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門之子
這里是下河村,一個普通的卻又不普通的小村莊。
田間有村 ,村后有山,山上古樹濃蔭,村前有水 ,水倚田園,有著籬笆茅屋的樸素 、青山碧水的清純、田園風光的恬然 。
此時正值暮光時分,那縷縷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農家房屋頂上的炊煙 ,那由牧童吹著笛趕著回來的耕牛發出的“哞哞 ”聲,還有那農人扛著鋤頭回歸時叱喝出來的充溢著山野粗獷的沒有韻律不成調的鄉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靜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歸圖。
放在現代,這里絕對能稱得上是最美村莊 ,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樣了,只有貧窮落后沒有美。
村子的西頭有個高坡,在高披上可以把大半個村子盡收眼底 ,在高坡上有一個虎頭虎腦的五六歲左右的小屁孩的望著村子感慨 。
青山綠水風景好又能怎么樣,交通不便,靠天吃飯 ,飽受自然災害摧殘。在溫飽線掙扎的人,除了吃的,還欣賞什么!讓他看自群山中冉冉升起的旭日 ,不如給他一個雜糧饅頭來得實在。
一個小孩發出這樣的感慨,是不是有點奇怪?
其實不然,雖然他身體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 ,里子卻是二十一世紀一個在就業路上屢被蹂躪的,無錢無權無女朋友的古漢語專業研究生 。連續100次求職失敗后,睡前感慨古漢語專業的文科狗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簡直是難如上青天,沒想到醒來就變成了這個大名朱平安、小名小彘的小屁孩。
這具身體在自己穿來前生了一場病 ,可能沒熬過去吧,自己不知道怎么的一覺醒來就李代桃僵了。
經過多日旁敲側擊得知這是明朝,那個四書五經八股文盛行的年代后 ,只能45度仰望天空內傷了,還真專業對口了
既來之則安之,想想二十一世紀一身專業無處施展的困窘 ,既然現在上天了一次就業的機會,不把握機會的就太浪費上天的饋贈了,更何況自己前世還是個無牽無掛的孤兒呢。
“小彘 ,小彘,回家嘍,小心又被你娘打得嗚嗚哭 。”
高坡下一群熊孩子吼吼的呼嘯而過 ,唯恐回家晚了,會被家里的長輩按到地上摩擦摩擦。
小彘!這小名也是醉了。哪怕是虎子,石頭,也比這名字好聽啊 。當然他也只是抱怨抱怨而已 ,他也知道古代給小孩起賤名的原因。
歐陽修《道山清話》記載說∶“人家小兒要易長育,往往以賤為名,如狗羊犬馬之類是也。 ”古人認為 ,小孩兒出生后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傷害,特別是普遍有迷信色彩的習俗,認為人有三魂六魄 ,缺一不可活 。小孩兒出生要經過閻王關 、撞命關、玉吊關、四季關 、和尚關、落井關等關煞。為小兒取“黑牛”“石頭”“石磙 ”“鋼彈”“鐵蛋”“臭蛋”等這樣的壞名、賤名,目的是欺騙鬼怪,讓閻王爺聽到后不認為他是個人 ,自然就不會去找麻煩,也就放棄了勾魂,使小孩躲過關煞。
這個時期還有“豬來窮 ,狗來富 ”一說 。在這個村里的小屁孩,叫“狗”的男孩還真不少,像有叫“東狗”、“西狗 ”的,還有叫“狗寶” 、“狗崽”、“狗伢子 ”的。長輩給朱平安小名叫小彘有兩方面考慮 ,一是村里把能叫狗的小名幾乎都叫完了,長輩肚子里沒有一滴墨水,再也想不出一個跟狗有關的小名了;另一方面則是 ,家里已經夠窮了,沒有再窮的余地了,而且窮一點的小名更容易養活。
當朱平安聽說村里還有小男孩叫“狗妹”甚至叫“狗屎”的 ,頓有一股劫后余生的慶幸,小彘,彘兒相比前兩個稱呼而言 ,口味還是清淡不少 。
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十多天了,朱平安由不適應到無奈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在這個年代生活,姓名習慣還是其次 ,最主要的是生活習慣。這是舊道德舊禮教盛行的時代,沒電、沒網也就罷了,三綱五常 、三從四德、鬼神宿命等等大行其道,所以那些小說里寫的穿越主角帶著主角光環 ,上來就是虎軀一震天下歸心、金手指一開天下無敵的,純屬扯淡,要是你穿越這樣搞的話 ,早被村老之類給燒成飛灰了。在這種封建禮教吃人的社會,你稍有異常,可能就被人當成妖怪附體給燒了 。
這可真不是夸張 ,村里老王頭因為說了幾晚夢話,就被強行灌了一大碗符紙燒成灰攪拌的水;鄰村王二麻子在縣城學胡姬說話,回村才拽了幾句就被村老當鬼上身 ,給綁在柱子上暴曬了三天才算完事。
一個人怎么可以對抗整個世界。
所以,來到這個世界十多天的時間,朱平安一直努力的扮演好小孩子的角色 。謹慎小心 ,盡量不做出格的事,以免被綁到木架上做燒烤,他可不想為自己代言(帶鹽)。
時間不早了,得趕緊回家了 ,不然又要挨罵了。朱平安邁開小短腿從高坡上,朝著家的方向,狂奔而下 。
怎么感覺到大腿根涼颼颼的有風吹來呢?難道說自己的小短腿邁出了風馳電掣的速度?
朱平安跑到坡下后 ,停住腳步,低頭就看到了檔下一根小面條,迎風招展。
開襠褲?
你讓一個心理年齡二十余歲的人穿一個開襠褲是怎么回事啊 ,還讓不讓愉快的玩耍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回去一定要爭取不穿開襠褲的權利 。
一路走來,茅屋土坯房不成規則的擺布,下河村 ,雖然依山傍水,但是仍屬于窮鄉僻野,因為當地人對山水的利用僅限于滿足生活的需求而已 ,要蓋房子,上山砍幾棵樹拖回家做梁木;沒米下鍋了,上山找點野菜野果,下水捉兩條小魚丟鍋里。封建小農經濟 ,還是以田地為生的,大部分村人靠著一畝三分地為填飽肚子奔波,比較富庶的也只是那么幾家地主而已。
地主家自是可以出租田地 ,變賣糧食,有錢再買地,良性循環;貧困人家靠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的產出還不夠塞牙縫 ,只能租地種,古代又沒有減免土地稅的政策,辛辛苦苦種一年糧食 ,除去苛捐雜稅地租,能夠一家嚼用果腹就不錯了 。
朱家還算好一點,家里還有良田十余畝 ,算是村里中等人家,只是也耐不住人多,再加上大伯不事生產,溫書科考費用頗多 ,老朱家也是過的捉襟見肘。
當然,單從外面看的話,朱家過得還算可以 ,相對于村里常見的茅屋土坯房,最起碼朱家還是土木結構的朱家大院,只是實際上朱家過的還不如村里一般人家呢。
朱平安一進門剛好碰到了這一世的母親陳氏 ,陳氏正橫眉豎眼立在院子門口瞪著自己,看到自己囫圇回來,眼神才如冰雪逢春化了開來 ,是專門等自己回來的。陳氏三十多歲,穿著帶大襟的藍粗布夾襖,頭發在腦后挽了一個發纂兒 ,插了一只木釵,耳朵上一對銀丁香,眉梢有幾分潑辣勁兒 。
“娘,我以后再也不要穿開襠褲了。 ”朱平安小短腿才邁進大門檻 ,就開始爭取不穿開襠褲的權利。
話音才落,就被陳氏揪住了耳朵 。
“小兔崽子,你還翻天了 ,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還省吃儉用給你做衣服,你還嫌棄上了 ,你才多大就不要穿開襠褲!”
“娘,啊,疼疼疼 ,我已經不是兩三歲的小孩了。”朱平安小手手拉著陳氏的胳膊,墊著腳尖減輕一點疼痛。
屁,你才五歲 ,陳氏低頭看著自家五歲的小兒子說出這么一句話,莫名的喜感,自己的小兒子虎頭虎腦的比他哥哥活潑多了 。
雖說好笑,可是陳氏手上的力氣卻并沒有變小 ,這個臭小子本來就不老實,前些天生過一次病,好了之后更皮實了 ,成天往外跑。
“你還知道疼,一天到晚到處野的看不見人,被拍花子拐了去 ,老娘就心靜了。 ”陳氏說著瞪了朱平安一眼,想到縣城有小孩失蹤就心有余悸,好在村里人來人往倒是安全的很 。
“二嫂 ,男孩子有哪個不野的,還是皮實點好,你就別罰小彘了。”在院子水井邊清洗碗筷的三嬸張氏有些羨慕的看著小彘 ,在一旁勸說陳氏消消氣。張氏剛到三十,但是至今只有一個小了朱平安一歲的女兒朱平玉,所以對陳氏有兩個兒子,特別羨慕 。
“老三家的 ,你可別替他求情了,這混小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陳氏說著,揪著小朱平安的耳朵揪到灶房了。
“說 ,以后還敢不敢野的不著家吃飯了。”陳氏大聲說著,卻從蒸籠里面取出一個去了皮的白水煮雞蛋,從窗棱往外看了看見沒人注意這邊 ,就悄悄塞到了朱平安的手里 。
雞蛋,朱平安兩眼泛光,吃了十幾天粗茶淡飯 ,終于見葷腥了。
這根本就無法拒絕嘛。
“疼哦娘,再也不敢了 。 ”朱平安接過雞蛋,嘴里卻故作聲勢嗷嗷叫著。
在二十一世紀 ,吃,可是他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時,可是省吃儉用把便宜能吃的吃了一個遍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資深吃貨了。
純天然無公害,入口綿軟,味道可真是好極了 ,感覺比現代的雞蛋好吃不知多少倍,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到這以來都是粗茶淡飯不知葷味的緣故吧 。
小機靈鬼,陳氏嗔笑 ,點了一下朱平安的腦門,小聲說,“快點吃了 ,待會上了桌,你那心偏到天邊的麼麼又都緊著大房了。”
這時朱平安的心里倒是極暖的,這一世的家人無論是潑辣老媽還是木訥老爹 ,亦或者十歲左右卻少有老成同樣老實的哥哥,都是打心里對自己好。
父慈母親兄厚,處處顯溫馨 。
這也是朱平安接受穿越事實的主要原因,在二十一世紀身為孤兒沒有感受過家庭溫暖的他 ,在這兒感受到老牛舐犢般的關愛,也就慢慢心甘情愿了。
“娘,你真好 ,我長大了要好好孝順你。”朱平安抱著陳氏的大腿有感而發 。我就是你們的兒子,以后一定好好孝順你們。
陳氏看著自己的小兒子賴皮蟲一樣跟自己撒嬌,明顯很受用 ,覺得自己的小兒子比大兒子可愛多了。自己先前找老大過來,那傻小子跟他爹一個德行說什么偷吃不是大丈夫,差點沒把陳氏氣個跟頭 ,只好趕他出去,還好自己小兒子沒那么古板,好笑地在小兒子腦門上點了一下 ,“你少氣我,我就謝天謝地了,快把嘴擦了省得待會被看到。 ”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 氣運與中邪
夕陽西斜,朱家上房人員齊整,晚飯也準備好了 。朱家在這個時候吃晚飯 ,主要是為了趁明不費蠟油,老天爺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朱家上房東屋正中擺了一個大桌子,在朱平安眼中 ,這套桌椅可以說是朱家最好的家具了,不得不說明朝的桌椅做得好,既簡潔明快又細膩精致 ,連鄉下桌椅都這么精良。明朝的桌椅板凳在現代都是有名的料好活細,大匠制器,好象大師作詩 ,“一年成二句,一吟雙淚流”,好椅子做成,“日三摩挲 ,何如十五女膚!”
朱家老爺子是位方臉瘦高老者,穿著一身青色粗布衣衫,手里拿著一個旱煙 ,時不時吧嗒吧嗒的抽兩口 。
朱家老爺子面前擺了一疊水煮花生,旁邊還有一杯濁酒,和桌上擺著的窩窩頭還有爛菜葉 、腌菜和稀粥形成了鮮明對比。
靠著朱老爺子坐的朱老太太劉氏 ,頭發有些稀疏,但梳的整齊,看上去就知道不是好相與的。緊挨著朱老太太劉氏坐的是朱老爺子和朱老太太老來得的小兒子和兒媳 ,也就是朱平安的四叔四嬸,四叔朱守信和四嬸趙氏今年剛成婚,四叔面皮白皙 ,和朱老太太仿佛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甚得老太太寵愛 。四嬸穿著嶄新的銀紅妝花褙子,一條油亮亮的大辮子在頭頂盤了個發髻,上面插著一根鎏金的小鳳頭簪子 ,還簪了一朵粉紅色的絨花。
在朱老爺子對面,坐著的面色白皙的中年男子,是朱平安的大伯 ,朱守仁。他穿著半新的葵花色繭綢直綴,袖子寬肥,帶著四方平定巾 ,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 。旁邊是大伯母吳氏,穿著半新的直領對襟小袖百褶裙,看上去比陳氏要大不少 ,也收拾的齊整,身邊是他們遲來的六歲兒子朱平俊,也穿著嶄新的妝花褙子 ,正撅著嘴半倚在她娘吳氏的懷里。
再接著就是朱平安這一世的父母,父親朱守義,古銅膚色長的很壯實,典型的莊稼漢子 ,不過這么些天朱平安也知道自己這個便宜父親可以說是全才,會打獵,也會木工 ,種田還是把好手,只是性格特別老實,可以說是木訥。朱平安的大哥朱平川今年十歲 ,幾乎是父親朱守義的翻版,壯實老實 。
三叔跟父親很像,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一個老實的莊稼漢子 ,三嬸就是剛才在門口勸說陳氏的張氏。三叔三嬸成婚多年,至今只有一個女兒,就是在三嬸懷里怯怯的小丫頭朱平玉。
農家小院 ,是非可是不少。
大伯朱守仁是讀書人,雖說考了十幾年來都沒考上秀才,不過總算也是童生了 。讀書人讀四書五經,必須在縣試、府試、院試三試都通過錄取了 ,才能取得秀才的功名。大伯朱守仁專心溫書,不事農桑生產,考了十幾年才在六年前通過了縣試 、府試 ,取得了童生的稱號,雖說之后一直沒考上秀才,但也算是百里長征 ,走了一個開頭了。朱老爺子和朱老太太很看重自己的長子,認為他就是朱家光宗耀祖的希望,尤其是在大伯朱守仁取得童生后 ,對大伯一家也很偏愛 。四叔是小兒子,朱老太太更是寵的不行。至于父親和三叔兩家,就不怎么得關心了。有得看重的 ,有得寵的,還有不被關心的,一大家子在一起,是非怎么會少的了 。
老爺子和老太太偏心還是很明顯的 ,單從衣著上看,一家人差別就很大,大伯和四叔一家穿著都比較好 ,半新的衣服,自己一家和三叔一家都是粗布衣衫還有補丁。
看來自己得好好努力,先不說光宗耀祖 ,最起碼先讓自己一家過的好起來。
邁著小短腿剛進屋,朱平安就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朱家人每個人頭頂都有一個白色的氣柱 ,大伯朱守仁頭頂的白色氣柱比其他人都濃一點,但都是白色的 。
突然出現的現象讓朱平安大吃一驚,連忙搖了搖頭 ,閉上眼睛睜開再看時,剛才奇怪的現象消失不見了,每個人都恢復了正常,再也看不到白色氣柱了。
奇怪 ,剛才怎么回事,剛才絕不是眼花,自己視力不可能出現問題的 ,怎么有點像是小說里寫的氣運啊,難道說自己能看到別人的氣運?自己穿越重生就很離奇了,能看到別人氣運也是說的通的 ,可是為什么現在自己又看不到別人氣運了呢?!
“彘兒傻站著干嘛,還不過來吃飯。 ”母親陳氏見朱平安站在門口發呆,不由出聲提醒 ,傻小子,再不來你偏心的祖母就把你那份給老大老四一家了!
“哦哦,來了 。”朱平安連忙回神 ,應了一聲。算了,本來看到別人氣運這事就很離奇,自己一時搞不清楚也正常。
吃飯之前,朱平安還保持著前世的習慣 ,邁著小短腿跑向洗臉盆里洗手。
這在不怎么講究衛生的古代農村有些稀奇,尤其是村里的小男孩一個個跟泥猴似的,比如大伯家的朱平俊現在就窩在大伯母懷里吸鼻涕 。朱平安自從來到這一世成為這個小男孩后就堅持洗手洗臉 ,十幾天下來,已經和那群流鼻涕的小屁孩涇渭分明了,一個又白又虎頭虎腦的小屁孩 ,還是蠻吸引眼球的。
“彘兒這小子生病病好后,倒是講究干凈起來了,不會是中了邪了吧。”小四嬸用手帕遮著嘴巴 ,一雙細眼上下打量著朱平安 。
中邪?
朱平安明顯被小四嬸嚇了一跳,在這種封閉的思想落后的農村,被人懷疑中邪可是很危險的事 ,想想那個說夢話就被灌一碗灰水的老王頭就知道!我已經很小心了,沒有展示什么超時空的思想之類的,就是洗個手而已,小四嬸真是一個不安生的女人 ,跟自己游手好閑的四叔還真是絕配。
朱平安打定主意,自己能看到氣運這回事絕對守口如瓶,誰也不告訴。
小四嬸子的話 ,朱平安還沒想好怎么應對,母親陳氏就已經不干了!
“你說誰中邪了,我看你才是中邪了 ,我兒子講究干凈一點就是中邪了,那你呢,每天洗手臉還經常穿新衣服 ,那豈不是狐貍精附體了 。 ”聽到小趙氏的話,陳氏心里升起無名怒火,‘騰’地站起來往前走了兩步 ,站到小趙氏面前,要她給個交代。
朱平安十歲的哥哥朱平川也開口說自己的弟弟不會中邪的。
“娘,你看二嫂他們,我就是隨口說了一句 ,二嫂就這樣 。”小趙氏避開陳氏的目光,轉頭一臉委屈的向朱老太太求助,還拿手帕擦眼睛 ,好像多委屈一樣。
“那樣了?我也只是說你一句,你就這樣哭天抹淚的,真是做作 ,可惜我不是四弟,可不吃你這一套!老四家的,你今天必須必須說清楚了 ,不然我可不愿意。”陳氏不吃小趙氏那一套,冷冷發聲,英氣十足 ,跟小四嬸子裝柔軟扮可憐截然相反 。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 農家小院是非多
“夠了,老二家的 ,她不也就是隨口一說嘛。 ”朱老太太明顯偏向小趙氏,話里話外就是說陳氏小題大做了。
“娘,你咋這么說 ,這可不是小事,哪有自家人這么污蔑自家人的!我兒子還小,可禁不起折騰。”趙氏立起眉毛反駁 ,母雞護崽一樣護著朱平安 。
“二嫂,你咋這樣跟娘說話呢。”小趙氏避重就輕,轉移話題 ,指責陳氏對朱老太太不尊敬。
“你就會煽風點火!”陳氏冷笑 。
“夠了,吃個飯,甚個事。 ”朱老爺子一磕煙袋 ,瞪了一眼自己的二兒子和小兒子,意思是讓他們看看自己的媳婦,省得吃個飯也不安生。
朱守義伸手拉了拉陳氏,讓她坐下吃飯 ,陳氏雖說一臉不快,可還是給丈夫面子坐回來了 。
“爹,我也是為咱家好 ,萬一中了邪,給咱家添了晦氣,那可就慘了。”小趙氏臉上有些訕訕地 ,不過依舊陪著笑緊咬著中邪的事不撒嘴。
“放你娘的屁!”陳氏見小趙氏還是不依不饒,一下子就火了,恨不得上去撓她 。
“錙銖必較 ,真是有辱斯文。 ”自家大伯一臉清高不食人間煙火,甩了一下袖子搖了搖頭嘆道。
大伯母看得津津有味,也不勸阻 ,還在一旁努力培養大家娘子的風度,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丈夫考中了秀才,她可就是秀才娘子了,要是自己丈夫再中了舉人 ,自己就是官家太太了,怎么也得把通身的氣派培養出來 。看到自家兩個弟妹毫無形象的撒潑吵鬧,愈發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氣派通透。
不過朱平安對自己的大伯母是嗤之以鼻的,如果是大家娘子的話,這話早就把糾紛給熄滅了 ,而不是像大伯母這般看笑話。
不過看著祖父的黑臉,朱平安覺得這樣下去可不是好兆頭,畢竟這可是封建家長制的年代 ,有了不孝的名聲,在村里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娘,四嬸 ,你們怎么了?”朱平安洗完手,邁著小短腿走到母親身邊,揚起肉嘟嘟的小臉好奇地問道 。
這么可愛還這么有禮貌,親切的給小四嬸打招呼 ,這讓剛才還在詆毀朱平安的小四嬸都有些羞赧。
“你四嬸說你中邪呢。”陳氏瞪了小趙氏一眼,氣氣的說道 。
“娘,啥叫中邪啊? ”朱平安像是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問道。
于是 ,陳氏又瞪了小趙氏一眼。
老爺子也把目光轉向小趙氏,有幾分不滿 。小趙氏訕笑,也覺得自己有點小題大做了 ,但是面子還是放不下,彎下腰哄朱平安問道,“彘兒 ,嬸嬸問你,你為啥最近開始洗手臉了啊。”
朱平安可不是真的五歲小孩,自然不會讓自己的話露出把柄來給她抓住 ,小身板顛顛的跑到陳氏懷里,舒服的靠著,大眼睛滿是無辜的看著小趙氏說,“上次彘兒生病 ,給彘兒看病的白胡子老爺爺說彘兒是因為手臟那東西吃才吃壞了肚子,彘兒不想喝苦苦的藥,所以就按老爺爺說的吃飯前洗手臉了。”
雖說賣萌可恥 ,裝嫩可笑,但是一個五歲小屁孩你成熟一個試試?活膩了!想去做燒烤給自己代言(帶鹽)啊!
說到白胡子老爺爺大夫的時候,朱平安不著痕跡的看了看眾人的表情 ,大家基本上都已經信服力,要知道朱平安也是做過功課的,這個白胡子老爺爺可不是簡單人 ,人家是縣里面有名的名醫,平時很少出診,即便出診也是給達官貴人 ,上次給朱平安看病完全是巧合,訪友途中偶然路過見朱家人慌亂不堪,心生不忍,才出手的 。
“好了此事到此為止 ,以后誰也不要再提什么中邪精怪之類的事,都是我朱家的好兒孫,如果我在外面聽到什么對自家人不好的傳言 ,就別怪我動祖宗家法了! ”朱老爺子還是能分得清輕重的,并沒有讓兒媳們爭吵個不休,適時的一拍桌子結束了兒媳間的爭執。
家和萬事興 ,人丁興旺也是家族興旺很重要的一環,朱老爺子也不允許有對家族不好的傳言出現,他可是日日夜夜盼著家族在自己手上興盛呢。
爭執就此偃旗息鼓 ,老爺子放下煙袋,動了筷子 。
朱老爺子動了第一筷子,朱家人才開始晚飯 ,很具有古代封建家長制的色彩,十多天了,朱平安對此也見怪不怪了。唯一至今仍難以接受的就是桌上的飯菜了,所謂的菜也就是水煮放鹽或者清蒸放鹽 ,印象中炒菜好象是清中期提取植物油方法面世后才漸漸普及的,現在炒菜應該是有錢人家的專利,農家是不舍得用動物油炒菜的。主食是雜糧做的窩窩頭 ,像饅頭又像餅的,味道很差有點嗝嗓子,費半天勁才能咽下去 ,粥的味道還能接受,只是太稀了。
飯桌上吃飯是定量的,這個量是由朱老太太掌握的 ,男人都是兩個餅子,女人和小孩只有一個,粥也是有區分的 ,男人面前的都是濃稠的,女人和小孩面前都是湯水 。
祖母朱老太太也偏心,分面餅和粥的時候也是區別對待,大伯和四叔兩家分的面餅都是大個的 ,自己家和三叔家都是小點的,而且朱家大伯會有三個餅,理由是他要讀書費腦子。類似這樣偏心的例子還有很多 ,炒雞蛋這樣的不經常做的菜,朱老太太也是多往大伯和四叔他們那分。
尤其是今天,祖母不知是補償還是怎么地 ,時不時的給小四叔和小四嬸夾炒雞蛋,小四嬸還有意無意的對母親陳氏顯擺,結果把母親撩撥的差點沒上去咬她兩口 。整個飯桌 ,劍拔弩張,風聲鶴唳,承封天下不太平。
記得剛穿來時 ,朱平安還曾試著去夾雞蛋,結果被祖母用筷子擋住了,說雞蛋是給大人補身體的,他們干活累 ,只是朱平安還沒見祖母把雞蛋分給父親。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
吃不飽,吃不好,這對吃貨來說 ,絕對是要命的懲罰。
朱平安畢竟是心理年齡有二十多歲的人,還能忍受,只是看著在三嬸懷里的小蘿莉玉兒不住的咬著手指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雞蛋 ,就有點不忍心了。
母親陳氏、三嬸和大伯母以及小四嬸在飯桌上還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爭執,比如拿了同一個餅,夾了同一個菜啊之類的 ,總之,飯桌上不會安靜就是了 。
其實家里很多的矛盾都歸結到一個字上,窮 ,如果有萬貫家財,也不會因為這些小事產生矛盾,所謂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可是 ,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要發家致富可謂難上加難,前世的很多經驗在這里是很難行得通的 ,而且自己的專業又是古漢語文學,對于造玻璃這些發明不通,甚至對女生穿越文中炒菜做飯之類的生活技能也不精通 ,當然也并不是說自己一無是處,自己至少還多了幾百年的經驗常識還有古漢語知識,發家致富 ,任重道遠卻也不是遙不可及。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 平安讓蛋
言歸正傳 ,飯快吃完的時候,炒雞蛋還剩下一塊,祖母習慣性地把雞蛋往朱平俊碗里夾,結果雞蛋比較松散筷子上夾了一半 ,掉在桌子上一半 。祖母把筷子上的一半夾給了朱平俊,掉在桌子上的另一半,準備嫁給朱平俊的時候 ,看到朱平俊似乎有些嫌棄掉在桌上的雞蛋,可能是想到飯前那一幕了吧,可能是平衡吧 ,祖母就把這掉在桌子上的這一小塊雞蛋夾到了朱平安碗里。
真是有點受寵若驚!
這可是祖母第一次給自己夾菜,雖說是掉在桌子上的。
“謝謝祖母。”朱平安憨憨的朝著朱老太太笑 。
自己的孫子這么懂事,這讓偏心的祖母內心有點觸動 ,當然也只是一閃而逝,因為在她心里他的大兒子和小兒子家人才是心頭肉,大兒子讀書科考前途好 ,小兒子貼心,剩下兩個兒子都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尤其是二兒媳婦最不省心。
這一塊雞蛋,朱平安不準備自己吃 ,不是因為這塊雞蛋掉在桌上,要知道自從到了這一世農家,要想像前世那樣講究衛生 ,那就等著餓成骨頭吧,條件在那擺著呢,再說了 ,農村純天然無公害,掉在地上用水沖沖就好了。
主要的原因是旁邊吮吸指頭的小丫頭朱平玉,這一世是重男輕女的時代 ,自己雖說不受祖父母寵,但是身為男兒,相比小玉兒 ,祖母卻也多有關照 。
而且,自己剛剛在飯前,母親還悄悄給自己了一個雞蛋呢。
“給妹妹吃。”朱平安小手用筷子夾著雞蛋放到了小玉兒小碗里,溫聲溫氣的說 。
朱平安的這一舉動引起了飯桌上眾人的注意 ,大家都很好奇,要知道在農家這炒雞蛋可不尋常,平時都是攢著賣錢的 ,尤其是朱家,炒雞蛋更是少見的菜,而且即便是有也大多是朱老太太向著大伯小叔 ,朱平安他們基本上吃不到的,所以現在難得有一塊雞蛋,朱平安竟然讓給小玉兒 ,這可比孔融讓梨有難度多了,孔融當時富貴之家梨子乃尋常之物,不像此時朱家 ,一盤炒雞蛋個把月都不見一回,見了還吃不到。
朱平安能把到嘴的雞蛋讓給小玉兒,這可一下子刷新了大家的三觀!朱平安這孩子真是懂事了!
小玉兒瞪著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炒雞蛋 ,口水都流出來了。
可是此時,三嬸張氏卻將雞蛋重新夾到了朱平安碗里,“來 ,玉兒,謝謝彘兒哥哥,彘兒真乖 ,不過還是彘兒自己留著吃吧,這雞蛋是祖母給彘兒的,彘兒快快吃了長高長大孝順祖母 。 ”
小玉兒雖然眼饞炒雞蛋 ,可是還是乖巧懂事的流著口水給朱平安道謝,“謝謝彘兒哥哥,玉兒 ,玉兒不吃炒雞蛋。”
小模樣說不吃,可是眼睛卻勾勾的看著炒雞蛋。
小蘿莉真萌,某個小屁孩心想,卻忘記自己也是個小短腿 。
朱平安重新將雞蛋夾起來 ,舉著小胳膊放到小玉兒嘴里,很有哥哥范,美其言曰“我愛看妹妹吃炒雞蛋。”
雞蛋入口 ,小孩子哪有毅力不吃,再說了,都已經進嘴了 ,還能拿出來給別人吃嘛。
吃了一塊炒雞蛋,小玉兒就露出了很享受的表情,還很萌的吐舌舔了舔嘴唇 ,像小貓喝水一樣。
“好吃嗎,玉兒妹妹 。”朱平安一邊吃手里的雜糧面餅,一邊鼓著嘴巴問小玉兒。
“好吃 ,謝謝彘兒哥哥。 ”小玉兒彎著月兒眉奶聲奶氣的回答 。
炒雞蛋都已經吃了,三嬸也只好接受了,越發的覺的虎頭虎腦的朱平安懂事可愛,尤其是和大哥那個只會吃獨食耍性子的朱平俊對比來說。
三嬸滿目羨慕的摸了摸朱平安的腦袋 ,回首笑著和陳氏打趣道,“二嫂,真羨慕你有兩個好兒子 ,彘兒疼愛幼妹,你教的真好,長大了肯定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沒有哪個母親不喜歡別人夸獎自己的兒子的 ,尤其是陳氏還有點顯擺的小毛病,自然更是歡喜的不行,連連擺手說哪里哪里 ,可是臉上的驕傲可是掩不住的,與張氏說笑不已 。
咳咳
一邊的大伯母可是不樂意的,在她心里 ,他的兒子才是最好的,可是要讀書進學考秀才的,鎮上的卦師可是看過說自己的兒子是文曲星下凡呢。
想到這,大伯母吳氏用腿蹭了蹭自己的丈夫 ,示意他開口給朱老爺子提提讓朱平俊進學的事。
大伯低頭吃飯沒有理會自己妻子的信號,覺得妻子目光短淺,今天經過弟妹們這么一鬧 ,很明顯不是開口提這事的好時機,而且自己讀書科考花費不少,弟弟們已有意見 ,如果兒子也要進學的話,就不太好說了,應該趁弟弟們不在的時候 ,跟父母商量,造成既定事實后,弟弟家人再有意見也無濟于事了 。
大伯母一農家婦 ,可沒有大伯的城府,她見自己丈夫不開口,自己還想著兒子做狀元呢,沉不住氣就開口了 ,“爹娘,你們看俊兒也七歲了,年紀也大了 ,總這么晃著也不是個事啊,我想著啊,我們鄰村上河村孫老秀才的私塾開館蒙學里 ,不如讓咱家俊兒也去蒙學可好。”
這樣一席話讓朱平安支起了耳朵,進學,這也是自己特別需要的。一方面可以學習四書五經科舉 ,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掩飾,掩飾自己領先幾百年的經驗和想法,畢竟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個年代大家對讀書人極致推崇,進學后,如果自己有什么超出常人的理解和見識都可以推到進學上了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在這個年代可是顛簸不破的真理。即便是腰纏萬貫的富豪在這個年代被一個囊中羞澀的秀才指著鼻子罵也是不敢還口的。
于是,朱平安也舉起了爪子,“我也要蒙學。 ”
“你這么小蒙什么學 ,再說了進學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得是天上的文曲星才可以,我們家俊兒可是大師給算過卦批過命了 ,是文曲星下凡 。”大伯母率先開口反對朱平安進學,她也知道家里的錢根本就不夠兩個人蒙學的,現在都已經吃雜糧稀粥菜葉子了 ,要是兩個人都蒙學,家里一準揭不開鍋了。
大伯母的話里話外都是貶低朱平安抬高朱平俊,這讓陳氏很不高興 ,可是陳氏又比較顧忌大伯一家,大伯是讀書人,萬一科考中了秀才舉人什么的,家里還得靠著大伯呢 ,所以,陳氏只是皺了皺眉,心想即便自己不開口 ,也會有人開口的,沒必要去得罪大伯一家。
果然,陳氏沒有開口 ,就有人忍不住了,小四嬸立馬就表示反對了 。
“大嫂,咱家都快揭不開鍋了 ,可沒有余錢再供養一個讀書人了,是吧娘。我看,還是等我們家攢些錢 ,再讓俊兒進學才好。”小四嬸這一席話說的還挺有水準的,還知道拉上朱老太太做同盟,對蒙學一事表示反對卻又不是決然反對,還留了余地 ,一方面說了家里已經供養大伯讀書了,另一方面又說現在因為家里揭不開鍋了才不讓俊兒蒙學,等家里有余錢了再讓俊兒蒙學 ,至于家里什么時候有余錢,那就不好說了,反正自從小四嬸子進了朱家門 ,朱家一直都沒余錢闊綽過 。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 芙蓉帳暖
朱老爺子和朱老太太在供養大兒子讀書方面 ,是很肯下本錢的,尤其是大兒子朱守仁取得童生的稱號后,雖說院試沒過秀才沒考上 ,但也欣喜若狂了。自那后,更加全心全力支持大兒子科考。只是,這幾年破費資財,捉襟見肘 ,確實沒有錢再供養一個讀書人了 。
朱老太太沉默了片刻,才緩緩開口,“老大家的 ,家里現在確實沒有余資讓俊兒蒙學了。 ”
大伯母吳氏想要在爭取一下,被大伯在桌子下用手拉了一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大伯母才心有不甘的點頭應下了。
因為朱平安年齡小個子矮,所以剛好看到了大伯桌下的小動作,對大伯又多了一份了解 ,自己這個大伯心思還是蠻重的 。
對啊,大伯!去鄰村私塾蒙學的路行不通了,不是家里還有大伯嗎 ,大伯雖說秀才沒考上,可是也是熟讀詩書,自己跟著去學學繁體字,不是也能曲線救國嗎。
“那我能不能跟大伯蒙學啊?”朱平安揚起小臉 ,伸出小爪子問道。
朱家大伯沒有開口呢,大伯母就不干了,對朱平安耳提面命 ,一番教育批評,“小彘啊,你大伯還要溫書備考呢 ,他每天恨不得當兩天來看書,哪有時間教你識字讀書。耽擱了你大伯考秀才中狀元,你可吃罪不起!”
總之 ,大伯母那是一臉嫌棄!那模樣像極了王大錘的岳母 。
“且等伯父我考中了秀才,再與你啟蒙。 ”朱家大伯說話比大伯母好聽很多,但是都一個意思 ,拒絕唄,一個生硬,一個委婉點,沒有區別。
自己現在雖然年幼 ,但也不是靠著你蒙學的,只是找一個能把自己學識慢慢展露出來的理由罷了 。
要是等你中了秀才,黃花菜都涼了。自己剛才進門看到的如果是氣運的話 ,那估計大伯短時間內是沒可能中秀才了。大伯頭頂上白色的氣運柱雖然比家里其他人濃郁一些,但終究是白色,白色者白丁也 ,白色是普通百姓氣 。平步青云,青色才是官氣。
朱平安無聲吐槽。
飯菜雖然不好吃,但本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精神 ,朱平安還是把手里的餅子還有碗里的粥吃了個干干凈凈,連碗都舔了幾口 。誰讓自己勉強算是個小胖紙呢。
朱平安的好胃口和對面挑挑揀揀的大伯家的朱平俊形成鮮明對比。
“老二家的,再去給小彘盛半碗粥 。”老爺子雖說偏袒老大和老幺家 ,但對自家的孩子還是很護短的,見朱平安吃飯像個樣子,臉上也是滿意,生怕餓到孩子。
每當這個時候 ,母親陳氏總是一臉咸于榮焉的樣子。
晚飯快結束的時候,大門外有人叫門,從鎮上捎來了一句口信 ,說是大爺爺一家要去投奔在南方做生意的兒子,過年就不能趕來祭祖了,因此要三天后趁走前來祭拜祖墳告別祖宗。
朱老爺子一家兄弟姊妹三人 ,朱老爺子是幺子,中間還有一個姐姐嫁到了鎮上,大爺爺從小就去鎮上做學徒 ,成家后也搬去了鎮上 。
雖然分別兩地,逢年過節或者趕集的,總能相見來往。
現在朱老爺子乍聞大哥要搬去南方 ,再難相見,不禁唏噓,嘆了一口氣,飯也不吃就回房了。
老爺子走后 ,朱老太太心里掛念,也緊跟著勸導去了,大家也就陸續散了 ,各回各家 。
大爺爺一家要搬去南方的消息,對于除朱老爺子之外的家人來說影響到也不大,畢竟大爺爺一家搬去鎮上后 ,關系雖好來往卻也不是多么密切,最多是去鎮上少了一個落腳的地方而已。
朱家大院有點類似于現代老北京里的四合院,只是要比四合院稍微寬廣一些復雜一些 ,分為正房和兩側廂房,院子里有一口水井,正房是三間大房 ,一間充作客廳,一間是朱老太太和朱老爺子休息的臥室,另外一間是大伯一家的居所。兩側各一廂房,左側東廂房是朱平安一家居住 ,右側西廂房是三嬸一家居住 。另外,靠近大門院墻一側還有一間灶房和一間柴房。
月明星稀,左側廂房屋里亮著油燈 ,閃著昏黃的光,可惜還不若透過窗照進來的月光明亮。房內雖然不是家徒四壁,可也沒幾件值錢的物事 ,不過房間收拾得很干凈齊整,東西擺放分門別類井井有條 。
母親陳氏正坐在桌前對著燈光在給朱平安縫補褲子,父親坐在一旁做一些簡單的木工活計。
側頭咬斷線頭 ,陳氏將手里的衣服放到朱平安身邊,“試試合身嘛!”
“合身,肯定合身 ,娘做的肯定合身。娘,你真好 。 ”朱平安咧著嘴笑,嘴甜的跟抹了蜜糖一樣。自己的抗議終于生效了,以后終于可以不用再穿開襠褲了。
“小王八蛋就會嘴甜 ,我上輩子就是欠你們的爺仨的!”母親嘴里抱怨,可是慈愛卻是遮不住。
“白天有光不用,晚上費油瞎忙 。”
祖母從窗外經過看到東西廂房亮燈忍不住嚷嚷了幾句 ,這些個兒媳婦一個個都是真是敗家娘門,多費油啊,要是以前都省著晚上不用油燈 ,錢都得夠我大孫子蒙學了。
“哦,知道了娘,這就滅了油燈。”父親朱守義立馬答了一聲 。
我還有其他衣服沒有縫補呢 ,母親陳氏氣的狠狠的挖了父親一眼,父親只是憨憨的傻笑,這讓母親有氣發不出氣的直瞪父親。
“笑笑笑 ,就知道傻笑,你老婆孩子都被你娘欺負死了,你也只會傻笑! ”母親陳氏看不慣父親軟綿綿的樣子,上去往他胳膊上用力的掐了一下。
朱守義是個結實的莊稼漢子 ,陳氏掐上去根本對他沒有作用,還是一臉憨笑,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倒又把陳氏給氣的不輕 。
“老娘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陳氏氣的那手指用力的在朱守義腦門上戳了一下。
“我是積了八輩子德才娶了你這么好的媳婦兒。”
朱守義平時看著是個木訥的莊稼漢子,這會說的話卻是水準極高,一下子刷新了朱平安對這個便宜父親的三觀 ,原來比郭靖還要木訥三分的父親大人也有甜言蜜語的一面,也是,不然怎么娶到母親這么好的女人呢 。
陳氏臉一下紅了 ,老不羞,也不怕帶壞孩子!
燈下看美人,尤其是潑辣的陳氏難得嬌羞的一面 ,朱守義一下子就看呆了。
“哥,我好困。 ”朱平安打了一個哈哈,拉著在一旁一絲不茍的編竹筐的大哥,去廂房用木板隔開的小臥室休息 。
額 ,接下來少兒不宜了吧。
芙蓉帳暖凝脂滑,吟哦陣陣似天籟。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 智商碾壓
第二天清晨,陳氏容光煥發,一反尋常的溫柔 ,朱平安出來時都看到陳氏在給父親拾掇衣領,看到兩個兒子從里臥出來立馬慌忙放下給父親整理衣領的手,臉上還有不好意思的紅暈。
畢竟不是二十一世紀 ,那個可以毫無顧忌的秀恩愛的年代,朱平安心里感慨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臨近秋收了 ,莊稼進入灌漿期,趁大爺爺一家來之前,把地澆完,不然來了親戚又是幾天不能忙了。朱老爺子吃過飯就領著父親、三叔還有大哥去地里投入到緊張的灌溉工作去了 。
大伯溫書備考 ,一貫不參加農活。
至于四叔嘛,四叔,額 ,四叔昨晚睡覺落枕了……
話說,自從朱平安穿來,這已經是四叔第三次生病了 ,每次都是要干農活的時候生病……第一次是晚上睡覺著涼,第二次是晚上起夜撞到頭了(話說,你是豬嗎) ,這一次干脆是睡覺落枕,這些理由也太扯淡了好不好,一看就知道是逃懶 ,偏偏祖母就信。
祖母果然很偏心 。
男人們干活,女人也不閑著,祖母帶著母親她們妯娌縫個荷包啦,做個手帕啦 ,織布啦,總之不閑著就是了。
朱平安無聊的看著朱平俊騎著一根棍子當馬,朱玉兒撒著歡的趕雞 ,自己再怎么集中精力也看不到別人頭上的氣運了,可能是看到別人的氣運也需要條件的吧,反正也不著急 ,慢慢摸索吧。想著是不是溜出去思考人生,順便找找生財的路子 。只是苦于不能進山,不然肯定能在山里找到好東西 ,畢竟大山可是無窮的寶藏。
還沒等朱平安溜出門,祖母那邊就有事吩咐了,指使去跑腿 ,讓去買五文錢的線,做針線活的那種。
這種跑腿的活,朱平安是不想去的,太沒技術含量了 ,而且祖母也太精細了,買的東西哪怕是少了半文錢的,祖母都能一下看出來 ,沒一點油水不說,買的不好,還會被說一通 。
朱平安不愿意去 ,朱平俊也不想去,小玉兒太小不能去。
于是,朱平安語重心長的對朱平俊說 ,“你去吧,你不是有馬嗎,你騎著馬跑得快。”
朱平俊聽后很高興的拿上錢 ,屁顛屁顛的一拍屁股,“駕”絕塵而去。
智商碾壓啊 。
朱平安默默的看著消失在門口的朱平俊,感慨人生寂寞,最是寂寞的是還不能表現出來。
趁母親他們都在屋里忙就偷溜出了門 ,在村里漫無目的的溜達,一路計劃著溜達到鄰村上河村,看看他們的私塾是什么模樣的。
還沒等幾步 ,就看到前些天經常找自己玩的二牛正被他娘按在地上打屁股,一邊打一邊教訓道,“說 ,以后還敢不敢搶妹妹的東西吃了! ”
“還敢不敢搶妹妹的東西吃了!”
打一下,問一遍,打一下 ,問一遍 。
五六歲的熊孩子二牛被打的嗷嗷直叫,流著鼻涕泡發誓一般說,“保證以后再也不敢搶妹妹的吃的了 ,我要是再搶妹妹的吃的,我就是狗娘養的。”
狗娘?朱平安一口氣沒喘好差點被嗆到,你還真有種。
果然
然后就看到二牛被他娘麻溜的提起來,脫下鞋底 ,噼里啪啦,又打了一頓 。
下河村靠著河岸,是在河水的下游 ,所以叫下河村,在上游的叫上河村,兩個村子共用這一條河。這是一個不知名的小河 ,匯集山溪而成,河水清澈見底,人們都叫它清溪。
朱平安沒走多遠就看到河流 ,河里還有一條小船,有人家在小船上捕魚,河邊還有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洗衣服的婦女 ,借著河邊的青石就著河水用棒槌輕重緩急的敲打 。
稍微靠近河岸,就能看見小魚小蝦在水草中嬉戲,在現代可是見不著這樣清澈的河流。
河流的對面就是村后那蔓延無際的大山里,蔥蔥郁郁 ,遙聞鳥鳴動物叫,感覺物產富饒的樣子。
下河村的格局是田間有村,村后有山 ,山上古樹濃蔭,村前有水,水倚田園 。山清水秀 ,不應該養育出貧窮啊。
朱平安順著河岸邊走邊想,不知不覺走到了田間地頭,朱家人正在河岸疏通溝渠澆地 ,看個正著。
“小彘,你怎么跑來了,家里沒事吧。 ”
遠處看到朱平安自個跑來的父親朱守義大踏步走來問道 ,朱父打著赤膊挽著褲腿,腳上滿是泥巴,手里還拿著鐵掀 。
朱平安這才驚覺自己不知不覺來到了自家地頭,看著滿是擔心的父親 ,朱平安不由仰起小胖臉,“爹,家里沒事 ,我來幫忙哩。”
朱父這才放心了,看了看朱平安的小胳膊小腿,笑了 ,“你能幫啥忙,去那邊守著那幾條魚,回去讓你娘給你做湯喝。”
祖父他們也過來 ,哥哥朱平川手里還拿了一個黃澄澄的水瓜遞給朱平安,“弟,洗洗吃 ,河邊還有很多 。 ”
祖父對朱平安跑來看大人做農活的行為頗多贊賞,寄望朱平安以后耕田種地也是一把好手。在祖父眼里,地是根本,哪怕是高官厚祿也得有地才能放心。
好吧 ,這下不能亂跑了 。
不遠處家人在澆地,朱平安枕著青草,守著旁邊的一個新挖的小水坑的幾條手掌大小的草魚 ,百無聊賴的啃著水瓜。
嘎吱脆,清香甘甜,讓人回味無窮 ,這種水瓜拳頭大小帶著黑紋,也不知道拿到鎮上能不能賣出好價錢。
因為靠著河水的便利,一天下來 ,家里的田地已經澆了一大半了,明天差不多再有半天功夫就能澆完了 。
晚上果然喝的魚湯,這讓沒怎么見葷味的朱平安吃了個小肚滾圓。
吃過飯 ,祖父大手一揮,吩咐了,“老二,明天你跟大川就不用澆地了 ,進山看看能不能打點野味,等你大伯父他們來了,也好加幾個葷菜。”
家里就父親比較全能 ,所以進山打野味的事就落在了父親身上了 。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七章 進山
進山 ,這可是朱平安做夢都想的事情。等回到東廂房,朱平安就開始纏著朱守義要跟著去進山。
“你以為進山好玩啊,那里面有專吃小孩子的黑瞎子 ,快別去了。”陳氏在一旁故意嚇唬朱平安,不想讓他跟去 。
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在村里上竄下跳就夠讓人揪心的了 ,這下好了,還想要跟著去進山,成心不讓老娘過安生日子。陳氏越發感覺生兒子沒有生閨女好了,一個個跟討債似的 ,調皮搗蛋不說,要是長大后娶了媳婦忘了娘,自己還不知道去哪傷心呢。
朱平安聽著陳氏的嚇唬 ,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真把自己當小孩子哄了 。
“才沒有,山里面有肥兔子 ,野雞,還有好吃的果子。”朱平安不纏朱守義了,屁顛屁顛的跑去抱著陳氏的大腿胡攪蠻纏。
朱平安可是知道家里是誰做主的 ,自己父親別看五大三粗的,可是被陳氏吃的死死的,陳氏不吱聲 ,父親連個屁都不敢放 。
“是你告訴他的? ”陳氏一雙杏眼瞪向朱守義。
朱守義臉都嚇黑了,連連搖頭,可不敢惹陳氏生氣,上次陳氏生氣 ,可是有一個多月讓自己睡地下,還不給好臉看,那一個多月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 ,想一想都恐怖。
“明天你乖乖在家,我給你做好吃的,要是敢出門就打爛你的屁股!”陳氏將目光轉向朱平安 ,連哄帶嚇 。
朱平安如果真是五歲稚童的話,也就在陳氏的哄嚇之下乖乖屈服了,可惜他不是。
“娘 ,我要跟著爹進山,我要找好吃的孝順娘。”朱平安抱著陳氏的大腿不撒手,不依不饒 。
“屁 ,少拿這一套哄我! ”陳氏沒好氣的道,氣的不行,這混小子才五歲多點就想進山,一個兔子都能撞你個跟頭。
“我要跟爹進山!”
朱平安完全發揮小孩子賴皮的精神 ,不管陳氏怎么哄怎么嚇唬,朱平安就拿這一句話應付,進山進山進山……
陳氏生氣了 ,把朱平安翻過來按在腿上,啪啦,打了一屁股。
嗷 ,我要進山!
朱平安被陳氏打的嗷嗷叫,但還是堅持要進山。
陳氏看著小兒子,氣的牙疼 ,又沒怎么用力打你,卻偏偏叫的跟殺豬一樣,這個小王八蛋!你以為進山是好玩的嗎 ,山里面不知道有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呢 。
“他娘,要不讓小彘跟著吧,反正我也就是在山外圍,不往里去 ,沒什么危險的。”朱守義小聲道。
陳氏一個眼神瞪過去,朱守義立馬低頭不吱聲了 。
不過,最終陳氏還在在朱平安死纏爛打之下點頭同意朱平安跟著進山了 ,只是不免叮囑了很多:不要亂跑,要乖乖跟著你爹;不能亂吃東西,你爹說能吃的你才可以吃;不要逞強抓兔子……
下河村就在臥牛山的山腳下 ,這個臥牛山并不是現代的那個北京于河北交界的那個臥牛山,而是大體于安徽 、湖北一帶,在明朝位于湖廣布政使司(省)。
臥牛山形似臥牛 ,故名臥牛山,它橫臥在蒼山密林前,猶如一頭蒼老的巨牛 ,脖子伏在南面為山巒,頭上兩個高大的山峰像是牛角一樣,山間流出兩股山溪在下巴出匯成一條清溪,與對面群山遙遙相望。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 ,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在得道成仙前騎一頭青牛,拖一架木板車出函谷關傳道授學,老牛耳濡目染靈性漸長 。老子得道成仙時 ,并沒有像后世漢武帝時期淮南王劉安那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老子一氣化三清得道而去,青牛在后面苦追不舍 ,如夸父追日一樣,精疲力竭,兩眼含淚匍匐臥倒在地 ,身體化為山巒,眼淚化為山溪匯成清溪……
這就是下河村老人口口傳承的臥牛山傳說。
臥牛山的外圍低矮山區走來了一大一半大一小三個身影,陽光透過層層濃密的樹葉灑射到三人身上 ,留下斑駁的爪牙樹影,地上碎石草叢還有落葉,腳步落在上面,沙沙做響。
這三人正是朱平安還有他的父親朱守義、哥哥朱平川 ,朱守義和朱平川背的都是大背簍,另外朱守義還在腰間別了一把砍柴刀 。明朝對冷兵器管制要松一些,弓箭、刀、弩都允許民間擁有 ,只是鎧甲火器嚴格管制而已。所以朱守義也帶了一把砍柴刀,因為家里也不是專職的獵戶,所以弓弩是萬萬沒有的。朱父獵戶的水平也就是下套捉些小型的動物而已 。
至于朱平安嘛 ,他背了一個特小號籮筐,本來朱守義是不讓他背的,可是他堅持 ,朱守義也就隨了他連夜給他做了一個特小號籮筐,還讓陳氏說你就寵他吧!
“朱守義,你可給我聽好了 ,要是兩個小的少了一根頭發,回來我就撕了你! ”
陳氏臨出門的聲音依稀還在朱守義耳邊轟鳴,在前面走一步都不由得往后回頭看看兩個小的。
朱平安邁著小短腿背著小籮筐,吭哧吭哧的跟在兩人后面 ,不時用手捶捶小腿。這進山果然不是一般人能進的,山路崎嶇顛簸難走,而且山林里面七拐八繞 ,不是有經驗的獵人的話,很容易迷路。
這還只是群山的外圍,如果深山的話 ,即便是有經驗的老獵人也不敢獨自涉足 。
“彘兒,累嗎,我背著你吧。”朱守義覺得自己小兒子小短腿能自己走到這里已經很不容易了 ,再一次回頭看到朱平安捶腿的時候忍不住道。
朱平安立馬搖頭,開玩笑,這下要是讓背了 ,回家后,老媽肯定下次不會再讓跟著來進山了!肯定會說,哼,進山都讓人背的 ,還想進山,洗洗睡吧!
所以,為了以后的進山大計 ,朱平安果斷的拒絕,再說了小胳膊小腿也要鍛煉,這正是一個鍛煉的機會 。以前看舌尖上的中國 ,山里面有數不清的好吃的,這次入的寶山,可不能因為被背著而空手而回。
朱守義見朱平安拒絕的干脆 ,有些意外,不過卻是對朱平安刮目相看的,這小子有前途。
“二弟 ,把背簍先放在我的背簍里吧 。”大哥朱平川也想要幫朱平安減輕點負擔。
“不用了大哥,我可以。 ”朱平安堅持要獨立,什么也阻止不了一顆吃貨進山的心,更何況還想著在山里找些能改善家庭經濟的東西呢 。
見朱平安堅決 ,兩人也就放棄了,只是走路時適當放慢了腳步。xh11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