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還有四天半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 ,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太祖高皇帝所葬的孝陵上空 。入夜之后,不知怎地 ,竟然憑空出現一聲長嘯!

此時此刻,北京皇城內,端本宮中 ,忽然響起了一聲驚呼。

“哎呦……老祖宗,您不能這樣啊!”

朱耀飛再一次睜開眼睛,四下張望一番 ,然后又自虐一般的猛掐了一下自己的耳朵。之后就是一聲怒吼!

他怒吼的原因是被人坑了 ,狠狠的坑了!坑他的那個人可厲害了,名叫朱元璋!

沒錯,就是那個玉樹臨風 ,英明神武,面善心狠,殺人不眨眼 ,坑起人來六親不認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身為一條二十一世紀魔都金融圈里有些小小成就,人送外號“豬要飛 ”的金融大狗,朱耀飛朱大總監居然被一個死了幾百年的明朝皇帝給坑慘了 ,這事兒聽著都有點離奇啊 。

不過對混金融圈的“豬要飛”朱總來說,離奇的事情他可見多了,類似上市公司“價值幾億的扇貝跑了” 、“價值幾十億的豬餓死了 ”等等的傳奇故事 ,哪年不是爆出一大堆?所以他對離奇事件的承受能力和分析能力,早就給鍛煉出來的。

他可是有證的三級特許金融分析師!還是那種特別會琢磨,特別會分析 ,特別會吹牛的高層次人才……而且 ,他還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子孫!

在被老祖宗一把坑慘之前,朱大人才對于自己的“高貴血統”還是很自豪的。出生在湖南高官沙縣(不是長沙市)農家的朱耀飛和他的一族宗親,都自認為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派的子孫 。老家祠堂里面一直都供奉著大明太祖高皇帝的牌位。

而朱耀飛打小就沒少給老祖宗磕頭祈求保佑 ,祖宗牛逼當然應該保佑子孫也牛逼不是?大家一起牛逼才是真牛逼嘛。

也不知道是他繼承了老祖宗的優良基因還是老祖宗真的在保佑他,反正朱耀飛求保佑的那些事兒基本都一求一個準 。也就養成了他每遇大事就求祖宗保佑的好習慣 。

而在不久之前,朱耀飛又攤上了一樁大事兒 ,要弄成了可就徹底財務自由了,弄糊了說不定就得給證監會給“監”了,一個終身證券市場禁入都是輕的。

所以他也不在家鄉祠堂拜祖宗了 ,而是直接去了南京明孝陵拜!

就在明孝陵的寶鼎磚墻前向祖宗三鞠躬求保佑,而且還許了弘愿——只要發達了,在國家允許的前提下 ,他要給祖宗重修祖墳。

然后他就被老祖宗給坑了,他的靈魂換了一個軀殼!

換了一個有資格給朱元璋重修祖墳的明朝古人的軀殼……這可真是許愿有風險,拜求須謹慎啊!

就這樣 ,朱耀飛朱總小半輩子苦苦奮斗得到的一切 ,以及他的父母、朋友、老婆 、孩子,全都隨之消失了 。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段十五年的人生記憶 ,一個非常倒霉的名字,以及一個讓人絕望的時間窗口。

非常倒霉的名字叫朱慈烺,是屬于朱耀飛的靈魂所占據的少年軀體的。

作為朱元璋的子孫 ,朱耀飛當然知道朱慈烺就是崇禎皇帝的長子,謚號獻愍太子 。

而現在是時間,好像是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三也不知道是十四!

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 ,短短的四五天之后,大明王朝這只“垃圾股 ”就要退市了。

“大明公司”的董事長,朱太子的父親崇禎皇帝 ,將會上吊自殺,朱太子的母親周皇后也會一起自殺殉國。

而變成孤兒的朱太子本人,則會淪為闖王李自成的階下囚 ,并且在一片石大戰后失蹤……許死于亂軍 ,許被多爾袞下令殺害,也許在廣東某地做了和尚 。

總之,都不是什么好下場!

“老子這就是朱慈烺了?怎么可能……”朱耀飛深深的吸了口氣 ,自言自語地說,“但肯定不是做夢,許是瘋了吧?要瘋了可就糟糕了 ,老子還有大買賣沒做呢!如果老子還沒瘋,那他N的就更糟了…… ”

吱呀一聲。

門開了,朱耀飛扭頭看到了一個身穿青色袍服 ,頭戴雙拱形紗帽,長了張面團團似的胖臉的中年男子,腳步匆匆走了進來。

男子看到朱耀飛已經坐起了身子 ,頓時大松了口氣,“千歲爺,您可算是醒了 ,您這一覺可睡大了 ,都快一天一夜了,怎么都叫不起……皇爺和娘娘都著急了,讓曾御醫來瞧了幾回了 。娘娘和張娘娘還親自來瞧了 ,剛走不久。

對了,千歲爺您還一個勁兒喊老祖宗,定是做夢夢見太祖高皇帝了吧? ”

朱耀飛記憶中 ,這個“面團臉”名叫黃大寶,綽號大寶太監,是朱慈烺的伴讀太監。

“哦 ,睡了一天一夜……”朱耀飛這才發現屋子里面燈火昏黃,顯然已經是晚上了,他忽然一驚 ,“今天是……是三月十幾? ”

“回主兒的話,今兒是三月十四 。”

朱耀飛又問了一句:“是崇禎十七年的三月十四?”

“沒錯,是崇禎十七年的三月十四 。 ”

“還是晚上……”朱耀飛看了眼黑漆漆的門外 ,又倒吸了口涼氣兒 ,“不算今晚,只剩四天半了!”

“四天半? ”黃大寶不解,“什么只剩四天半了?”

朱耀飛看了這個傻乎乎的太監 ,居然有了開玩笑的心思,忽地一笑道:“還有四天半,大明朝就要被暫停上市了!什么叫暫停上市 ,你懂嗎?”

……

乾清宮,東暖閣。

登極十七年的崇禎皇帝頭戴翼善冠,身著盤領窄袖的常服 ,坐在龍椅上。現在雖然夜色深沉,可是崇禎皇帝卻沒有絲毫睡意,也不敢入睡 。

因為就在今天下午 ,居庸關上送來塘報,說闖逆大兵的前鋒已經到了八達嶺的北面!

而在三月初一時,闖逆的軍隊剛剛打下代州的寧武關 ,鎮守寧武關的總兵周遇吉以區區三千守軍就阻擋了闖逆十幾日。

在接到寧武關失守的塘報時 ,崇禎皇帝還是非常篤定的。畢竟寧武關距離北京還有上千里,而且還有大同、宣化兩個重鎮擋著 。那可是九邊重鎮中的兩個,關城堅固 ,守軍又多,怎么都比寧武關牢靠。如果闖逆要一個個打過來,拼光了都到不了北京城下。

可是今天才三月十四 ,距離寧武關陷落才過了十三天,闖逆的大軍就勢如破竹,連下大同、宣化兩個重鎮 ,行軍七八百里,到了八達嶺北面了 。

這下三十三歲的大明天子完全傻眼了!

“陛下,事急了 ,再不去南中家里,就怕悔之不及…… ”說話是個身穿淡素比甲,素顏如玉 ,眼角上有點淺淺的魚尾紋的美婦人。她的聲音有些沙啞 ,語帶焦慮,看來是被來勢洶洶的闖逆嚇破了膽。

這個美婦人正是崇禎皇帝的正妻周皇后,也是被朱耀飛的魂魄占據軀殼的朱慈烺的生母 。她整個白天都在太子的端本宮 ,守著“長睡不醒”的朱慈烺,聽他嚷嚷什么“老祖宗不能這樣”的胡話。直到傍晚,才被崇禎皇帝叫去乾清宮侍寢。

說是侍寢 ,其實是心力憔悴的崇禎皇帝需要結發之妻的安慰 。

聽著妻子的話,崇禎嘆了口氣,只覺得脖梗發涼 ,道:“此事早就議過多次,可是無人贊襄,故遲至如今 。現在闖逆已臨居庸 ,若再議南遷,只怕居庸關上將士聽到風聲后,也和宣大一樣了。 ”

宣化 、大同有數萬雄兵 ,又有堅城可倚 ,當然不可能在十幾天內就被闖逆大軍消滅。可現在闖逆進軍卻如此神速,也就只有一個合理解釋 。

那就是宣大重鎮的大明官兵都已經從賊了!

崇禎看了妻子一眼,見她眼眸紅腫 ,知道悄悄哭過,心中酸楚,眼眶里面也濕潤起來。他不想當著妻子的面流淚 ,就轉移話題道:“春哥兒好些了嗎? ”

春哥兒是太子朱慈烺的乳名,朱慈烺的身體一直很好,從不得病 ,今天居然長睡不起,喚之不醒,讓崇禎皇帝非常擔心。不過現在國難當頭 ,他也實在顧不過來,就吩咐周皇后去照看 。

“叫曾神醫看了,說春哥兒沒病。”周皇后道 ,“只是不醒……許是 ,許是先人在托夢。”

“先人托夢?一派胡言! ”崇禎皇帝搖搖頭,“這曾神醫怎變成曾神仙了?”

周皇后嘆了口氣,道:“若真是老祖宗托夢就好了 ,現在這天下,也只有老祖宗幫忙才能平得了 。”

崇禎皇帝沉默不語,也不知在想什么?

就在這時 ,東暖閣的門忽被人推開,就見一個紅袍拱帽,面目忠厚 ,年約五十許歲的太監快步走來,見了崇禎就彎腰行禮,面帶一絲喜色 ,道:“萬歲爺,東宮典藥局的李繼周來報,小爺醒了。 ”

聽到兒子醒了 ,原本坐著的周皇后馬上起身 ,對崇禎道:“萬歲,妾身去看看。”

崇禎問:“怎么說?讓曾神醫看了嗎?”

“回稟萬歲爺,邱致中說已經讓曾太醫瞧了 ,小爺并無大礙,現在正在用膳 。 ”

崇禎對周皇后說:“那就不必去了,你也累了 ,早點歇息吧。”然后他又那老太監說,“王伴伴,你去看一下哥兒 ,若有什么,馬上來報。”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章 大明還能搶救嗎?(求收藏,求推薦)

朱耀飛,或者應該稱之為朱慈烺了 。他已經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一餐非常美味的御膳 。簡簡單單的三菜一湯再加一碗水晶白米飯 ,也沒有濃重辛辣的調味 ,菜色也算不上新奇,卻做出了最完美的滋味。哪怕是后世的高級會所提供的饕餮美食,也比不上這看似簡單的三菜一湯啊!

看來太子這份職業福利還是不錯的 ,吃得很好,住得也寬敞,北京城一環內的大房子啊 ,后世有再多錢都沒地兒買去!

雖然這所大房子再有個幾天就得歸李自成了。但是大明朝的產業還多著呢,北京陷落,崇禎上吊 ,那只是歷史書上的明亡,并不等于大明這家二百七十幾年的老店就徹底倒閉了 。

之后還有個南明,雖然混得不咋地 ,但也堅持了十幾年,如果要算上臺灣島上的鄭家勢力,那可還有將近四十年可以蹦跶啊!

這四十年的堅持 ,可是在沒有朱慈烺的英明領導下實現的。現在有了朱慈烺這樣優秀而且富有遠見革命接班人 ,大明朝怎么都能多堅持些年頭吧?不,不是多堅持些年,而是要中興大明 ,再創輝煌,這是必須的!

“對! ”朱慈烺放下飯碗,一拍桌子 ,“必須得搶救!要不惜一切,不擇手段的去救……黃大寶!”

在旁伺候的黃太監一愣,千歲爺一直都叫自己黃伴伴的 ,今兒怎么直呼其名了?而且,千歲爺醒了以后總有點不對,說話的語氣還有神色表情 ,都和原來不大一樣了……好像,好像換了個人!而且盡說些古里古怪的話,就像瘋了一樣!

一愣之后 ,黃大太監還是很快反應過來 ,欠了欠身,就問:“千歲爺,您有什么吩咐?”

“你說說 ,咱們大明朝落到如今地步,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

那還用問?問題當然出在你那皇帝老爹身上了……這大實話,黃太監是不敢說的。

“這個 ,這個…… ”黃大寶吞吞吐吐的 。

朱慈烺瞥了他一眼,“別這個那個了,說吧!有什么就說什么 ,不用怕。”

他前世是搞金融的,這一行不僅要研究市場,還要研究政策 ,研究公司的基本面,這就少不了天南海北的搞調研了。根據他多年的經驗,許多大公司的實際情況 ,高高在上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不一定摸得清楚 ,反而是許多中層基層干部門清兒……就是不大愿意說出來!

“那,那奴婢就說了 。”黃大寶道,“天下紛亂至此 ,其實全是叫沒錢鬧的。 ”

“沒錢?”朱慈烺輕輕點頭,一提起錢,他的記憶中就冒出一堆數字。都是崇禎十六年太倉庫歲入和三餉加派 ,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支出的數據 。

原來從崇禎十五年開始,朱慈烺就經常陪同崇禎上朝,崇禎批示奏疏時 ,也常召朱慈烺同觀,并且時常教導。而朱慈烺的記性很好,看過的奏疏都能記住大概的意思 ,所以記得一些戶部的奏疏。

朱慈烺細細回憶了一會:好像……也不是特別沒錢啊!去年的正稅加上三餉加派,價值白銀也有一千多萬兩 。

“筆墨伺候!”朱慈烺吩咐道 。

“千歲爺是要做文章還是畫畫? ”黃大寶問了一句。

“不做文章也不畫畫,”朱慈烺說 ,“我要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什么意思?黃大寶一頭霧水 。

朱慈烺也懶得和他解釋 ,取過一支毛筆,攤開張宣紙,就在上面寫寫畫畫 ,先手繪了一張用于態勢分析法的表格。然后根據自己的記憶,將他可以想到的大明朝的“優勢 ”、“劣勢”、“機會” 、“威脅 ”等等一一列出,再進行不同的組合分析。

他在后世可是拿到特許金融分析師證書的資深金融狗 ,不知道做過多少公司研究報告 。在一團亂麻中找尋機會和風險,就是他在混飯吃的本事。在這一生,分析研究的本事 ,就是他可以依靠的金手指之一了。

有金手指就是不一樣了!

只是簡簡單單的一番分析,朱慈烺就發現大明朝的基本面其實沒有那么糟糕,根本算不上爛到根子了……

后世許多人提及明末 ,就喜歡盲目下個“爛到根子”的結論,其實都是外行話 。且不說一個國家了,但是一家公司的根基是什么?董事長的能力?總經理的操守?合著遇到一個笨蛋董事長和一個貪污的總經理 ,公司就算爛到根子了?

根本不是這回事兒。公司的管理層是可以搞垮公司的 ,這沒錯。但不并能說遇到糟糕的管理層,公司就馬上爛到根子了 。

同理,也不是說公司有非常優秀的管理團隊 ,就一定能欣欣向榮。而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都救不活的公司,那才是真正爛到根子了。

根據朱慈烺的經驗,一家公司真正的根基就是一個 ,就是產品能不能占有市場!

如果把大明國家看成一家公司,那么它的產品無疑是能夠占有市場的 。

大明出產的絲綢 、瓷器行銷世界 。從十六世紀中葉,美洲大陸開發出大銀礦開始 ,海量的白銀就開始流入大明,換取絲綢、瓷器為主的大宗貿易品。短短的百年就,就流入白銀一萬數千噸。差不多是四億到五億兩 ,也就是每年幾百萬兩的貿易順差 。

而這樣的市場占有率,在歷史上一直會維持到清朝末年,才會轉化為長期的貿易逆差和白銀流出。

在后世 ,誰會認為一家產品失去市場的公司是優質的 ,同時認為一家產品擁有極高的市場占有率,并且可以繼續占領國際市場長達二百年的公司已經爛到根子了?

如果有這樣的人,千萬別去從事任何和商業經營有關的工作……安于清貧 ,也是可以快樂生活的。

而在后來的歷史上,清朝入主中原后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經營出康熙盛世,也說明了大明末年的根子根本就沒爛 。

一家公司根子沒爛 ,市場沒丟,也沒欠下一屁股的債,只是管理團隊太低能遇到了困難 ,才會因為更換了管理團隊后,迅速扭虧為盈,再創輝煌。

要真爛到根子了 ,怎么可能換個管理團隊就馬上起死回生了?

反而是惶惶大清朝玩到最后才是真爛了。不僅自家產品沒了國際市場,連國內都各種洋貨的天下,而且還欠了一屁股的洋債 ,連本帶利至少要還二十億兩白銀 ,差不多都超過當時清朝國內白銀的總量了 。國家的各種主權也都和抵押品一樣,押給各國列強,連北京二環內都有塊叫東交民巷的地盤被各國軍隊占據 ,成了大清國土上的法外之地了。

這才是產品完全沒有市場,財務上嚴重資不抵債,各種動產不動產全都被銀行查封 ,公司運營出現嚴重困難……后來連著換了北洋、黨國 、紅朝三個實際控制人,苦苦奮斗了一百多年,總算才讓泱泱大中華重回了盛世。大清留下的資產有多爛 ,就可想而知了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 太祖托夢了

很顯然 ,大明作為一個國家,其根基壓根就沒有朽爛。不僅沒爛,而且還相當不錯。

如果用后世金融狗的標準來看 ,大明這個即將暫停上市的公司 ,其實是一家質地非常優良的公司 。擁有可以長期占領世界市場,并且能帶來巨量現金流的產品 。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大明的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對手。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都沒它穩 ,也就是中國煙草能相比了。

至于大明的財務狀況,短期的困難是有的 。就如黃大寶言,是給沒錢鬧的。

但是大明的財務狀況比起后世中國證券市場中絕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要優良!

因為大明朝廷只是缺乏經營性現金 ,但是并沒有一文錢的負債。

一家沒有一分錢債務,同時還擁有可以長期壟斷龐大市場,可以帶來充沛的現金流的優質產品的上市公司 ,僅僅是因為某些突發事件,使經營性現金枯竭……這就爛到家了?

照這個標準,中國股市還能要嗎?

“大明的資產竟然如此優質……”朱慈烺抱著胳膊 ,心生感慨,“真不愧是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就是好啊!

可是那么好的大明 ,怎么就落到如今這地步了呢? ”

“千歲爺…… ”一旁的黃大寶聽了朱慈烺的話 ,還以為是問自己的,于是就低聲回答道,“幾日前 ,皇爺在御門聽政時曾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

哦,現在不是根子爛 ,也不是沒有錢,而是大臣不好了?

朱慈烺笑著吐出倆字:“瞎說!”

他前世也是大明朝的天潢貴胄,對于明亡這段痛史當然是非常了解的 。而且他還是特許金融分析師 ,特會分析的哪一種,一分析就知道崇禎的這話是扯淡了。

一個公司搞垮了,大老板沒責任 ,責任都是下面一群打工仔的?這話是人說的嗎?

而且崇禎這個“非亡國之君 ”在亡國前的十七年中可是大權在握的,咋就都提拔了一批亡國之臣來做官?

難道是大明一國真沒一個堪用的人才了?

那恐怕也是瞎扯淡了。明末還是有不少人才的,當反賊的有李自成、李定國 ,當海賊的有鄭芝龍 、鄭成功 ,當漢奸的有洪承疇、吳三桂、耿仲明 、尚可喜等等……

即便朝廷這邊,也有不少人才,比如盧象升、孫傳庭、毛文龍 ,連漢奸隊伍中的洪承疇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反賊隊伍中的李自成,也都在崇禎皇帝手底下干過 。至于鄭家海賊 ,更是和李定國一起,成為明末抗清的中流砥柱。

說沒有人才那是瞎說,說用不好人才還差不多!

當然了 ,貪官污吏肯定是有的,混吃等死的宗室也多的是,另外 ,明朝的稅收也的確存在不少問題。

要不然怎么都不止一千多萬,翻個倍都不是啥問題!

在明太祖統治的年月中,大明一年都有三千多萬的收入……當然 ,那不是銀子 ,而是以糧食為主 。不過洪武年間國家也沒多少銀子流通,新大陸的銀子還沒挖出來呢!收不上銀子也挺正常的。

但是在明末,明朝國內的白銀存量至少有五個億 ,朝廷一年才收兩三百萬的銀子(不包括糧食),那就有點低能了。

不僅低能,而且還存著很大的貓膩!

根據朱慈烺混跡金融市場多年的經驗 ,商人賺了錢不愿意交稅是很正常的 。但是官員不愿意收稅就是很不正常的了,這種不正常現象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商人該交的錢沒少交 ,但是卻沒流入國庫,至于去了哪里……呵呵,這事兒根本難不住朱慈烺 。

他前世的職業……不就是玩錢嗎?所以錢不是問題!不過現在也不是沒有難題擺在朱慈烺跟前。

“救是有救的……可本太子得出了北京城才能施展本領啊?”朱慈烺自言自語地說著 ,“老祖宗啊!您給的時間太緊了!而且……怎么出北京呢?您倒是給個法子啊!”

“千歲爺, ”黃大寶這時忽然開了口,“王督主來了 ,要見您。”

“王督主?”朱慈烺問 ,“哪一個? ”

“就是秉筆太監,提督東廠的王承恩啊!”黃大寶說,“皇爺幾日前叫他總內外軍營兼提督九門……也不知怎么還有功夫在宮里面走動 。”

朱慈烺猛一拍桌子:“那是老祖宗給我的活路啊! ”

……

“黃大寶 ,去外面守著,閑雜人等都打發了。”

將黃大寶和一干伺候人兒都打發了后,端本宮的端敬殿內 ,就剩下朱慈烺和王承恩兩人了。

在昏暗的燈光下,朱慈烺端坐在書案后面,穿著大紅蟒袍的王承恩則站在案幾對面 ,面帶一點微笑,看上去好像是個忠厚的長者在關注晚輩 。

對于王承恩,朱慈烺的記憶中有一個非常肯定的評價——老實人一個!

太監 ,并不都是老奸巨猾的,哪怕是大太監中也有許多老實巴交的主兒。也別以為老實太監在宮廷里面沒前途,其實宮里面的主子都喜歡老實人。太監是家奴 ,有幾個當主子的會喜歡一肚子壞水的家奴?

而深受崇禎皇帝喜愛的王承恩就是個沒主張的老實太監 。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歷史上崇禎之所以會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掛著 ,除了他自己死要面子,就是因為王承恩太老實,不知道替主子安排跑路。主子死要面子 ,不肯下旨遷都,你個當奴才不會替主子安排逃亡嗎?

結果到了大難臨頭的時候,連城門都出不去!

要是換上魏公公和木匠皇帝 ,能不能把李自成逮住殺掉不好說,但肯定不會在北京城中坐以待斃,早跑江南去逍遙自在了。

不過看這個崇禎皇帝最信任的王承恩 ,大概也能知道這位“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用的都是什么人了?

王承恩雖然不堪大用,可朱慈烺想要搶救大明朝,卻是離開不他的幫助 。

因為沒有他幫忙 ,朱慈烺連紫禁城都很難出去,更不用說跑去江南了。

如果跑不出去,再有幾日 ,自己就是李自成的階下囚 ,大明的優質資產也是別人的了,和自己一點關系沒有。

可是要怎么說服崇禎皇帝最信任的老實太監幫自己安排逃亡呢?

朱慈烺正不知道要怎么開口的時候,“王老實 ”倒是自己開口替朱慈烺解了這個難題 。

“千歲爺 ,老奴聽曾神醫說,您睡了這一天一夜不是什么病,而是老祖宗在給您托夢 ,有這事兒嗎? ”

托夢!朱慈烺那是一點就透,馬上就有辦法了 。

他的前世可是在金融業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資深從業人員,除了分析技能 ,忽悠和抗忽悠也是必備的能力。

他在后世的陸家嘴金融民工圈里有個綽號,叫“豬要飛”,就是豬 ,他都能吹上天去。這忽悠的本事比“假藥停”這樣的大忽悠那是差多了,但是忽悠一個“王老實 ”還有什么問題?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 為夢想窒息吧(羅羅也有夢 ,就是收藏好多,推薦好多)

“似乎是夢見老祖宗了 。”

朱慈烺并沒有一開始就把話說死了,王承恩雖然老實 ,但絕對不傻瓜。崇禎皇帝會用老實人,但絕對不會用個傻瓜當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的。對付這號人,就得半真半假慢慢的哄 ,最好讓他自己往套里鉆 。

“哦。”王承恩應了一聲,“千歲爺夢見的老祖宗長什么樣?是不是和畫上的太祖高皇帝一樣? ”

“不一樣,”朱慈烺搖搖頭 ,含糊地說,“要年輕的多,看上去很兇。”

王承恩點點頭 ,不置可否,“許是千歲爺憂心國事,才夜有所夢吧? ”

他才不相信朱元璋真的會托夢給年僅十六歲的少年太子 ,因為大明還有英明天子在朝 。老祖宗就算有什么力挽狂瀾的辦法 ,也應該托夢給天子啊。

“許是如此吧,”朱慈烺認真地看著王承恩,“不過本宮還是在夢中見到了一條生路。”

“生路? ”王承恩有些不解 ,“誰的生路?”

“當然是大明的生路!”朱慈烺語氣堅定,一字一頓地說,“王伴伴不覺得我大明眼下正徘徊在生死之間嗎? ”

王承恩沉默不語 。現在誰還不知道大明正處于生死一線之間?其實早在崇禎十五年的朱仙鎮大戰后 ,督師侯恂就說出放棄中原,以江山社稷為重的話。

崇禎十六年春,崇禎皇帝自己就和復任首輔的周延儒私下議論過南遷。

而到了崇禎十六年的六月 ,就在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出潼關去和風頭正勁的李自成決戰的時候,周皇后也提過遷都的建議 。她“以寇急 ”,試探崇禎說:“吾南中尚有一家居 。”當時王承恩就在崇禎的身邊。

進入崇禎十七年后 ,更多的臣子都已經意識到“邊寇交織,中原不可為”了,所以南遷的提議已經被擺在朝廷上公然討論了。

可是崇禎皇帝卻始終下不了決心 ,用乾綱獨斷來推行南遷 。而臣子們大多不愿意承擔放棄祖宗陵寢的罪名 ,所以在朝議南遷時總是一片反對之聲。

王承恩心想:太子想來也是贊成南遷的,又怕自己年幼言輕,所以才借口太祖托夢 ,把南遷的建議提出來吧?

“老祖宗是不是在夢中提了南遷的事兒? ”王承恩試探著問。

朱慈烺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將自己之前做好的圖表,遞給了王承恩 ,“你看看吧 。”

王承恩恭謹的接過圖表,又是一愣。這種以圖表和矩陣的形式,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 、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 ,通過調查列舉出來,進行系統分析,再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的辦法 ,顯然不是十六歲的朱慈烺能夠掌握的……而且朱慈烺的老師們,還有他身邊的內侍,似乎也不會這種辦法。

朱慈烺看著王承恩 ,娓娓而道:“我大明之難 ,明看是兵敗將亡,節節失利,而要細看 ,其實還是出在財務上 。如果朝廷有花不完的錢,流寇早就撫平了,虜丑也早就被堡壘邊墻困死了。”

“千歲爺說的是。 ”王承恩一邊回答 ,一邊皺著眉頭在看朱慈烺給的圖表 。

這份圖表,主要分析的就是大明朝的財務狀況。

大明的財務狀況,總體上看還是比較健康的!

就是有現金儲備枯竭和收支不平衡兩個小問題……在后世金融狗們看來當然是小問題了!

因為大明朝基本沒有負債 ,而且還擁有巨大的現金流,還獨占廣闊的市場——江南 、江淮、福建、兩廣的稅收市場!

這可是十七世紀時,全世界最大的稅收市場啊!而且成長性良好 ,通過絲綢 、瓷器等商品的大量出口,新大陸的白銀正源源不斷流入江南、江淮、福建 、兩廣的稅收市場。因此這些地方就能夠承受更高的稅收……當然了,前提是讓朱慈烺去江南收錢!

只要他能到江南掌權 ,就有辦法從最有錢的海商和三吳大地主那里收到錢……或者騙到錢!他在后世就是干這行的!

朱慈烺站起身 ,背著手,在大殿中一邊踱步,一邊侃侃而談道:“崇禎十六年 ,各項稅賦、加派總計價值白銀一千多萬兩 。因為中原、陜西 、湖廣等處陷入戰亂,北直隸又在崇禎十五年為虜丑所掠,因此都大量拖欠 。在去年收到的一千多萬中 ,大半都來自南直、江西、浙江 、福建、廣東等東南膏腴之地。

而東南膏腴之地承擔了那么多的稅賦、加派,卻安定如常,并無流民之禍。這說明東南有錢啊 ,足以承擔各種稅賦 、加派!

東南安定,無流寇 、無虜丑、無藩王、無大災難,連海寇都被鄭芝龍平定 ,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場景 。所以朝廷在東南收取巨稅的同時,卻不需要支出多少,所得幾乎都是純利啊!”

朱慈烺頓了頓 ,又問:“王伴伴 ,你知道朝廷的錢主要花在哪里了?”

“唉, ”王承恩嘆了口氣,“自是花在遼東戰事和中原剿匪上面了 ,另外藩王的祿米也花了許多。”

朱慈烺點點頭,“對!朝廷在東南收取巨稅,又在中原 、西北、遼東花費巨款……東南所得 ,不足以應付中原、西北 、遼東的開支,財政由此不可收拾。財政不可收拾,則兵將缺餉少械 ,中原和西北難民不得救濟,只能揭竿而起,遼東關墻也無錢加固 。戰事自然糜爛而不可為了!”

王承恩默然無語。

朱慈烺接著又問:“王伴伴 ,你以為朝廷需要多少錢,才能同時擊敗已經做大的闖逆和虜丑? ”

“這個……”王承恩依舊不能答。

朱慈烺苦苦一笑,“官軍與流寇交戰 ,其實是勝多敗少 。如果不是天災人禍 ,朝廷又無錢賑濟,流寇早就平定了。可是官軍同虜丑交戰,卻鮮有勝跡 ,而且還多次大敗、慘敗!以致將可以用來剿匪的精銳官兵,都丟在了和丑虜交戰的戰場上。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官軍精銳的戰力強于流寇 ,但是大大弱于虜丑 。如果要用官軍抗虜丑,需要有數倍于敵的精銳方可。

據薊遼總督塘報,如今丑虜所謂滿洲八旗勁旅有八萬數千人 ,三順偽王之兵一萬有余。戰兵精銳當在十萬左右!另外還有依附虜丑的蒙古部眾數萬人可用 。合計可以出動十數萬戰兵!

若我官兵能以二敵一,則需要三十萬精銳!若需以三敵一,則需要四十五萬精銳!

再加上流寇已經做大 ,正揮軍十數萬而來!如欲摧破,只怕也需要十數萬精銳 。

兩者合計,朝廷需要六十萬精銳才能平遼滅寇!養六十萬精銳需要多少錢?朝廷能拿得出來?即使不平不滅 ,只維持局面 ,二三十萬精銳還是要的。如果按照關寧軍的待遇發餉,二三十萬精銳又得花費多少?朝廷有可能承擔嗎?”

王承恩搖搖頭。

朱慈烺站住腳步,看著王承恩道:“既然拿不出來 ,那咱們就只能暫時放棄虧本的中原、遼東,退守到還可以賺大錢是東南去 。只要東南在手,一年兩千萬的收入還是可以經營出來的。有了這兩千萬 ,我大明的中興還是有望的! ”

這其實是最簡單的資產重組,放棄不賺錢的市場和業務,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賺錢的業務和市場上。

“可是…… ”王承恩眉頭深皺 ,“可是棄了北京,東南就能守住嗎?”

“能啊!”朱慈烺非常肯定,“中原 、遼東征戰靠得是來去如風的馬軍 。而東南水網遍布 ,又有長江、黃淮(此時黃河奪淮入海,在下游是黃淮一體)、運河為主干,還有大海為依靠。所以東南戰守 ,利在水師。而虜丑 、流寇都沒有水師 ,我大明卻有福建、廣東、天津三路水師可倚,漕運總督之下還有船隊,也可以改為水師 。只要運用得當 ,就能依托長江 、黃淮和大海,保住我大明東南的安泰。 ”

水師就是大明朝的核心競爭力!多爾袞 、李自成這兩只旱鴨子拿什么去打?

朱慈烺繼續分析道:“另外,流寇一旦進入北京 ,那么闖逆就得去直面虜丑了!有闖逆在北方和虜丑相爭,我大明還不能在東南休養生息嗎?這就是昔日太祖高皇帝起于東南而有天下時的局面啊!

現在中原和遼東沒有錢,打了那么多年 ,有錢都打成沒錢了。在朝廷手中沒有,到了闖逆手中就有錢了?闖逆還到處嚷嚷什么均田免賦,什么三年不征 ,等他進了北京城,面對洶洶而來的丑虜時,就該知道苦楚了 。到時候 ,闖逆抵擋虜丑都來不及 ,還哪有余力南征?

而朝廷去了東南,就不必和虜丑交鋒,也不需要厚養各處藩王宗室 ,連流賊都無力南下。”

中原市場不容易做!競爭激烈著呢!而且可以產生的現金流又少,各項支出卻非常浩大,是很難維持的。

朱慈烺語氣激動 ,目光深遠而悠長,看著空中不知道什么地方,緩緩張開雙臂 ,“所以只要朝廷南遷,虜丑就會變成昔日的蒙元,流寇就成了昔日的紅巾軍 ,而我大明就能和太祖高皇帝時一樣,在東南中興復起了!

王伴伴,這就是本宮的夢!也是太祖高皇帝為我大明所指的生路啊!你看太祖高皇帝所指之路 ,是對是錯啊?”

王承恩已經有一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了——這是為夢想而窒息了!

老太監喜極而泣:“太祖高皇帝真的托夢了!大明有救了!皇上有救了……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 拿什么拯救你,崇禎皇帝!(狂求推薦票)

王承恩是真信了!

太祖高皇帝真的托夢太子千歲爺了!

要不然太子才多大啊?怎么可能僅僅通過財政收支 ,就找到了扭轉天下大勢的關鍵所在?

雖然崇禎和王承恩都知道南遷是一條活路,但是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將大明朝看成一樁買賣 ,也沒有什么經濟頭腦,要不然怎么會窮成這樣?所以也就看不到只有大明南遷,舍棄虧出血本的中原、遼東兩個“市場” ,才能克服財政危機 。只有克服了財政危機,朝廷有余錢了,才能重建軍隊 ,才能再打江山!

要不然口袋空空,沒錢去給軍隊發餉,還能指望當兵吃糧的餓著肚子保衛大明江山?

而且 ,朱慈烺還把南遷后的局面拿來和昔年太祖高皇帝在江南開創帝王基業時的情況做了比較 ,居然相差不多啊!

因為闖逆一旦進京,就等于接替大明扛下來抵擋滿洲虜丑的萬斤重擔,而且還要解決中原和西北數千萬百姓的吃飯問題 。

中原和西北鬧出那么多的流寇 ,不僅是因為腐敗、兼并和遼餉加征,也有相當部分的原因是天災。

這些年北方是又干又冷,農業連年歉收。如果政治清明 ,四方安定,土地也沒有過分集中,興許可以應付過去 ,但是日子也不會好過的!

如果大明退出,闖逆接盤 。天災該來還得來!關外的建夷虜丑也不會因為北京換了主人就不入寇了,沒準還要大舉入關來爭天下!

到時候闖逆能有好日子過?大明朝的官兵要錢 ,闖逆手下的軍隊都是自帶干糧白干活的?不可能!闖逆的苦日子可在后面呢!

闖逆苦了,退到江南的朝廷自然就安穩了。靠著一年一千多萬收入,還怕不能練出一支強兵嗎?即使不能北伐中原 ,也能守著黃淮和大江過好日子啊……皇上登基十七年 ,真是太苦了,整日操勞不說,日子過得比尋常的富家翁也強不到哪兒。

所以王承恩是真的為偏安江南的夢想窒息了!

可是在王承恩的夢想中 ,朱慈烺還是太子,崇禎也不是先帝……

“千歲爺快和老奴一起去乾清宮見駕,將老祖宗所托之夢說給皇爺聽吧 。”王承恩道 ,“有太祖高皇帝托夢,想來朝臣們也會贊襄南遷之事的。 ”

這倒是個好借口!

朱慈烺心下就是一嘆:崇禎皇帝要早點拿太祖托夢當借口,現在早就在南京城逍遙自在了——黑鍋讓都朱元璋來背了 ,臣子們當然不會再攔著崇禎不讓跑路了。否則就是誣蔑崇禎皇帝撒謊,這是欺君,要殺頭的!或者是反對太祖高皇帝的英明決策 ,這是滅祖,要滅門的!

可是崇禎偏偏沒有這等機智,就知道甩鍋給下面 ,好保全自己的名譽 ,可惜下面的人都不蠢!

而事到如今,已經不是和文武百官們商量跑路的時候了 。因為闖逆的大軍,很快就要包圍北京城了!

朱慈烺看著興沖沖要往外走的王承恩 ,冷冷道:“來不及了!”

“什么來不及了?”王承恩停下腳步。

“來不及和朝臣們商議南遷之事了! ”朱慈烺一字一頓地說。

“怎會來不及?”王承恩說著話,心下卻是一沉 。

“因為今日居庸關已失!”朱慈烺咬著牙道。

“怎么可能…… ”王承恩的聲音有些顫抖,“唐通有數千兵馬 ,居庸關上原本還有一些守軍。而且居庸險要,只要努力堅守,闖賊根本打不破的 。 ”

朱慈烺說:“唐通 、杜之秩已經開關降賊!”他頓了頓 ,“現在已經過了子時,是十五了……最遲今天晚上,居庸關失守的塘報就該到了 。明天闖逆大軍就會兵臨京師城外 ,幾日之內,京師就將陷落!”

“這,這 ,這…… ”

“這是太祖托夢時說的!”朱慈烺一不做 ,二不休,繼續拿朱元璋當借口。

王承恩整個人都在發抖,“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嘴上這么說 ,心里面卻很清楚,那絕對是可能的!大同降了,宣府降了 ,居庸關還有什么降不得的?

至于北京城的守備……王承恩可比誰都清楚,因為他自己現在就兼任提督京營太監,總管北京城的防御。在三月十三日這天 ,王承恩就忙著在北京內外城各處布防,當然知道北京城的防御有多么薄弱了 。

京營賬面上兵力是不少,可是實際上空額很多 ,而且這幾年各處戰事都很緊,北京周圍也經常發生戰斗。京營中等戰的部隊,不是被抽調往各處 ,就是在抵御虜丑入侵的戰斗中逐漸消耗 ,去年一場大疫又病死許多。現在能夠用來防守的兵力,不過區區數千,而且士氣低落 ,將無斗志,兵無戰心 。

而最可怕的,則是朝廷拿不出足夠的銀兩來募兵和犒賞將士!

明初開始實行的軍戶制早就名存實亡了 ,衛所的土地都不知去了哪兒?軍戶上層成了地主,下層成了佃戶,都不可能負擔兵役了。

所以朝廷就得花錢養兵 ,沒有錢,就沒有兵……哪怕北京城內還有許多壯士,也不會為朝廷所用!

朱慈烺道:“王伴伴 ,居庸關會不會降,今天就會知道了。居庸關一丟,闖逆就該包圍北京城了 。這北京城能不能守 ,你應該比本宮明白。 ”

“還有吳三桂的大兵!”王承恩道 ,“只要關寧鐵騎一到,京師就能安然無恙了。”

朱慈烺哼了一聲:“還指望吳三桂?父皇在二月十二日召見他爹爹吳襄時,人家是怎么說的?需餉百萬!父皇要是能拿出一百萬 ,吳三桂的三萬大軍早就到了 。父皇是三月六日下旨棄守寧遠,召吳三桂率部入衛的。今天都十五了,吳三桂的兵才到哪兒?連山海關還沒過呢!你還指望他? ”

他跺了跺腳 ,怒氣沖沖地說:“既然沒有錢,就別指望吳三桂的三萬大軍會和闖逆拼命!就算他自己不要錢,他下面的那些戰士也得拿錢哄著!”

朱慈烺突然大聲喝問:“王伴伴!你是不是從來就沒有做過京師被闖逆攻破的準備?”

被朱慈烺這么一問 ,王承恩也懵了。

他的確沒有做過北京被闖逆攻破的準備!

說起來真是有點難以置信,現在的北京城明明危如巢卵,城內沒有像樣的守軍 ,外面的援兵一時也到不了 。而李自成的大軍則是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

在這種時候,誰都知道不好了,崇禎皇帝和他最信任的大太監居然沒有做好逃命的準備!

這就是崇禎皇帝和他用的人……你說急不急人?

就算南遷的黑鍋你要甩 ,逃命的準備你也不能不做啊!

朱慈烺那張年輕英俊的面孔上突然充滿了怒氣 ,咬著牙齒,指著王承恩的鼻子就問:“王承恩!你這個秉筆太監,提督東廠太監 ,統領內外軍營,提督九門是怎么當的?真的要陷父皇、母后和本宮于死地嗎? ”

“可,可是皇上沒有下旨啊……”

朱慈烺看著王承恩一副手足無措 ,滿頭大汗的樣子都給氣樂了 。

“你要父皇下什么旨?父皇死要面子的脾氣你還不知道?”朱慈烺說,“也罷,本宮現在下皇太子令旨 ,命你立即召集勇士千人于內校場中,并備足武器、干糧,再從內庫中提出白銀三萬兩備用! ”

其實朱慈烺原本是想讓王承恩派人送自己去通州的 ,通州城內有順天巡撫宋權,此人還算是靠得住。只要有他保護,自己就能去天津投靠天津巡撫馮元飏。而天津巡撫是兼管海運的 ,手中有海船可用 ,可以把朱慈烺送去登州 。登州有登萊海防道蘇觀生控制的天津衛水師,有了蘇觀生 、馮元飏、宋權和天津衛水師,朱慈烺至少可以安然抵達南京。

不過在同王承恩的交談中 ,朱慈烺已經知道,這家伙對崇禎是死忠。多半不會在沒有崇禎旨意的情況下放自己出城……而崇禎又猶猶豫豫的,一定耽誤時間 。

所以朱大太子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用帶上崇禎跑路的名義,設法掌握一點武力,然后再見機行事了。

朱慈烺深信 ,只要自己能跑出去,就沒什么過不去的坎兒了。就算有,也得先跑出去!

“千歲爺 ,這不合適吧? ”王承恩被朱慈烺的話嚇了一跳 。

“事到如今,還有什么不合適的?”朱慈烺瞪了王承恩一眼,“父皇若要怪罪 ,本宮一力承當!不過你要記著 ,此事現在是萬萬不能讓父皇知道的,要不然你王承恩就是我大明江山淪亡的罪人!罪該萬死!還要遺臭萬年!知道嗎?”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 戰場逃跑專業戶(我拜求收藏、推薦專業戶)

王承恩是一個好人,不僅身殘志堅,努力奮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位置 ,而且對上級領導崇禎皇帝忠心耿耿。雖然大權在握,但是仍然保持廉潔,基本是個清官——說真的 ,他還不如平時多撈點兒,要家里趁個幾百萬,這會兒就能拿出來救命了!

但是王承恩肯定不是個合格的大太監!不如魏忠賢。

在馮夢龍的《燕都日記》中說 ,崇禎皇帝在崇禎十七年三月時曾密旨曹化淳收葬魏忠賢遺骸 。這事兒在朱慈烺的記憶中是沒有的,他也不認為崇禎皇帝會想念魏忠賢,他要有這心思就不會在煤山吊死了。倒是朱慈烺自己有點想念魏忠賢了……作為大太監 ,還是要有點奸才行啊!

像王承恩那么老實 ,真不該一刀割了蛋蛋啊!

看著王承恩一副忠厚老實的模樣,朱慈烺那個著急啊……拜托你奸詐一回吧!

“王伴伴!事急矣!太祖高皇帝都托夢了,你還遲疑什么?闖逆明日就要到了 ,到時候咱們手中若是沒有一支可靠的兵力,靠什么護駕突圍?你是父皇最信任的太監,是忠臣!本宮是皇太子 ,是孝子……準備護駕突圍的事情,難道不是我們忠臣孝子份內的? ”

朱慈烺一邊說話,一邊就走到案幾后面 ,拿起紙筆開始書寫太子令旨。一動筆,朱慈烺這才發現自己的毛筆字功力大漲啊!一手相當不錯的董體楷書,顯然是下了功夫的 。不過他的文采卻沒有什么大的長進 ,寫不了四六駢句,直接就上了白話 。只是在開頭加上了“皇天儲命,太子令旨”八個字。寫完后 ,還用了皇太子寶印。

“王伴伴 ,接令旨吧!”

王承恩連忙行了一禮,雙手接過朱慈烺寫的令旨,看了一遍 ,心想:太子還真是有擔當啊!居然敢下這樣的令旨……這是私自調兵啊!若是皇爺有這樣的果決和擔當,國事何至于此?

想到這里,王承恩就將令旨揉成一團 ,往自己嘴巴里面一塞,嚼了嚼就吞下去了 。

“王伴伴,你這是…… ”朱慈烺看著他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千歲爺 ,您放心,老奴一定照您的吩咐去做!”王承恩忙解釋道,“但是這個責任 ,老奴來擔!老奴是統領內外軍營,提督九門太監,自有職權可以調兵入內校場訓練。千歲爺畢竟是太子 ,雖然出于孝心 ,但終究不妥 。”

還好……

朱慈烺長出了口氣。

其實他才不擔心因為私自調兵被崇禎皇帝廢掉呢!

且不說崇禎的皇帝也干不了幾日了,就算還能干下去,他也別想廢掉自己……只要能跑出去 ,崇禎就再沒改立太子的機會了。

看到王承恩要轉身離開,朱慈烺忽又想到什么,連忙招呼了一聲:“王伴伴 ,且慢走 。 ”

“千歲爺,還有什么吩咐?”

“吳襄是不是歸你管?”朱慈烺問。

“也可以說是吧,他也有個提督京營的銜兒。 ”王承恩道 ,“老奴是奉命統領內外軍營,提督九門,的確可以管一管 。”

“把他也調到內校場!”朱慈烺馬上下令。

“調吳襄到內校場?千歲爺是想讓他保護您和皇爺嗎? ”

朱慈烺道:“王伴伴 ,你覺得除了吳襄,京師城內還有誰能把千余臨時召集的烏合之眾編伍成行,再用他們護著父皇 、母后和本宮往天津衛去?

他吳襄可是兩月份入京師的 ,而且是一大家子人一起來的 ,路上兵荒馬亂,會沒有幾十個家丁保護?吳家的家丁,可都是在遼東和東虜打過硬仗的! ”

“原來如此!”王承恩恍然大悟 ,他能召集起來的人馬,都是烏合之眾,如果在闖逆大軍圍城前 ,也許能護著皇帝逃跑。可一旦大軍圍城,這些人很有可能會一哄而散,所以必須要吳襄的家丁管束彈壓 。

吳襄畢竟是見過大陣仗的!多少有點軍事指揮的本事 ,由他來帶兵,總比王承恩自己帶兵要強吧?

另外,吳襄、吳三桂父子在遼東和清兵打仗的時候 ,可沒少逃跑!在兇惡的清兵手里都能逃得性命,還能保存一點實力,說明對于逃跑還是很有經驗的 。是個資深的戰場逃跑專業戶啊!

朱慈烺又說:“而且我們出了城后 ,還得想方設法拉攏吳三桂啊!如果能把他的四萬精兵招到天津 ,跟著一塊兒南下,江南半壁就穩了。”

他的話只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吳三桂如果不肯跟著走 ,而是投靠了滿洲人,扣著吳三桂他爹,多少也是個牽制。

王承恩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心下對這位千歲爺又多了幾分佩服 。

千歲爺雖然年少,但是心思縝密,又勇于承擔 ,而且又是至孝之子……大明中興的擔子,恐怕得落在他的肩頭了!

“千歲爺,老奴明白了 ,老奴這就去召集人手,明天一早,老奴親自去吳襄府上把他拉到內校場。 ”

朱慈烺點點頭 ,“好 ,明天本宮就去內校場等他。”

王承恩又覺不妥,剛想進言,朱慈烺卻先開了口:“王伴伴 ,現在是非常時期,不可再講老規矩了 。”

“老奴明白了。 ”

王承恩這才行了一禮,轉身去了。

看著王承恩離去 ,朱慈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睡意,而是在大殿中一邊踱步,一邊盤算著自己的未來 。

現在的形勢太危急了 ,今天已經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如果沒有記錯,三月十六李自成的大軍就到昌平了,三月十七就會兵臨城下!

所以他都來不及為自己的悲慘遭遇(魂穿)傷心落淚 ,就得全身心投入到危機應對中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朱慈烺的身軀倒是不差,才十六歲就長得非常高大 ,而且皮膚白皙 ,從銅鏡中看,五官也很英挺,眉毛濃密 ,很有一點威勢。

另外,朱慈烺還感到自己精力旺盛!大晚上不睡覺也沒一點倦意,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而且 ,朱慈烺的大腦看來也很發達,記憶力很好,思維非常敏捷 。

那就好好利用這個好腦子再琢磨一下 ,看看有什么要緊事兒得馬上辦理。

踱了會兒步子,朱慈烺忽然停住了腳步,大喊道:“黃大寶 ,邱致中,你們誰在?”

“千歲爺,奴婢是黃大寶。”胖乎乎的伴讀太監黃大寶打著哈欠就進來了 。

“去拿令旨本來 。 ”

“喏。”

黃大寶應了一聲 ,轉身就要走。朱慈烺又補充了一句:“先拿一千本!”

“一千本? ”黃大寶一怔 。

“有那么多嗎?”朱慈烺問 ,“沒有的話,奏本、題本 、揭貼也行,先湊一千本。”

“千歲爺 ,您要那么多本子做何用? ”黃大寶有點奇怪。

“打白條 。 ”朱慈烺順口回答道。

“白條?”黃大寶聽得一頭霧水,傻愣愣的瞅著朱慈烺。

朱慈烺懶得和他解釋,“這個你別管了 ,再把曾太醫和侍書官畢酒城都給本宮找來 。”

“千歲爺,您是哪兒不舒服嗎? ”黃大寶聽見太子要見太醫,連忙發問。

“嗯 ,”朱慈烺道,“身體有些不適,所以明天 ,后天就不上課了。”

黃大寶瞧著朱慈烺一副精神抖擻的模樣兒,哪有半分不適?這分明是要逃課啊!

這胖太監心里想著:千歲爺這是怎么了?睡了個長覺后開竅了?連裝病逃課都會了?而且剛才和王督公一聊就是半個晚上,督公離開的時候整個人都精神滿滿的……難道千歲爺真的在夢里見到太祖高皇帝了?太祖高皇帝給大明朝指了條活路?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吁推薦票)

太醫院正八品御醫曾金華是高高瘦瘦的男子,三十許歲,五官倒還端正 ,不過是個大近視,鼻梁上架著副水晶打磨的眼鏡,所以常被人在背后叫“曾四眼 ” 。他另外還有一個綽號叫“曾神醫” ,并不是因為醫術有多神,而是迷信道教,對于疑難雜癥總喜歡引用鬼神之說。

不過他的醫術還是太醫院中最高明的 ,也算認真負責,又是周皇后的蘇州老鄉,所以很得崇禎夫婦的信任。

對于朱慈烺的病情 ,他這個“神醫”的判斷倒也靠譜 。朱慈烺的肉體的確沒毛病,非常健康 。睡不醒的原因,就是新來靈魂和這具肉體之間有個磨合期。

而朱慈烺在夢中埋怨老祖宗的話被他聽見了 ,自然就聯想到太祖托夢這種靈異事件了。

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清晨 ,有點神神叨叨的曾神醫再一次見到了朱慈烺 。

一夜未眠的朱慈烺這個時候正伏在案頭寫令旨,在他的書案旁邊,則堆滿了各種空白的 ,或者已經寫完的本章。

“臣曾金華拜見太子殿下, ”行過禮儀,曾神醫又問 ,“殿下今日可有昏睡之感?”

“有一些,”朱慈烺道,“只覺昏昏沉沉 ,怕是不能讀書習字了。 ”

不能讀書習字?那您現在在做什么?

曾神醫扶了扶眼鏡,瞅著正伏案書寫的朱慈烺,“殿下是想取消日講?”

“本宮需要靜養三日 ,”朱慈烺直截了當地說,“你照本宮的意思去做就是了 。另外,本宮心神不寧 ,也許隨時會犯病 ,你從今日起就跟隨在本宮身邊。 ”

朱慈烺說話的語氣中自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曾神醫一個八品御醫哪里敢違抗,只得連聲稱喏。

朱慈烺又說:“你家在京師有人嗎?如果有人 ,今日上午可去安頓一番,大寶,去取十兩銀子給曾太醫 。 ”

十兩銀子?什么意思?

曾神醫愣了又愣 ,太子好像話中有話啊……不過他也沒細究,因為他是蘇州人,妻兒都在老家 ,只有一個小妾伺候在身邊。

謝過太子的賞賜,曾金華就和黃大寶去拿來銀子,便急匆匆去自己在外城的宅邸中和小妾相會了——他這個時候可不知道 ,今日與妾一別,今生便無再見之日了!

黃大寶把曾神醫送走后,再回端敬殿時 ,便是和另一位伴讀太監邱致中和侍書官、中書舍人畢酒城一起來的。

朱慈烺的這兩個伴讀是輪班的 ,現在該邱太監上崗了 。

邱太監是個瘦子,三十四五的年紀,臉上總掛著溫和的笑容 ,看著好似的書生秀才。不過朱慈烺知道,這個太監是精通弓馬的“武太監”,朱慈烺跟著他學會了騎馬、射箭和擊劍——大明的太子 ,理論上也是要文武雙全的。

而侍書官是太子的屬官,屬于侍讀班子中最末的存在,一般由內閣中書科的舍人充任 。今年二十出頭的畢酒城就是朱慈烺的兩名中書舍人之一 。這人是個胖子 ,性格非常開朗活潑,見了朱慈烺也不拘謹,還喜歡給太子爺說些宮外的奇聞異事 ,所以和朱大太子的關系不錯。另外,他是崇禎十六年的新科進士,在北京城里沒有家眷 ,可以說是無牽無掛。朱慈烺把他叫來是當個“秘書”的 ,他眼看著就有一大堆的文書要處理,少不得用過文案 。

看到朱慈烺案頭一大堆的文牒,邱太監也有點奇怪 ,不過并沒有多問什么,只是提醒道:“千歲爺,時候不早了 ,該叫人伺候您洗漱了,然后去向皇后娘娘報個平安。 ”

朱慈烺這才想起自己還得應付周皇后這個親媽呢!

“哦。”他點點頭,對眨巴著圓眼睛 ,用一種很古怪的眼神瞅著自己的畢酒城道:“畢侍書,我寫的這些東西,都替我看好了 ,不許人碰 。另外,再去尋一些可以寫令旨的本章,越多越好!”

“殿下 ,這些東西是…… ”畢酒城看著眼前一大堆的本章 ,再看看眼神和語氣都犀利了不少的朱慈烺,真有些不知所措。

“是什么你自己看。”朱慈烺隨后又對邱太監道,“伺候本宮更衣吧!”

“喏 。 ”邱致中應了一聲 ,然后就喚來了幾個宮女和太監,伺候朱慈烺洗漱更衣。

宮女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媽。朱慈烺記得自己曾有兩個年輕些的乳母,不過在出閣讀書的時候都遣散了 ,只以年五十以上的大媽宮女在端本宮中伺候 。

所以朱慈烺平日的生活也挺無趣的,身邊除了太監就是大媽,要么就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師來講什么圣人道理。也就是去坤寧宮見娘親的時候 ,能見幾個年輕一些的宮人。

說是年輕,其實也都是三十多少的老姑娘了 。因為他爹崇禎皇帝一心要當圣君,所以克制自己不好美色 ,宮中多年也不選一次秀女了,就是一年前給朱慈烺選過一次,不過只留了三兩個女孩 ,其他都遣散了 。

所以現在伺候在崇禎身邊的女人 ,也就是周皇后 、袁貴妃 、兩位王妃,還有劉妃、方妃、沈妃,以及幾個三十大幾的老姑娘 ,此外便再無別人了。

其中周皇后和袁貴妃都是崇禎當信王是選入王府的,同時入選的還有一位田貴妃,已經在崇禎十五年去世了。

除了這幾位崇禎的后妃 ,此時宮中還有一位張皇后,是崇禎皇帝的嫂子,天啟皇帝的皇后 。此外還有一位李太妃 ,是光宗泰昌皇帝的妃子。

不過明朝宮禁禮重,作為出閣的太子,朱慈烺理論上非上命不得朝后 ,更不用說一堆皇妃 、太妃了。只是崇禎下過旨意,允許朱慈烺“朝后勿問”,所以他是可以經常見到母親周皇后的 。

洗漱完畢 ,又簡單的用了早飯 ,外面的天色已經大亮。

朱慈烺這才帶著邱致中一起出了端敬殿。

“太子殿下,可是去坤寧宮么?”東宮侍衛朱純杰見朱慈烺出來了,連忙上前 ,一邊還招呼太監打起羅素方傘、團扇,擺好隊列 。

這位朱純杰二十多歲,生得高大結實 ,還留了一臉的絡腮胡子,瞧著的確有幾分殺氣。不過也就是看著有殺氣,實際上連個雞都沒殺過……

這家伙是將門之后 ,祖宗是靖難之役的功臣,成國公朱能。不過朱純杰并不是嫡系,所以沒有資格繼承公爵爵位 ,只是在族兄朱純臣的推薦下當了朱慈烺的領班東宮侍衛 。

朱慈烺吸了口氣,對朱純杰說:“對,去坤寧宮! ”

坤寧宮是周皇后的寢宮 ,就是世人所稱的中宮。

現在擺在朱慈烺面前的出路有兩條 ,一條是趁著李自成的大軍把北京城團團包圍前溜走去通州;一條則是在北京城被攻破時突圍逃走。

如果選擇前一種方式開溜,朱慈烺就要背負不孝的罪名 。在異常注重理論道德的大明,不孝可是個大罪!

而且只帶少數侍衛太監出逃的朱慈烺 ,也很難從北京城拉出一支團隊 。

瞧王承恩的意思,是不大會配合自己提前開溜的,所以很難從北京城中帶走大隊人馬。

大明太子是有自己的官屬系統的 ,其中文官有四個侍讀侍班官員,六個講讀官,兩個校書 ,兩個侍書。武官有東宮侍衛班 。太監則包括詹事太監、伴讀太監和普通內官,也有一大堆人。

而這些人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文官有門生 ,武官有家丁,太監有干兒子。湊在一起,就是個不大不小的東宮集團 。

另外 ,京師城中還是有一些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文武官員和太監。朱慈烺也可以把他們一起帶走 ,從而擴大東宮集團。

而且朱慈烺還能通過突圍行動,從京師帶走一支武裝 。哪怕只有1000人,也比赤手空拳跑出去強啊!

當然 ,京師城中最有價值的“資產”,也不是官員 、太監和武裝,而是崇禎皇帝本人!

崇禎皇帝再糊涂 ,也是個皇帝啊!

在天下人看來,京師淪陷和皇帝非正常死亡同時發生,大明就亡了!

天子守國門 ,君王殉社稷什么的,的確剛烈,但是也不能否認這是亡國的象征!在這種情況下 ,朱慈烺想要登上帝位,就必須依賴重臣軍閥的擁戴,這就難免變成人家的傀儡。

如果崇禎皇帝棄京師而走 ,威望固然大跌 ,但是皇帝的名分還在!而朱慈烺如果能在突圍過程中拉出一個東宮集團,再掌握一定的武力,那就不怕被人當成傀儡了。

一個真太子 ,可比一個假皇帝要強多了!

而且由崇禎通過內禪讓位給自己,也比讓江北四鎮那樣的軍閥擁立自己要強多了……

當然了,將逃跑的日子往后推幾天 ,風險也大了不少!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