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這人是個傻子
貞觀三年一月 ,
長安城的一處學舍,李正正在面對的夫子的數落,這里是長孫家在長安辦的一個學舍 ,出入在這里的孩子不算富貴也算是家里殷實,可李正就是一個窮苦的農家的孩子 。
要不是因為夫子是自家的遠房親戚根本進不了這個書舍。
李正和這里的很多人都格格不入,在這里的同齡學子也不和李正說話。
對他們來說李正就是一個異類 。
而且李正還經常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誰會閑著沒事燒石頭?這種事情也只有李正干得出來,莫非石頭煮熟還能吃不成。
就連喝水李正也從來不直接喝,而是把水煮過之后才肯喝 。
許多孩子都不愿意和李正說話。
“教了你這么久你連個字都寫不好 ,你以后別來了。”夫子對李正說道 。
書舍里一群學子議論著,看李正帶著書袋子離開。
走出書舍呼吸著新鮮空氣,心情也好了不少。
說來作為穿越者這個年代的自己連個古代字都寫不好,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悲催的穿越者了。
離開書舍 ,踢開腳邊的石頭既然書讀不成了,今天也是自己最后一天去弘文館打工 。
讀書是多少尋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正在這里是最不起眼的一個書童。
和往日一樣,李正整理著這些書卷 。
唐朝雖然已經有紙了但是大多數使用的還是竹簡。
撿起一卷竹簡 ,李正看到了一道題:“今有人共買物,每人出八錢,盈余三錢;每人出七錢 ,不足四錢,問人數、物價各幾何。
唐朝已經有這種數學題了?這種題的解法需要假定單位,其實只要你會設置未知數你就能算出來 。
想來若是不知道設置未知數算起來會非常的繁雜 ,只要設置了未知數算起來就簡單多了。
不管怎樣,在這里工作的最后一天,李正倒也不必顧忌那么多。
用毛筆打出草稿后在竹簡上寫出答案 ,七人,五十三錢 。
再撿起一份上面寫著的是關于打仗方面的事情.
頡利可汗率領十萬大軍駐軍陰山以北,李靖大將軍的十萬大軍駐軍陰山以南,陰山縱橫上千里 ,唯一可進攻的地方就只有三百米坡度的隘口。
正面攻這么困難,為什么不換個思路呢,李正寫下一個比較有名類似推恩令離間計 ,好在自己穿越前經常看百家講壇。
見有人要回來了,李正急忙整理好這里的書卷 。
弘文館主事見到李正整理好了這里的書卷,拿出幾文錢說道:“你被長孫家的夫子趕出來想來你今日本不用再來這里的整理書卷 ,念在你有這份心這些錢你收下吧,以后安心種田也挺好。 ”
“多謝主事。”李正接過錢扭頭就走,看都不多看一眼。
走在偌大的長安城上 ,李正呼吸著新鮮空氣總算是自由啦 。
在長安城買了幾張馕餅就當充饑,在長安城外的涇陽河邊有個小村子。
這里就是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家,當年自己爹跟著李淵打仗 ,幫李淵擋了一箭之后就立下了功,事后雖然沒有封爵,不過算軍功給了幾畝地。
自家是村里的小地主,日子雖然拮據 ,但也餓不著 。
“我回來了。”李正到家把包袱扔在一邊。
“咋回來了?你不讀書了?! ”李正爹李大熊詫異說道 。
李正脫下束腳的布鞋穿上寬松舒服的草鞋說道:“我太笨了,學不會被夫子給趕出來了。”
聽到這話滿臉胡渣的李大熊拍案而起,“是不是書舍里有人欺負你了。”
“沒有 。 ”李正從竹簍里拿出一個柿子吃著說道。
“那是咱家給的錢少了?”
“也沒有。”
“那你咋回來了嘛? ”
“我說了是我太笨 ,我以后跟著爹種田也餓不死對不對?”
李大熊沉默好一會兒說道:“今天爹要跟著村子里去山頭圍獵,晚上咱們吃肉,這書不讀就不讀了咱家不稀罕 。”
他嘴里這么說著 ,李正還是看得出他眼里的失落。
說完李大熊提起一根棍子就出門了,他也沒說什么,也沒有責備自己 ,說來父子相依為命,現在瞧著他離開的背影好像還有些悲壯。
李正再次沉下心神想著,幾次燒制玻璃都失敗了 ,拿出包袱里的自己做的實驗記錄,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活問題。
穿越前都是一日三餐,突然要變成一日兩餐實在受不了,還在長身體的階段呢 ,解決生活問題就先要有錢,這玻璃必須要燒出來 。
村民們見到李正在自家院子里燒著石頭,紛紛搖頭嘆息。
“這李大熊家的娃兒是不是傻了 ,燒石頭做什么?”
“可不咋滴,我聽說這小子因為太笨被書舍夫子給趕出來了。 ”
“干干凈凈的一個孩子,怎么就傻乎乎的 。”
“還以為咱們村子可以出個讀書人做官呢?”
“也怪可憐的。 ”
村子里吆喝聲不斷 ,村子里的男人們聚集在村頭要進山圍獵。
李正從火堆撥出幾顆晶瑩的玻璃球 。
{燒制玻璃完成,開啟藥店一階段。}
收到系統提示,李正審視整個系統是類似一種城邦建設的系統 ,看著現在的信息:屬地三百畝,耕種面積六十畝,人口一百二十。
看向新任務 ,開墾荒地一百畝,開啟農作物一階段 。
先把琉璃給賣了,三顆玻璃珠都只有綠豆大小,就算只有這么點大在長安也能賣出一個很高的價錢。
第二日一早 ,李正找到了當地一個比較靠得住的地頭,為人仗義講規矩,讓他轉手去賣了這三顆玻璃珠換了兩塊銀餅。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 求賢若渴
琉璃這種東西不能隨便賣,懷璧其罪 ,要是賣多了說不定會有殺身之禍 。
去長安買了一袋黍米,扛回家。
李大熊瞧著自己瘦弱的兒子扛著一袋黍米,“你哪里來的糧食。”
“弘文館給的月錢 ,我攢下來買了一些糧食。”李正隨意找了一個借口 。
“家里餓不著,有這錢留著給你娶媳婦多好。 ”李大雄有些痛心疾首,但是自己兒子有這份心還是感覺心窩子熱熱的 ,孩子懂事了,知道存錢買糧食了。
李正不想和他說自己賣了琉璃掙錢,苦日子過習慣了,怕嚇壞他 。
長安
李淳風閑著沒事再次來到弘文館 ,拿起自己之前布置的題目想著今日估計又是一無所獲,打開自己掛在自己的竹簡看著,這一看讓李淳風站在原地許久挪不動腳步。
看著上面歪七扭八的字跡 ,答案已經寫在上面了!
竟然有人解開了這道九章數術中的題,九章數術傳承已久,每一次都在完善 ,數代集數術大成者一代接著一代的整合編撰才有了如今的九章數術。
九章數術中的每一道題都是歷代數術大家的心血,破解九章數術也是成為數術大家的門檻 。
李淳風走遍中原除了袁天罡自認沒有敵手。
可如今看來……
李淳風的眼里充滿了火熱,叫來弘文館的主事問道 ,“何人在此卷上作答!”
“這個……”主事被李淳風激動得神情半天說不出話。
“把人找出來!貧道這就去面見陛下 。 ”李淳風說完抬起腳步離開。
長安皇宮武德殿
李淳風帶著從弘文館來的一卷竹簡找到了當今皇帝李世民,“陛下!”
李世民見李淳風來了,看他有些慌亂的表情也不自覺緊張起來 ,“李道長是出什么事情了嗎?”
欽天監一直由李淳風和袁天罡掌管。
先是行了一禮李淳風開口說道:“陛下!九章數術的題被人算出來了! ”
“你說什么?”李世民很訝異,李淳風的數術也是拔尖,整個大唐可以像李淳風這樣可以解開九章數術的人,除了袁天罡還真沒見過別人 。
李淳風說起了事情來由 ,“臣本想著在弘文館掛上這道題,只是想著碰碰運氣,沒想到真被人解開了 ,而且此人還留下了一個算法。”
讓一旁的太監把東西遞給自己,李世民拿著這卷竹簡,題目下寫了一些自己看不懂的文字 ,“這是……”
李淳風開口解釋道:“這種文字臣也在古籍中有所涉獵,當年大食就有這種文字傳入中原,此人寫的與關外文字有些相似。 ”
“你的意思是關外人解開的題。”想到這里李世民越加疑惑了低語道:“可弘文館也沒關中以外的人走動 。”
“臣以為就是弘文館的人 ,而且是會寫關外文字的,此人只用了寥寥幾行字解開了這道題。 ”李淳風再次行禮說道:“陛下,此人數術造詣極高。”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題 ,數術在有些情況確實很好用,拋卻堪輿星象,行軍打仗亦然可以使用數術隨即問道:“李道長解開這道題用了多久 。”
“陛下,這是臣所算。 ”李淳風再次拿出一分布絹。
接過布絹李二打開一看 ,洋洋灑灑寫了密密麻麻的字,相比于之前寥寥幾行,李淳風解開這道題寫滿了這十尺長的布 。
“你看得懂那人的解題方式嗎?”李二又問道。
李淳風有些失落地低下頭 ,“臣看不懂,他的字像是一些符號,但此人能化繁為簡 ,這是一種境界,數術此道一通百通,若是能將此人找到 ,能讓大唐數術再上一個臺階,開辟前無古人的數術之道。”
“陛下! ”小太監匆忙來稟報道:“翼國公求見 。”
李二點頭示意讓人進來。
秦瓊走入武德殿躬身對李二說道:“陛下,陰山戰局有解了。”
“你說什么?! ”李二來了精神 ,李靖已經在陰山與頡利可汗對峙已經有數月,從去年一直到了如今還沒有結果,這是讓李二最擔憂的事情之一 。
秦瓊遞上一份竹簡說道:“這是弘文館的書卷,臣每日都會讓弘文館把所有對陰山戰事的見解遞上來 ,今日臣看到一計,還請陛下過目。”
看著上面的內容,李世民算是看懂了 ,這個是推恩令,確實是個好辦法,自己之前怎么就沒有想到 ,分封執失思力與阿史那借此風化他們,圍剿頡利所部。
再仔細一看對方的策論里還說到了利用頡利與執失思力的不合。
頡利已經是窮途末路,要不是陰山的天險李靖早就把他拿下了 。
“此計或許可行。”李二頷首說道:“就是寫著對策的人字跡為何如此不堪入目 ,還寫這么多錯字。”
再一回想,李世民又低聲說道:“推恩令,確實可以試一試 ,只是寫這個策論的人怎么知道頡利與執失思力不和 。 ”
李靖在陰山與頡利對峙數月,一直在查探突厥的情況,以逸待勞最好用最小的代價拿下突厥的頡利可汗,就算是強攻也是李靖最后的打算。
執失思力與頡利之間的不和 ,李靖早就探出來了,只不過這是密報尋常人怎么可能知道這種事情。
再看李淳風和秦瓊遞來的投卷,李世民發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錯字 。
“你們二人看看 ,這兩份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秦瓊和李淳風接過投卷,看著上面的字跡。
好一會兒李淳風開口說道:“陛下,臣見過字寫的差得 ,可還是第一次見到字寫得這么差的,就連錯字也是一樣,一樣錯字一樣的寫法 。”
字寫得很差 ,寫錯字,弘文館。
李世民急忙說道:“查!把此人查出來。 ”
若是只是精通九章算術倒也可以高看幾分,可是連軍國大事此人都能知曉 。
弘文館的所有卷冊都是弘文館的主事在管 ,若是有人寫出不錯的策論,弘文館會拿上去投卷,整個弘文館對李世民來說就是一個篩選與收集人才的工具。
類似的還有京城的四方館,李泰的文學館。
自從自己登基以來如今的大唐太缺人才了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都是身兼數職來應付,對此李世民求賢若渴。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 查出他到底是誰
東宮的李承乾剛聽完孔穎達講課,東宮屬官說了今日武德殿發生的事情 。
“一個精通數術又懂兵法的人?”李承乾自語著思量著一會兒說道。
還沒走的孔穎達對李承乾說道:“太子殿下 ,古來數術與兵法相結合的奇人不多,若是數術到了一定境界結合以兵法,其作用不可估量 ,據傳聞當年諸葛孔明推演八陣圖亦是如此。”
李承乾眼神看向的東宮外,一直以來李泰沒少在父皇面前活躍,心中暗暗肯定 ,此人一定要拉攏 。
欽天監
袁天罡坐在巨大的星圖上,現在袁天罡已經很老了,須發皆白。
李淳風將事情說了一遍。
袁天罡緩緩張開渾濁的雙眼低語道:“老朽倒想見見他 。 ”
李淳風跟秦瓊帶著左武衛的人已經來到弘文館。
見到大隊人馬而來,弘文館一時間亂成一團。
秦瓊走入其中舉著之前的投卷問主事 ,“這投卷上的策論是誰寫的 。”
投卷上沒有署名,不過平日里在弘文館走動的人也不多,弘文館主事幾次查問下來 ,幾番回憶說道:“回秦將軍,寫下這份策論的說不定是個孩子。”
“孩子? ”秦瓊訝異。
主事看了眼秦瓊的臉色躬身說道:“整個弘文館據下官所知,只有那個十二歲的孩子 。”
“十二歲?!十二歲的孩子知道怎么運作推恩令?”秦瓊喝道。
看秦瓊帶著兵馬的樣子像是要把弘文館拆了。
弘文館主事想哭的心都有了說道:“除了他誰能把字寫得這么差 ,整個弘文館就他獨一個。 ”
“十二歲!才十二歲,奇才啊 。”李淳風感嘆,感覺自己和袁天罡的衣缽后繼有人了 ,而且年紀小以后說不定可以做出更高的成就。
秦瓊問道:“人呢?”
“已經走了,我們弘文館的書舍夫子讓他不用再進學。”
“你們把這個孩子給趕走了?! ”秦瓊怒喝道 。
秦瓊身體不好,平日里管著左武衛也很少動怒 ,長安的人都知道秦瓊脾性溫和,還是第一次見到秦瓊大將軍會發這般怒火。
弘文館主事彎腰低著頭說道:“是被弘文館書舍的夫子給趕走的,說是教了這么久連個字都寫不好,和下官沒關系啊 ,夫子要趕走學子下官也管不著,那孩子走之前下官還把這個月的例錢給他了,他叫李正。”
“李正?”李淳風暗暗記下這個名字 。
弘文館的書舍?弘文館是弘文館 ,可是弘文館的書舍是長孫家出錢建的。
夫子也是長孫家請的,就是給長安的孩子蒙學用,弘文館只能過問確實不能插手書舍的事情。
李承乾的東宮屬官聽到弘文館主事說的話 ,先下手為強,立刻派人找到了那個夫子 。
“李正人呢! ”
夫子見到東宮屬官躬身行禮說道:“幾位找他做甚。”
“他是我大唐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東宮屬官說道。
“可是他…… ”
“他怎么了?”
夫子苦笑說道:“那個孩子平日里就傻呵呵的,也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 ,連個字寫不好,說話都說不清,經常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
“所以他在你們眼里就是一傻子? ”
“書舍里的孩子都議論他是個傻子。”
東宮屬官再次問道:“他住哪兒?”
夫子如實回答道:“涇陽。 ”
“很好以后不論誰問起他 ,你就說他是個傻子。”屬官剛要走回頭再次問道:“你是長孫家請來的夫子 。”
夫子正了正衣冠說道:“正是。”
東宮的屬官暗暗記住這個夫子,轉身便離開急匆匆前往涇陽。
李淳風找到了李正在書舍住的屋子,屋子很破舊,他的床鋪也在最角落 ,從這里的學子言語中就聽得出李正在這里受排擠 。
秦瓊找了弘文館的畫師畫下了李正的模樣,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有這等謀略確實難得,竟然還能如此精準地分析現在的陰山局勢。
竟然被長孫家的夫子給趕走了 ,秦瓊心中苦笑,長孫家找的夫子是什么貨色,就因為人家寫不好字就把人趕走?
秦瓊帶著兵馬離開弘文館一路朝著涇陽而去。
東宮 ,李承乾聽著東宮屬官的匯報 。
“人已經找到了嗎? ”李承乾沉著臉問道。
“已經找到的所在,人已經派過去了。”屬官回答道 。
李承乾微微點頭,幾番來報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沒想到是長孫家的書舍把李正給趕走了,想到這里苦笑一番,就因為李正的字寫得不好嗎?
夫子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長孫家辦的書舍希望出來的學子一個個都是光鮮亮麗的,若是教出一個連字都寫不好的學子對夫子的名聲不好,對長孫家的名字也不好。
李承乾低語說道:“跟隨父皇一路到現在的那些功臣中,長孫家的人緣是最差的 ,也是長孫家狹隘了。”
“長孫家知道這件事了嗎? ”李承乾又問道 。
“想必也是知道了。”屬官低聲回答。
李世民要找到李正,整個長安都驚動了。
此刻的李在涇陽河邊一邊拿著棍子在泥地里寫著字,前世沒怎么寫過毛筆字 。
“果然還是硬筆字寫起來比較容易。”李正伸著懶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 我兒子是傻子
天色已經近黃昏,李正也朝著自己家走去 。
當天夜里 ,秦瓊帶著一對兵馬對身邊的裨將囑咐道:“你們先去找幾個村民過來。 ”
這么大隊兵馬進村,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士兵帶來了幾個村民,秦瓊開口問道:“李正住哪兒?”
“這位將軍問的可是李大熊的兒子?”
“怎么你們這個村子還有一個李正? ”
“沒了 ,就他一個 。”村民回答說道。
秦瓊翻身下馬,“帶路。”
有村民在家里議論,“這李大熊的兒子該不是犯事了吧 。 ”
“他一個傻小子能犯什么事?李大熊對我們挺好的 ,要是換個佃戶指不定怎么苛責呢。”
“犯什么事能招惹來這么多官兵。”
……
村民們都躲在家里,見到這么多官兵也不敢出門 。
聽到外面的吆喝聲與自家房門被人踢開的聲音,李正睡眼惺忪起床。
李大熊立刻出門問著幾個走進院子的官兵,“幾位官爺是出什么事情了嗎?”
秦瓊走入這家院子打量著眼前這個人 ,“你就是李大熊? ”
“正是草民。”李大熊回答。
“你兒子呢?”秦瓊再次問道 。
聽對方問起自己的兒子,李大熊神情慌亂起來,“是出什么事情了嗎?我兒子平時比較瓜 ,是不是犯事了,都是我這個當爹的管教不好,你們要抓就抓我。 ”
李正站在屋子里聽李大熊的話心里還是有些感動 ,走出屋子對秦瓊說道:“我就是李正。”
見秦瓊要上前,李大熊急忙攔住說道:“將軍千錯萬錯都是我這個做爹的錯,將軍要抓就抓我 。”
四周的村民也紛紛議論 ,有村民以為李大熊的兒子犯的不是小事,不然也不會招來這么大隊的兵馬。
“你兒子沒犯事,有些話老夫要問問他。 ”秦瓊說完就提溜起身材瘦小的李正走出院子 。
沒犯事?沒犯事為什么要拿自己的兒子 ,李大熊剛要上前追問就被幾個士兵攔下了,任由自己怎么喊都沒用。
李大熊看著門外舉著火把的士兵,來回在自家院子里走著,“孩子他娘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李正啊。”
被秦瓊提溜到村外 ,李正瞅著他說道:“為什么抓我?”
“你是李正?你在長安的弘文館書舍讀書? ”秦瓊問道 。
“對啊。”李正回答。
“被趕出來了?”
“沒錯 。 ”
秦瓊一直觀察著他的神情,這小子面對自己倒是不卑不亢,又問道:“你也在弘文館當值做書童?”
“我說你有完沒完 ,你到底想干嘛?”
秦瓊神情鄭重說道:“如今大唐正是用人之際,你想做官嗎?”
“做官? ”李正疑惑著。
“對,做官 ,我可以向陛下引薦,給你謀個職位。”秦瓊忍著心中的激動終于找到這個小子了。
將來若是收為弟子學得自己的用兵之道,必定也能成為一個威震四方的將軍 。
“我太笨了 ,做不了官。”
秦瓊上前一步盯著比自己矮半個身子的李正說道:“你精通九章數術。 ”
九章數術在后世也就中小學水平,李正算是明白發生了什么 。
秦瓊坐在李正的身邊看著他說道:“老夫再問你一次要不要做官?”
李正稍稍行禮說道:“這位將軍,我實在是沒興趣做官 ,我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我只想養家糊口。”
站在秦瓊面前李正再次說道:“這年頭做官的風險也太高了,哪天我說錯話,皇帝看我不爽一刀剁了我怎么辦 ,老爹就我一個兒子,我還要給他老人家盡孝呢。 ”
“陛下仁德,不像你說的這般 。”秦瓊說道 ,想來是不是因為被趕出了書舍,這個孩子對朝堂對仕途已經失望了,轉頭說道:“不做官?”
“不做官。 ”李正堅定說道。
秦瓊失落地站起身 ,“也罷,老夫再問你最后一件事 。”
“將軍請講。”
“你是怎么知道陰山局勢,你是怎么知道執失思力與頡利之間不和? ”
“我說是我瞎蒙的 ,你信嗎?”
秦瓊冷笑說道:“你當老夫是傻子嗎?”
翻身上馬,秦瓊對他說道:“你若是改變主意了,就到長安來找我秦瓊。”
李正揮手說道:“拜拜了您嘞 。 ”
李大熊見兒子回來立刻上前拉住他問道:“臭小子 ,你沒事吧?他們沒對你怎么樣吧?”
“沒有。”李正搖頭。
李大熊還是將李正渾身上下檢查另一邊,確認了自己兒子沒少塊肉這才長出一口氣,“你說那個將軍找你做什么。 ”
“找我做官,想讓我當差 。”
“真的?怎么可能。”李大熊訝異。
李正輕飄飄說道:“所以我拒絕了 。 ”
“嗯?”
“嗯!”
李大熊感覺有些不真實 ,捏了捏自己的臉,“他們讓你去朝中做官,你就真的拒絕了? ”
李正說道:“做官有什么好的 ,在家里種田多自在。”
“呵呵呵。”李大熊突然怪笑三聲 。
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李大熊突然跑出自家家門,追著剛要走的兵馬大聲說道:“將軍 ,我兒子是個傻子,他不會說話,再給個機會。 ”
奈何兵馬已經走得很遠了 ,沒有聽到自己的呼喊。
天亮之后李大熊坐在村口神情麻木,像是在思考人生 。
有村民路過見神情頹廢的李大熊問道:“聽說昨晚的那些官兵是請你兒子去做官的?”
李大熊雙目無神的點頭。
“好事呀,做官了咱們村一起跟著長臉了。”
李大熊痛苦的捂著額頭說道:“他拒絕了 。”
“為啥呀?多好的事兒。 ”
李大熊欲哭無淚 ,“我怎么知道?”
又有村民說道:“要是朝中讓我去做官,我巴不得,傻子才不去。”
“可不咋滴。 ”又一個村民說道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 孩子不懂事
李世民依照李正提供的推恩令,和秦瓊 、尉遲恭等幾個將領商議了一番,房玄齡、杜如晦也加入了不少行動 ,安插了一些謠言,假傳真傳,一個完整的推恩令形成。
寫下旨意與朝中的決策 ,李世民吩咐快馬加鞭送到李靖手里。
大唐的軍政機器開始圍繞整個推恩令運轉起來 。
等眾人離開甘露殿之后。
秦瓊留下來對李世民說道:“陛下,李正拒絕做官。”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有些訝異 ,思量了一番面色凝重
秦瓊又說道:“可能是因為這孩子被書舍趕出去的緣故,心里對仕途排斥了 。”
李世民想著秦瓊的話,李正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或許還不知道做官的意義。
“加之他出身貧寒,不像長安其他子弟那般,在書舍又受人排擠,難免心生抗拒 ,又不懂做官是什么意思,會拒絕只是他還小不懂事而已。 ”秦瓊再次說道 。
也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李正拒絕做官導致李世民惱怒。
用不懂事解釋秦瓊心里只是想要保護李正這個孩子。
秦瓊心里想著,若是昨夜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好意 ,定會給他在左武衛某個職位,帶在自己的身邊,好好指導他 。
這么好的苗子可不好找。
“你先退下吧。”李世民淡淡說道。
秦瓊離開甘露殿 ,剛走出就瞧見了長孫無忌似乎也要去見陛下 。
兩人互相打了一聲招呼擦肩而過。
長安,秦瓊深夜去請一個孩子做官的消息在坊間立刻傳開了。
弘文館里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 。
“就那個傻小子解開了李淳風的題?”
“那可是九章數術?! ”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還能破解陰山戰局?”
“這不可能!”
……
弘文館里的議論越來越熱鬧。
甚至有人挖出了李正的身世背景。
“你們聽說了嗎?李淳風想要收這個孩子為徒,連孔穎達都希望他去國子監聽課 。 ”
“國子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權貴子弟才能去的地方,多少人擠破腦袋都進不去。”
一時間整個長安都在討論這件事,李正像是珍惜動物一般 ,時不時別人提出來評頭論足一番。
在散朝之后,回到中書省的房玄齡對杜如晦說道:“昨日秦瓊去找李正了,這小子竟然拒絕做官 。”
“拒絕做官?”
“可能是因為被趕出書院對仕途失望了吧。 ”房玄齡低語道。
杜如晦聽了著急,“絕不能因為這件事讓大唐失去一個可造之材 ,老夫去會會他,定要讓他來做官 。”
說完剛出宮,杜如晦就撞見了從欽天監出來的李淳風。
“李道長夜里觀星象 ,現在不休息嗎?”杜如晦問道。
“貧道聽說秦瓊去找了李正,那小子拒絕做官,老夫也要去見見他。 ”李淳風加快腳步 。
都已經拒絕了做官了 ,李淳風還要去找李正,莫非他想要收李正為徒研習道術?
杜如晦打心里對李淳風和袁天罡那些古里古怪的東西沒興趣,這么好的孩子落在李淳風手里豈不是暴殄天物。
想完這些杜如晦的腳步更快了。
兩人來到涇陽河畔的村子 ,在這里打聽了一圈就找到了李正 。
李正雇了幾個村民修繕著一間房屋,見兩個家伙走來,一個穿著道袍一個穿著一身官服。
走到近前 ,李淳風先開口說道:“你就是李正?”
“什么事。”李正嘴里吃著果子問道 。
杜如晦看著李正面前幾個村民在修房子開口說:“你在修房子? ”
“我打算建一個醫館。”李正又咬下一口果子。
“醫館?難道你還懂醫術?”
“略懂,略懂 。 ”李正點頭看向杜如晦,“怎么?你有病嗎?”
“我……”杜如晦剛想還嘴一時語窒。
又猶豫了一會兒杜如晦說道:“不瞞小兄弟,其實老夫確實有病。 ”
“什么病?”
杜如晦捋著胡子說道:“老夫時常心絞痛 ,這段時間一直在靜養,孫思邈給老夫看過也開了藥方但孫老神醫說也只能調養不能治好病根 。”
“你稍等。”李正回到正在修繕的房子里,從系統中拿出一瓶藥 ,再次出來說道,“這是速效救心丸,一天三次 ,每次四粒,要是犯病的時候多吃幾粒。 ”
心絞痛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在這個缺醫短藥的年代很容易出人命。
“你連診脈都不用 ,這就給老夫開藥?”杜如晦問道 。
“不要拉倒。”
“慢著。 ”杜如晦遲疑了好一會兒說道:“老夫要了 。”
“三萬貫。”李正報出價格。
“三萬貫……你! ”杜如晦指著李正一時間情緒激動,胸口一陣疼痛 。
“杜如晦!”李淳風緊張地把人扶住。
“嗯!”看著這一幕李正也后退幾步,這人當場就犯病?碰瓷還是咋滴!大唐民風竟然如此險惡。
再一看好像也不是裝病 。
李正拿著速效救心丸往杜如晦的嘴里倒進十多粒 ,用水再讓他服下。
“你在給他吃什么? ”
等杜如晦緩過勁來,眼神有些迷茫。
“好點了嗎?”李淳風問道 。
“好了。”杜如晦使勁點頭。
再次看向李正手中的藥,要說平日里犯病杜如晦要大半個時辰才可以勉強挺過來,這下就這么一會兒工夫好了?
杜如晦重新站起身子問道:“你這是什么藥? ”
“速效救心丸 ,三萬貫不講價。”李正再次強調 。
三萬貫可不是什么小數目,杜如晦一年的俸祿才多少。
看著對方為難的神色,李正說道:“沒錢?我看你是個做官的 ,這樣吧,你不付錢也可以,給我三千個苦力。”
“你要這么多人做什么?”杜如晦問道 。
“墾荒。 ”
杜如晦中肯的點頭 ,“好事。”
“那立字據吧 。”
“老夫的話還需要立字據? ”杜如晦笑道。
“我這人比較相信白紙黑字上的東西。”
兩人立下字據簽字畫押,李正說道:“誰要是反悔了公堂上見 。”
“老夫自然不會誆你。 ”杜如晦瞧了李正好一會兒才說道:“你知道三萬貫老夫買不起,所以才提出條件吧 ,你想要的本就不是錢,而是三千個苦力。”
李正冷笑道:“你要是能拿出三萬貫,我可以買多少苦力了 。”
看這小子輕蔑的笑容 ,杜如晦怎么想都覺得自己像是被耍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 官封涇陽令
這瓶藥的價值可能對李正來說不值三萬貫,對自己來說價值就沒有這么小了 ,這小子擺明了就是吃定老夫,杜如晦心中思量著。
“三天內,把人送來。 ”李正說道 。
“可以。”杜如晦點頭 ,差點忘了問他為什么不來京城,接著說道:“聽說你被書舍給趕了出來,老夫問問你 ,你即然不想做官,你就想這么平庸的過一輩子?”
“有什么不好的。 ”
“你沒有理想嗎?身為男兒你就不想打下一番功業嗎?”
“理想啊 。”李正仰天想了想說道:“我以前倒是有理想。”
“什么理想。 ”
“我想在喜馬拉雅山修電梯 。”
“修什么?”
“說了你也不會懂的。 ”
“也罷。”杜如晦感嘆一聲,不過心中已經有了安置李正的想法 ,即然他不想入朝為官,又不能讓大唐失去這個人才,不如給他一個虛銜 。
不過這小子年紀輕輕怎么暮氣沉沉的。
一個孩子會經歷什么讓他暮氣沉沉 ,莫非真是給書舍趕出來的緣故?
“還有什么事情嗎?”李正看兩人還沒走。
李淳風上前一步問道:“貧道李淳風 。 ”
李淳風?李正來了一些興致,“你就是和袁天罡寫出推背圖的李淳風?”
“你也知道推背圖?”李淳風對李正的話很詫異,推背圖確實是自己和袁天罡所作可也只是給李世民看過,朝中知道推背圖的人少之又少 ,一個鄉野的孩子是怎么知道的。
“聽說過。 ”李正想也不想說道。
李淳風再次說明來意說道:“孩子,老夫看過你的解題,那道九章數術的題目是老夫掛上去的 ,你的解題方法貧道覺得很奇妙 。”
就一個代數運算而已,你李淳風是沒見過后世的高數題。
說話間,李淳風拿出一本冊子 ,“能和我說說你是怎么解開的題嗎?只要你告訴我,這本九章數術貧道就送給你了。”
“沒興趣 。 ”李正扭頭看向遠處自己修繕的屋子。
這……這小子是在看不起九章數術嗎?
李淳風愣在原地許久說不上話。
“九章數術我就不要了,你若是可以安排一個官吏給我 ,我就把我怎么解題的方法告訴你 。”
“好!貧道答應你,只是請你不要在用那些奇怪文字解題”李淳風眼里充滿了火熱。
對李淳風來說李正的解題方法像是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李正拿過李淳風手里的這本九章數術,用自己做的炭筆開始算題 ,一道題接著一道得算著,一個時辰之后李正就把九章數術里的九道題目全部做好了 。
這里有幾何,等比,勾股 ,幾次方程等等。
杜如晦看著李淳風重新把九章數術拿在手里,他看著李正的解開的題眼神猶如魔怔一般。
“原來還有這么多奇妙的算法 。”李淳風怔怔自語。
像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李淳風感覺自己站在李正面前像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山民。
李正把數式的運算法則教給了李淳風 ,解決加減乘除就會簡單很多,還告訴了他一些方程公式。
“看樣子,貧道的數術之道還遠未到圓滿之境 ,這個大唐數術大家之名實在是受之有愧啊 。 ”李淳風感嘆道。
“記住給我派個官吏,最好是可以給我治理村子的。”李正說道 。
等到李淳風回到欽天監,把自己關在了里面苦修 ,連飯都不吃了,更不出來見人。
走火入魔一般的研究數術,等袁天罡看到李淳風 ,他的房間墻上和窗戶上掛滿了題目。
對李淳風來說就像是打破了一個瓶頸,原本的數術就像是被困在了一個瓶子里 。
李正的方程打破這個瓶頸,抬眼望去撥開見云霧見月明。
太極殿,李世民聽著長孫無忌的述說 ,“你的意思是說,李正背后有高人在幫助?”
“臣以為這個孩子只是解開一道題,破解了陰山戰局 ,他的背后說不定有高人幫忙,陛下試想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做什么? ”
確實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做什么?
李世民倒是有些相信長孫無忌的說法。
莫非李正身后真的站著一個高人 。
“陛下!”一個小太監來報說道。
“說。”李世民的表情有些許不悅 。
“陛下,欽天監傳來消息李正把九章數術的題全部解出來了。 ”
“當真!?”李世民立刻站起身質問。
小太監再次說道:“確實是當著李淳風的面解開的。”
“陛下! ”又有小太監來報 ,“兵部尚書杜如晦的病癥有救了 。”
“有救了?”這個消息讓李世民心中激動。
孫思邈給杜如晦看過病,杜如晦的病一時間藥石無醫,只能靜養 ,若是發病時沒有挺過去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人死。
杜如晦和房玄齡都是自己左膀右臂,少一個都痛心疾首 。
“是不是孫神醫給治好了? ”
小太監躬身回答說道:“是李正給了杜尚書一種藥,說是特效藥一吃就好。”
“李正 ,李正,又是有李正。”李二來回踱步念叨著 。
長孫無忌面無表情站在一旁:“……”
第二日,李世民聽了杜如晦的建議,給了李正一個涇陽令的官職。
這個官職只是一個名頭 ,只是可以主持涇陽縣的種種事情。
本就是涇陽小地主的李正對此無感 。
收到圣旨,李大熊在鄉親們的圍觀下舉起手中的圣旨,就特別長臉。
村子里一片歡呼。
發放圣旨的太監笑呵呵對李正說道:“恭喜小郎君 ,小郎君為何還一臉沮喪呢? ”
李正長嘆一口氣說道:“你說我做官了,別人比我還高興,你說我高興個什么勁 。”
小太監尷尬得笑笑離開。
“李大熊 ,也該給你兒子找個媳婦了。”
“我看隔壁村子有幾個小妮子長的不錯。 ”
“可不咋滴,長得可水靈,趕緊下手免得被搶 。”
“你也一大把年紀總不能一直一個人帶孩子 ,該續個弦。”
……
“找媳婦這種事情也要看這小子想不想要。 ”李大雄咧嘴笑呵呵看向四周 。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咦,我兒子呢?”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七章 前來求藥
一個十二歲的涇陽令,是大唐建國以來最年輕的一個官吏,一時間坊間的議論聲越加熱鬧。
長安魏王府邸 ,李泰聽著幕僚們的議論。
朝中不少人都知道魏王李泰與太子李承乾之間的不合 。
“太子的人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李泰低聲問道。
有幕僚回道:“朝中知道了消息,太子的東宮屬官就去盤問那個夫子。 ”
李泰吃著果子面容懶散地問道:“太子還真是求賢心切呀,這么急著要把李正收入麾下?”
說著話 ,李泰的神情輕蔑,連父皇看重的人才太子都敢拉攏,他是不把父皇看在眼里了?
“不過時候太子伴讀長孫沖去見過太子 ,太子也就沒有再去追尋李正的下落 。”
聽完幕僚的話,李泰胖臉上的小眼睛盯著手里的果子說道:“要是看中了李正的才華去靠近李正,難免會惹父皇嫌 ,這家伙有些燙手,這么好的苗子不拉攏又有些可惜了。 ”
李泰悠哉又輕蔑笑了笑說道:“本王還真是為太子著急啊,這么好的人才就在眼前拿不到 ,真是急死人。”
“據說這個李正治好杜如晦的病?”李泰問道 。
“傳聞確實是這樣。”幕僚回答。
“母后的病情一直不見好,即然這小子能治病,我不妨去找他尋醫問藥。 ”李泰吃完手里的果子又說道:“你們可千萬不要再外面胡說,小王我絕對不是看上了他才的才華要去拉攏他 ,是去向他求藥 。”
坐在李泰面前的一群幕僚了然笑笑。
李正走在村子里的小道,醫館已經修繕地差不多,這間房子以前就是一個醫館。
只是當年的大夫改行做了道士 ,說是要煉丹成仙,也不知道這個家伙現在是死是活 。
八成是真的位列仙班了。
正走著就在自己的醫館站著一群人,為首的是一個穿著打扮斯文的家伙。
見到自己對方立刻上前說道:“見過涇陽令 ,在下對涇陽令仰慕許久,如今一見真是名不虛傳啊,果然英俊非凡……”
李正打斷道 。“說人話。 ”
“在下李義府 ,受杜如晦尚書的吩咐,李淳風道長的安排前來給涇陽令辦事。”
李正接過對方的調任文書,確實是給自己的 ,看著上面一個個名字,再看自己面前這個穿著打扮斯文的家伙 。
“你是李義府?”
“正是在下。 ”李義府稍稍行禮說道:“下官原本是偏遠地方的一個縣令。”
記得歷史上李義府不是什么好人,是個出了名的壞蛋來著 。
不過杜如晦和李淳風辦事倒是還算利索,湊活著用吧 ,也不見得他們會把多么得力的人給自己。
“后面這些人都是他們給我的苦力?”
李義府笑呵呵說道:“是的,涇陽令你看看他們有胳膊有腿的多好啊,就是餓了好幾頓了。 ”
餓了好幾頓了……
感情我還給請他們吃飯是不是?三千人的伙食每天要多少糧食。
只要開啟了系統里的農作物一階段應該問題也不是很大 ,畢竟可以自取自用 。
李正帶著李義府來到一片荒地前說道:“這片荒地有五百畝荒地,你記得帶著這些人把荒地開墾出來。”
“明白。”李義府使勁點頭 。
遞給李義府一小塊銀餅李正囑咐道:“這些應該夠他們吃一陣子了,好讓他們有力氣干活。 ”
再看這些苦力 ,衣衫都是破破爛爛的這哪里是什么苦力,這些人都是難民。
大唐平定江山以來,武德到貞觀初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多災多難的 。
李正交待李義府,“以后這些人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李義府有些詫異。
李正點頭,“以后在我這里干活的人都是一日三餐 。”
李義府心里想著正常苦力一日兩頓飯就已經很不錯了 ,大多數一天也就能吃一頓。
這個李正出口就是一日三餐,這也太富裕了。
對苦力著實有些太好,普通百姓也就一日兩頓 。
這個李正據說是個奇才,傳言說是腦子不太好使來著?
李義府又問道:“在下多嘴問一句 ,據傳聞朝中請涇陽令做官,為何如此拒絕呢? ”
“你管得著嗎?千金難買爺高興。”李正說完扭頭就走。
千金難買爺高興?好張狂的句子,李義府暗暗記下這句話 ,見李正走遠了,安排這些苦力辦事。
兒子做官了李大熊很高興,兒子見人都要顯擺一下 ,在自己村子里顯擺完又去隔壁村子,就差舉著圣旨滿大街走了 。
李正來到自己的已經修繕好的醫館,涇陽醫館四個大字就在門匾上。
系統里的藥店一階段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藥 ,像青霉素這樣的藥就沒有。
抱著能掙一點是一點,生意全靠緣分的態度,剛坐下還沒休息片刻 ,醫館的門就被人一腳踹開 。
這大唐人看病都這么狂野的嗎?
來人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帶著不少的侍衛。
侍衛踹開了門,她才走入其中,將這里上下打量一番開口,“你就是李正?”
來者不善 ,李正立刻否決道:“不是我。 ”
說話間,小姑娘拿出一張畫像和自己對照了一下,“就是你 ,你就是李正!”
李正也看了一眼畫像,靠!這畫像跟我一點都不像好不好,我有這么帥嗎?
“你會治病 ,你治好了杜如晦的病 。”小姑娘又說道。
李正坐正身子說道:“這位小姑娘,我看病可是很貴的。 ”
“我有錢 。”她有些奶聲奶氣地說道。
李正清了清嗓子說道:“那你先和我說說是什么病?”
“氣疾,就是喘不上氣的那種 ,是我母……母親生病了。 ”
氣疾就是哮喘吧?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種 。
李正對她說道:“這類藥我確實有,能不能治好不好說,一瓶藥五萬貫。”
小姑娘摘下自己頭上的發簪 ,又拿出了自己的玉佩。
“也不夠呀,差老遠了。”李正嘆息道 。
“這個…… ”小姑娘扭捏了好一會兒,鼓起勇氣說道:“你要是可以治好我母親的病,我嫁給你。”
李正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