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
茫茫洪荒宇宙,一個未知之地,一朵散著青熒光芒的慶云 ,左沖右突挪移不停,似被困在一處無形縫隙之中,無論如何變幻 ,如何光芒閃爍,仍不得自由。
漫漫不知逝去多少歲月,這朵慶云忽而停止挪移 ,青熒的光芒緩緩閃爍,似在思酌。
也許數萬年,也許一瞬間,倏然間 ,慶云身周青光收斂,本體也逐漸模糊,慢慢隱去身形……
這朵慶云 ,本是道祖身邊漂浮縈繞的一縷祥瑞之氣,于混沌間聽得道祖傳道,觀得道祖演化諸天 ,嘗得一枚道祖師所贈道果,凝出了一道真靈,遂脫身混沌 ,化形而出,道祖賜名青云 。
青云無拘無束,飄蕩洪荒宇宙 ,欲探知宇宙本源。
游歷之時,一道浩瀚鴻蒙開天之力席卷而至,將其卡在大世界的一個極為偏僻的角落。
多番嘗試無法脫身后,青云無奈之下 ,只得用無邊歲月和本體法相,推演起所得道果--諸天道演 。
時光荏苒,青云本體內漸漸衍生出萬界萬族。
無數文明應運而生 ,又紛紛泯滅于歲月的長河之中。
茫茫亂局,無盡歲月,青云仍看不到一絲脫困之機 。
大道五十 ,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正所謂天機難尋 ,天道本就不齊,凡事總有一線生機。
倏然間,一道流光不偏不倚 ,飄向這處無形縫隙,赫然毫無所阻地飄過界壁。
眼見便要自另一側界壁飄出,青云真靈現身,直接裹住了這道流光。
一瞬間 ,茫茫亂局間,隱隱現出一道微光 。
青云真靈攝住流光,靜觀這道微光閃爍變幻 ,暗暗推演。
良久后感嘆,與其身在局外等待天機,不若舍身入局 ,才能爭得那一絲機緣。
念及于此,青云決然攝來三成本體,凝練一番 ,打入一絲真靈,將其遁入一個小世界 。
而后看著那道若隱若現的微光片刻,青云真靈忽而搖身一變 ,化作萬千青光虛影,再無一絲猶疑,紛紛遁入衍化而出的諸天萬界之中。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一章 正年少
淺草初春,乍暖還寒。
暖日初升,流花河畔 ,楊柳隨風撫岸,沿河的集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
集市最繁華處有一家高門大戶 ,門匾上刻“白院 ”二字。
兩旁是白家米莊和白家布莊,布莊對面的河邊有一個私家渡口。
渡口有個青竹涼亭,方便停船靠岸 。
一個少年躺著竹亭頂上 ,翹著腿,頭枕在一處翹翹的竹拱上,一手舉著一本古書觀瞧 ,還不時從邊上的紙包中摸出一個包子咬上幾口。
也許是古書的內容太精彩,也許是包子太美味,也許被初春的暖陽曬的太舒服,少年的神情愜意無比。
偶爾抬眼看看熱鬧的街市 ,時不時顛顛腿,時不時揚揚眉,心里暗道:老爹這幾天不在家 ,日子過得就是舒心 。
少年姓白名云樓,出生那天,窗外白云堆若高樓 ,家里當時最有文才的童生老爹,給大兒起了自認最有水平的名字,很是得意 ,至今一到宴請酒桌上,仍時不時提上一提。
白云樓剛滿十六,已是秀才功名在身 ,家里雖是商賈,但因為家里出個秀才,街坊鄰里都不由高看了幾分。
白家家教甚嚴,幼學前 ,小云樓聰慧頑皮,沒少挨戒尺板子,但也學會了規矩禮儀。
幼學時 ,家里請了縣內最有資歷的李老先生來家里授學,詩書文章,琴棋書畫 ,雖大都不太精通,但都有所涉獵 。
對于老先生教授的古文六藝,小云樓倒是也不抗拒。
但下學后 ,一有空閑就鉆到后院的書房看書,書都是平日從書商或游走商人那換來的,大多都是精怪故事和雜談傳記。
真正讓白云樓感興趣的 ,就是里面那些仙神傳說,那些仙神神通廣大,逍遙天地間,那種大自在很是讓人神往 。
十四歲那年 ,白云樓隨阿娘去幾十里外的流云觀上香,香火銀錢給的足,便夜宿在了半山的道觀別院。
這么一次借宿 ,年少的云樓首次見到了紅塵人間外的不凡。
少年早起,初陽下的薄霧,崖邊練拳的老道 ,衣袖翻飛間,四溢的拳勁,崖下騰起的云霧回轉翻騰 ,看的少年心神搖曳 。
老道收功之際,白云樓急步向前,欲拜老道為師。
看少年神采飛揚 ,精氣飽滿,老道不由多看了幾眼,和白云樓閑談起來,問了來處 ,聊了喜好。
閑談間見少年言談舉止頗不拘泥,性情也很是合意,老道便來了興致 。
老道在白云樓身上捏摸了一陣 ,最終還是微微搖頭,言道世人有修行資質者萬中無一,而且資質高低也不盡相同。
白云樓雖有微末資質 ,但幾近于無,而且已近束發之齡,經脈晦澀 ,氣感難尋,強行修行便如鏡花水月,夢幻一場。
言語中 ,老道見少年本已面露失望,但轉瞬卻又釋然,仍然談笑自如,心中好感更甚 ,拉其來到別院書房 。
來到房中,老道摸出兩本書冊相贈,一本流云道經 ,一本為排云掌法,言道與少年頗得眼緣,這兩本道經掌法也非不傳之秘 ,便順手相贈了。
白云樓自是欣喜萬分,出門和阿娘打好招呼后,又返回與老道聊了半日 ,解了不少心中之惑。
聊的盡興,才依依拜別老道,白云樓雖未改口師傅 ,卻也盡了尊師的禮數。
看著少年隨阿娘離去,老道站著別院外也是唏噓不已 。
修道修真,修了這么多年的道,今日終于在少年身上看到那點真 ,卡了十數年的修道瓶頸終于有了雪化之期,少年定非池中之物,送于少年的是緣法 ,也許也是自身的緣法。
少年看到的是初陽下仙風道骨的老道,老道看到的何嘗不是朝陽下透著勃勃生機的少年。
隨后白云樓的日子更是多了幾分生氣,錯過了開脈的年紀 ,道經內的開脈周天之術只能得閑看看,倒是那本排云掌法招式被練了個通透 。
雖仍無半分真氣,白云樓依舊每日勤練十數遍排云掌 ,一年多的勤練不綴,而今身輕體健,耳聰目明 ,平日的課業倒也沒有落下,去歲還順利取了秀才的功名。
有了功名在身,倒是清凈了幾分,老爹除了偶爾嘮叨幾句勿看閑書 ,云樓的課業早就沒有過問,應該也有看不懂的原由。
所謂積重難返,老爹氣勢不再 ,但威儀仍在,平日在家,白云樓儼然一個規矩少年 ,這兩天老爹出門走貨,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可以閑散的曬曬暖陽,看看閑書,聽聽市井吆喝 ,倒也有幾分神仙般的自在 。
白云樓正在竹亭上看書看的興起,習慣性地往包子摸去,忽然右手一空,原來袋子已經空了。
正琢磨要不要再去買個蛋餅解解饞 ,忽然瞥見流花河下游遠處來了一條商船,瞧著甚是眼熟,仔細一打量 ,可不就是自家的貨船。
白云樓面色一緊,一個翻身從竹亭上躍下,將書塞進懷中 ,整整衣襟,扶欄靜候 。
貨船不大,也就能裝兩三車貨 ,船頭立著一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中等身高,微胖 ,面上稍有風霜,身著青綢員外服,正是白云樓的阿爹。
船到碼頭,白老爹看見自己兒子候在碼頭 ,微微頷首,回頭喊了一聲:“搭板卸貨!”
貨船上的幫工倒是有兩個,店伙計也趕過來幫忙 ,熟手熟腳的搬貨進店。
白老爹指著船尾的一個黑色木箱,對一個店伙計道:“把這箱送到云樓的書房 。”
白云樓一聽自己還有私貨,趕緊跳上船頭 ,殷勤的扶著自己老爹下船,觍著臉問早飯吃了沒,船上休息的可好。
送得老爹去臥房休息 ,轉身回了書房。
書房是云樓剛幼學時就自行收拾的,兩邊靠墻的書架塞的滿滿當當。
窗邊有個竹編躺椅,椅邊有個長條矮幾 ,矮幾邊的地上有個厚實的草編蒲團,那個黑色木箱已經放在書架旁了 。
看著地上的木箱,心中的好奇是免不了的,白云樓上前打開木箱 ,里面是幾摞書,邊上有兩個小木盒。
書有新有舊,隨手一翻 ,除了幾本詩集,其余居然都是各類雜書,甚至還有一本神怪異事集錄。
白云樓看的一怔 ,老爹這次出去走個貨咋還轉了性子,平日不讓讀的書這次都惦記著買了不少,看來去年秋試得個秀才的名頭給老爹漲了不少臉面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二章 得機緣
收拾完幾摞書,白云樓這才看到箱子里除了兩個小木盒 ,最下面還有個長木匣。
順手拿出長木匣,打開一看,竟然是一柄三尺多長的龍鱗劍。
白云樓急忙抓劍在手,一陣把玩 ,這把劍外觀質樸,做工精良 。
早聽說龍泉山莊的龍鱗劍,每一柄都是千錘百煉 ,一年也出世不了幾柄,沒想到老爹這次出門,竟然能買了一柄回來 ,真是厲害了。
把玩了一會龍鱗劍,打開一個小木盒,其內裝著一個墨石硯臺 ,硯臺墨池旁鏤刻了一只準備喝墨水的小老鼠,惟妙惟肖。
打開最后一個木盒,是一塊青玉 ,拳頭般大小,通體圓潤,有一面較為平整,觸手沁涼入心 ,不知老爹送這個青玉用來有何用意,看起來當個鎮紙還不錯 。
收拾完畢,拿起一旁的新到的書 ,來到躺椅上翻看起來,這一看就看到了晚飯的時辰,連午飯都是廚娘送到書房的。
晚餐是白家的正餐 ,中午時,白老爹一直在臥房休息,到了晚飯的時辰 ,白老爹專門讓廚娘來喊白云樓過去吃飯。
飯桌上,白老爹欣慰的看著對面的白云樓道:“云樓,你現在也長大了 ,也有了自己的功名,如果在明年的會試上能夠金榜題名我當然高興,但這兩年走貨的多了,倒見了不少奇聞異事 ,你平日看得那些書中記載,應該也不全是妄言妄語,看你平日所好之事 ,應該志不在功名 。 ”
白老爹拿起酒杯,遞給白云樓一杯,繼續道:“今日送你那箱物什算是給你的遠行之禮。”
“遠行?去哪?”白云樓不解地問道。
喝了一杯 ,白老爹這才說道:“這次路過江南府,正好趕上新麓書院三年一次的開春院招,用你的功名已經報了名 ,新麓書院課目繁多,有教無類,你去看看 ,就當開開眼界。 ”
白云樓無語凝噎,暗道你是我老爹,這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還能說啥 。
不過嘴上還是說道:“最近有些閑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該出去走走。不過老爹,你送我那塊青玉有什么來歷嗎?”
說起這塊青玉 ,白老爹倒是來了興致,原來在府城的商貨街口,一賣柴的樵夫在賣這塊青玉。
因這塊青玉質地太過異常 ,用柴刀盡力劈砍也不會留下半點痕跡,只是那樵夫要價五十貫錢,半天也沒有賣出手去 。
白老爹碰巧遇上 ,想起家里那位少爺所好,就順手買了回來,據那樵夫所言 ,這青玉是在西邊的大山里砍柴撿到的。
白老爹今晚的興致不錯,白少爺也就陪著喝了個盡興。
月明星稀,夜涼如水 。
白云樓自覺沒什么睡意,來到書房 ,點了兩盞油燈,拿起扣在案幾上的書繼續觀研。
看不多時,酒意上涌 ,白云樓便昏昏沉沉在躺椅上睡去了。
初嘗酒味,雖說只是清甜爽口的糟米酒,也把少年醉的輾轉夢回 。
圓月西墜 ,暗夜深沉,沉睡的白云樓似感燥熱,半睡半醒間 ,撈過案幾上的青玉按在額頭。
沁人的涼意,五分的醉意,讓少年的意識于朦朧間入了靜定 ,如在混沌中浮沉,某個剎那,驀然一道青光從青玉中一閃而逝,躍入少年的眉心。
那青光入得白云樓的識海 ,化作熒光四散,原本混沌的識海有了些許微光,瑩光蔓延了一丈方圓漸漸停止 。
識海中漸漸生出異象 ,濁氣下沉,清氣上浮,這一丈方圓的識海似分出了天地。
下沉的濁氣逐漸在下方凝聚成一片云海 ,又似一片幽暗夢境,飄飄蕩蕩。
上浮的清氣如有靈性,時聚時散 ,如呼如吸。
四散的瑩光在隨清氣飄蕩,在濁氣云海中浮沉,丈內方圓在瑩光閃爍中有了生氣 ,丈外仍是混沌一片 。
天將破曉,隔壁的巷子醒了,街頭的早攤開張了,涼水下鍋的聲音 ,灶臺里柴火燒的劈啪作響,早起的急急匆匆腳步聲,遠遠的飄過院墻 ,穿過窗欞,喚醒了躺椅上的少年。
清風拂面,身心通透 ,就是白云樓此刻的感受。
推開半掩的木窗,看著窗外的星空,深邃而浩瀚 ,聽著遠處市井聲音,紛雜卻又充滿活力 。
這世界還是以前那個世界,卻又仿佛清晰了許多 ,生動了許多。
此刻的白云樓思緒清澈純粹,借著星光,看著手里握著的青玉鎮紙,動念間 ,似乎覺得這青玉親切了幾分。
這是醉夢前所沒有的,這感覺細微而明確,越觀瞧青玉親切感越發清晰 。
雖不知發生了什么 ,但可以肯定,應該是這青玉的緣故,白云樓抬手將青玉敷在額頭眉心處 ,原本縹緲的感覺越發清晰,眉心感覺微微發漲,親近感越發壯大。
拿遠青玉后 ,親近感逐漸減弱,但閉眼時仍可查覺出大致方位,如聽聲辯位的感覺 ,拿至丈外,這親近感已遙遙無蹤。
幾番嘗試后,確無其它異狀,白云樓遂將青玉放于木盒中收好 ,待得有空再慢慢琢磨推研 。
自小白云樓便喜看些神怪異志,偶爾也會去茶樓聽聽說書的講些神仙怪談,大夏國立國三千多年 ,歷經風風雨雨,浮浮沉沉,但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護佑著大夏國 ,讓大夏國立國至今屹立不倒。
白云樓早就隱隱覺得這方世界不僅僅是凡塵人間,兩年前流云觀之行也有所印證,昨晚醉夢時因青玉讓自己的心神有了變化 ,雖感驚異,也非不能接受。
微收神念,白云樓盤腿坐在蒲團之上 ,逐漸沉下心神 。
以前,白云樓在一些古書上學得一些靜心入定之法,卻總有淺思雜緒擾亂心神,入不得法門 ,不想今日卻能一蹴而就,輕易的入了定,平靜 ,純粹,通透。
隨后心神逐漸收斂,聚向道經中所述眉心內一寸處的識海。
陡然間 ,心神進了一處光亮之處,待得白云樓將稍稍動蕩的心神平復,終于緩緩看清了這方小世界。
心神下方如云霧翻騰 ,自己這縷心神輕輕飄在這云霧上,周邊散落著眾多青熒光點,如繁星般微微閃爍 ,不用說,這里就是自己的識海了 。
內觀自己這縷神識,微微弱弱,神采淡淡 ,驀然間,白云樓福至心靈,控制著這縷心神向不遠處的一個青熒光點飄去。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三章 將遠行
這縷神識飄飄蕩蕩,不多時 ,來到這光點前。
青熒光點微微閃爍,倒沒任何異常反應,略一猶豫 ,白云樓控制著心神撲向光點 。
青熒光點順利被白云樓的神識裹入,漸漸融入神識中。
白云樓只感暖洋洋如入溫泉,這縷神識如旱久逢甘露般 ,竟然有了歡快的感覺。
有了一次吞噬的經驗,這縷神識撲向另一個光點,果然和第一個一樣,順利地吞噬掉了第二個光點 。
不過此時 ,神識有了飽脹的感覺,就像吃撐了一般,看見別的光點也不想吞噬了 ,看來光點的吞噬也是有限度的。
吞噬兩個光點后的神識也有了淡淡的青光,大小比普通光點要大上一圈,不像剛進來時的那么虛浮。
初次入得識海就有如此收獲 ,白云樓已然心滿意足 。
看著四處飄飄蕩蕩的光點,在看看下方幽暗的云海濁云翻騰,白云樓不敢再輕易嘗試 ,見好就收,事不可盡,自己的識海 ,等查清了根由再嘗試不遲。
神念放空,意識便回了本體,白云樓本能的活動了一下手腳,看起來無甚異常。
望向窗外 ,天邊剛剛透出微微霞光,看來不過一刻鐘左右 。
來到案前,白云樓拿起案幾上的一本古書 ,正是流云觀老道贈與的流云道經。
這本道經,之前總覺晦澀難懂,現在觀之 ,卻思如泉涌,靈光閃現,一些晦澀的詞句倒是不難理解了 ,看來這本道經終于可以慢慢研讀了。
道經內共有三篇,上篇較為晦澀,大致的經意是道法自然 ,返璞歸真,道為宇宙之本源。
白云樓略略一觀,這上篇大半倒是能讀懂,只是有些字句還是不明其意 ,這次游學,看來要順道去流云觀,找老道請教一番了 。
道經中篇倒是通俗易懂多了 ,解讀了何為修煉,修煉即修真,通過修煉求得真我 ,去偽存真。
修真其實就是無數先人前輩,通過對道的推演嘗試,找出一條通向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一條路徑而已,路有千萬條,但殊途同歸。
中篇詳述了修真的幾個階段:
凝氣期 ,是修真的門檻,凝聚靈氣煉化自身精氣,貫通經脈,周天運轉 ,煉除體內雜質,強化經脈和肉身 。
這一階段超凡但未脫俗,踏入凝氣期 ,肉身受靈氣滋養,壽元可滿小周天之數,一百零八歲 ,礙于資質和機緣,能踏入這個門檻的也是萬中無一。
凝氣期圓滿后可以嘗試筑基,筑基期練氣化液 ,真氣實質化,進一步煉化精氣神,徹底煉除經脈后肉身雜質 ,筑堅實修真之基。
跨入筑基期,壽元可至三百余歲,筑基期可煉化本命之物,御器防身 。
筑基圓滿突破金丹境 ,又是一個很大的門檻,需要用神魂之力壓縮淬煉液化的真氣,非大毅力或大機緣者極難成丹。
金丹境修士壽元可至八百歲 ,金丹期的修士真元渾厚,精氣神煉化合一,舉手投足間引動天地元氣 ,遁空御劍,逍遙天地間。
金丹后的元嬰境,道經未做描述 ,寥寥幾句,也僅是猜測推演 。
道經下篇正是修煉法訣,但白云樓資質幾近于無 ,經脈晦澀,氣感難尋,幾番嘗試后,毫無進展 ,只能暫時放在一邊。
雖然無法修煉,白云樓卻毫不氣餒,既然見到了那扇門 ,沒有道理無法推開,如今自青玉中得了機緣,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
放下道經 ,神念向一旁木盒中的青玉探去,那份親切感似壯大了幾分 。
收拾心情,來到書房外的空地上 ,開始練起那套排云掌,一連打了兩套,打完收功 ,白云樓只覺身心舒泰,精氣充盈。
稍一凝神,隔壁巷子那細碎紛雜的聲音入得耳中,車輪聲 ,潑水聲,招呼聲,油餅入鍋的滋滋聲 ,清晰可辯。
白云樓摸摸肚子,感覺有點餓了。
和早起的阿娘招呼一下,白云樓出得家門 ,轉入后巷逛早市去了 。
從巷頭慢步逛到巷尾,來到一個酸辣湯的鋪子,沖著年輕的小二招呼一聲:“照舊。”
小二精神一振 ,回了句:“得嘞,白少爺,您候著。 ”
小二去對面鋪子取了一斤蔥油餅 ,在自己鋪子里整了一碟小菜,舀了一大碗酸辣湯,給白云樓端了來 。
雖然白家的廚娘手藝也不錯,但還是做不出這家鋪子的味。
慢慢吃著這神仙也不換的美味 ,看著巷子中的裊裊擾擾的煙氣,這個早晨,值得留存 ,那個剎那,白云樓的神識一放既收。
回神后,看著面前空空的大碗 ,不禁感嘆,美食總是不知不覺就吃完 。
雖然白云樓也喜這紅塵市井味道,戀這悠閑寧靜的生活 ,但畢竟少年心性,總有熱血在心頭攢動。
取了一點功名,滿足了老爹那點小心思 ,是時候走出這個小小洛水縣城,見識見識外面那可能光怪陸離絢爛多彩的世界了。
滿足了口腹之欲,回去路上順手買了些新鮮瓜菜,給老爹捎了一罐豆汁 。
待得白老爺用罷早膳 ,白云樓拉著老爹聊起游學之事,事無巨細,當問得問 ,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日難。
盤纏白家是不缺的,自家的貨船也可順路載上一段路程 ,去書院這一路也不用擔心,大夏國最近幾十年國泰民安,距上一次動蕩都過了五十年有余了。
雖離著書院開院 ,還有近一個月的時日,但既然有了外出游學的念頭,白云樓哪等得了這許久 ,將啟程之期定在了后日 。
到時隨自家的貨船到幾十里外的鎮子上歇腳,再順路去一趟流云觀,叨擾一下那個觀主老道。
阿娘聽說樓兒不日便要遠行,免不了心疼絮叨 ,拉著云樓來到自家布店,一番丈量選料,反正自家的布店 ,白云樓也就隨著阿娘折騰。
午后,白云樓拎著二斤鹵肉,提著兩罐燒酒 ,沿河岸來到街東頭的老先生家,陪老先生說了半天話,言說了將要游學之事 ,又收了一堆叮嚀。
天將傍晚,婉拒了老先生的晚膳,拜別老先生 ,迎著漫天的晚霞,慢步回家 。
霞光漫道,少年將遠行。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四章 見云海
寄語凌云志,春風送游子。
流花河畔青竹亭,阿爹阿娘 ,連店伙計廚娘都來相送,阿娘拉著白云樓,塞過來一個束口小布袋 ,叮囑道:“年前去觀里求的平安符,還有一點碎銀子,別省著 。”
白云樓仔細貼身收好 ,嘴上說:“阿娘你知道我的,我這吃嘴,到哪都虧待不了自個 ,嘿嘿。”
看看候在渡口的貨船,白云樓對阿娘道:“吉時已至,黃歷有載,利出行遠游 ,阿娘不用憂心,過得幾個月我就討個假返家,到時給您捎府城的千云糕 ,看這正順著風,天黑前應可趕到流云觀。”
一聽這話,阿娘趕緊去一邊叮囑船伙計去了 ,趁這功夫,和阿爹招呼一下,白云樓踩著搭板就上了貨船 。
白云樓悠然立在船頭 ,束發的銀色緞帶隨風逸動,一身青衣,腰攜龍鱗劍 ,眉眼透著英氣,翩翩少年。
看得白老爺甚是欣慰,想著自己年少那時,應該也是這般模樣。
商船收繩揚帆 ,順風啟行,看著竹亭下漸遠的身影,兩分鄉愁 ,三分憧憬,五分豪情,縈繞白云樓心頭 ,這份鄉愁默默然印入了白云樓的識海間 。
呆呆回望半晌,白云樓收拾心神,回想起這兩天的境遇 ,心中不免還有一絲激蕩。
自前日在青玉那有所際遇,白云樓有做了多番嘗試,大抵摸清了一些門道。
每日子時入識海最好 ,不易被外界相擾,吞噬識海內的青熒光點可以壯大神識,神識越強能吞噬的光點就越多 。
這兩日,白云樓陸續吞噬了六顆青熒光點 ,神識更加凝實,和青玉間的感應已然漲到了一丈二。
看書練字明顯更容易做到聚精會神,凝神后聽覺更加敏銳 ,夜里視物也清晰了幾分。
神識壯大后思緒越發通透,以前一些模糊的記憶只要凝神回思,也變得越發清晰。
想起有幾本雜經怪談中 ,有提到過神識,但卻只有寥寥數語 。
流云道經倒是有些神識的描述,道經有云:人有精氣神 ,修道之人煉精化氣,運轉周天,再凝氣煉神 ,轉后天為先天,才能算將將入得道之門檻。
神識隨周天運轉緩緩增長,日積月累的修煉才能稍稍凝實神識,修煉精氣可以精氣充盈。
神識越凝實修行才能越精進 ,故精氣是修煉之基,神識是修煉之本 。
白云樓不禁慨然,之前苦尋修煉之路而不可得 ,如今卻有了這異常的神識壯大之法,也算得償所愿。
這次游學路過流云觀,順路去找老道討教一二 ,應該會有收獲。
青玉異常之事,倒未說與老爹知道,出行在即 ,免得老爹知曉后徒增擔心 。
昨日特意將青玉拿與阿爹把玩,提及敷額有清涼感,老爹依言敷額 ,卻也無甚異常。
看來是某種機緣下自己才得了好處,這種緣法真是可遇不可求,白云樓深知青玉的神奇,早已貼身收好。
一路看看閑書 ,觀觀沿河風景,順風行船,沿河入江 ,匆匆大半日就到了江邊一處碼頭 。
白老爺安排了米店的老伙計李叔隨行,路上也好幫忙打點。
船到碼頭,李叔拿了行李跟著白云樓下了貨船 ,在鎮子東頭找了家客棧先安頓下來。
見天色尚早,白云樓讓李叔在客棧候他兩日,拎著一個包袱就出了客棧 。
順著鎮北的路 ,向出云峰流云觀而去,不到半個時辰來到山腳,零星有幾個香客從山上下來。
白云樓隨阿娘來過流云觀 ,路徑倒是記得,閑庭信步間,已進得山門,來到半山別院。
給守山的小道士遞上拜貼 ,才知道,觀主老道近來修道有所收獲,已去后山閉關一月有余 ,看來此次無緣得見了。
小道士看了看手中的拜貼,字體工整飄逸,一看落款“學子白云樓拜上 ” ,眼中一陣驚異,忙問:“可是洛水縣的白公子?”
白云樓拱拱手道:“正是 。”
小道士忙道:“觀主閉關前吩咐過,如白公子來觀 ,可在觀中便宜行事,萬勿客氣,白公子 ,有事隨時吩咐即可。 ”
白云樓訝然,這老道難道有神算之能,居然算到自己來觀之事。
既然如此,反正離書院開院還早 ,就在別院多住幾日,讀讀道經,看看流云 ,若是能和老道見上一面,那自然圓滿 。
和小道士說了要在別院小住幾日,小道士自然應允。
領著白云樓來到別院里最靠里的一間靜室 ,靜室門口一顆高大銀杏樹微露新芽,在夕陽下透出勃勃生機。
靜室一旁便是別院書房,小道士看著書房言道:“觀主有言 ,這書房白公子得閑可隨意觀閱 。”
白云樓聞言道:“有勞觀主掛念了,若觀主出關勿忘告知,到時也好當面謝過。”
小道士應諾告退 ,白云樓在別院齋堂用過齋飯,回到靜室時天色已暗。
靜室不大,卻也雅致,竹榻 ,竹椅,一木幾,墻上掛著四個行云流水般的大字“靜若流云 ” 。
推開一側的窗欞 ,映入眼簾的是一處寂靜山谷,月光下山巒疊嶂起伏,一彎溪水 ,幾處淺潭,松林影影綽綽,果然好景致。
夜間無事 ,白云樓有點閑不住,拿著油燈去了一側書房尋起書來。
這兩天神識漸強,讓白云樓對修道有了新的希冀 ,為了驗證推敲所得,特找了幾本關于脈絡穴位之類的醫經,其中竟還有一本手繪脈絡圖解,倒真是意外之喜 。
空山人靜 ,葉落蟲鳴。
回到靜室,白云樓在竹榻上靜坐片刻,拿起這幾本醫經圖解仔細研讀。
神識壯大果然益處多多 ,不到兩個時辰,這幾本書冊已讀十之七八,看夜色已深 ,稍作收拾,便盤坐在榻邊入了定。
許是出云峰靈氣充足,稍一凝神 ,便入了識海,這次吞噬起青熒光點也格外順利,一連吞噬了四顆 ,神識才有了飽脹之感 。
次日一早,白云樓睡到自然醒,來到窗前,映入眼簾的是一片云海翻騰 ,浩浩蕩蕩,初升紅日照耀其上。
霞披萬丈,燦如錦繡 ,幾座山巒微露山尖,時隱時現于云霧之中,宛若仙境。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 ,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五章 論道法
扶窗而立,白云樓看著這蒼茫云海 ,不禁想到識海下層那飄蕩的濁云,是否和這云海一樣,其下也另有天地呢 。
是夜子時 ,白云樓入得識海,神識散著青熒的微光,微微凝神,用神念觀瞧識海下方翻騰的濁云。
只見濁云翻騰間也有隱約青光閃現 ,看來濁云內也有青熒光點。
經過幾天的吞噬,白云樓大致猜到這些青熒光點的根腳,應該是一種破碎的無主的神識碎片 。
這些神識碎片的原主人應該無比強大 ,一縷破碎的神念在自己的識海中散落成萬千光點后,每個微末光點都能明顯的壯大自身神識,可見一斑。
而且據古書所述 ,只有強大的修真者才能入得識海,而且見到的識海都是混沌一片,像自己識海這般涇渭分明的 ,絕對非比尋常。
觀瞧了一陣識海下回蕩起伏的幽暗濁云,白云樓控制著神識緩緩下沉,將將沒入濁云 ,一陣熟悉的氣息包裹而來 。
白云樓緊守靈臺,微微試探,卻松了一口氣,原來這翻騰的濁云就是自己的記憶之海。
這一縷縷記憶翻滾飄蕩 ,縈繞纏雜,匯成了這一片記憶濁云,經過數次探查 ,白云樓算是大致摸清了這片濁云的深淺。
這片記憶海分了數層,最淺層這些飄蕩纏雜的都是些日常紛雜的記憶,有的清晰 ,有的模糊,神識在淺層記憶海中自由穿行,毫無所阻 。
再向下是中層記憶海 ,卻是平靜無波,這里的記憶規整有序,大都是平日所學。
微一凝神 ,來到一縷記憶前,稍稍放開心神,融入這片記憶,正是這兩日研讀那本醫經之景。
進了這片記憶 ,除了那本醫經清晰可見,周邊物什盡皆模糊,白云樓動念間 ,將這片記憶觀了一遍,凝神退出時,倒是發現這片記憶清晰了幾分。
略一試探 ,白云樓了解了加深記憶的方法后,便往記憶海深處沉去 。
如果說淺層的記憶海像云霧,中層像水流 ,這深層記憶海就如江泥,神識游走舉步維艱。
白云樓淺嘗輒止,這種深層記憶不敢輕易嘗試 ,免得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多番試探后,白云樓的這縷神識也有些疲乏,于是在淺層記憶海中吞噬了數個青熒光點 。
這一吞噬倒是發現,這記憶海中青熒光點和記憶海外的青熒光點有區別的。
記憶海外的青熒光點暖如溫泉 ,吞噬后神識會明顯壯大,這記憶海中的青熒光點卻冰冰涼涼,吞噬后神識沒有壯大 ,不過多了幾分韌性。
如此看來,偶爾吞噬一些記憶海中的神識碎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
這一番查探,白云樓徹底放下了心中塊壘 ,可以安然入眠了。
隨后幾日,白云樓過得很是悠閑,偶爾研讀醫經道傳 ,得閑縱情游山賞水。
不過倒沒忘記幫阿娘添了那份帶著叮囑的香火錢,還讓下山采買的道長給客棧的李叔捎了口信,稍晚幾日再啟程去書院 。
研讀了幾天的道觀的藏書 ,每晚入識海順便加深一下記憶,收獲也是不小。
這日一早,守山的小道士匆匆跑了來,見到白云樓作個道揖 ,脆聲道:“白公子,觀主出關了,聽說公子來了 ,讓小道相邀公子前往一敘。”
白云樓聞言甚是欣喜,自然應邀,隨小道士一起往后山而行 。
后山樹木繁盛 ,枝頭一片春意,隨處可見清泉潺潺。
轉過幾個彎,來到一處竹林前 ,有兩間草廬掩映竹林間,倒是個清幽的閉關之地。
一個老道站著草廬前,精神矍鑠 ,鶴發童顏,正是觀主閑云子。
白云樓忙上前見禮,躬身道:“云樓見過道長,上次一別 ,甚為掛念,此次上山特來拜會 。”
閑云子抬手虛扶,笑道:“看小友神采奕奕 ,清新透體,看來兩年不見,小友機緣不小啊 ,走,廬內一敘。 ”
廬內一矮幾,兩蒲團 ,一矮榻,簡潔質樸,微風和暖陽透簾而入 ,四處散著清新的竹香。
老道東首坐了,順手拿起幾上的紅泥茶壺倒了兩杯,道:“白小友,來嘗嘗出云峰后山的清茶 。”
白云樓在西首蒲團上坐下 ,謝過老道,端起茶杯,聞了聞茶香 ,抿了一口。
茶香四溢,白云樓不禁心神一振,贊道:“不愧是出云峰的茶 ,應該是多受了出云峰云霧的滋潤,才浸染出這清新脫俗的山茶,道長 ,這茶有名字嗎?”
老道撫須笑道:“無甚雅名,就叫清茶罷了,就如修道 ,看似神奇,其實就是通過修持自身來探尋這方世界的奧秘而已。 ”
白云樓斟酌道:“修持自身,探尋奧秘?年幼時讀過一些仙神傳記,修為高深者可呼風喚雨 ,遁游天地,心甚向往,這些神奇的仙法就是奧秘嗎?”
“非也非也 。”老道品了一口清茶道:“奧秘是規律規則 ,萬物運轉變幻的法則,看清了法則本源,則一法通 ,萬術成。”
“這世界法則萬千,尋常人也能看破一些規律法則,春耕秋收 ,日月輪轉,大千世界有了這些規律法則才生生不息。 ”
“修道者修持自身,也是在探尋這些法則 ,修道者修為越高,看到的法則才能越多,越清晰 。”
白云樓了然道:“受教了,道長的教誨不敢或忘 ,道長贈與的兩本道經也是收獲良多,學生有一事不明,還望道長解惑。”
“小友請言。 ”
“學生與道長非親非故 ,而且學生資質愚笨,何故得道長青睞如斯,學生不勝惶恐 。”
閑云子撫須笑道:“這也是貧道和小友的緣法 ,那日在崖邊晨練,偶遇小友,小友一片赤誠求道 ,明知求道無望也無氣餒之心,讓貧道見到一個熾熱而堅定的初心,因而有所感悟 ,這才有了這次閉關,剛才所言正是此次閉關所悟,所謂因果緣法,不外如是。”
“貧道有一法可觀人氣象 ,上次觀小友一片赤誠堅定,這次閉關此法大成,看的更為清晰透徹 ,小友現在神魂強韌,透體清明,應是神識得了大機緣。 ”
白云樓聞言道:“正是 ,前兩日得了個機緣,壯大了神識,此次出門游學 ,特來請道長指點一二。”
老道聞言道:“果然,大部分修道者終其一生修煉,神識增長也是有限 ,神識壯大可謂天大機緣,小友切勿將機緣泄于人前,免得招惹禍端 。”
白云樓應聲頷首:“學生記下了。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 ,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
第六章 獲神通
見白云樓虛心受教,老道興致大起,接著道:“人有三寶精氣神 ,神識乃修道之本,有了神識的底子,資質也可以徐徐圖之。”
“老道修為有限 ,無法為小友洗筋伐髓,不過可以和小友說說這修煉的本源之法,正所謂萬法歸一 ,各門各派修道法門千差萬別,但其本源是一致的 。”
“修道之初須得跨過煉精化氣這道門檻,靜坐時用神識在丹田處觀想 ,煉精化氣,資質天賦異稟者數日可成一縷后天之氣。 ”
“據古經記載識海內存有先天之氣,如果能煉化,修煉可事半功倍 ,但識海混沌無垠,修煉高深的大能也只能望之興嘆。”
“煉精化氣后,神識引導煉化的精氣游走大周天 ,煉化各竅穴的同時壯大精氣,大周天的經脈竅穴順序差異造就了不同的修道法門 。”
“精氣隨著修煉凝練精純,液化之時就是筑基之始 ,各經脈竅穴眾多,筑基竅穴越多,修道之路越穩固 ,但修道者精力有限,大都會選擇部分關鍵竅穴煉化。”
“能到筑基境,才算真正入了修道的門 ,修道資質決定著能走多遠,老道也是資質平平,修道五十余歲月才踏進筑基的門檻,真是修真無歲月 ,不過,朝聞道夕死可矣。 ”
聽完老道說完這一段,白云樓起身躬身一禮道:“道長之言如醍醐灌頂 ,云樓受益良多,如道長不棄,可收云樓為弟子 ,以全了這份緣法 。”
老道欣慰的哈哈一笑道:“如得弟子皆如云樓,老道何其幸甚,不過小友的世界在流云觀之外 ,那才是屬于你的道。”
白云樓也是灑脫之人,隨后又和老道探討起道經和醫經中的各種疑惑之處,老道也是有問必答 ,有些問題直指本源,也讓老道收獲不小。
春風輕撫,竹影婆娑,流光易逝 。
一老一少聊的興起 ,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黃昏時分。
白云樓陪著老道用了齋飯,談及明日下山前往新麓書院求學。
道長言道:“萬物皆有道,年少自然是要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領略人間百態,修持自身 ,戒驕戒躁,方得堅實道基。 ”少年應諾 。
天色漸晚,玉兔初升。
白云樓向老道辭行 ,老道言道:“觀小友神識堅韌,正好有一法傳于小友,是老道從一古經上得來 ,可惜修煉甚艱,法名天眼通,老道修煉了數十年才堪堪大成。”
言畢老道并起二指點在白云樓眉心,白云樓只感眉心內三寸左右位置隱隱發熱 。
片刻后 ,老道收指道:“記住這個隱穴,每日觀想用神識溫養,小成后可內視自身經脈竅穴 ,外視可粗略觀人氣象,大成后隱約可觀天地氣象,丈內真氣動蕩分毫畢現。”
白云樓神魂動蕩 ,欣喜異常,躬身一禮道:“一日之師,終身之師 ,道長授法之恩,弟子當拜師禮。 ”
老道頷首笑道:“和小友一段緣法,勿要在意這些俗禮 ,老道這幾日需要靜修幾日,穩穩道境,明日就不送小友了 。”
白云樓道:“不敢勞煩道長相送。”
拜別老道,白云樓踩著月光慢悠悠回到靜室 ,盤腿坐于榻沿,閉目收斂心神,今日和老道一番交流真是受益匪淺 ,撥云見日,一條大道隱約展現,就等著自己去嘗試踏入了。
將這幾天的收獲仔細回想了一遍 ,凝神靜氣了一番,白云樓遂將心神沉入識海 。
經過數天的吞噬青熒光點,識海已經有兩丈方圓了 ,神識光團青光更甚,漲大了兩倍有余,漲大后的神識光團已能夠連續吞噬六枚青熒光點了。
為了不受飽脹感影響 ,白云樓先控制神識只吞了兩枚記憶海上的青熒光點,然后又吞了兩枚記憶海淺層的青熒光點,果然神識有了一些增強,狀態正佳。
月光灑入靜室 ,子時將近,經過這段時日對諸多道經和醫經的推演,有些不清不明之處今日也和老道請教過了 ,嘗試修道,萬事俱備了 。
白云樓將神識緩緩沉入下丹田,運轉法訣 ,凝神聚氣,驟然間周邊靈氣向丹田聚集,在強韌的神識控制下緩緩凝聚 ,逐漸有一靈氣團在丹田內聚集成型。
候得片刻,待靈氣團穩定,白云樓控制著靈氣團沿小周天經脈緩緩而行。
非是不想快 ,而是白云樓已過了束發之年,經脈晦澀難行,如水過沙漠,行不多遠 ,靈氣團已萎縮殆盡,終于在第一處竅穴前潰散無蹤。
白云樓倒是毫不氣餒,重新嘗試在丹田凝聚真氣 。
稍后 ,靈氣團順利成型,白云樓不疾不徐,繼續凝練這團靈氣團 ,半炷香后,靈氣團倒是精純了不少。
于是,白云樓控制著新的靈氣團繼續小周天的嘗試 ,這次較上次行的遠一些,終于進了第一處竅穴,但剛一入得竅穴 ,也即刻潰散了。
第三次嘗試,白云樓將靈氣團凝練了一刻鐘,然后直接放開了神識控制,不消片刻 ,凝練的十分精純的靈氣團在丹田內同樣潰散無蹤 。
有了這幾次嘗試,白云樓大致摸清了自身的狀況。
自身神識強韌,凝聚真氣暢通無礙 ,但資質真的差的可以,經脈更是晦澀無比,要想改善這些狀況 ,估計只有傳說中的先天真氣才能讓自己脫胎換骨了。
想到先天真氣,白云樓識海中不由閃過一道靈光 。
白云樓緩緩睜開眼,走到窗邊 ,推開窗欞,清新的夜風撲面而來。
窗外月朗星稀,山谷清幽 ,潺潺流水,微微蟲鳴,天邊偶有一道流光劃過夜空。
看著這靜溢的夜景,白云樓神念如洗 ,清澈靈動,思忖著先天之氣來由 。
道長曾言識海內蘊藏先天之氣,可每日入識海卻未有所覺 ,還需仔細探尋一番才是。
白云樓收拾心境,調整呼吸,神念重入識海 ,懸停于識海之上。
記憶海濁云翻騰如舊,記憶海上清明如夜空,青熒光點點綴其上如閃爍繁星 。
道經有云 ,識海皆混沌,但自己這識海卻如天地初開,有濁氣下沉清氣上浮之像。
看著如斯奇景 ,那一閃而逝的靈光被白云樓輕輕抓住。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裡放的章節有限,點選下方按鈕安裝雅集閱境App,繼續閱讀更多精彩章節