于朱英來說,卻是一種奢望 。

定下的三個五年計劃 ,目前朱安已經達到兩個了。

第一個五年,建立自己的勢力:完成。

第二個五年,穩固基本盤 ,擴大影響力:完成 。

第三個五年,發展工業,制造火器 ,海外開國:進行中。

“想來這次的京師之行后,應該可以找個地方穩定發育了。”

坐在書桌前的朱安,此刻也不免有些得意 。

不是每個后世人過來 ,在這大明初期,都能達到這般成就的 。

“可惜這一切,父親你看不到了。”

短暫的得意過后 ,朱安又有些感慨。

對于南京 ,朱安并不陌生 。

十年前,當朱安醒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個約莫八九歲的孩子。

朱安所說的父親 ,便是當時收養他的養父。

養父是一名行商,朱姓,長年四處奔波 ,于南京城外,長江邊上撿到他 。

養父先輩是元末流民,大明建國初期 ,便在淮安某鄉定居,干起了商人的買賣。

養父妻子難產而死,誕下一子 ,在和養父的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感染風寒不治而亡。

當時的朱英大概八九歲的模樣,并沒有原身的記憶 ,只好假裝失憶 。

養父見朱英年歲跟逝去的兒子差不多 ,認定這是老天爺送給他的兒子。

便將朱英收養。

因為早前養父親子是在路途中病逝,養父帶著朱英行商幾年后,回家便聲稱朱英便是早前自己的親子 。

養父常年行商 ,甚少回家,所以村里人也沒多在乎。

朱英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養父撿到朱英的時候 ,渾身幾乎赤裸,有些破爛的布條在身上。

布條殘缺,不過某區域斷裂處 ,依稀能看到有個金絲繡成的英字 。

養父的兒子也沒大名,只有個狗蛋的小名,便干脆取名朱英 。

那塊布 ,至今還被朱英保留著,放置在西域的地盤里。

布是蜀錦,極為華貴。

顯然前身的身世應當不錯 。

只是被沉了江 ,估摸著要么就是家族傾覆 ,要么就是族中相殘。

朱安也懶得去理會。

這又不是后世,僅憑一塊破布去找,難如登天不說 ,還不見得是個什么情況 。

往事如風散去,過好自己就行。

.......

次日清晨,燕王府門外人馬聚集。

其中比較惹眼的是一輛馬車 ,這顯然是為朱高熾準備的 。

朱棣并不想帶這個大兒子過去,但是沒有辦法,禮法如此。

太子薨 ,朱棣要是帶個次子前去吊唁,指不定會被言官噴成啥樣。

那可是連他父皇朱元璋,都敢對噴的存在 。

惹不起。

燕王府內 ,有侍衛像朱棣匯報。

“殿下,昨日夜里朱英所處并無任何異象,剛才已然帶著行李前來王府 ,不久后便會抵達 。 ”

燕王朱棣聞言 ,笑道:“此子倒也還算識相,通知下去,立即準備出發 。”

“是 ,殿下。”

侍衛前腳離開,后腳姚廣孝就來了。

“道衍大師,也準備一同去京師? ”看著姚廣孝的背囊 ,朱棣不由問道 。

“京師有些老朋友許久沒見了,這次去聯絡一番。順便也幫殿下看著朱英,免得誤了大事。”姚廣孝解釋道 。

朱棣點點頭 ,姚廣孝在京師的人脈圈子還是很不錯的,道儒釋三家領袖都和他關系莫逆。

在某些方面或許能有不少幫助。

“屆時大師便和犬子,朱英 ,共乘一車吧 。”

朱棣貼心說道,現在的姚廣孝年紀也不小了,騎馬奔波過于勞累 ,馬車上雖有些顛簸 ,卻怎么都比騎馬好。

“多謝殿下。 ”姚廣孝躬身感謝道 。

此時燕王府門外,朱英帶著十多名手下,已然達到。

朱高熾在門口翹首以盼多時 ,此刻見到朱英便親密的迎了上去。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

這還是朱英第一次通過驛站趕路 。

相對比以前 ,驛站的感覺,就是類似于后世高鐵和綠皮火車的區別 。

大明驛站是官方直營,禁止民間私用。

驛站總結便是跟后世的快遞物流差不多一個道理 ,朱元璋還沒打下元都呢,就開始恢復重建大明各處驛站了。

早前有個駙馬,因為私自用驛站拉了四車貨物 ,就被朱元璋給賜死了 。

足可見朱元璋對于驛站的重視程度和嚴苛。

現在大明的驛站,主要靠的還是接力的辦法。

二十里地設一驛 。

譬如早前的八百里加急,便是從京師開始 ,設置驛站的順序 ,驛卒拿著諭旨,騎馬奔騰至下一個驛站交付。

便是如此,不斷傳遞接力 ,達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

南京到北平,直線九百公里,折合一千八百里地 。

算上繞道這些 ,約莫兩千出頭里地了。

八百里加急,三天就到了,在如今的大明 ,不可謂不快。

當然,朱棣等人自北平出發,當然不可能用這等方式 ,日行能有兩百里就不錯了 。

且也不能晝夜趕路,天黑便會在驛站休息。

驛站對于所有使用的官員,都是免費的 ,吃食住宿都是 ,燕王返京這等大事。

每過一驛,便會換馬保持馬力,速度飛快 。

不過即便如此 ,至十一天,這才達到南京城中 。

頭三天,朱高熾 ,姚廣孝還能聊得津津有味,到了后面,基本上上車就趴了。

熬了一天的顛簸后 ,到了驛站悶頭就睡。

一個胖子,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這等長途跋涉 ,真就是扛不住 。

南京城下車后,唯有朱英還是精神奕奕,其他的早已疲憊不堪了。

“英哥兒 ,你初來京師 ,想必也沒落腳的地,帶著護衛跟我們一同休息去吧。”

朱高熾說話都有些艱難了 。他此刻只想快點到府邸上睡覺。

“那便謝過大王子了。”

朱英點頭應道 。

一行人中,唯有朱棣的精神狀態和朱英相同 ,這或許跟他對自身抱著很大的希望才是如此。

作為藩王,朱棣在京師內城自然有自己的宅院,當然一般情況下都是陛下賞賜。

內城這邊一堆的親王府 ,郡王府 。

還有鎮國將軍府,輔國將軍府,奉國將軍府。

到奉國將軍這里 ,就是曾孫敕封了。

后面還沒出來的四世孫便是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皆奉國中尉 。

這些后世子孫的事情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里基本上都已經安排好了 。

朱棣從北平到南京,兩千多里地,用了十一天 ,這已經算是很快了。

有些近的藩王 ,基本上到了,還是距離比較遠,尤其是蜀王那邊 ,可能就要延遲幾日。

畢竟蜀道艱難,行程要慢很多 。

距離朱元璋定下的吊唁日,還有七天的時間。

南京的各街道 ,商鋪,已經掛上了白布。

并且南京的夜,已然是實行了宵禁 ,熱鬧的秦淮河也是一片漆黑 。

京師的燕王府還是很大的,即便燕王沒有住在這里,也有仆從婢女打掃。

朱英帶著十多人住進來 ,并不會覺得擁擠。

一直到了次日清晨,多數人的奔波勞累才得以恢復 。

朱高熾便迫不及待的拉著朱英去逛這南京城。

太子朱標對于朱高熾來說是大伯,接觸得不算多 ,自然也不是說有些太多的悲傷 ,頂多有些感慨。

朱英卻是猶豫了一下說道:“如今太子殿下薨,大王子你作為燕王嫡長子,將來必定受封世子 。 ”

“若是在這個時候 ,出去游玩的事情被傳了出去,我怕日后恐有些波折。”

聽到這話,朱高熾頓時就反應過來 ,看向朱英的目光帶著感激。

他如何不知道自家父親不待見自己,若是真的被抓到了把柄 。

可能第一個把自己世子身份廢了的,恐怕就是父王了 。

“多謝英哥兒。”

想到這里 ,朱高熾對朱英深深鞠躬作揖。

“大王子莫要如此 。 ”朱英連忙攙扶住。

兩人便只能在這院子里好生待著,等吊唁之日到來。

兩人在院子里閑聊的功夫,朱英也不避諱 ,讓張管家帶幾個人去京師里轉轉,看看有什么鋪子值得入手 。

雖說燕王府這邊環境不錯,但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太子朱標薨 ,諸王吊唁。

最快也得將近兩月的時光 。

朱英總不可能兩個月都住在燕王府吧 ,他秘密眾多,顯然極為不變,容易暴露。

聽著朱英想購置一間鋪子 ,朱高熾思考了會說道:“我家在這京師秦淮邊上,好像有間茶樓。 ”

“待我跟父王說上一聲,便送于英哥兒吧 。”

燕王朱棣在京師還是有些產業的 ,不過基本上也沒怎么管。

父王對于朱英的重視,朱高熾當然心知肚明。不然他對朱英也不會這般客氣了 。

真以為身為燕王府王長子,對誰都這么好說話呢 。換個人都不見得會搭理。

朱英聞言 ,眸光閃動,而后也不客氣的直接說道:“那便麻煩大王子了。”

.........

大明皇宮,仁智殿 ,殯宮所在 。

朱元璋站在朱標的靈柩面前,身形有些佝僂,眼神中帶著一股死寂。

不同于馬皇后駕崩時 ,朱標薨后 ,他并沒有嚎啕大哭,整個人就像一塊安靜的木頭。

然而周圍的侍衛,太監 ,宮女,都已經匍匐在地上,嚇得瑟瑟發抖了 。

仁智殿后殿 ,以及有數十宮女太監,以前伺候太子朱標者,都已經被處死殉葬了。

在靈柩的旁邊 ,年僅十五歲的朱允炆,跪在地面蒲團上,一襲白服 ,發出嘶啞的抽泣聲。

朱元璋的目光,只有轉到朱允炆身上時候,才會有淡淡的生氣浮現 。

他已經一天沒有進食了 ,但太監侍衛們 ,卻不敢勸說一句。

上次勸說的,現在已經在后殿躺著,準備隨伺太子去了。

良久 ,朱元璋的背漸漸挺直 。

沒有嘆息,只有默默的轉身離去。

咱妹子走了,咱大孫也走了 ,現在兒子也走了。

只剩下朱重八了 。

即是如此 。

此后年月,便只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