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帝都長安

唐朝 ,武德九年 ,七月 。

清晨,薄薄的霧氣籠罩著整個天地,帝都長安在朦朧的薄霧中若隱若現 ,頃刻,初升的太陽把它的光芒灑滿宇內,又給神秘的長安城鍍上了一片金黃 ,讓此時的長安宛如仙境 。

但,表面上越美好的事物下面隱藏的危險往往也最致命,此時的長安城顯得極為壓抑 ,居民惶惶不安,行色沖沖,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而古老斑駁的玄武門城墻上布滿了嶄新的刀劍殘痕!

沒錯,就在一個月前 ,這里發生了一件聞名的政治事件——玄武門之變。

秦王李世民領天策府上下襲殺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 ,然后聲稱“秦王以太子 、齊王作亂,舉兵誅之”,并派親信“宿衛 ”高祖 ,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實。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為太子,國家大事 ,一律由太子處理 。并承諾于八月,讓位于秦王。

玄武門內毗鄰太極宮,外鏈接朱雀大街 ,此時的街上有一輛豪華的馬車正向玄武門緩緩而來。

豪華的馬車內坐著一位沉穩的錦衣少年,大約十一二歲,只見他身材勻稱 ,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腰間懸著一塊羊脂白玉 ,通身透著一股子貴氣 ,他便是秦王三子漢中郡王李恪 。

此時的李恪并不像他表面上那樣沉穩,內心里其實早已是翻江倒海。

事情發生在10天前的一場刺殺昏迷,醒來后 ,李恪便成了另一個“李恪 ”。

他同名李恪,農民出生,今年已經三十七歲了 ,是一個市的市長,三十七歲就從一個農村小伙奮斗成一位常務市長應該算是功成名就,足可以笑傲群雄!

但他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因為他這個市長是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東西換來的 。

他如同《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為了爬上高位,他違背了他當初立下的誓言,放棄了他做人做官的原則 ,變成了他當初最討厭的那類人。

最讓他后悔的是他還拋棄了他的初戀,犧牲了他的愛情,轉身娶了一個省高官的女兒。

夫妻二人一位是農村小伙一位是省高官千金 ,很明顯的女強男弱 ,李恪順理成章的在家里沒有一點地位,他這位省千金夫人應該是早年喪母,極度缺乏安全感 ,對他總是疑神疑鬼的,每天白天她會不定時查崗,晚上回到家里還必須得向她報告他整天的行蹤 ,這讓他備受煎熬,活得很是憋屈 。

當他聽見他初戀快結婚時,他心如刀絞 ,正在這時他又接到了現在妻子的查崗電話。

這讓他惱怒不已,之前的美好回憶忽然涌上心頭,想起曾經的甜蜜和現在煎熬 ,更讓他悔恨交加,三十幾歲的大漢不由得泣不成聲。

于是他推掉了當天所以的行程,獨自一個人來到了一個隱秘的酒館買醉 。

幾瓶烈酒下去 ,李恪便不省人事了!

醒來之后 ,他立馬意識到他穿越了或者說他重生了,因為他腦中多了一個人的記憶,而這個人正是漢中郡王李恪 。

熟知唐史的他對李恪這個名字自然不會陌生 ,他是身懷隋唐兩朝皇室血脈的尊貴皇子,而且還被李世民盛贊“英果類我”,就連毛主席在點評二十四史的時候也曾經說過“李恪英物 ,李治朽物”,但天家無情,李恪又太固執己見 ,急功近利,最終導致奪嫡失敗,二十幾年后因為房遺愛謀反案牽連 ,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時年三十四歲。

歷史上的李恪是個文武全才的皇子,然而 ,最終皇位依然落在了性格懦弱的李治身上。

到底什么原因導致唐太宗最后沒有傳位給他 ,而是傳給了性格懦弱的第九子晉王李治 。

李恪總結主要有五個原因。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個制度那就是有嫡傳嫡無嫡傳長 ,李恪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

二是李恪參與奪嫡時間過早,讓政敵過早的注意到他,不知道后發制人 ,悶聲才能發大財 。

李恪在褚遂良等野心家的鼓動下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斗得昏天黑地,最后可以說是三敗俱傷,最后讓晉王李治撿了個便宜。這正是褚遂良等世家大族的陰謀 ,他們明面上支持李恪,暗地里早就和長孫無忌等人同流合污了,他們真正支持的是晉王李治。因為他們覺得李治懦弱好控制 ,可以為讓他們的家族利益最大化,最后他們的陰謀實現了,順利讓李治登上了九五之尊 。李治上位后 ,他們才發現他們以為的小白兔其實是一匹餓狼 ,后來這條餓狼身邊又來了一條更兇猛的母老虎,最后導致他們家道中落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是李恪是楊妃所生,楊妃何人 ,她乃隋煬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煬帝的外甥,人們擔心殘暴的隋朝會卷土重來 ,所以就算他如何文武全才,又如何善騎射,在當時也不可能讓他當上皇帝。就算李世民想立他為儲 ,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會玩命的反對,立太子這種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個人決定 。所以 ,他是沒有得到士族的支持。

四就是國舅長孫無忌的阻擾,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他當然希望皇位傳給他的外甥。唐太宗統治后期 ,長孫無忌在朝臣中權重無比 ,為了在太宗之后仍維持這種局面,長孫無忌希望未來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 ,應該由一個仁孝聽話的外甥充當,這樣,自己會得到尊重 ,權勢會得到保障 。而晉王李治生性懦弱,自然成為他極力支持的對象 。

起初唐太宗立性格懦弱的晉王李治為太子后,又想廢掉李治改立李恪 ,不過長孫無忌力爭說國家的儲位怎么能隨便更改,后來唐太宗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除了長孫無忌說的國家的儲位怎么能隨便更改這個道理之外,還有一點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長孫無忌身為開國第一功臣,身后代表的是一大片關隴士族 ,這些人大部分是大唐的元老重臣 ,在大唐政權的各個領域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第五,李恪沒有得到軍方的支持,要知道無論是在冷兵器時代還是在熱·兵器時代 ,槍桿子里才出政權,他老爹李二為什么能當是皇帝,還不是因為有軍方支持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0002 決定奪嫡

前世的李恪由于是農民出身,家里沒錢沒權沒勢 ,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就需要處處小心事事討好,需要不顧一切往上爬。

即便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李恪用了不到十五年時間 ,硬生生從一名普通大學生一躍成為一位常務市長。

這一世的李恪身懷隋唐兩朝皇家血脈,一出生就是天皇貴胄,先天條件比上一世好太多太多了 。

雖然歷史上的李恪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奪嫡失敗 ,但現在的李恪一點也不慌。因為他是重生者是先知 ,擁有前世十多年的政治斗爭經驗。想到這些他的臉角不由得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一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勢油然而生 。

李二的兒子有十幾位,真正參與奪嫡其實只有五位 ,除李恪外還有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佑和九子李治。

這里面也就五子李佑存在感最低,李佑為陰妃陰明月所生,武德八年 ,封為宜陽王,武德九年進封為楚王。

李祐的外祖父陰世師,隋末與代王楊侑留守長安 。617年(隋大業十三年) ,李淵太原起兵后,李淵幼子李智云被陰世師所殺,年僅十四歲。陰世師 、骨儀又讓京兆郡訪李淵家族的五廟墓葬所在并發掘;李淵入長安后 ,亦以陰世師、骨儀等拒義兵為由將其殺害,故陰氏與李唐可謂國仇家恨。

既然李佑敢參與奪嫡,想來也不是平庸之輩 ,歷史記載他為人聰明 ,好結交江湖人士,其中江湖好手昝君謨、梁猛彪等人就對他忠心耿耿 。

李恪既然參與了奪嫡之爭,就不會因為李佑歷史存在感低就放松對他的警惕 ,古時奪嫡之爭是如何的兇險李恪再清楚不過,那是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身首異處 。

李恪回顧了一下歷史 ,發現朝中支持李恪的勢力并不少,特別是前期,支持他的大臣大多數都身居要職。

這其中就有尚書左仆射蕭瑀 ,尚書右仆射封德彝,秘書監虞世南,洛州總管屈突通 ,大理寺少卿孫伏伽,秘書郎岑文本等人。

蕭瑀是隋煬帝蕭皇后的弟弟,自己母妃的舅舅 。蕭瑀自幼以孝行聞名天下 ,且善學能書 ,骨鯁正直,并深精佛理。以皇后親弟之重,在隋朝年紀輕輕就做到銀青光祿大夫的官 ,后來由于屢屢上諫忤旨,漸漸為隋煬帝所疏斥。

特別是他諫煬帝應該舍高麗而防突厥,引起楊廣震怒 ,遂把他貶為河池郡守 。鑒于此,李淵很器重蕭瑀,剛剛進京定位 ,就遣書招致,授光祿大夫,封宋國公 ,拜戶部尚書。李世民繼位后,又拜他為尚書左仆射。

封德彝名倫,字德彝 ,以字行 ,北齊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孫,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繡之子 。封德彝出身于渤海封氏,早年曾為楊素幕僚 ,后負責督建仁壽宮,升任內史舍人。隋煬帝年間,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 ,后面朝政逐漸敗壞。江都之變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內史令 。宇文化及兵敗后 ,封德彝投降唐朝,逐漸獲得唐高祖的信任,官至中書令 ,封密國公。他是唐太宗的天策府屬官,李世民繼位后,又拜他為尚書右仆射。

虞世南 ,是早期李世民天策府“十八學士 ”之一 。武德九年六月 ,李世民正式被封為太子后,虞世南升任太子中舍人 。同年八月,李世民即位 ,虞世南轉任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當時,虞世南年已衰老 ,上表請求辭官,太宗下詔不允,升他為太子右庶子 ,虞世南堅決推辭不受,被授為秘書少監。虞世南是初唐著名書法家 、政治家,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 。

屈突通 ,在楊堅 、楊廣部下,屢立戰功,曾是被遷為左驍騎衛大將軍的人物。降唐后一直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 ,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 ,李世民率屈突通、長孫無忌、尉遲敬德 、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 、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 、秦叔寶 、段志玄、張士貴等發動玄武門政變,伏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初七,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 。玄武門之變后 ,李世民擔心洛陽發生動亂,派屈突通馳赴洛陽,以檢校行臺仆射之職鎮守洛陽。

孫伏伽為隋朝第一任狀元 ,他為人正直,敢于直言上諫,有魏征之風。武德九年 ,玄武門之變之后,賜樂安縣男,貞觀元年 ,拜大理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長),又后官至拜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長),這個位置可是相當重要 。

相比尚書左仆射蕭瑀尚書右仆射封德彝 、書監虞世南、洛州總管屈突通等人 ,李恪更看著的現在還是六品秘書郎的岑文本。雖然蕭瑀等人現在深居高位 ,但是他們的年齡都太大了。李世民現在正值壯年,還有二十多年的壽命,奪嫡之爭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雖然岑文本現在還是一位小小的六品 ,但他畢竟還年輕,又有王佐之才,在貞觀朝他最后升至宰相 ,由不得李恪不重視。

回顧歷史,李恪不難看出支持自己的都是一些前隋舊臣,年齡都很高了 ,歷史記載封德彝、屈突通都是卒于貞觀二年,后面蕭瑀也被貶,直接導致李恪朝中無人。

李恪通過仔細的分析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因為自己過早的冒頭,才引起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警惕,立馬導致自己一方受到了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的無情打壓 。

所謂“關隴貴族”主要是指西魏 、北周、隋、唐四王朝時期 ,關中(今陜西中部西安附近 ,以及甘肅平涼 、寧夏固原一帶)、隴西(甘肅中部天水、定西一帶) 、河東(山西運城一帶)等地世代擔任朝廷官職,擁有強大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的豪強地主集團 。

北朝北魏末年,分裂為東 、西兩魏 ,雙方為了爭奪北方的統治權,連年激烈征戰。掌握西魏大權的丞相宇文泰,為了把遷徙到關隴地區的北方“六鎮 ”武將和關隴土著豪族的力量統一起來 ,打倒比原比西魏強大的東魏和南朝,于是組成了以八柱國為核心,以大將軍 、開府為主要成員 ,以府兵系統為基礎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一般就稱之為關隴集團。這是一個依靠武裝力量建立起來、胡漢結合、文武兼具的貴族集團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0003 韜光養晦

八柱國又慢慢演變成了八大家族或者說是八大門閥,他們分別宇文泰(李世民曾外祖父)家族,元欣家族 ,李虎(李淵祖父)家族 ,李弼(李密曾祖父)家族,趙貴家族,于謹家族 ,獨孤信(楊堅岳父)家族,侯莫陳崇家族。

唐朝初期關隴集團勢力相當龐大,就連千古一帝的李世民都不得不扶持山東士族集團和江南文士集團與之抗衡。

所以李恪決定先藏拙 ,先讓李承乾和李泰去斗吧!等他們兩敗俱傷時,自己再出手 。

熟知唐朝歷史的李恪知道自己奪嫡之路最大的的對手并不是看似強大的李承乾和李泰,而是看起來像小白兔的李治。

李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重生的原因 ,他發現李世民現在的幾個兒子年齡都有出入,歷史上武德九年,李恪才才七歲 ,李承乾八歲,李泰六歲,而現在李恪已經11歲了 ,李承乾已經12歲了 ,李泰也有10歲了,而李治仍然還是沒有出生,歷史上李治應該是貞觀二年出生。

自己最大的敵人還沒有出生 ,自己又何必這么早下場呢?他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給李世民留下一個他不跟兄長爭的印象,同時也為將來能夠成功壓制李治積累一些資本 。

同時李恪又想到了自己命中的克星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發小兼大舅子,李世民登基之后,立馬便提升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 ,并被定為第一功臣,要說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不是房玄齡,也不是杜如晦 ,更不是李靖秦瓊等人,而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不僅有李世民的信任,而且他背后還有龐大關隴世家的支持 ,其中長孫無忌的舅舅更是唐帝國三大巨頭之一門下省侍中高士廉 ,而且長孫無忌機智過人,老謀深算,沒過多久就會升任尚書省右仆射 ,到了貞觀后期,杜如晦房玄齡相繼逝世后,更是一家獨大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這么一個強大的對手李恪也表示很無奈,但他知道自己要想奪嫡成功就必須搬倒長孫無忌,因為長孫無忌前期是李承乾最大的靠山 ,后期又是李治最大的助力,而長孫無忌跟自己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所以長孫無忌是自己榮升九五之尊最大的絆腳石 ,不得不除掉 。

但是要除掉長孫無忌談何容易,雖然很困難但李恪并不是那種輕易放棄了人,越是強大的敵人越能激起李恪的斗志 ,李恪腦力快速運轉起來 ,頃刻便找到了對付長孫無忌的辦法,那就是讓李世民失去對長孫無忌的信任。

在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天就是地,無論你多有能力 ,只要皇帝不欣賞你不信任你,你也沒有施展的空間。

但問題又來了,怎么才能讓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失去信任呢?畢竟到目前為止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

要想一次性讓長孫無忌失去信任那絕對是不可能 ,必須得一點一點潛移默化 。而且還不能讓長孫無忌發覺是自己在針對他。

思索了很久,李恪決定裝傻充愣,把自己樹立一個棒槌的人設。不管你多么陰險狡詐 ,機智百出,我就直愣愣的干你,不和你秀智商玩陰謀 ,直接亂拳打死老師傅 。

馬車緩緩通過玄武門,再經過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然后來到目的地東宮。因為李世民還沒有登基 ,所以目前只能居住在東宮。

東宮 ,太子居所,因坐落于太極殿東側,故而得名 。

東宮占地寬廣 ,布局精妙,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殿宇如棋子均勻地般散落在東宮的各個角落,對顯德殿成眾星拱月之勢。

李恪跟著一名公公經過一個池塘 ,穿過幾條回廊,便來到了正廳。

李恪邁進正廳便看見一位三十來歲的男子正端坐在廳中的錦塌上,只見他穿著一件談黃色的長袍上 ,飛揚的長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俊美的臉龐輝映著晨曦 ,帶著天神般的威儀和與身俱來的高貴,整個人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棱角分明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 。

在這個男子的身旁在坐著一個溫婉嫻靜 ,二十五六歲的年輕美婦 ,新月般美麗的柳眉,一雙美眸細長明媚,嬌俏的瓊鼻 ,嘴唇薄而晶瑩,如雪的瓜子臉晶瑩如玉,吹彈可破的雪肌如酥似雪 ,身材綽約,眉宇間有著一種獨特的清麗與貴氣。

一對男女的左右下手還站住兩個半大孩子,一個高高瘦瘦 ,另一個白白胖胖,但身上無一不散發著貴氣。

李恪很快邊認出,這一雙男女自然就是李恪的父親 ,太子李世民和太子妃長孫無垢,兩個半大孩子是自己的便宜大哥李承乾和便宜四弟李泰 。

李恪強壓著心中對這千古一帝的緊張與崇敬,緩緩跨過門檻 ,走到他們身前停下 ,熟練地頓首行禮,道:“兒李恪拜見阿爹 、姨娘。”

看見李恪進門,李世民臉上便露出一絲笑意 ,笑道:“虎頭(李恪的乳名)來快起來,到父王跟前來,讓父王好好看看。”

李恪眼睛濕潤道:“看到父王龍體康健 ,孩兒就放心了! ”

“虎頭不用為你父王擔心!你父王我常年征戰,那天不在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里度過!玄武門那點小場面怎能奈何我?”李世民霸氣吧!

“父王威武!”李恪擦了擦眼淚道 。

“這孩子怎么還流淚了! ”長孫無垢微笑道 。

“姨娘你看錯了 ,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那時沙子吹進我眼里,我只是揉揉!”

“哈哈!我家虎頭張大了!”李世民感受到了兒子對自己的擔心 ,心里流過一道暖流。

李恪這時又急忙跑到李承乾面前,一把抱住李承乾大笑道:“哈哈!老大,想死我了! ”接著又全身上下看了一下李承乾 ,接著道:“老大不錯喲 ,都長得和我差不多我一樣英俊了! ”

接著又跑到李泰面前一把抱住李泰,大笑道:“哈哈,老四可想死哥哥了!不過老四你怎么越來越胖了 ,哥哥給你說長得太胖就會變丑,會沒有姑娘喜歡的!”

“三個哥你回來了?”這時一個小蘿莉跑進來說道。

“哈哈,麗質可想死哥哥了 ,來讓哥哥抱一個! ”李恪很快便認出小蘿莉便是李世民的嫡長公主李麗質,便張開雙臂大笑道 。

小蘿莉避開李恪的雙臂,跑到李世民的后背躲了起來道:“我才不讓三哥抱呢?母后說男女授受不親!”

“哈哈!小姑娘還害羞呢!”李恪笑道。

此時全場都處在懵逼狀態中 ,完全適應不了李恪這種跳脫的性格。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0004 李世民

“虎頭不得如此孟浪 ,你的皇家禮儀呢? ”李世民馬起臉道 。

“父王皇家禮儀是給外人看的,我們一家人何必那樣拘謹呢?那樣太累了!”李恪滿不在乎道。

李世民看見李恪和幾個子女這樣親熱,心里很是欣慰便沒有多說什么 ,只是淡淡說了句:“虎頭 ,在正式場合可不能這樣沒規矩!”

“知道了,父王! ”李恪憋憋嘴道。

“虎頭聽說你在回來的路上被人刺殺,沒收什么傷吧!”李世民關切道 。

“沒受傷 ,老子英雄兒好漢,幾個小毛賊怎么能傷到孩兒呢!”李恪微笑道。

“你小子不要老是說俏皮話,根據百騎(李世民的情報系統)調查 ,他們都是隱太子的殘余勢力,這幫叛臣余孽當真膽大包天,竟敢行刺我兒 ,我一定要將他們趕盡殺絕,給我兒一個交代! ”李世民憤怒道。

“父王不必生氣,為了幾個小賊把父王的身體氣壞了不值得 ,再說那些亂臣賊子連孩兒一根汗毛也沒有傷到!”李恪道 。

“哈哈!我兒說得對!”李世民突然發現與自己的三兒子聊天特別的輕松隨意,不像與那些大臣那樣拘謹,哪怕是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在自己面前都是一板一眼規規矩矩 ,不敢越雷池一步 ,這樣也沒有什么不對,只是父子之間這樣相處貌似少了一些人情味。只有自己這三兒子在自己面前大大咧咧沒規沒矩,但就是讓人倍感親切 ,于是看向李恪的眼神不由得變得更加溫熱。

“虎頭,你快到宜秋宮去見見你阿娘吧!聽說你在回來的路上遇刺,她擔心得不得了! ”李世民道 。

“父王 ,姨娘那我先下去了,我也想阿娘了! ”李恪作勢要跪 。

“虎頭不必跪了,快去吧!”李世民道。

“行 ,父王姨娘再見!老大老四小麗質我一會兒來找你們玩!”李恪說完便走出了正廳。

“二哥你沒有發現虎頭開朗了許多?越來越愛笑了! ”長孫無垢見李恪走后便說道 。

“是活潑頑皮了不少,就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李世民隨意道。

“虎頭畢竟還小,少年心性在所難免 ,后面大些就好了!”長孫無垢微笑道。

“呵呵!就拍他越大越紈绔! ”李世民道 。

“父王放心,孩兒會好好教導三弟的!”李承乾道。

但他沒有看見旁邊的李泰輕蔑的望了他一眼。

━┉…●━━……━━●…

宜秋宮坐落在東宮西側,雖然面積不大 ,但勝在玲瓏幽靜 ,獨具匠心 。

李恪走進宜秋宮便看你一位二十五六歲的美婦,他一身雪白衣衫,周身上下一塵不染 ,白玉似的臉龐,冷若冰霜的目光,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李恪一眼認出他就是自己是母親楊妃 ,立馬便跑向楊妃“阿娘,我回來!”

楊妃一把便抱住了李恪,淚流滿面道:“我的兒啊!想煞為娘了! ”

“阿娘不哭 ,孩兒這不是回來了嗎!”邊說邊為她擦眼淚!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楊妃激動道。

“阿娘聽說你在回來的路上遇刺了,有沒有受傷啊? ”楊妃關切道 。

“沒有,孩兒一點事沒有!不行你看”李恪說完便起身轉了幾個圈。

“那就好!”接著娘倆便家長里短互訴衷腸!

愉悅的時刻 ,不覺時光的流逝,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下,落日的余暉把宮殿照得金黃。

“恪兒太陽都下山了 ,你一定餓了吧! ”楊妃望了望窗外道 。

“呵呵!阿娘你別說 ,孩兒還真有點餓了! ”李恪道 。

“呵呵,春雨,傳膳!”楊妃道。

“知道了 ,娘娘!”

飯菜很快上來,蘑菇燉鹿肉,烤馬肉 ,明珠甲魚,蟹黃蝦盅,油燜雞腿……

這幾道菜俱是名菜 ,每一道皆色香味十足,觀之誘人,垂涎欲滴 ,看得李恪食欲大增。

吃飽喝足后,李恪便準備去休息了,今天可把他累壞了 。

“恪兒你先等一下! ”

“好的!阿娘!”

“懷安 ,叫春雨、夏荷、秋香 、冬雪進來一下!”楊妃對身邊的一位老太監道。

不一會兒 ,廳里便走進四位十四五歲的姑娘,個個亭亭玉立,青春爛漫 ,模樣更是百里挑一,身上更透露出一股獨特的氣質。別看她們年齡不大,其中任何一位都比李恪前世的妻子要漂亮 。李恪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拜見娘娘 ,漢中郡王… ”四位宮女齊聲道。

“起來吧!你們四位以后就負責漢中郡王的起居!”

“是,娘娘!”聽見楊妃的吩咐,四位宮女起身面帶紅暈的看了李恪一眼 。他們知道楊妃叫她們照顧李恪的起居 ,就等于從此以后她們便是李恪的同房丫頭。

她們心中一點也不覺得委屈,反而一陣竊喜。因為李恪不僅出生高貴,擁有隋唐兩家皇族血脈 ,還長得一表人才,顏如冠玉,貌比潘安 。

李恪看見四女的表情 ,心中不由得感嘆一句:“萬惡的封建社會啊!這樣的女子在后世能娶是一位就謝天謝地了 ,而現在自己就輕易得到四位! ”

出來正廳,在四女宮女的體貼的服侍下,李恪便準備就寢。

盡管李恪已經很累了 ,但躺在床上想起這十來天的遭遇,李恪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

不由得起身來到窗外,看見天空一輪明月宛如冰輪 ,高懸于夜幕,靜靜轉動,周圍繁星點點 ,星空浩蕩 。

月光如薄紗,又如清水,輕柔的灑落在整個天地 ,皇宮周圍一片寧靜,萬物皆已入睡,偶爾傳來一陣犬吠聲 ,在空曠地夜里 ,傳出老遠 。

此時隔壁的四宮女也久久不能入睡。

“春雨姐姐,你說殿下性子好不好啊?會不會虐待我們啊!”最小的冬雪怯生道。

“我也不知道,我伺候娘娘也沒有多久 ,之前也沒有接觸過漢中郡王,不過倒是沒有聽說過郡王有什么劣跡!”春雨小聲 。

“我看我們郡王溫潤如玉,應該是個好脾氣 ,我們今后應該有好日子過! ”夏荷道。

“呵呵!夏荷姐姐怎么快就開始維護起我們郡王來了,你是不是看我們殿下長得英俊,開始思春了!”秋香調笑道。

“你個小妖精敢調笑我 ,看我不撕爛你的嘴!”接著便向秋香撲了過去,房里便響起一陣嬉戲聲…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0005 中央官制

唐朝的官制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進一步完善 。

三省: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 、戶部、禮部、兵部 、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 ,共為二十四司。

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

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

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

尚書省下設有六部 ,分別為:

吏部: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 、升降 、調動等事務。

戶部:(唐稱民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 、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負責貢舉、祭祀 、典禮。后面發展成考吉、嘉、軍 、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 ,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 、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兇禮事務;主客清吏司 ,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

兵部:負責軍事。

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另有大理寺負責 。重大案件組織刑部 、御史臺 、大理寺會審。謂三司審。

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 、水利 。

三省六部,分工明確 ,相互監督。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分散了相權,集中了皇權。

三省分權 ,勢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 。為了三省之間協調行動 ,三省首長定期在門下省的政事堂議事,所以政事堂變得尤為重要。

李恪拿出毛筆在紙上寫了起來,尚書左仆射蕭瑀 ,尚書右仆射封德彝,門下省侍中高士廉,中書省中書令房玄齡。吏部尚書長孫無忌 。刑部尚書劉政會 ,禮部尚書李孝恭,戶部尚書唐儉,兵部尚書杜如晦 ,工部尚書張亮。

通過這張紙不難看出,李恪不難看出自己的勢力相當薄弱,十巨頭之中只有尚書左仆射蕭瑀 ,尚書右仆射封德彝勉強算自己的支持者。

而門下省侍中高士廉,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刑部尚書劉政會 ,戶部尚書唐儉旗幟鮮明的站在李承乾這邊 。

其余像房玄齡 、杜如晦這些重臣都是中立 ,但偏向李承乾,畢竟李承乾即是嫡子又是長子 。

而根據歷史記載,貞觀元年封德彝病逝 ,貞觀二年蕭瑀便被貶,到時候自己在高層便無人了。李恪意識到這樣不是辦法,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的人進入高層。但關鍵現在自己手中根本就沒有人才 ,想收攏人才最好的時機是等自己開府,而開府要等封王后,那至少也得等到貞觀元年 。到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自己必須在蕭瑀封德彝等人在中央還有影響的情況下把自己的人推上高位。

李恪回顧了一下歷史上貞觀朝中后期的那些重臣能吏 ,兩個名字浮現在了李恪眼前——岑文本、馬周 。

岑文本出生江南世家,他不僅是一位頂級的權謀家,而且是一位實干家 ,他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在吏治和軍事方面都很有造詣。可以說是一位一等一的能臣干吏。

歷史上岑文本是李恪的老師 ,畢生都在為李恪入主東宮而努力 ,可謂是嘔心瀝血,最終敗給了長孫無忌含恨而死 。不能說岑文本智謀不行,只是歷史上李恪表現的太剛烈 ,太張揚,才使得岑文本最后功虧一簣。

岑文本之前在蕭瑀門下供過事,二人同屬江南文士集團 ,有共同的利益,自然而然的便成為了自己的支持者。

岑文本在貞觀中后期便成了江南文士集團的第一人,引領著整個江南的文士集團 。并且 ,他本人又是江南世家子弟。所以,得到他的支持,就等于江南文士和世家的支持。

熟知歷史的都知道 ,李唐王朝是由三股力量組建而成,除了江南文士集團還有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和是山東豪門世家 。

關隴集團就是由北魏鮮卑貴族組成的軍事集團,也包括胡化的漢人和西域的胡人 。關隴集團除了有八大家族 ,還有李唐王朝的勛親貴戚 ,有些還在李唐開國過程中建立了不朽戰功,如李神通、李道宗 、李孝恭等皇室成員,這些皇室成員一般都保持中立狀態。

山東豪門集團主要由大部分五姓七望組成。

五姓七望包括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 、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及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

這五大家族是中國士族政治時期威望和地位最高的五大家族 ,也是繁盛時間最長的家族。

五姓七家自恃家族威望高人一等,所以恥與別姓通婚,為了所謂高貴的血統 ,僅五姓之內通婚 。隋末時,李家得天下,自稱是隴西李氏 ,隴西的李氏竟然還不愿承認!

那時朝臣們都以娶五姓女為榮,唐朝時有一位宰相,叫薛元超 ,宰相是什么?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但薛元超死的時候說:吾平生有三憾,一是沒能參加科舉以進士及第,二是未能娶五姓女子為妻 ,三是不能參與編修國史。連當朝宰相都以自己沒能娶五姓女做妻為憾事 ,由此可見這五大家族的影響力!

別說宰相,就連李世民想娶五姓女為妻,卻遭到無情的拒接 ,這讓我們的天可汗同志顏面掃地,李世民無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說道:“山東的崔 、盧 、李、鄭四姓 ,都沒什么人了,還昂然自貴,目中無人。每嫁女他族 ,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 ,同于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 。既輕重失宜 ,理須改革。 ”

隨后又找了一個借口 ,下旨禁止五姓通婚。

為了進一步削弱五姓的影響力,命重臣重修《氏族譜》 。

五姓七望自視甚高,連李世民都碰了一鼻子灰 ,李恪暫時也沒打算去找不自在。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0006 奇人馬周

在唐朝初年的政壇上,活躍著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他出生于個世代貧寒的農民家庭,他胸藏濟世之才,卻一直很不得志。他來到了長安準備大展才略,可囊中差澀,住在客店里,經常被店主冷落譏笑 。

后來,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讓他得到了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也有了用武之地,為唐朝初年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個人就是馬周 。

馬周 ,字賓王,年少時就成為孤兒,家境貧寒 ,喜好學習,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為州里尊敬。貞觀元年西游長安,由于生活所迫 ,不得不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

唐貞觀五年 ,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寫一篇關于時政得失的文章 。

常何是個武將出身的,不會舞文弄墨,見皇帝要他寫文章,不禁著急起來。

馬周得知了這個消息,便本著報恩的想法,主動提出替常何寫這篇文章。常何很高興,便讓馬周代自己寫 。

過幾天,常何把馬周繕寫的這篇關于時政的文章呈給了唐太宗觀看。李世民看過后大吃一驚,他知道常何不善長文才,怎么也能寫出這么透徹的文章來。他有些不相信這是常何寫出來的,便問常何這倒底是不是他寫的 。常何為人誠實,沒有冒功。便老老實實的對皇帝說:“臣沒有這個本事,這是臣的門客馬周代臣寫的。 ”

李世民一聽常何門下居然有這么一個奇才,很高興,并產生了立刻想見見這位人才的想法 。李世民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立馬便命人到常何府中將馬周叫來。可沒想到馬周架子還很大,被派去的侍從一個人回來了。唐太宗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再次派人去請馬周 。一直派出了四次使者,才把這位性格高傲的馬周請到了皇宮 。

李世民見到了這位穿著普通卻氣質非凡的年輕人時,就感到這個人非同一般。便和顏悅色的和馬周談起了當時政治局勢以及為政之道。馬周侃侃而談,從古至今的為政得失談的非常細致,讓李世民大為驚嘆,直嘆相見恨晚 。立刻讓馬周到掌管機要的門下省任職,從此馬周便開始了他輝煌的一生。

李恪知道此時正是馬周落魄的時候,也是自己收復他的最佳時刻。可惜自己現在一點勢力也沒有,也不知道馬周現在身在何方 ,看來明天必須向阿娘要幾個信得過的人,打探一下馬周的消息 。

楊妃作為王妃,又是前朝公主 ,相信他也有一定的實力。

窗外弦月如鉤,幾許繁星陪伴著孤獨的冷月,整個天地一片寂靜 ,連細微的蟋蟀叫聲也聽得一清二楚,顯然已到了深夜。

李恪回到床上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

━┉…●━━……━━●…

“殿下,殿下 ,該起了!”輕聲慢語的聲音在李恪耳邊響起的時候。

半夢半醒的李恪不耐煩道:“別吵我,讓我再睡會兒。”

不一會兒,李恪耳邊有響起了呼喚聲 。

“三哥 ,三哥 ,起床了! ”

李恪瞇眼一看,一個粉嘟嘟的小姑娘映入眼簾,正是嫡長公主李麗質。

“麗質別鬧 ,讓三哥再睡一會兒!”李恪求饒道。

“不嘛,三哥快起來,太陽都曬屁股了 ,是你自己昨天說的今天來找你玩!”李麗質不停的搖著李恪 。

“好了,好了!我馬上起來,正是怕你了! ”李恪郁悶道 。

“先出去 ,三哥好洗漱!”

“那三哥要快點喲!”

李恪在四位婢女的服侍下開始洗漱、穿衣。瞧見春雨 、夏荷、秋香、冬梅四女忙來忙去,自己只需要站在那里,春雨立馬為自己披上衣服 ,夏荷接著便整理起來,衣服系好,秋香立馬便遞上熱毛巾。自己洗完后 ,冬梅立馬接了過去 。李恪發現越來越喜歡這萬惡的封建社會了。

“牙刷呢! ”

“殿下 ,什么牙刷呀?”秋香一臉迷惑!

“哦!沒什么!”李恪才記起自己已身在唐朝了,不由得苦笑的搖了搖頭。

“三哥好了沒有? ”李麗質催促道 。

“好了!好了!你個小丫頭像催命樣!”李恪無奈吐槽道。

“這能怪我嗎?還不是三哥是個大懶豬,怎么晚才起床!”小蘿莉憋嘴道。

“好了 ,不說這事了!小麗質想玩什么呢? ”李恪轉移話題道 。

“三哥,我們去賞花吧!后院的荷花開得可漂亮了! ”李麗質一臉興奮道。

“荷花有什么好看,你去多叫姐妹們來 ,三哥教你們玩一個新游戲!趁機我好吃早餐!”李恪道。

“什么新游戲?好不好玩啊?”小蘿莉好奇的問道 。

李恪見小蘿莉一個好奇寶寶模樣,可愛得不得了,便忍不住捏了捏她那可愛的小臉蛋。

“三哥你把人家捏疼了! ”小蘿莉打開李恪作怪的手。

“呵呵!也就是看我家麗質長得可愛 ,三哥才捏一下,別人讓我捏我還不捏呢?”李恪大笑道 。

“壞三哥,就知道欺負我!”小蘿莉不滿道 。

“好了 ,好了,算三哥錯了,快去招呼姊妹幾人過來 ,三哥發明的新游戲肯定好玩! ”李恪斬釘截鐵道。

待小蘿莉走后 ,李恪立馬便大聲道:“春雨,傳膳!”

本來唐朝是一日兩餐的,但那是針對平民 ,貴族想一日幾餐就幾餐。

“秋香,你去看看我六弟李愔在干什么,要是沒事的話 ,叫他過來!”

“知道了,殿下! ”秋香道 。

不到片刻李愔便來了,李愔是李恪的胞弟 ,同位楊妃所生,乃是李世民第六子。

歷史上的李恪十分殘暴,他時常無故毆打官員 ,愛打獵而不知收斂,多次非法,在太宗朝與高宗朝數度被貶官作為懲罰;后因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連坐 ,廢為庶人 ,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看見眼前的李愔,李恪心中一陣復雜 ,這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受自己連累,死于非命 。

或許是處于愧疚或許是處于兄長的責任 ,李恪決定好好教育教育這個便宜弟弟,不能讓他長歪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0007 一群小蘿莉

“六弟,快來坐,吃了沒有?要不要來一點?”李恪親熱的招呼著李愔。

“三哥不用了 ,我吃過了?”李愔道 。

“三哥聽說你在回來的路上遇刺了,沒什么事吧? ”李愔關切道。

“多謝六弟關心,三哥一點事沒有!”李恪道。

李恪和李愔由于是同胞兄弟 ,之前經常在一起 ,所以關系非常好,李恪平時十分照顧李愔,李恪本身善騎射 ,時常帶李愔去打獵,每次帶回來的獵物都不少,李愔覺得自己這位兄長本事大 ,所以非常崇拜他 。李愔后來也愛打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李恪影響。

在與李愔愉悅的攀談中,李恪不知不覺便吃完了早餐。

“三哥快出來 ,我把姐妹們都叫來了,要是你的新游戲不好玩,我們可不會輕饒你!”

李恪走出大廳 ,便瞧見一群小蘿莉,最大的不過10歲,最小的才四歲左右 ,一群小蘿莉嘰嘰喳喳 ,鶯鶯燕燕,好不熱鬧 。

“拜見三哥! ”

“哈哈,都是自家兄妹 ,不必客氣! ”李恪看見一群小蘿莉向自己行禮,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

很多人都會問,李恪為什么要找這些小蘿莉一起玩游戲呢?

李恪會回答:“我這是在討好她們 ,想和她們建立親密無間的兄妹之情!”

又有人會問:“這有什么用呢?”

李恪會告他他們:用處大得很,這些小蘿莉后面都有一個身份大唐公主,李世民為了拉攏群臣 ,維護自己的統治,一般都會和一些朝中重臣或者世家門閥聯姻。靠誰聯姻,就在在場的這些小蘿莉 ,以后的大唐公主。能被李世民看上的家族,影響力能小嗎?只要討好她們,李恪自然的就會受到一些勢力的好感 ,為自己以后的奪嫡之路增加一個重要的砝碼 。

在后世有一個非常成名的外交手段叫“夫人外交 ” ,李恪就是受夫人外交啟發,才決定交好這些小蘿莉。

這些小蘿莉以后可是大唐最尊貴的夫人,也將成為大唐最有權有錢有勢的一些夫人 ,昨為穿越者,李恪可是領教過耳旁風的厲害,能不讓李恪上心嗎?

李恪現在看這群小蘿莉 ,就仿佛看到一大片勢力在向自己靠攏。

李恪數了一下,在場的一共有16位小蘿莉 。分別是后來的:襄城公主 、南平公主、遂安公主、長樂公主 、豫章公主、巴陵公主、普安公主 、東陽公主、臨川公主、清河公主 、蘭陵公主 、晉安公主、安康公主、新興公主 、城陽公主、高陽公主。

襄城公主,下嫁蕭銳 ,蕭銳是誰,那可是尚書左仆射蕭瑀的長子,背后勢力江南蕭家。

南平公主 ,先嫁王敬直,王敬直何許人也,王珪幼子 。王珪何許人也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背后勢力太原王家。

遂安公主 ,下嫁竇逵 。竇逵身份更不一般,他是是太穆皇后(李淵的原配,李世民的親生母親 ,李恪親奶奶)遠房堂兄竇抗之孫,夏州都督竇靜之子。背后勢力整個竇家。

長樂公主:名麗質,母長孫皇后 ,下嫁長孫沖,長孫沖的父親自己的死對頭長孫無忌,長樂公主下嫁長孫沖對自己是有百害無一利 ,所以李恪決定要把這次婚事給攪黃了 。

豫章公主:下嫁唐義識,唐義識何許人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戶部尚書唐儉的兒子 。

巴陵公主:下嫁柴令武 ,柴令武是譙國襄公右位大將軍柴紹與平陽公主之子,柴紹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背后有整個柴家。

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 ,史仁表乃是竇國公 ,豐州都督史大奈的兒子。

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履行乃唐朝開國功勛,門下省侍中高士廉的長子 ,高士廉先封許國公,后改封申國公,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六位 。

臨川公主:字孟姜 ,母韋貴妃,下嫁周道務,周道務乃左屯衛大將軍周紹范的兒子。

清河公主:李敬 ,字德賢,下嫁程懷亮,程懷亮乃左領軍大將軍 ,盧國公程咬金次子。程咬金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九位 。

蘭陵公主:李淑,字麗貞,下嫁竇懷悊 ,竇懷悊乃李唐外戚 ,高祖父竇毅,太穆皇后的父親;曾祖父竇照,太穆皇后兄長。父親少府監竇德素 ,叔父竇德玄、堂弟竇懷貞都官至宰相。

晉安公主:先嫁韋思安,后嫁楊仁輅,楊仁輅出身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就是前隋皇家楊堅楊廣的那個楊家 。雖然現在隋朝滅亡,楊家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安康公主:下嫁獨孤謀 ,獨孤謀出生關隴八大家之一獨孤家族,乃是獨孤彥云之子。

新興公主:下嫁長孫曦,長孫曦乃是長孫無忌族弟長孫順德之子 ,長孫順德同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城陽公主:母長孫皇后,下嫁杜荷,杜荷乃兵部尚書杜如晦之子。

高陽公主:下嫁房遺愛 ,房遺愛我想不用多介紹了 ,著名的綠帽王,宰相房玄齡之子。

“三哥,我可是把姐姐妹妹們都叫過來了 ,到底什么新游戲,你現在可以說了吧!”長樂公主(因為不知道這些公主的真實姓名,以后便用她們的封號稱呼)急切的問道 。

“是呀!三哥 ,你把我們捉急忙慌的叫過來,到底是什么游戲啊?”襄城公主道 。

“是呀!是呀!到底什么游戲嘛! ”眾公主齊符合道。

因為唐朝本來業余活動就少,小孩子特別是女孩子的業余活動就更少了 ,當他們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中,聽見有新游戲可以玩,立馬便來了興趣 ,不然也不會因為長樂的一句話,這些小蘿莉便急忙忙的來到李恪的住所。

“哈哈!各位妹妹不要吵!答案立馬揭曉!”接住轉頭吩咐夏荷道:“夏荷去給我找幾根繩子來,要稍微粗一點的!”

“知道了!殿下! ”夏荷也才十四歲 ,正是孩子貪玩的時候 ,當聽見李恪有新游戲,也充滿了期待,于是腳下的腳步不由得便快了幾步 。

“三哥你們要玩什么游戲?我可以參加嗎?”李愔道。

“當然可以參加 ,不然我叫你來干什么?”李恪微笑道。

“呵呵!謝謝三哥! ”李愔臉笑得跟花兒一樣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